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妻如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大的事在朝廷里可不是轻易能说出口的,危言耸听也要承担责任,所以当李邦彦说到天大的事,满朝文武又是哗然一片,都是想,今日的朝议是怎么了?怎么大事情一桩桩的。

赵佶坐直了身体,也凝重起来,道:“李爱卿但说无妨。”

李邦彦道:“在汴京城郊郭家庄,平西王的老师陈济大肆招募死士,人数竟有千人之多,日夜操练不缀,老臣还查知,每隔三五日,平西王府那边就会运送一些粮食、蔬果过去,陛下,太祖皇帝开国之时,就严禁大臣蓄养私兵,超过百人者,便可以以谋逆论处,而平西王蓄养千余人,到底是什么居心,微臣不敢断言,可是天子脚下,竟是这般肆无忌惮,还要请陛下彻查。”

“私兵……”所有人的眼眸都闪过一丝惊愕,这事儿可是不小,真要核实了,便是平西王也未必能摆得平。

赵佶皱起眉,默然不语。他想起了一件事,沈傲确实曾和自己说过招募人手刺探军情的话,这些也是他认可的,可是现在李邦彦却当着满朝文武把事情抖落出来,这就有点难办了。

有些能说不能做,有些能做不能说,放探子进商队就是后者,若是这件事堂而皇之拿出来讨论,只怕女真那边只要收到一丁点的消息,八成遇到了大宋的商队就要砍脑袋了,还奢谈什么刺探情报?再者大宋这边堂而皇之讨论这种事,于大宋的颜面也有损伤,毕竟这种事涉及到礼仪的问题,和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一样,堂而皇之地说出来,这满朝文武只怕都要反对不可。

可是……

赵佶的脸上闪露出为难之色,既然不能说,就不能为沈傲撇清,不撇清,这脏水怎么擦干净?

见赵佶为难,李邦彦反而振奋了精神,陛下的心思,他也略略摸透了一些,行事过于瞻前顾后,尤其是这么大的事,多半有要顾左右而言他的。他正色道:“陛下,这件事若是不彻查清楚,汴京城外有一支千人的军马,一旦有事,则万劫不复,恳请陛下明察,否则我大宋危如累卵,迟早要酿出大祸。”

李邦彦这已经有逼赵佶表态的意思,胜败只在一线之间,怎么能轻易错过机会?

“父皇……”赵桓方才得了赵佶的褒奖,见李邦彦打头,他这太子岂能再装傻充愣?从班中站出来,道:“儿臣也恳请父皇彻查此事,若是查有实据,父皇大可处置。可要是查无实据,也好还平西王一个清白。蓄养私兵,且人数竟有上千之众,此事关乎江山社稷的安危,父皇岂能坐视?”

见赵桓站出来,一脸为难的赵佶目光一闪,一对眸子在李邦彦和赵桓二人之间逡巡,似有所悟。他收回幽幽的目光,整个人有变得笃定起来,嘴角浮出一丝笑容,用手指敲击着御案,一个字也不肯吐露。

“陛下,事关重大,岂能草率忽略过去?老臣也恳请陛下明察秋毫。”

第三个站出来的是程江,眼下这殿中,不管是太子,还是门下令,亦或是吏部尚书,这三个绝对是大宋朝最顶尖的人物之一,太子是未来储君,门下令为一国宰辅,吏部尚书手掌天下人事任免,哪一个都是党徒众多的大佬级人物。

他们三个人站出来,让赵佶的眼中闪过一丝畏色,这畏惧之心并不是因为这三人的压力,而是他实在想不到,围绕在太子周围的,居然都是朝中如此显赫的人物,敲击着御案的指节频率不由地开始加快了。

“哒……哒……哒……哒……”

这声音清脆却不悦耳,可是谁都知道,陛下的习惯一向如此,一遇到难以决断的问题,就会做出这个举动。

“臣附议……请陛下彻查!”又是一个人站出来,这人地位并不算显赫,却也超然得很,是太仆寺寺卿。太仆寺和众多部堂比起来并不算显赫,职能也不太好听,说穿了,就是掌管天下畜牧马匹的,可是有一样权利却也不小,太仆寺还管着宫中的车驾。也就是说,这太仆寺与宫中息息相关,只要有人愿意,在宫中的御马中做一些手脚,其后果绝对不可想象。

赵佶的眼中已经闪露出了杀机,他的指节,仍在敲击御案,频率更快了一分。

第737章 一个个收拾

“臣附议……”

“臣附议……京畿重地,蓄养私兵,陛下若是不闻不问,陛下如何心安?”

“臣附议,请陛下彻查……”

这时候非但是太子、李邦彦、程江的党羽,便是一些中立的大臣也纷纷站了出来,一下子,讲武殿里居然有半数的大臣站出班,其中更有不少武官。

沈傲面无表情地看了赵佶一眼,赵佶的脸色已经越来越尴尬了。

士子们拥护太子,还可以原谅。可是这么多人呼应太子,这就不同寻常了。虽然许多人只是就事论事,可是在赵佶看来,却是另一回事。

赵佶的脸色铁青,他喝了一口茶,再不是犹犹豫豫的懦弱姿态,整个人宛若太祖重生,目光如锋芒一样尖锐,他扫视了讲武殿一眼,重重地用指节敲击了一下御案。随后他站起来,暴躁如雷地举起手指着沈傲道:“沈傲,这么多人说你蓄养私兵,你说,今日给朕说清楚。”

沈傲恬然一笑,龙颜终于大怒,只是这滔天之怒看上去虽是向自己发出来的,其实真正的目标却不是自己。他笑吟吟地道:“回禀陛下,微臣并不是蓄养私兵,而是操练护卫。”

“护卫……”赵桓冷笑道:“平西王就是拿这理由来搪塞父皇的?”

沈傲一口咬定:“确实是护卫,本王家大业大,生意又多,若是没有护卫拱卫,这生意怎么做得成?”

赵佶所要的就只是沈傲的借口,并不是要刨根问底,所以不管是什么借口,他都没有心思计较。他脸上浮出了笑容,淡淡道:“朕倒是想起来了,平西王确实和朕说过,想在城郊操练一队护卫,平西王,朕说的对不对?”

沈傲苦笑道:“难为陛下还能记起,否则微臣真要蒙受不白之冤了。”

赵佶淡淡道:“朕不会冤枉了你,可是要有人想糊弄朕,朕也绝不会任人蒙蔽。”

他二人轻松的交谈,让那些站出班的文武大员们顿时泄了气,原来还真是操练护卫,事先还和陛下知会过,既然是圣上准允的,自然谈不上什么蓄养私兵了。

赵桓的脸色已经拉了下来,原以为一击必杀的杀手锏,原来连竹竿都不如,他愠怒地瞪了李邦彦一眼,似是责怪李邦彦没有打探清楚。

程江似有不甘地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摇摇头,垂头丧气的样子。

李邦彦已经察觉到了,他不禁打了个冷战,深深地看了赵佶一眼,从那书生进殿之后,他已经预感到了大事不妙,而现在,这个感觉已经越来越强烈。

赵佶已经坐回了龙塌上,又是喝了一口茶,打起精神道:“一场误会,看来是李爱卿冤枉了沈爱卿,这件事就议到这里吧,沈傲,你既然是操练护卫,也不能放任,到兵部去报备一下,省得让人起疑。”

沈傲躬身道:“廷议结束之后,臣就去报备。”

赵佶颌首,随即悠悠然地道:“诸卿还有人有事要奏的吗?”

今日廷议发生了这么多事,就算是有事的,这时候也不敢再去触霉头了,因此赵佶连问了三遍,文武们都是缄默不言。

原以为赵佶这时候会宣布退朝,谁知赵佶淡淡一笑,语气突然变得冰冷起来,冷冷地道:“可是朕却有些事要和诸卿们议一下。”赵佶顿了顿,扫视了魂不附体的众臣一眼,继续道:“就在上月,在潭州府有一伙暴民砸了县衙,劫持了县令聚众千人谋反,赣州府几次进剿居然都徒劳无功,反倒让贼人杀死官差近百人之多,这件事,为何前日才报进宫来?”

奏疏递入宫中是门下省的事,所有人都不禁朝李邦彦看过去,李邦彦苦笑道:“陛下,奏疏本是在月初的时候就递了过来的,不过……不过……”

赵佶冷声道:“不过什么?”

李邦彦双膝跪倒,道:“因为此前只是闹了县衙,落草为寇,微臣就在想,这样的小事,何必要搅了陛下的兴致?所以想等当地官府进剿,待报捷的奏疏递上来了再一并呈报,也好让陛下宽心。”

李邦彦所言的事其实在蔡京主政时期就已经成为了定制,往往出了匪患,若是先送进宫去,宫中肯定忧心忡忡,会责怪辅相不能尽心用命,一般这种匪患几乎是过了几日就会荡平,所以先把奏疏压一压,等地方上了报捷奏疏,再将两份奏疏一起送入宫去,宫里一看,一个匪患,只不过几日功夫就铲平了,心里自然认为这是大家尽心用命的结果。

李邦彦不过是萧规曹随,谁曾想,潭州府这一次阴沟里翻了船,居然拖了近一个月功夫,还没有把事情办妥。李邦彦不得已,只好将奏疏递入宫去。这件事赵佶并没有怎么见怪,看了奏疏,只是下旨意让各路府合兵进剿,谁知事隔几天,陛下又提起此事,这就有点儿让人摸不透了。

赵佶听了李邦彦的辩解,勃然大怒,拍案道:“是谁给门下省扣押旨意的权利?好大的胆子,这么大的事,朕居然毫不知情,被你们这样蒙蔽,你这门下令是怎么当的?”

李邦彦只好磕头,道:“微臣万死!”

赵佶冷哼,道:“万死倒不必,可因为这个耽误了进剿,让贼势坐大,你李邦彦难辞其咎,来人,传旨意,李邦彦玩忽职守,扰乱圣听,回府面壁思过,这门下省,暂时由……”赵佶沉默了一下,在群臣中扫了一下,颇有些心烦意躁地道:“暂由礼部尚书杨真代任。”

谁也不曾想到,这门下令说思过就思过,更没有想到,平素一向不太讨赵佶喜欢的杨真居然大受青睐,一跃从尚书跳到了门下省。说是代任,其实不过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但凡是在徽宗朝里做过事的人都知道,李邦彦完了。

李邦彦整个人一下子瘫在了地上,气若游丝地道:“老臣谢主隆恩。”

杨真站出来,中规中矩地行了个礼,道:“老臣年迈,只怕……”

赵佶打断他道:“你不必辞谢,好好地做事吧。”

沈傲看了赵佶一眼,心里的一块大石落地,李邦彦果然完了,其实从一开始,李邦彦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他为了明哲保身,不得不和太子混在一起,可是要知道,和太子厮混本就是天子眼中的大忌,原本不暴露倒也罢了,可是沈傲这一连串的手段使出来,李邦彦居然去做太子的马前卒,做开路先锋,以赵佶的智慧,难道会看不透?

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称颂太子的贤德,这也触犯了赵佶的忌讳,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赵佶当然不会觊觎对赵桓动手,可是这些太子的余党,赵佶会毫不犹豫地清除掉,李邦彦既然做了开路先锋,赵佶第一个要收拾的,当然也就是他。

至于突然选择杨真来做这首辅,只怕赵佶心中也早有考量,太子的党羽当然是没份的,旧党这边现在声势本来就浩大得很,不可能将门下、中书全部交在旧党手里。唯有杨真从不结党,办事的能力虽然平平,且最喜欢指指点点,甚至几次当着赵佶的面顶撞,可是有一点却是最重要的,他既不是旧党,也不是太子的党羽,这样的人在朝中已经很难得了。

就这么个倔老头儿,居然稀里糊涂地一跃到了天花板上,沈傲心里想,不知多少人要妒忌呢,大家辛苦专营,傍大腿的傍大腿,曲意讨好的曲意讨好,结果好事居然给杨真占了,这还有没有天理?

杨真见赵佶态度坚决,也端正了态度,正色道:“陛下委以重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