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弊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禟一进屋正准备开口,就瞥见八哥胤禩面沉如水的端坐在书桌后,立时就闭了口,胤誐却是大大咧咧的说道:“八哥,汪灏可是咱们笼络士子的一杆大旗,得想个法子捞他啊。”

胤禩见他二人进来,勉强挤出个笑容,“九弟、十弟来了,坐。”

一落座,胤禟就关心的道:“八哥,是否有些棘手?”

胤禩点了点头,沙哑着道:“庄廷珑《明史》案株连近两千余人,入狱者上千,因此案夺职罢官者不计其数。《南山集》一案,皇阿玛亲定大逆,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依附咱们的官员,附庸风雅者不在少数,这次怕是有不少要被牵连进去,汪灏不过是第一个落马而已。”

胤誐闻言一惊,“八哥,有那么严重?”

胤禟却是问道,“会不会连累我们?”

“难说。”胤禩微微摇了摇头,“现在还不知道这案子会牵连多大,不过,何焯跟戴名世关系极好,怕是会被牵连。”

话刚落音,门外就有下人禀报,“主子,何学士来了。”

胤禩才迎到门口,何焯已是步履匆匆的进了院子,见了胤禩三人忙要上前请安,胤禩却道:“别闹那些虚礼了。”几人进屋,一落座,胤禩就开口问道:“先生可跟《南山集》一案有关?”

何焯沉吟着道:“没直接关系,不过,我跟戴名世交往过密,相互诗书往来不少,《南山集偶抄》我亦有一册,出来时已经烧了。”

胤禩点了点头,“当此之时,谨慎为上。”

何焯却说道;“八爷,刑部这次动作出人意料的迅捷,昨日皇上才下旨严查,今日就将此案定为大逆,此事颇为耐人寻味。”

“齐世武。”胤禟脱口道,“难道是太子背后捣鬼?”

“现在传闻纷纷,皆说赵申乔与戴名世有过节。”何焯缓缓说道:“不一定是太子授意,但太子在其中推波助澜,这是肯定的,如此好的机会,他岂会放过?我现在担心太子会把这起案子有意扩大。”

“那我们怎么办?眼睁睁看着?”胤誐大为担心的问道。

“坐以待毙岂是大丈夫所为?”胤禩声音沙哑的说道:“此番不出手,必将人心涣散,太子既然将我们逼到了墙角,咱们也不用在藏着掖着了。”

胤禟惊喜的道:“八哥手上捏有太子的把柄?”

胤禩点点头,沉声道:“太子现在圣眷正浓,原本我还准备找个好时机的,现在却是顾不上了,要乱咱们就好好乱一乱。”

次日,康熙就接到镇国公景熙密折,弹劾九门提督托合齐在安郡王马尔浑丧事期间,多次邀集一些满族官员于都统鄂善家宴饮,参加宴饮者约有二十余人,除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外,余者也皆为八旗都统、副都统等武职人员,都统鄂缮、都统牙图、副都统悟礼皆在列。

康熙看完,半晌才起身在殿内疾走,大案竟然一个连着一个,江南科考案、南山集大逆案,现在又加了个托合齐会饮案,朕倒要看看你们还有些什么牛黄狗宝。

转了几圈,康熙便停下脚步,吩咐道:“李德全,传旨,步军统领衙门责任重大,事务繁杂,步军统领托合齐重病缠身,着以病解任。”

顿了一下,他又接着道:“着一等侍卫行走隆科多接任步军统领一职。”

消息一传出,原本还想乘此京城人心惶惶之机,策划下一步行动的皇太子胤礽顿时就如当头挨了一棒,半晌没回过神来,托合齐的九门提督之职一离任,再想有所行动,难度可就不是一般的大。

再说康熙继满蒙八旗统领和护军统领对调之后,又撤换了九门提督一职,其防范自己的意图和心思已是相当明白,自己还能,还敢有何企图?想到这里,胤礽立时间就面如死灰,想不到两来的辛苦煎熬,到头来仍然是一场空。

隆科多一接到圣旨,差点没喜晕过去,九门提督,那可是他做梦也不敢想的职位,不仅位高权重,那油水也是一等一的,十四爷说的可真准,这不,转眼间就飞黄腾达了。

赋闲在家的佟国维听到这一消息,立马就想起了十四阿哥胤祯在康熙四十八年提点隆科多的事,微微思忖了下,便着人将隆科多叫了进来,瞅了满脸兴奋之色的儿子一眼,他才缓缓问道,“可还记得十四爷?”

隆科多一听这话,忙收敛了笑容,肃然说道:“阿玛,孩儿这几年不得志,可谓是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十四爷在孩儿最落魄的时候提点、指引之恩,孩儿岂敢稍忘?”

佟国维微微颌首道:“知恩图报乃是人之常情,不过,十四爷当初的指点,今日你即便任了九门提督,也要牢记,你切记一点,九门提督就是皇上的看门狗,否则便是祸不旋踵。另外,十四爷当年说的是三、五年,为父据此预计,就在这一、二年内,朝廷必有大变,你得小心谨慎办差,对十四爷的恩情放在心里便是,平日里不要跟他往来,到用你时,他自然会找你。”

隆科多听到这番叮嘱,不由心头发热,一直以来,他都认为父亲不重视他,没想到竟然为他想的这么长远,他忙跪了下来,叩头道:“孩儿谨记父亲教诲。”

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

步军统领衙门其任务与编制不同于一般的驻京八旗军队,其下所属部队有满、蒙、汉八旗军及绿营兵丁二万余人及巡捕三营马步军一万余人,不仅掌管北京内城九座城门的警卫任务,外城的七座城门也由其负责把守,是京师地区最主要的警备力量,主要职责为保卫京师安全及维护社会治安。

步军统领即九门提督一职可谓是权责重大,极为引人注目,康熙在江南科考案及《南山集》案爆发后,京城人心惶惶之际,又撤换托合齐的九门提督一职,自然引起了京城所有官员的注意和猜疑。

朱天保听闻这一消息后,匆匆赶回毓庆宫,一进门就见太子胤礽一脸苍白,神情木然的斜靠在背椅上,心里不由一惊,太子此时可千万不能失态,他忙轻声唤道:“太子爷……”

胤礽茫然的望过来,见是朱天保,不由挤出一丝笑容来,“九如来了,坐。”

朱天保却没坐,而是躬身道:“太子爷,事情真想究竟如何,现在还未可知,太子爷千万不可自乱阵脚,皇上此番举动,仰或是有意试探亦为可知,再则,托合齐担任九门提督一职已近十年,实属罕见,撤换亦是正常,新任九门提督隆科并未依附阿哥,能否拉拢尚在两可之间,现在皇上及满朝文武皆在关注太子爷的反应,奴才祈望太子能淡然处之,再说,太子爷眼下恩宠未减,何须自忧?”

“九如不用宽慰我了。”胤礽意兴索然的说道:“我跟随皇阿玛近四十年,深悉其手段,月前才将满蒙八旗、护军营将领对调,今番又撤换九门提督一职,犹如国手布局,步步紧逼,一俟布置周全,便是动手之时。”

听胤礽说的如此笃定,朱天保心里亦是一凉,思忖半晌,他方才说道,“太子爷,奴才妄言,皇上此番布置,不外乎两个目的。其一,逼迫太子爷——异动。其二,断绝太子爷异动的念想。奴才以为,皇上禀性宽厚,又极重名声,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皇上春秋已高,希企安稳,定不愿大动干戈,太子爷何不暂避锋芒,淡然处之,撇清一切不利之事,或可安然无事。”

经这一提醒,胤礽心思也活了起来,康熙年事已高,又极好面子,对一应谋逆之事,定然不会深究,就此罢手,不问政事,说不定能躲过这一劫,况且,以现在的情形,动手亦无丝毫把握,而且一旦动手,便再无退路。

沉吟稍许,胤礽才道:“既是如此,那就着人吩咐齐世武他们不必再广为牵连。”

朱天保微笑道,“太子爷,八党势大,皇上亦是不喜,打击八党,既能博皇上欢心,又能消弭后患……”

一听这话,胤礽不由暗道,心慌则乱,怎得忘了,打击八党,方能显出自己一党存在的价值,康熙为平衡计,方才有可能放过自己,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九如说的有理。”

在康熙的默许,太子的推波助澜之下,《南山集》一案开始逐步升级,但凡与《南山集偶抄》、《黔南纪闻》、《孑遗录》等书有关联的人纷纷被捕,与戴名世交往过密的也在抓捕之列,就连雕刻、印刷、售卖的商人亦被牵连进去不少。

借着这股东风,官场上太子一党亦掀起了检举、揭发之风,很快就形成了互劾、互举的局面,一众与戴名世交从过密的官员纷纷被请进了刑部,八党中不少官员因此被牵连,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京城的情形,康熙是洞若观火,随着满蒙八旗、护军营将领对调及九门提督的撤换,太子胤礽安静了不少,一众党羽亦是深居简出,而南山集一案的不断升级、扩大,胤禩一党官员亦是惶恐不可终日。

康熙冷眼旁观了二日,又发了一道谕旨,“着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回京述职。”此时一众官员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胤祯的事。

雍亲王府。

不管是江南科考案还是《南山集》大逆案,都与四阿哥胤禛毫无关系,他素来面冷,京中一众官员即便是人心惶惶,四处打探消息、求情、打点,亦无人到他的府上叨扰,他也乐的清静自在,不过,康熙招胤祯回京的谕旨,他却是甚为上心。

‘粘杆处’于广州和福建两次策划刺杀老十四都未得逞,胤禛不由多添了几分小心,值此康熙打击太子的关键时刻,想必对身为太子一党的老三、老十三和他三人的防范和监控也大为加强,他不得不谨慎,再说,他亦不想节外生枝,转移康熙的注意力,因此才下令终止一切行动。

折进后院,胤禛便直奔南院,这段时间,他闲暇无事便与邬思道手谈几局,一进屋,略略寒暄,邬思道便默契的摆开棋盘,胤禛含笑道:“今儿,皇阿玛发了道谕旨,着老十四回京述职。”

邬思道微微一顿,动作立时就慢了下来,稍倾,他才淡淡的道:“皇上应该是让十四爷来救火的。”

救火?胤禛眉头不由一皱,救哪门子火?略一思忖,他神情便峻然起来,“先生是说皇阿玛有意让老十四做好人,捞《南山集》大逆案的一众涉案官员?”

邬思道放下手中的棋子,微微点了点头道:“国朝以来,最大的逆书案,便是庄廷珑《明史》案,株连之广,牵连之大,实属罕见。不过,彼时圣上还未亲政,实际上《明史》案乃是鳌拜所为。

但自《明史》案之后,江南各省颇多无赖便私刻逆书,胡乱署名,借以敲诈勒索当地之名士、大户,随后,此诬告敲诈在江南便蔚然成风,各地官府是查不胜查,影响极为恶劣。

圣上亲政之后,便采取了‘诏命举山林隐逸’、‘特开博学鸿儒科’、‘开明史馆’等举措,不仅消灭了上述隐患,而且还一网打尽天下名士。经此种种举措,以文罪人之风便大为宽松,至今四十年,鲜有逆书案。

圣上历来以宽为政,为何在《南山集》一案背道而驰?不过两日,就定为大逆案,而且任由太子一党肆意株连,不置一词?

《南山集》思道也曾读过,涉及朱三太子是其取祸之根源,但广为株连,特别是对官员的株连,却非圣上一贯风格,亦不符圣上宽厚秉性。

从圣上近期对满蒙八旗、护军营将领的大量对调及撤换九门提督这两件事情来看,圣上已绝心铲除太子一党,所以才急于借此机会一举将十四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