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用美丽的词藻向往和平的人,会是疯子威廉吗?”信中描述战争痛苦与对和平向往的短诗,引起深受欧战创伤美国人的共鸣,在美国甚至一些商人希望出版这些短诗。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短诗和信中对历史的描述,很多美国人都认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他们是在收复被外国人占领的国土,而不是在扩张,至于小笠原群岛以及太平洋德国属地,自然被选择性无视了。
尽管如此,哈定总统还是拉上华尔街金融巨头,联合向中国施压,几年来中国很多企业从美国获得超过35亿美元的贷款,他们手中还握着超过6亿美元的中国政府债务,有时候金钱是最强硬的武器。
“美、英、法等国的金融市场一想到战争要打到胜利为止,就不愿意再向中国提供任何巨额资金……”在班布里斯看来,金融界施压是有效的,中国四年国家发展计划超额完成,他们正在规划规模更大的第二个四年工业发展计划,但他们需要来自美国的贷款,第一个四年计划之所以能够完成,实际上得益于充足的资金保障。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才会做出适当让步,尽管微弱的让步不值一提,但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战前中国要求,韩国独立和保障中国领土完整,现在停战条件,与战前大相径庭,而且变本加厉不是吗?”本野嘲弄的说道。言外之意讽刺中国在战前为战争寻找借口,掩人耳目。保全领土完整,实际上是为了扩张。中日战争,日本不仅仅输在战场上,在世界舆论面前同样惨遭失败,尽管日本承受了远超世人想象的轰炸,近百万国民在轰炸中死亡或重创,但主流舆论却站到中国一边,多数人认为战争是日本人挑动的,中国是为了保卫国家。
“一个国家在自卫的同时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收复我国失地是国防军的义务,不论台湾或是朝鲜亦或是琉球都是处于日本占领下的我国或我国藩属国领土。当一个国家强大的时候,自然需要承担世界强国的责任,就像贵国在欧战后托管德属太平洋属地一般,现在这种义务只不过转到中国身上而已,你说是吗?安东尼特使!”
本野的嘲讽并未让顾维钧愤慨,在讲究丛林法则的时代,向来弱肉强食,只不过中国从绵羊变成豺狼,那么就理应去嘶咬猎物。随后把话锋转嫁到另一个老牌豺狼英国身上。见问题被推到自己身上,安东尼一愣,暗自警惕, “我想在这里谈论战争责任并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在割地和赔偿上,贵国和日本存在巨大分歧,不如我们讨论第十点,限制日本海陆军军备。”
几天来中国的十一点方案,在谈判和讨论之中,已经被成功剔除除两点,如果双方分歧较大,总会有一国提出暂时跳过,正因如此,每一次谈判结束之后,新闻界总会获得 “今天谈判氛围友好,中日两国已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远东和平指日可待”的信息,现在自然也不例外。
“……目前日本仅有7艘遭受重创的主力舰,而且时时面临中国空军的轰炸……我国政府可以答应在未来数年中,不继续扩充海军力量,亦答应将来不拥有可观的军事力量……”本野被顾维钧打断, “本野外相,贵国回答过于模糊,我国政府需要贵国做出明确承诺,包括具体海军舰船吨位、数量及陆军师团数量。”在限制日本军备上,海军部所能接受的数字是4:1,陆军部能接受的是保持11个师团,而空军则希望日本保留不超过800架飞机,日本的回答过于模糊。
“在军备上,作为主权国家,我国有权决定具体数量,不需要中国担忧,以中国的军事力量,担心完全不必要。我国会在战后拟定具体方案,届时将根据国际外交原则通知各国,表达和平之意。”即便中国人不提出限制军备,战争结束后,经济以及工业遭受严重损失的日本同样会限制军备,这是国内的共识,但中国要求明确具体数字的做法却是陆军以及海军不能接受的。陆海军大臣已经多次发电给本野,要求本野坚持原则底线。
听到本野的回答,顾维钧身体向后一倾,似笑非笑的望着本野, “以阁下的态度,似乎您成了战胜国代表了!”德国在巴黎尚需要接受军备限制,更何况日本,限制日本军备是必须达到的目标。 “顾部长,非常遗憾,现在这里没有战胜国,因此也就没有战败国。”本野针锋相对,日本并没有战败,至少还没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阁下观点,是不是意味我们两国必须要在战场上决一胜负,角逐出战败国后,贵国才有可能接受我国本着和平友好意愿提出的媾和条件?”自己已经将谈判拖了五天,军队要求的时间基本达到,差不多该摊牌了,顾维钧无所顾忌、咄咄逼人,会议室内的温度骤降。
天气对军事活动来说是一柄 “双刃剑”,不同天气条件对军事活动影响往往不同。汉高祖与匈奴白登之围时的雾,西汉末年新朝王莽军队与绿林农民起义军之间昆阳之战的雨,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风,再到国姓爷收复台湾时,鹿耳门之战的潮等等,拿破仑在欧洲遭遇的寒流,中外军事史上一次又一次战例历史告诉每一个军事家,天气可以决定战争成败,自有战争以来,天气就与战争结下不解之缘。
过去有句话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一次却是 “硝烟未起,气象先行”在气象领域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曾在天气上吃过亏的国防军比任何一个国家军队都更为重视。为了保障海军在黄海、太平洋海区的作战需要,国防海军早在一年前就开始着手建立庞大的气象观测网,除了派出伪装成渔船的气象船外,建立气象站同样必不要可少。
朝阳从东面海平线上缓缓升起,东海洋面上惊涛骇浪一浪高过一浪,带着浓浓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沉睡于大海中的一处荒岛,这里就是钓鱼岛,是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组成的钓鱼岛群岛的主岛,总面积大约7平方公里,岛上既无淡水,又没有大块平地,周边风浪很大,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生活。
朝阳升起后,岛上放出数个白色气球,气球随即升至空中。几名如野人一般的人趴在观察仪目镜后,观测气球的同时,不断在记录本上记录数据,而更多的 “野人”则在操作其它设备。在这个看似并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却存在着一个中国海军秘密气象站,而且这个气象站已经投入使用长达一年。
工作数小时后,海军135气象站站长曹怀正爬到半山腰的 “家”,将数据递给无线电员, “把数据发回基地!”秘密气象站生活是艰苦的,为了保密,除了气象站所有设备都需要进行伪装外,岛上还不能建立供人类居住的房屋,气象站里的十余名工作人员,只能栖身于隐于杂草中人工开凿的30多平方米的山洞中,潮湿的山洞、恶劣的生活环境并不是曹怀正等人所需要面对的最大的困难。
最大困难是食物,钓鱼岛看似面积不小,可这里既没有淡水也没有食物,所有食用只能由潜艇部队向岛上秘密运送,有限的淡水、大量水果、鱼、肉类罐头和泡米是他们的主要补给,没有淡水就不能洗澡,只能在洗脸时用毛巾擦一下身子,衣服永远也没有办法清洗,半年下来,气象站十五名工作人员全部变成野人。
“海军气象人员和官兵们,你们肩负极其重要的使命,要在钓鱼岛建立一个秘密气象站,把台湾地区重要的气象资料报告给我,舰队将根据资料选择有利战机和海域,打击日本海军……”一年前离开基地时,司令官的叮嘱言犹在耳。
曹怀正用刺刀在石壁上为一个正字加了最后一笔, “295天!”今天是曹怀正来到这里第295天,最可怕的不是恶劣的生活条件,生活的艰苦、工作的繁重都可以忍受,最难熬的要数孤独和寂寞。抬头是天,低头是海,白天你看他,晚上看星星,脚下海浪涌,两耳满涛声。十五个人该说的话早在上岛后百天内,就全说完了,现在除了工作,很难聊上几句,无话可说。
钓鱼岛气象站的重要性不容质疑,舰队突袭日本海军基地选择的时间,正是根据钓鱼岛气象站提供的气象数据作出的调整,而现在钓鱼岛气象站变得更加重要,这里的气象数据决定亚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行动的成败。
当中国外交官在新加坡以双方差距太大,拒绝与 “没有丝毫诚意”的日本举行会晤后,中国军队一定会武力收复台湾,对于日本和世界都是确定无疑,但会在什么时候动手?令国防军颇费心思的是登陆时间的确定,因为登陆时间受到诸多气象因素限制。
经过对历次登陆战气象因素和台湾海峡天气、地形以及敌情等情况的分析,国防军参谋部认为登陆行动开始后三天必须具备如此天气条件:海岸风速不能大于每小时24公里,海面风速不能大于每小时32公里,云高应在900米以上,要有下弦月亮。
也就是说要选择月亮出得较晚的日子,因为轰炸机、伞兵、运载步兵的滑翔机等在出发接近目标时,需要黑夜掩护,但在采取行动时又需要月亮照明,以便寻找和确认目标。黎明时分,当登陆部队接近海滩时,潮水要落,这样才可能发现日军设置在海滩的障碍物,而且,在同一天的黄昏,当第二批部队登陆时,也需要低潮。在气象条件中,最受限制的是月亮和潮水。一月之中,能满足潮水需求的只有六天,且分散在相间半月的两段时间里;能满足月亮要求的仅有三天。可见,登陆日期选择范围十分有限。
共和十二年三月至四月大部分日子天气都非常好,海军和陆军为最后登陆作着各种准备,国防军参谋部为登陆台湾选择了三个日子,5月2日、3日、4日,这三天都符合国防军对潮水和月亮的需求。时间决定后,更多更详细的气象资料从各个观测点源源不断汇集到三沙湾海军气象总部,国防军气象总部通过对未来几天天气形势的分析,认为所确定的登陆日前后,天气不会有大的变动。
登陆台湾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在海湾面积多达上百平方公里的三沙湾,聚集近两百艘战舰、登陆船以及征用商船,进行数月艰苦登陆训练的第三集团军主力早在一周前就停止了正常训练,为即将到来的战斗积蓄体力。第三集团军士兵和车辆从基地内的野战营移到战舰上。印有象征国防军五色星标记的坦克和卡车,隆隆驶向港口,登上登陆舰艇,士兵装备齐全地列队穿过海军基地街道,向三沙湾港口和简易码头进发。
在士兵列队行进时,空气中弥漫着战前的激动和兴奋,基地内的人们走出房屋,站在道路两旁,向士兵欢呼、招手、喊叫。尽管没有人确切知道士兵要去哪里,甚至连士兵自己也不知道,是台湾还是琉球?没有人知道具体地点。三沙湾海军基地完全戒严,禁止任何船只、人员进出。
5月1日,所有进攻部队,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以及第三集团军装甲第三师、步兵第五师、第十三师,7万多官兵,都完成登船。在船上,军官们再次收到情报简令,这次用的是他们将要前往的海滩地区地图和空中照片,但安全控制仍然十分严格,他们还是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名字。
在船舱帆布床上,跃跃欲试的士兵们整理武器和装备,在不断增长的紧张状态中等待出战,此时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