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他们的皇帝不清楚他们的忠心吗?

原因恰恰相反,这两人都是皇帝亲手提拔,亲自委以重任的大将,可是最后为什么又被皇帝亲自下令杀了呢?

还不是这两人有拥兵自重,培养私人力量的嫌疑?

皇帝虽然相信他们的忠心,可是皇帝并不能相信他们的部下,便如袁崇焕,崇祯皇帝几次下令其部将祖大寿回援北京,可是祖大寿却拒绝了,这边袁崇焕一写书信,祖大寿的关宁铁骑就迅速的回来了。

换任何人当皇帝,都会杀了袁崇焕,这不是能不能杀的问题,而是不得不杀!

李云虽然有点小聪明,可他还没有自负到自己比岳飞更出色,比袁崇焕更厉害的地步。

一旦交出兵权,李云清楚,命就不再是被自己掌握了。

到时候,李云自己运气好点,还可以安安乐乐的跑回临邛,当个安乐侯,倘若运气不好,刘彻有一天看他不顺眼了,那个时候,这笔老帐就是该清算的时候了,随便一个罪名就足够李云死一千次,一万次了!

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

a盘踞辽东,坐山观虎斗,倘若运气好点,还可以趁乱世而起,自己当皇帝。

B出兵辽西,敲山震虎,逼迫长安所有的势力冷静下来。

a肯定是不用想了,虽然李云也不是没有私心,说实话,皇帝这么威风的职业,谁都难免动心,可是,李云清楚,他不是那块料,而且帝国好不容易有了七十多年的稳定和平岁月,这个国家已经再也经不起如同秦末那样的动荡了。

B嘛,说实话,下这个决心很难,这个决定一旦作出,那么李云就等于将自己全家的性命交到了朝廷手里,从此以后低调做人是他唯一的选择。

两难!左边是自己,右边是国家,李云原先以为,在国家和个人面前的选择,决定是很容易下的,可是当他真正面临这个的时候,他却有些犹豫了。

现在唯一的一线生机就是,太皇太后和刘彻两个人都退让一步,化解这场危机,否则的话……

卷六 辉煌 

第五十四节 水落石出

建元二年的夏天,是大汉国建立以来危机最为严重的一年。

长安城中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这个世界的发展走向另外一各道路,在这个敏感时刻,得知长安变化的各重镇镇守大将,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相同的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对而言,姜,终归是老的辣。

建元二年八月初七,渔阳,云中,代郡,上郡四镇太守同时收缩自己的防御圈,大军以休整的名义集结到靠近长安的上郡附近,四位帝国老臣用他们的态度表明,帝国边军绝不会坐视长安动荡而不管,即使为此搭上全部政治前途也在所不惜!

受到此消息的刺激,右北平四万边军也在李广将军的率领下,沿长城防御,退守到右北平与广安国的边境地区。

这样一来,一旦长安有变,集结在上郡周围的四镇边军就可以迅速以勤王的名义,在二天之内开拔到长安,而右北平李广将军的大军也随时可以沿广安国一线,直取太原,上党等重镇,从而形成对京畿地区的绝对保护姿态。

但是,很显然这些重镇将领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有着朝堂上主要政治人物的影子。

譬如四镇大将中威望最高的程不识将军,他的女婿兼爱将都尉窦士奇便是帝国第一大门阀窦氏的新一代代表人物。

而右北平李广将军地兄长则是长安负责皇宫以及城池防御地卫尉大人李蔡将军。这一系家族官员由于人才辈出。现在已经隐隐有了朝大门阀发展的趋势。

因此谁也无法断定,这些边关大将的真正意图,毕竟在这个敏感时刻,边军忽然大规模集结到靠近长安的地方,不管是天子派,还是反对派,都对此忧心重重。

十一日,更震撼的消息传来。辽东边军出现在了靠近辽西地区的道路上,这条用奴隶的汗血修筑而成的宽敞大道,如今已成为可承担十万大军地后勤补给任务的重要军事道路。

长安城的勋贵们,谁不知道,辽东李云是天子系最重要的边关大将,手握七万精锐,更有着二万最具战斗力的新式铁浮屠重骑兵,以及大量攻城器械,尽管按照他们的速度。最快也需要半个月,才可以抵达长安。

但是,谁也不能忽视这样一支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七万辽东军,目前最保守估计也当得上十五万精锐边军。

十三日,天子下诏,废除陈皇后的皇后之位,改立将要生产地卫美人为新的皇后,同时命令右北平李广将军带领麾下,有功将士,回长安述职。

天子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废除皇后,这样一来,保守派与改革派的矛盾开始走向公开化,保守派在天子废后的第二天早朝。便集体抨击帝国整个建元元年地新政,他们以张汤案为突破口,努力寻找各种新政的矛盾,借此证明新政完全是逆天而行,是错误的政策!

而改革派则举出去年一年,帝国财政收入破历史记录以及各地丰收的证据,努力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将新政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全部推到张汤身上。

庭议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下午,两派大臣各持己见,相互举证攻击,若不是在朝堂之上,恐怕一场械斗就再所难免了。

最终双方不欢而散,保守派大臣在下午便集体出现在长乐宫外,跪求太皇太后出面,主持朝政,以便将政局‘重新纳入正道’。

此时长安城中仅仅拥有三万多守备兵力,其中绝大部分是长安本地子弟士兵组成的御林军,而在御林军这支帝国天子亲自指挥的军队中,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保守派与改革派都拥有着在关键时刻,调动这支军队地能力。

在这个情况之下,田窦矛盾却进一步进化,大将军窦婴当朝弹劾丞相田汾‘御下不严’‘纵容子弟,横行乡里’以及渎职等十数项罪名。

原因的起因,就在于有人举报,丞相府主薄杨乐以及其他十几名官员涉嫌严重的腐败受贿问题,他们在今年的税收统计中暗中操作,企图通过一些手段,贪污掉今年巨额税收中的一部分,而且动机,用途都不明显。

很显然,丞相大人才是幕后真正的指使者,有证据表明,这笔金钱最终将会被挪用给太原太守田勇,组建军队。

尽管丞相大人的本意是太原军费预算远远低于辽东,因此想耍点小手段,给自己家的孩子多点军费。

可是,这在大臣们的眼中,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你挪用税赋给自己的儿子添置军械,训练军队,那么你想干什么,谋朝篡位吗?

田汾可没有这么傻,他自然是不会承认这些的,窦婴说他御下不严,他立刻就自呈了一份万宇的告罪书,窦婴在朝堂上拿着厚厚的证据,指责他多次玩忽职守,他就马上哭着再上一份自请书,奏折中承认了自己确实存在着渎职以及御下不严的过失,请求天子处罚他。

可是天子是谁?天子是田丞相的亲外甥啊,外甥是不可能在这些小事情对舅舅使什么不好看的眼神的,更别说处罚了。

最终,天子令丞相田汾罚俸半年,闭门一日自省其身。

十九日,丞相田汾闭门后的第三天朝会,改革派和保守派再一次发生激烈的辩论,但是辩到中途,一直在这些事情中保持沉默的丞相大人忽然上奏,弹劾大将军窦婴‘任用亲族’‘私藏军械’以及‘意图谋反’三项大罪。

顿时原本议论的问题,在这个证据确凿的指责面前,立刻就变的渺小起来。

帝国向来就有,轻重缓急,以及看热闹的传统,丞相和大将军大打出手,这样的热闹,在帝国的历史上可从没有过,再联想到几天前丞相吃的那个亏,谁都认定了丞相大人的反击来了。

两位大人物相互攻击,可比起自己那些小家族,小门阀之间的相互攻击有意思的多了,而且随着丞相大人的控诉,大将军窦婴许多腐败的问题和窦家奢侈的现状,一一展现的各大臣面前,使得许多原本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内幕的大臣一下子就渚楚明白了许多。

于是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都意识到了,比起自己的争吵,看大将军和丞相斗殴或许更有意思。

大将军窦婴自然是不会任由丞相攻击,窦家一派的大臣立刻就扯起了太皇太后这面虎旗,你说我贪污?

我没有啊,这些都是太皇太后的意思,有本事,你自己去问太皇太后去。

你说我私藏军械,那些啊,全是长乐宫囤积在我这的备用军械,准备今年秋猎之用,难道说侄子帮姨点忙,借个地方储藏下军械也犯法?

一连几天,窦家的大臣全都玩起了赖皮,一个个张口太皇太后如何,闭口太皇太后如何,整个朝会已经被搅得一塌糊涂!田窦两家在私底下就进行了至少十次的大规模械斗。

这让某些势力很是兴奋了一阵,似乎局势正在朝他们期盼的方向发展,田窦两家的矛盾对于他们而言就意味着天子和太皇太后的决裂。

二十一日夜,一切的猜想都被终结了,当夜,渔阳程不识麾下四万大军星夜进入长安,接管了御林军的防务。

第二日清晨,天子下令以叛国罪和谋反罪逮捕了包括长安城显赫一时的激进派人物安东侯张昆以及著名的保守派大臣太仆杨林,右仆射黄安以及其他数十名官员。

同时御林军也遭到了大规模的清洗,包括御林军四号人物,安东将军陈愈在内的数百名军官被逮捕和隔离。

同时这份逮捕诏书上还加盖着太皇太后的印信,之前天子与太皇太后出现严重不和的谣言不攻自破。

二十三日,未央宫中一百三十一名宫女,妃嫔以及太监被以谋反,叛逆以及意图刺杀天子的罪名全部斩首,其中包括了天子最近新纳的美人,涟漪。

同时边军奉诏对长安城的四十多处可疑场所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查,抓捕了至少七百名可疑嫌犯,其中包括了十一名匈奴人。

事情最终水落石出了,田窦两家,还有太皇太后和天子,完美的演绎了一次双簧戏,这个戏演的极为逼真,一度瞒住了所有人,这场作秀他们甚至没有告诉自己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从而引出了潜伏在长安数十年之久的秘密势力,并最终将之大部分一网打尽。

也许这场戏最初并不是这样策划的,也许最初田窦两家以及天子与太皇太后确实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最后才发现一直有人在一边虎视眈眈。

但是,最后他们完胜了,这才是真实的,至于过程,那就只有从头到尾都参与这次行动的人才清楚。

不管怎么说,听到消息后,李云总算把心脏放回自己的身体里,长安稳定了就一切都好,一个国家再没有比稳定发展更重要的事情了,至于过程真假,重要吗?

卷六 辉煌 

第五十五节 新的生命

建元二年八月的风暴,席卷整个帝国的最高统治阶级。整个帝国有资格参与到这风暴中的家族,人人自危。

显赫一时的关内大阀张家一夜间被边军以谋反的罪名摧毁,其家族中的成员几乎全部被部,等待他们的将是帝国法律的审判。

新上任的庭尉来自以前几乎被人遗忘的吴地薄家,封爵庆兴佳的薄长林,说起薄家,在帝国的历史上那可是值得大大一书的家族,再向前追十几年,那时候的薄家可说是风光无限,其家族势力庞大,现在帝国中号称三大阀的窦,宁,曹三阀在当时都得看薄家人的脸色行事。

原因无他,薄家乃先孝文皇帝之外戚,帝国历史上最贤淑的太后薄太后便是出自此家族。

孝文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