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整个工厂的生产效率也就提高了。
比如说,一家作坊一个月能够生产出10把刀,而一家工厂一个月能够生产出1000把,这就是它们二者的区别。”
“分工协作……”郝青在嘴里念叨着苏昊说的概念,想象着一群人分工做事的场景。其实分工协作这种方法,在明朝的很多作坊里已经存在了,只是规模还达不到苏昊所说的程度而已。想到上千人一起做事的壮观场面,郝青心里也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了。
“在这片地方,我们要建一批工厂。”苏昊蹲下身子,拿着一块石头在地上划起来:
“首先,要有一家炼钢厂,专门冶炼特种钢材,当前主要是高锰钢。一家玻璃厂,负责提供透明玻璃。与这两家工厂配套的,需要有一家金属制品厂,一家玻璃器皿厂,分别制作高锰钢产品和玻璃产品。”
“这几家厂子,小人都能够包下来。不过,炼钢和炼玻璃,都需要用到坩锅,若是要上规模,坩锅也要很大,所费不菲啊。”郝青说道。
苏昊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董、杨二位已经说了,咱们能够生产出多少腰刀和梳妆镜,他们都能给卖出去,一把腰刀500两,够你造多少个坩锅了?”
郝青咧开嘴笑了起来,与这些产品的高利润相比,投入的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苏昊继续说道:“然后,我们要建一家硫酸厂,也就是绿矾了。缸塔法制绿矾的图纸,我已经画好了,松生兄,你就催着郝大哥赶紧给你建起来吧。硫酸是化工之母,很多东西都需要用硫酸作为原料的。”
苏昊说的松生兄,是丰城龙光书院的生员罗余庆,他家里是开染坊的,所以他自幼就有一些化学底子。上一次苏昊让陈观鱼制硫酸,又以浓硫酸制作浓硝酸,再生产出硝化甘油,这一套技术最终都由罗余庆继承过去了,罗余庆还在苏昊的指点下,用硝化甘油为原料制成了黄色炸药。
苏昊从自己在播州的亲身经历中,体会到了黄色炸药的价值。军队需要这种炸药,开矿也需要这样的炸药,苏昊决定未雨绸缪,先把硫酸厂和炸药厂建起来,这也算是大明化学工业的启蒙吧。
罗余庆也是这一次随着陆秀儿等人一起进京的,听到苏昊的交代,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改之兄请放心,小弟定不负兄之重托。”
“最后,就是机械厂了。我说的车床、钻床、镗床等等,都要在这家机械厂研制出来。子先兄,你的任务非常艰巨啊。”苏昊把目光投向了徐光启。
徐光启的脸上带着几分自信,他点点头道:“改之兄已经把道理说得如此透彻了,若是光启还不能把这些机械造出来,岂不是太丢脸了?”
“我对子先兄是充满信心的。”苏昊说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苏昊既然想到了要在明代发展工业,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把工业机床研制出来。各种机床的原理,苏昊大致都了解一些,比如最传统的车床,不外乎是一根能够高速旋转的主轴,加上一把能够水平进给的刀具。至于更多的细节,苏昊没有学过,但他相信,凭着明代匠人的聪明才智,一定是能够琢磨出来的。
在这些天,苏昊把自己能够想得起来的一些机械原理都向徐光启做了一个介绍,诸如曲轴、凸轮、液压之类的,把徐光启听得如醉如痴。徐光启天生就是极具空间想象力的人,苏昊大致说出一个思想,徐光启就能够在脑子里模拟出相关的形状。经过几天的交流,苏昊最终决定把建立机械厂的工作交给徐光启去完成。
苏昊当然知道,研制各种机械并非易事,可能在数年之内都很难有什么收益。但他也明白,这些事情总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一旦这些机械被研制出来,整个大明的工业加工水平就会跃上一个台阶,这将促成许多其他机械的诞生,其中也包括了苏昊向王锡爵等人说起过的蒸汽机。
如果蒸汽机出现了,工业革命就随之而来了,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啊。
任务明确下来了,紧接着就是场地的平整、建厂房、雇工匠。所有这些都是需要用钱的,不过这些投入对于苏昊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在过去一年中,苏氏商行通过为军方造望远镜、采煤、卖石灰和磷肥等业务,挣到了几万两银子的利润。这其中,光是望远镜一项就挣到了2万两,虽然苏昊拿出了一部分用于勘舆营的训练,但剩下的仍然是大头。此外,考虑到与苏昊合作可能带来的庞大利润,董天章和杨来祯二位也拿出了一部分银两,声称是借给苏昊,用于启动的。
良乡的这个工业园区,承载着苏昊的工业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是不吝惜往里面投钱的。
时值农闲,四处打零工的农民很多,苏昊雇了一大批农民工,开始了工业园区的建设。为了管理这些农民工,苏昊从勘舆营里找了十几名比较活络的士兵,加上从董天章和杨来祯那里借来的几名伙计,组成了一个监工队,负责监督农民工们的工作。而整个监工队的领导,则是苏氏商行的大掌柜陆秀儿。
工匠的招募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明代的匠人地位不高,收入也很可怜。苏昊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招募铁匠、金银匠、琉璃匠、木匠、泥瓦匠等。这些招募来的工匠,根据各自水平的高低,被分成了几个级别。高级的工匠充当工厂里的技师,做一些精细的工作;低级的工匠则安排在流水线上,做一些程序化的工作。
为了避免技术外泄,苏昊与郝青等人反复商量,也想出了一些方法。比如说,将配方严格控制在自己人的手里,把一些生产环节拆分开,分别交给不同的工匠,使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掌握整个流程的诀窍。
除此之外,照着董、杨二位的建议,苏昊还和工匠们签了生死协议,规定如果工匠盗走工厂里的技术,将要承担最严重的后果。工匠们对于苏昊的这种威胁深信不疑,他们知道,像苏昊这种有背景的人,要收拾一个工匠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工业的种子已经撒下去了,要收获成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苏昊对此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他把自己能够想到的工作思路都写成了文字,交给徐光启、罗余庆等人去执行,至于他自己,则收拾起行李,带着勘舆营,准备踏上新的征途了。
原来,王锡爵在无法得到内阁支持的情况下,与万历商量出了一个妥协方案,给苏昊找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地方,这个地方名叫淮安府。
第213章 荣升工部主事
“改之啊,这次遣你去淮安府,是因为你在江西的时候曾经筑过水库。如今淮河水患频频,右都御史潘季驯总督河道,治水多年,未能治根,圣上的意思,是想让你去助那潘季驯一臂之力。”
依然是在德福楼上,太监李龙与苏昊对面而坐,向苏昊解释着此次差遣的缘由。
“这只是皇上的意思,还是有其他人的意思?”苏昊问道。
李龙道:“这个提议,其实是王锡爵王次辅提出来的,这也算是一个权宜之计吧。”
“权宜之计是什么意思?”苏昊继续问道。
李龙道:“依咱家看来,这王次辅当是颇为欣赏你的,听说为了提拔你的事情,他还和申时行吵了一架呢。”
苏昊道:“怎么,为了我这个小小的六品武将,首辅和次辅居然还吵起来?那我岂不是太荣幸了?”
李龙笑道:“改之有所不知,朝堂之上,为了比这还小的缘由吵架的事情,也多得是呢。唉,说起来也是咱家照顾你心切,急了一点。若是咱家不请皇上下圣旨召你进京,兵部那帮人也会召你的,这样内阁就会把你当成自己人了。现在这样一来,内阁把你看成了咱家的人,岂能不给你使绊子?”
苏昊道:“李公公真心待我,我本来就是李公公这边的,内阁愿意怎么看,是他们的事情。为了当官而卖身求荣,这种事情苏昊是做不来的。”
“哈哈哈哈,改之是真性情,说得好。”李龙大笑起来,苏昊这个表白,让他觉得颇为满意。
苏昊只是微微一笑,他刚才这话也是半真半假,更多是为了不得罪李龙。在苏昊的心里,对于拉帮结派的太监和朝臣都没什么好感,他没打算与其中的任何一方结为死党。不过,这种话是不能当着李龙的面说出来的,既然李龙想招揽他,他就投其所好,说几句表忠心的话好了。
“改之啊,这些话咱们之间说说就好了,这天下毕竟是读书人的,你可万万不能开罪于他们,否则你不但前途毁了,没准还会堕入万劫不复之道啊。”李龙真诚地劝告道,“这一次,圣上和王次辅好不容易才让内阁同意给你授了一个六品的官职,你可要千万珍惜,别因为得罪人而被罢了。”
“哦?居然给了个六品官?不知是个什么官职啊。”苏昊饶有兴趣地问道,他现在身上还背了一个百户衔,也是六品,但六品的武职与六品的文职相比,根本就拿不上台面。
比如说,一个知县仅仅是七品官,但能够管辖一个县的数十万百姓,即便是比较清廉,一年捞上几千两银子也是很容易的。俗话说,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这并不算什么夸张的话了。
但武职就不同了,一个六品的百户,能够管辖的只是自己的百户所,连上自己在内,不过是112个人。百户所的收入,来自于屯田,也就是一个小型农场,满打满算,一年不过几千两银子的产出,应付这100多号人以及他们家属的吃穿用都有困难,自己名下能够落下几文?
正因为权力不同、利益不同,所以一个六品的武将在七品文官面前,基本上是抬不起头的,武官向比自己低三个品级的文官行礼的事情,在明代并不奇怪。
听到苏昊的询问,李龙便一五一十地把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向苏昊做了一个介绍。
万历和王锡爵都与苏昊探讨过治国方略的问题,对于苏昊颇为欣赏,有委以重任的念头。但万历与内阁闹翻了,不敢主动提出提拔苏昊,只能私下委托王锡爵去办此事。王锡爵倒是内阁成员之一,无奈一说到苏昊的事情,首辅申时行加上内阁的另外两位大学士许国和王家屏都表示反对,王锡爵孤掌难鸣,只得妥协。
既然内阁不想让苏昊这样一个打着阉党标签的人进入朝堂,王锡爵便想到了安排他到地方上去做些事情的念头。此时,正好泗州、凤阳等地的官员联名上书,指责潘季驯治河不利,导致淮河中游几府被淹,万历和内阁都颇为头疼。王锡爵灵机一动,想到了派苏昊去协助潘季驯治河的点子,这项工作在明朝官场中是数一数二的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让苏昊去办这样的差事,想必朝臣们总无话可说吧?
也许是因为万历和王锡爵联手,内阁也不好一直不给面子,也有可能是因为内阁也认为治河是一件苦差事,乐得让苏昊去受累。最终双方达成妥协,给苏昊封了一个“淮安河道主事”的官衔,正六品,隶属于工部的都水清吏司,算是工部派往淮安主持河道治理工作的专员。
“工部主事,这个官,权力大吗?”苏昊笑着问道。
“这权力嘛,还真不好说,算是可大可小吧。”李龙说道。
“李公公是什么意思,还请明示。”苏昊道。
李龙道:“这淮安河道主事,顾名思义,就是分管淮安一带河道治理的总管。淮安的清口,是河、淮、运三者的交汇口,是治河、治淮、保运的关键,每年朝廷拔付的帑金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