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骨打在高地上叫道:“辽人输了!孩儿们,冲啊!”领中军杀来,势如猛虎下山,辽军的战斗意志已经崩溃,中军兵马望见金军,还没接锋便不断有人逃散。阿骨打乘胜追击,蹑着辽军的尾巴直到辽军大营。辽将害怕,不等人马全部撤入便关上大门,大部分人流散在外,或逃或降。
萧铁奴要去冲营门,折彦冲挽住他的马头道:“马力已疲,且等等!”
狄喻和曹广弼收降俘虏,得两千余人。他们派发红色布条,命降者绑在头上,列队于前,汉部兵将在后。
阿骨打下令,宗雄堵在北面,宗翰堵在南面,阿骨打自镇西向。折彦冲奉命守东方。
曹广弼对折彦冲道:“兵法云:围三缺一,必要留个出口,让他们有个去路才好。否则四面围死,辽人必定死战。”
折彦冲当即下令,命八百精兵尽皆潜伏,只留那二千降俘列阵待命。
入夜之后,降俘不断逃亡,待到黎明只剩下三三两两四百余人。辽人见东方围弱,立即弃营冲出,那四百降俘望见便先逃了。辽军过半,折彦冲和狄喻一左一右突然冲出,辽将弃旗而逃,突围战马上变成大逃亡!女真各部事前得到知会也早知道折彦冲的计划,群起来追。
宗望宗翰兵锋所及,直至阿噜冈。几万步卒跑不过女真精骑,在这场战役中建制尽灭。汉部在战争后期却放慢了脚步,收缴俘虏、兵器。每收一个战俘,便让他头绑红带,弃刀取棒,走在前边收取辽军留下的军资,汉部兵将在后监视。杨开远工兵跟上来入营收缴,竟然在辽军驻地找到无数农具。
折彦冲看了道:“辽人此来,战略目的果然是防卫而不是进攻!这十几万人不是来打战的,是来种田的!”
曹广弼道:“兵农合一乃是古法,若用得好可以不费朝廷粒米而边疆自固。只不过现在这种情形用这种策略显然不适合。辽人这样做形同资敌!看来大辽枢密尽是庸人!”
杨开远也叹道:“应麒曾经有‘派水牛御老虎’之论,辽军这次派来的,不就是一头大而无用的水牛么?”
这一仗折彦冲尽得俘虏五千余人,其中倒有三千人通晓汉语,这些人大多在原籍就过得很苦,此时天气苦寒,辽国也没发给足够的衣物。杨开远带来了大批的粮食衣服,派发下去,没过几天,五千余人竟然都过得颇为惬意。
曹广弼在那三千多人当中挑出一千二百人来作为新军的种子,杨开远带着其他人就要回汉村,萧铁奴忽然指着那两千个非汉族群道:“那里面有不少强健的人,为何不用。”
杨开远道:“这些人不是汉人。”
萧铁奴道:“其余三千个人里面,也多不是汉人。”
杨开远道:“他们汉化已高,会说汉话,我们也便当他们是汉人了。”
萧铁奴冷笑道:“你们不是一直说什么要视各族如一的么?”
杨开远有些黯然,这两千多俘虏多是奚族、室韦,带回汉村最后的结局就是和女真部豪强交换汉俘、女奴,而这些俘虏到了女真人手底下,日子都不好过。
折彦冲闻言叹道:“这两千人不是我们不想安置,而是不能。我们汉部到现在才四千人,因为彼此语言同一,政令容易传达,因此相安无事。若是忽然多了两千个言语不通的异族,只怕非出大乱子不可。”
狄喻也点头道:“不错。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
曹广弼瞄了萧铁奴一眼,道:“说起来,刚才那两句貌似悲天悯人的话,真不像你的风格!”
萧铁奴嘿了一声道:“谁悲天悯人了,我只是觉得可惜!”他指着那两千人道:“这些都是蛮子里的蛮子,里面至少有几百个是绝好的战斗坯子!就这样送走,真不甘心。”
曹广弼摇头道:“军队的战斗力在于总体组织而不是个人力量!若士兵不听指挥,再会打仗也没用——刀子口要是向内,伤的首先是自己!”
萧铁奴嘿了一声,说道:“若我能让他们服服帖帖呢?”
折彦冲等人听了心中都是一动,他们都相信萧铁奴有这个能力。这条草原狼王,连最凶悍的蒙古强盗都服他。
折彦冲道:“如果你能保证他们不破坏汉村的秩序,而且在一年内学会讲粗浅的汉话,那就去挑吧。以五百人为限。”
萧铁奴大喜,冲了过去,举起刀,大声对那些奚人、室韦说着一些折彦冲听不懂的话。
曹广弼问道:“他在说什么?”
杨开远道:“也许是奚族人的话吧,也可能是蒙古话。”
只见那两千多人忽然汹涌起来,人人激动,就像是恶狼闻到血腥一般。萧铁奴忽然掉转马头便跑,两千多人都跟了上去,有的人跑得快,有些人跑得慢,前面跑得慢的人,竟有许多被后面追上来的人推倒在地,后面的人也不管倒下者的死活,一脚一脚地踩过去!两千多人像发疯了一样跟在萧铁奴的马后面,不断有人倒下,不断有人被踩死。也有人体力跟不上,中途掉队。
杨开远见了这疯狂的场面大为不解,忍不住道:“铁奴究竟在干什么!”
没人回答他,其实大家都隐隐猜到萧铁奴要干什么了。
第三十章新编胡伍(上)
半个时辰后,萧铁奴终于回来了,四百多个人气喘吁吁地跟在他坐骑的尾巴后面,在大冷的天气中敞开了胸脯喘气,虽然个个累得够呛,但每一个人都极雄壮,也极野蛮!
萧铁奴跳下马来,对折彦冲道:“我就要这些人,其他的,我不管了。”
折彦冲点了点头道:“这些人不要和汉村其他村民杂居了,就住一个新村吧。”
萧铁奴道:“不用!我们村还有不少帐篷,把这些帐篷拖出来,在汉部边缘扎下就行。”
折彦冲道:“你可要好好约束他们,不能让他们干烧杀抢劫的勾当!”
萧铁奴道:“放心,没事的时候我会带他们去打猎牧马,发泄力气。打仗的时候,我保证这些人会冲在最前面!但粮食兵器怕还要村里提供些。”
折彦冲道:“这个自然。”
慢慢的,那些没有被踩死的人都跟了过来,然而却被那四五百人排斥在外,不得已,只好回归到杨开远旗下,人数不足一千,其他人,有些中途死了,也有些中途逃了。但在这种情况下逃走未必就会比留下的人好过——若是遇到女真骑兵,随时会被杀掉。
折彦冲带领大队来和阿骨打会合,把缴获的农具、军械等尽数献上。阿骨打问道:“这是为何?”
折彦冲道:“我部先发攻击,兵力也先疲,所以留下清理战场,由生力军继续追击,并不是为了夺取败敌军资。我们收取的这些东西应该是全军共同的战果,当由国主发给众兵将作为赏赐。”
阿骨打大喜,将折彦冲献上来的东西论功行赏,得到赏赐的人无不盛赞驸马。
阿骨打将其中三成赏赐给折彦冲麾下兵将,折彦冲道:“太多了。我部之功不足得此。”
阿骨打道:“各部都掠夺了不少东西,可没见一人交上来的。其实你就算把东西全部截下,也没人会说什么——汉部军功,完全当得起!”
折彦冲便不再推辞。此时完颜虎临盆将近,折彦冲请先班师,阿骨打允了,折彦冲又说道:“辽人此败,数月之内再难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了。我们从起兵以来月月有战事,此刻正好休养生息,只令偏师骚扰辽国边境,蚕食东京州县,便足以拓疆土,扬国威。”
和阿骨打告别之后,行军不到一日,前面飞马来报:“公主生了,母子平安。”
折彦冲一听兴奋得勒马人立,喜得手足无措,那马也因他的胡乱操控而乱嘶乱跑。
曹广弼牵住他马头道:“军马我来带,你先回去吧。”
折彦冲喜道:“好!”他没日没夜地快马急驰,回到汉村却全没半点倦色,杨应麒正从他家里出来,看见他笑道:“来得这么快!”
折彦冲道:“阿虎和孩子都好吗?”
只见完颜虎走到门口来,回答道:“好是好。就是你说话别太大声。还有,把马牵开些,别吓着孩子。”
折彦冲忙跳下来叫道:“你怎么出来了!也不好好坐你的月子!”
完颜虎哼了一声道:“坐什么月子!我没你们汉族女子你们娇嫩。我告诉你,我叔母有一次生产完,刚好遇到敌人来袭,她把孩子放下拿着弓箭就出去助战!”
折彦冲抢入房内,杨应麒也不过问战事,微笑着把门带上,来到汉部政务堂,见杨朴正皱着眉头,杨应麒笑道:“‘十里之地,千户之邑’,也会难倒你不成?”
杨朴抬起头来,说道:“手底无人可用,自然忙乱。”
杨应麒笑道:“这话说小声点。若让胡茂他们听见,又要闹别扭了。”
杨朴道:“前方来报,此次战俘共五千余人,其中一千多人编入行伍,另外还有三千多人,安置起来却也不易。”
杨应麒道:“那一千多个不会说汉话的,可以拿来和女真人交换汉俘用。剩下两千人,都发去种田去。所谓春种秋收,这些人来得正是时候!”
杨朴沉吟道:“如今荒地渐开渐多,务农者已逾千人。我们以合作制组织人手,以雇佣制计劳发食,暂时来说没有问题,但这不是长远之计。若要久安,莫若把这些田计口分发,我们只收取赋税——田归各人,则这些人便能成为有产之家。有恒产者方有恒心。”
杨应麒闻言笑道:“分田?哈哈,这田我说什么也不会分的。”
杨朴诧异道:“这是为何?”
杨应麒道:“现在还不到久安的时候,会宁也非我等久安之地。”
杨朴恍然大悟,心道:“亏我活了这一把年纪,论到谋虑之深远却远不及这十几岁的少年!”他可不知道杨应麒的心理年龄和他的外表绝不相称!
第三日,萧铁奴到了,后面是曹广弼,杨开远则要到第四天才到达。
杨朴来了以后,杨应麒便把庶政都交割给他,全面放权。不过杨应麒冷眼旁观,发现杨朴其实对政务也非十分精擅,心道:“治理一州一县还是难不倒他的。不过以此为上限却又委屈了他。他最出色的才能,或在于参谋政略。”
曹广弼和杨应麒说了萧铁奴部勒异族勇士的事情,杨应麒道:“我们身在塞外,迟早要有这样一支人马的。唉,眼见人口渐繁,胡风渐炽,对我军战力提升是很好的。只是若再无人文杰士加入,汉部胡化将是迟早的事情。”
杨开远道:“有我们在,当不至于吧。”
杨应麒道:“军事上的训练旬月间或可见效——只要能激发他们的勇气,教育他们懂得令行禁止。但文化与风俗的陶熏却非十年之功,这些东西顽强得让人难以想象。我们几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在胡种居多的情况下,纵然我们付出毕生的努力,到头来最多也就是一个秦始皇治下的军政社会。”
忽然听一个人嘻嘻笑道:“若能建立像秦始皇那样的功业,又有什么不好?”
杨应麒顺口道:“在一千年前他自然是了不起的。但现在让天下再如秦治,那是活回去了!”愣了一下,惊喜道:“欧阳!是你么?你回来了!”
第三十章新编胡伍(下)
欧阳适走了过来,笑着对杨应麒道:“你才听出来啊。”
杨应麒问道:“你怎么才来!辽京那边可是有什么阻滞?”
欧阳适摇头道:“不是。其实我离开辽京有一段时间了。这一个多月来,我是跑到海边去了。”
“海边?”
欧阳适道:“我在辽中京遇到一个货贩子——这人是我在东海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