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自己这位老同学关切地口吻,蔡锷笑着开口说到,这一次病倒让蔡锷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虽说早已看淡了死亡,可是在这时。蔡锷只希望尽快把自己的《军事计划》给整理完善一下。虽说之前因喉疾地摧残,蔡锷的身体早已是虚弱不堪,可是在日本治病期间,蔡锷还是在日本了解到了欧洲战场的的一些信息,尤其是新战法、新战术以及新型武器在战场上的运用。正因为如此,蔡锷觉得自己应该尽快修改完善自己的《军事计划》以使其跟上时代的进步。

如果说熟知历史的人们看到眼前的一幕,一定会大为惊奇,因为在历史上蔡锷将军是在1915年地11月8日在福冈大学医院去世,但是现在已经是1916年的1月15日,可是蔡锷将军仍然好好的活在世上,甚至于气色比数月前初至日本时还要好上几分。可是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产生了一个分支。蔡锷将军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因为喉头结核病,而英年早逝,反而好好的活了下来。

“呵呵!幸好冈南医生用了那种咱们中国造的特效药,要不然。呵呵!松坡,你我二人看来是生来就是注定要做朋友,否则也不会让你我二人均经历一次生死之劫。”看着放下手头工作地老同学,蒋方震帮忙收拾了一下,笑着说到。虽说对生死看的很淡。可是在蒋方震看来,也许是老天怜见关系。才使得自己这位挚友活了下来。当然在蒋方震看来,自己的这位从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时,就已结为知己的同岁挚友,此次能够活下来,全靠了那两个日元一支的特效药。

“呵呵!看来也是你我二人之间的缘份了,不过如果早知道咱们中国造出了这种特效药,恐怕咱们也就不必远赴日本求医,这三个月,为了我这病已经花费万元之多,远不及用于抚恤在川阵亡将士之用,松坡实是不值啊!”听蒋方震这么说,蔡锷笑了笑说到,但想到这三个月在日本的巨额医病开支,不禁神色有些黯然。 “松坡兄,不必如此,相信罗、戴二君定会厚抚于川阵亡将士,现在国事末靖,还望松坡兄,早日养好身体。”蒋百里连忙开口说到,实际上说这些话时蒋百里都觉得的些心虚,他们真地会厚抚于川阵亡将士吗?

“松坡兄,你看这就是救你命的那种特效药,这种小玻璃瓶装的这么丁点儿药粉,一支就要两元日金,听说西北制药公司一次向法国就出口几十万支,看来国内实业自你我走后几个月发展之快,远超你我想象了!”

不愿给松坡增加什么烦恼的蒋方震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大拇指大小地玻璃瓶对蔡锷说到。 “给我看看!磺胺!这就是他的名字?西北制药公司。没想到,真没想到!两元日金一支的特效药,竟然是国药!好!好!”看着手中的小玻璃瓶,看到标签上大大的中文标名地药名,蔡锷面带喜色地开口说到,发自心底的高兴。

蔡锷手里拿地药瓶,是西北化工研究所的申礼在百浪多息的基础上,经分析提纯提出的无色物质………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这种新药完全克服了原本百浪多息会将人体染红的不足,除了可以用于注射之外,它还可以直接散在伤口上以防止伤口发炎。正是因为如此,才始得一实现磺胺的批量生产之后,磺胺就作为一种特效药向欧美输出。

刚一出口到欧洲时,欧洲的医生们并不相信这种落后的中国研制的特效药。可是磺胺用自己的药效,拯救了大量原本已经注定要死的英法士兵和平民之后,那些个欧洲的医生们才算了解到了它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磺胺成为了英法两国军方优先在亚洲采购的物资之一。

为了确保磺胺的供应,英法两国甚至于在中国的京城,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用于保障磺胺的生产供应,而同时作为他的研发生产者的西北公司,也因此名扬全国,而它的发明者申礼也成了国内广为人知的一个发明家。

虽说磺胺的药效在欧洲已经得到了证明,可是在日本的使用却是一波三折,除了因为磺胺主要被用于优先保障出口英法,对其它国家的出口基本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日本人潜意识之中,对中国人的排斥和轻视,使得日本人对这种中国人发明的西药持着潜在的敌对态度。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再怎么敌视,日本的医生们还是无法忽视磺胺的药效,因为来源受到限制,所以才会在日本造成一支磺胺两日元一支的天价。由于这种药对多种病都有良好的效果,所以日本医生几乎将这磺胺视为万能药,正因为如此,当蔡锷病症越发严重的时候,冈南医生在征求蒋方震的意见之后,使用了这种特效药,结果没曾想,蔡锷的病情竟然得到了缓解。

随后通过加大使用药量,使得蔡锷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通过半个月的长期治疗,蔡锷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所以蔡锷本人对这种特效药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在知道这种特效药竟然是国药之后,心下的兴趣更浓,眼下看着这药瓶,蔡锷大声叫好的同时,对发明这药的西北制药公司也随之产了一些兴趣。

第一百六十章 西北

当日本企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所带来的巨额利润的时候,日本的企业主为了更快的建立新工厂、扩大工厂产能,在占昔国外利润滚滚而来的同时,不断的加大着对本国工人的盘剥。

日本的工人们并没有从战争带来的战时繁荣中获利,反而因为经济增长物价指数上升的原因,导致他们的收入实际上严重下降。对于钢铁工人而言,相比与战争前,虽说他们的工资提高了,但是同时他们的工作时间却被加长到每天15个小时,虽然比战前多干了几个小时,但是因为物价的上涨,他们的工资所能买到的东西,甚至还不及战前。

小松原田不过是一个普通钢铁工人中的幸运儿,幸运的他抓住了机会,一举成为了富人,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小松原田成为了许多钢铁工人眼中的偶像,毕竟在小松原田的身上,他们看到了希望。

在希望破灭以后,数百名愤怒的钢铁工人们把中国人当成了罪魁祸首,而当他们砸掉那里唯一的一个中国人的办事机构时,这些群情激愤的钢铁工人,总算找到一个一直压抑在他们心中的不满的宣泄口。当已经赶到的日本警察,看到这些钢铁工人在那进而打砸着的是中国人的办事机构时,并没有像过去钢铁工人罢工时那样,拼命的吹着哨子,用枪托和皮靴、警棍驱散这些钢铁工人,而是在那些钢铁工人的背后看着。好像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一般。

第二天,本地新闻地一个角落里一篇标题为《钢铁工人愤砸支那办事处》新闻报道,配发的新闻图片可以看到那些疯狂发泄着不满的钢铁工人。和周围围观日本警察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北九州发生地这一切。就像是扔在湖中的一个小瓦片一样,并末在日本引起什么反响,对于日本轻工企业界而言,如何应对来自中国的大中小企业的竞争则是最重要的事情。    将希望寄于政府已经几无可能,一个多月前,也就是1916年10月,日本大隈内阁因为强迫中国政府接受丧权辱国的所谓 “二十一条”,态度过于强硬。最终引起元老派的不满而被迫下台。

取而代之的寺内内阁吸取大隈内阁失败地教训,为争取缓和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日的情感,修改了前任的对华外交方针,尽力标榜 “中日亲善”与 “经济提携”,并以支持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作为交换条件,谋求与北方政府的合作。如果说在一个月多前,大隈内阁尚末倒阁之前,日本轻工业界还可以寄希望于政府通过国货扶持运输法案。以增加本国商品竞争力,但是现在指望寺内内阁显然不甚可能。

毕竟现在的寺内内阁的对华外交方针已定,不可能为了一群商人而更改,更何况日本船运业根本不可能支持这种利他不利已的扶持法案,毕竟运输中国货已经占到整个日本船运业地运输总量的30%以上。在这种前提下。船运业联合了造船业,甚至钢铁业三者一体与日本轻工业界的抗争,再加上寺内内阁的对华外交方针的拟定,便得日本轻工业界认识到了一个现实,想与中国企业在竞争只能通过合理地商业行为。

日本国内的争执通过报纸传到了中国。再通过中国的报纸。让人们知道原来中国的轻工业界,竟然已经变得如此强大。一年之中产值扩大了十倍!甚至于连强国之一地日本,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轻工业界地压力,无疑这一切让一年前在举国上下反对日货的国民兴奋不已。

看到报纸上引用日本报纸对中国实业界地分析,也使得国内民众第一次感受到实业救国并不是一条可望不可及的路,再联系到大量的地主、富绅因为投资实业而从中受益。    在报纸媒体的炒作和推动之下, “实业救国”一下子成了国内的主流,就连南北政府都不约而同的,打起了实业救国牌子,一时之间,开办工厂成了国内的主流。

虽说通过报纸宣传,作为实业救国的典范的西北工业区,则成为了响彻全国的一个名字,那些报社的记者们总是拿着西北工业区来证明,实业救国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西北工业区和工业区的核心西北公司毫无疑问的被推上了前台,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也正因为这些报社的宣传,使得国人都知道了在中国的察哈尔有一家西北公司,有一个西北工业区,而这个工业区拥有全中国最先进的机器制造技术,并且还在建设着钢铁厂之类的重工企业。得益于此,以至于国内有意创办实业的财东们,在办厂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到从西北公司购买所需的机械设备,一时之间使用西北公司设在各地的分公司、办事处门前到都是咨询机器事宜的财东、技术人员。

而其中一部分财东,在从报纸上得知西北公司以机械、技术参股地方式,在西北工业内与外界合办企业之后,他们便有意在西北工业区内投资。得益于这些国内的财东在工业内的投资,使得西北工业区,几乎每天都有几家工厂破土动,西北工业区好像迎来了一个井喷似的发展。

一直以来按照司马和察哈尔都统府达成的协议,通过包税地方式,包揽了整个工业区范围内所有企业的税款以及其它杂捐,而且另外每个月还额外提供固定金额的助饷。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前提,司马才可以向在西北工业内投资的企业许诺,一年内免税。三年内免捐之类地优惠,以吸引其在工业区内投资。

而为了保证这一切的顺利实施,司马还利用和周家比效亲密的关系。派人在财政部、农商部上下走动。得益于周学熙过去曾属理过两部地原因,所以两部一直以来对西北公司和西北工业区地所作所为都视做不见。再加上有段琪瑞公子段骏良从中走动,可以说,无论是最初的西北公司,还是现在的西北工业区,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的发展着。至少从表面上看西北工业区的在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同时又不失稳健。

西北的每个人都知道,西北工业地三个地标建筑,一个是占地超过四平方公里正在建设中的西北花园。一个位于实业路中心拐角路东的西北广场,还就是正对西北广场的西北大楼。这座由西北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高为八层的中西风格合并的大楼,就是西北公司总部,除了非其漂亮的外观成为西北工业区地地标以外,同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