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泽点了点头,淡淡地笑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如这步棋落下,整个大势就定下来了,南海的金宝、东瀛的银白都会源源不断流入大宋,不出十余年,必可大见成效。”

李默涵轻轻笑道:“恩师好大的手笔!南征三佛齐、通行西方海道,东遏高丽、扶桑,西伐叛羌、开拓河曲,北连草原、分化各部为我所用,弟子以为恩师费尽心的这盘棋,并非单单为了一个女真小族!”

王泽饶有兴致地看了眼李默涵,便走便笑道:“文渊果然不是数年前的小吏见识,若再假以时日,前途真不可限量。”

李默涵心中一动,王泽的话勾起了埋藏在他心底十余年的欲望,十年的机宜文字,使他真的有些厌倦,尽管他的阶官已经是从七品朝散郎,已经有资格出任侍郎监寺一级的高等文官差遣,其地位就是连尚书、侍郎亦是不能等闲视之,与馆阁中的皇帝侍臣更是称兄道弟、时常往来,但还是不能填补他心底对治理天下的欲望,这份心思压抑的实在是太久了。

王泽的话锋一转,又道:“不过目前的形势并不容乐观,这一局破绽还很多,整个棋局并不是太有利于我,变数还很大,必须要小心再小心才是!”

李默涵点了点头,这些事他能看透,南海和西北战事未决,两场战争几乎同时开打,若不是王泽坐镇汴梁化解了沿河危局,说不定此时金军已经对沿河四路进行侵扰,征伐夏国的战事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停顿下来调兵东进。如果说经略高丽是由于地缘政治的因素,对金国进行侧翼包抄的需要,那经营东瀛扶桑的平安朝则完全是为了国内经济的需要,如今经济蒸蒸日上,东南地区的商业往来和工场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令铜钱难以忍受的地步,交子的价值不断被贬值,一旦再全国范围内大量发行,朝廷的信誉将会彻底崩溃,有些军州已经有商家拒绝交子的迹象,尽管朝廷严令四川各路的交子必须得到承认,但百姓已经对不断贬值的交子失去信心,甚至有些守臣也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拒绝交子。

如今国内经济需要的是大量的金银,需要用金银为基础建立取代铜钱的银本位或直接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以重新建立朝廷金融的信誉,恢复工商业的正常运转。但国内金银的产量不足以维持浩大的货币储备,海外贸易流入国内的金银,短期内也不完全构成稳定的储备,只能寄希望于资本建立在对外的获取上,日本岛国显然是一个很好的目标,但并不一定用战争,征伐三佛齐除了贸易上的考虑,金银产地的争夺也是重要的原因,简单的说就是一场对弱小蛮夷赤裸裸的侵略,一切温文尔雅的借口再金银面前,都显的那么的苍白无力。

这一盘棋很大,令李默涵细细想来真有点心惊胆战,十余万大军孤悬异域作战,几乎整个西侍军都在夏国作战,陕西六路的丁壮亦是十人去之六七,为大军转运粮草,举国唯一可用的只有殿前司和北侍军部分兵马。草原上虽然费不多大力气,但或许是为大宋培养下一个强劲的对手,这点他已经隐隐有些担忧。高丽的争夺虽然显的文质彬彬,但实则底下刀光剑影,大宋的侍卫水军随时准备夺取江华岛、控制开城。

“十余年初见成效,不知恩师布局成鼎盛还要等上多久?”李默涵心有灵犀地问道。

王泽别样意味地瞟了眼李默涵,随即风淡云轻地道:“问的好、问的好!为师这里或许只是一场没有下完的棋,但是可以肯定,你们也下不完!”

李默涵自然心领神会,叹道:“恩师所言极是,但愿后人能把恩师布的这盘棋走好。”

“文渊,以你之见,如能稳妥地走下去,最根本、最要紧的应该是解决什么?”王泽终于说出自己心中淤积已久的话题,也是困扰他许久的最主要核心问题所在。

李默涵不假思索地道:“恩师当扩大王学思想的传播,建立一整套合理的民生、经济体制,使后人能自然地遵循下去。”

王泽淡淡一笑,旋即又摇了摇头,他认为李默涵能认识到这些,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尽管他还是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但毕竟已经认识到一个相当的层次,再往深里强求,的确是有些勉为其难,这方面或许较为功利的弟子们会有相当的认识,但他们亦是不敢大胆地说出口。

李默涵见王泽并不十分认可他的回答,暗自盘算自己倒底错在哪里,在他看来王泽突破层层阻力,在国内不断地推行新政,不正是要建立一种大同之世嘛?

王泽再次停下脚步,注视着海天边际一艘正在航行中的水军五帆车轮战船,这种侍卫水军中最大的、战斗力最强悍的战船徐徐行驶。良久,她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长长地扬臂挺胸、深深地吸了口湿润地海风,他情不自禁地扬声大吼一嗓子,把李默涵吓了一跳。

吼了这一嗓子后,王泽感到心情畅快了许多,好多年没有看到过大海了,他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拥有不可能被金军攻破的海岛堡垒外,也是因为这里被大海四面环绕的独特环境,海滨的独特气候环境,令人感到格外舒心,有利于静静地思考问题。早上起来时,他本要自己独自来海边散步,但李默涵却早早地起身等候,并说岛上虽遍布水军,但谁能料有哪个心怀不轨、或是女真奸细,执意陪同他过来,要不然他就自己前来,惬意地享受来之不易地宁静。

许多年来,他真的有些受够了,除了牧守杭州的那段惬意地时光,他无时无刻不身陷令人头痛不已的政治斗争之中,他真的不明白,明明是于国于民大善的政策,为什么从倡议到实施会这么难?不断地出现或多或少的阻力。

第六章

这一切实际上都算不了什么,残酷的政治斗争并没有给他多少挫折感,反而激发他内心深处的斗志,唯一令他陷入深深不能自拔矛盾的是,怎样才能使他为之努力的一切而不人亡政息,这个难题也是困扰他很久的问题,他几乎肯定没有人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的解决办法。自从女史案与廷变案后,这个念头无时无刻地不在纠缠着他,早年认为的仅仅是做出一个发展的模式,培养一批有着进步思想的青年,并让他们不断地传播下去,就必然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目的,但是他却发现自己的理论太片面、太主观了,复杂的社会并不是如他所料,正如他曾经说过的社会学中论述,公共关系管理是最高形式科学管理,它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但人却是最复杂、最难研究的对象。

由于女真人残酷的侵略,二程理学思想在东南士林中不断地扭曲性发展,士人们的思想比数十年前有了很多的畸形的变化,大汉海纳万方的博大胸怀逐渐消逝,对外排斥的观念渐渐有一定的市场,并有逐渐蔓延扩大的趋势。凤凰山书院是他实现理想的期望所在,但仅此而已,虽然书院的学风正沿着他所期望方向发展,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些学子甚至已经公然反对他的思想不利于儒家圣典,当然还有很多人支持他,书院两个学派已经渐成雏形,渐渐有了很强的离心力。山长王咏翎近年来虽对他的施政有所倡议,但在女史案中,观点还是倾向于皇家。这一切都给他一个强烈地危机感,而且不断地增强,实际上他早就看到了问题所在,不是不想解决,而是想不出一个妥善的办法解决。

皇权——是他理想能否延续的最大障碍,虽说这个时代由于文官集团的强大,形成了足可以对抗君权的实力,但这仅仅是一种不太稳定的互动,在实际上皇权还是有着内在的霸道,文官势力在某种程度上还必须仰仗皇权才能生存,不能与皇权产生根本性地对抗,有的只能是在皇权能够忍耐范围内的抗争。自徽宗年间,皇权已经逐渐凌驾到文官之上,并通过分化瓦解文官派系,不断地更换宰相来压制文官集团,就是蔡京这样的权相,在皇帝一纸诏书下,也不得不拱手挂印。而皇权有他的独尊性、盲目性,一个世袭制的君主不可能有良好的判断力,即便是他有,但他的后代或许一代比一代差,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王泽清晰无比地意识到,今天他有能力维持他的政策,但明天又会如何呢?纵然是培养出一些能够传承他思想的弟子,呵护出一个新兴的阶层,但这又能怎样?或许有一天根本用不着下一位皇帝,今天的小皇帝就能把他的心血付之一炬,毕竟文官集团不能和皇帝同归于尽,这群人有着特殊的妥协性。既是能侥幸延续下来,皇权特有的专制性也不能容忍日益发展长大的新阶层,因为这个阶层在形成稳固的利益群体后,必然会要求政治上的更多权力,其结果必然是要重新分配有限的蛋糕,造成既得利益阶层的打压,更会造成和皇权的更尖锐矛盾。

当这一切,或许说他正努力培养的一切尚在幼苗阶段的时候,是最脆弱不堪的,它随时都会被强横的皇权所摧毁。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力图把即将培养的新兴阶层和实力算是强大的文人结合起来,在文人的保护使它尽可能地不受侵扰,这一点很算是成功,越来越多的士人明里暗里介入贸易、工场,毕竟是君子爱财、又能取之有道,何乐而不为。

但这并不能保证他的政策会被良好地延续下来,所以他要好好的、冷静下来认真考虑一下。考虑在经济发展到一定层度后,能不能将新兴阶层与文官集团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限制皇权,建立一种有效而富有特色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至于是何种立宪方式,他暂时还没有好的计较。虽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已经有实现这个目的的土壤,他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去做了。凤凰山书院与对外政策自不必说,内务府的设置,划清了内廷外朝之间的事务和财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新官制也正是为实现文官内阁制度打下的一个锲子,也是极为重要的。但这一切还不够,还没有接触到问题的核心所在。

唯一的方法就是实现限制皇权的恶性扩张,并把它或隐晦地、或强制性地限制在一个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有效地延续自己的政策,避免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只能是有效的延续。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内廷外朝分离甚至新官制,符合士人的利益,当然能得到她们的默许甚至支持,一旦要彻底地规缚皇权,颠覆了千年的观念,哪个不噤若寒蝉,到那个时候能有几个人敢于站出来还不好说。

李默涵却被王泽的举动吓了一跳,他从来没有见过王泽这样率意放纵,尽情地放声大吼,不明白王泽为何有这种失态。

王泽感到心情舒畅了许多,尽管他的心中还是挺乱,但他已经决定事不可强为,自己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步就可以了,至于今后想管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转首含笑看着面带惊讶地李默涵,非常之轻松地道:“文渊,在大海边放声高喊,能解去人间千仇万恨,舒畅自己的心情,这可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你试试看。”

李默涵愕然看着王泽,见他面带畅快地笑容,比刚才虽然温雅却实则焦虑的神态轻松多了,他不禁心中一动,有些逾越欲试的冲动,但他还是不能接受在自己恩师面前放肆的作态,毕竟他有自己的行事方式,才硬生生压下胸中冲动,尴尬万分地笑了笑。

王泽见李墨涵神色拘谨,哈哈大笑道:“文渊太古板了,不过为师又何尝不是呢!其实想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