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政改革千头万绪,从哪里开始需要细细考量。时间至少要等到辽东改制完成之后,等袁崇焕回京再说。驻兵,卫所,地方官员,赋税改革全部都联系在一起,不能因此而乱了方寸。

想了好一会,我长身站了起来望着窗外,京师的三月还有些冷,但不管怎样,这都已经是春天了!

第八卷

第二百五十九章 独角戏

晨鼓悠悠的敲响,还有半个时辰就到早朝。文武百官们都陆续来到午门外等待进宫。前头走的是内阁大臣跟各部尚书侍郎,后边则是御史们,大家按着官阶一堆一堆的站在一起,小声的打着招呼。重臣们则比较谨慎,说的都是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后边比较低阶的官员则没有那么顾忌,开始在好友圈中说着道听途说来的消息。

吏部验封司主事范志完来得比较晚,几个平日谈得来的同僚早就在那里说开了。工部主事赵光挼溃骸俺墒赘ǖ牟』姑挥衅鹕皆旱囊秸鞘治薏撸褪悄歉錾褚礁瞪娇戳艘裁话旆ǎ �

刑部主事王肇坤道:“傅山大人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又是大皇子的师傅,你这么说小心给人嚼了舌根!”

赵光掃拥溃骸拔艺阅橙擞泻尉澹幻晃ヂ煞ǎ疵簧。惺裁床荒芩档模∷裟苤魏贸墒赘ǎ倚凰趾畏粒 �

说道成基命的病情,众人皆黯然。他们这些主事很多都是崇祯年的进士,对于成基命自然颇有好感。王肇坤瞧到范志完来,拉着他道:

“范兄在吏部消息灵通,成大人病了后,可知道何人会入内阁?”

范志完笑道:“我是小小主事怎么知道?!这事只有圣上才能做主!”

王肇坤却露出丝隐秘的神情道:“我听人说,宫中有人透出风声,说是。。。六部的部院大人们会顶上!”

范志完切了一声道:“那不是废话嘛!”

王肇坤却不以为意,问道:“六个里头你可知哪一个?”

“说吧,别卖关子!”

王肇坤道:“有人说是六部之首那个,也有的人说是范兄的老师!”

六部之首自然是礼部,以前的内阁大学士很多都兼着礼部尚书的职位,所以说礼部尚书最后可能。但是礼部尚书温体仁却不得朝臣们的认可。

赵光挼溃骸熬推舅⑼普庖还厮凸蝗ィ �

王肇坤笑道:“这事可不一定大臣说得算,最重要是看圣意如何!”

“哼,即便是皇上准了,大家也一样上书弹劾此人!我看周大人就比他合适!”

范志完的坐师就是周延儒,他此刻在詹事府任詹事,属正三品官员。以他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的资历来说,任内阁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不知道为何皇上一直将这位颇有名声的周大人放置在詹事府。

范志完却道:“周老师还是正三品,一步登上内阁只怕还不成!”

王肇坤笑道:“就算不入阁,只怕也会上升一级。我听说六部有不少大人们已经要致休了,户部的毕大人已经上了奏折。孙承宗老大人也要致休,不过皇上已经钦定了傅尚书,至于这个尚书的位置,不知多少人瞧着!”

赵光捴缸旁洞Φ谋坷芍谐滦录椎溃骸跋胍裁挥杏茫┲性缇陀腥舜裕獗可惺榛噬弦丫舾嗽缁蓝绞Γ渌讼攵急鹣耄≡绞κ改昶搅桑妥苁怯械模舱还〔还贤跛档拿淮恚缎值淖χ艽笕酥慌禄嵊兴鞫泳┲械墓僭崩纯矗世送叛Ф济挥斜攘钍σ叩模〗肆浚敫笫浅僭绲氖拢缎挚隙ㄒ惨恢赜茫鹊侥歉鍪焙颍杀鹜宋颐钦馊喝伺叮 �

范志完笑道:“哪有的事情,让人听到非笑话不可!”

范志完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颇为自得。因为赵光捤档氖鞘祷埃由洗尉┎炖纯矗粼诰┲械墓僭敝心芄蝗瘟渴汤梢陨系墓僭保谝蝗搜【褪侵苎尤濉T缧┦焙蛩グ萃鲜Φ氖焙颍加胁簧俑鞑抗僭比ヌ椒谩U庋淖叨匀徊皇堑ゴ康牧奶焖祷埃得饕丫胁簧偃硕颊饷慈衔恕!!!!!�

!但是这样的话,彼此都不会说出口,只是早早去献殷勤。

王肇坤看到巡查的御史来了后便招呼众人道:“这事过几天就知道了,嗯,够时间早朝了,大家站好吧!”

虽然是辰时早朝,但那是皇上临朝的时间,文武百官得早早进了文华殿候着。御史们巡查过百官有无失仪后,午门侧门缓缓打开,文武官员分成两路。到了文华殿没有多久,只听得钟鼓齐鸣,随堂太监一声高喝:

“皇上驾到!”

众人齐齐跪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仍旧是太监传谕。

五品以下的官员中,没有旨意是不能进入大殿的,他们只能是站在外边等候。后来皇上体恤雨雪天气的不便,在文华殿的扩建了左右两边的回廊,使得低阶跟外地官员可以站在走廊上侯旨。不过至于朝堂上的一切,他们是看不到听不到了!

“皇上,微臣以为如今藩国事务繁多,设立理藩院亦是政务需要,但设于礼部之下,又让理藩院下设各司,微臣以为不妥!”内阁大臣李标就理藩院的事情提出建议,李标向来跟礼部尚书温体仁不和,自然不愿他手下多出一个清吏司来。

“爱卿所言极是,朕也有这个意思,只是前段时间忙于平辽才让温爱卿兼起来,现下也是要分开的。朕看就在六部的廊房后清理一间院落作为理藩院的衙门,那四方馆都作为一个司并进去,专门负责国内藩国语言翻译等事,提督四夷馆则负责外国翻译等事。”

我说完之后,众大臣也没有反对意见,这时左都御使倪元璐站了出来道:“启奏皇上,微臣听闻首辅成大人需静修养病,然如今已近夏税时节,朝廷政事繁多,是否增加内阁大臣以防政事拖沓?”

倪元璐说完,殿中的大臣一下子关注起来。成基命病了两个多月后,看来有些人是等不及了。我心里虽然生出丝不悦,但还是平静的说道:

“嗯,朕已经收到了成首辅致休的奏折,朕也准了!”

此言一出,殿下的大臣都彼此对望起来,显然这个消息让他们一惊。成基命致休意味着首辅的位置空悬,谁人接任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看着他们的反应,不待臣子们讲话,我又接下去说道:“正如倪爱卿所言,首辅之位不可空着,朕看就次辅钱龙锡接任吧!”

钱龙锡没有想到皇上会让他当首辅,当场差点啊的一声叫了出来。以前韩爌致休的时候,他倒对首辅的位置颇为热心。但因为他对皇上改制的事情有些摇摆不定,致使成基命上位。这么多年来他已经习惯了次辅的位置。想不到这个时候皇上会启用他,钱龙锡平静了下心情后出列道:

“皇上要命老臣为首辅,老臣不甚惶恐,老臣恐有负皇上所托,还请皇上另立贤能!”

我呵呵一笑道:“钱爱卿不可谦让,朕也说过,这首辅不是谁人可任,纵观朝内大臣还有比爱卿更加合适的?!爱卿已经担任了这么多年的次辅,这两个月成首辅不在,也是爱卿在主持内阁!这足矣证明爱卿可胜任,好了,爱卿切勿推脱!诸位大臣,你们怎么看?”

殿中的大臣嗡嗡议论了下,却没有人出来反对。显然钱龙锡已经得到了百官的认可,即使是廷推,也会是钱龙锡当选,只是想不到皇上会当场直接任命。

“既然没有大臣反对那就这样定了!接下来朕还要提名两人入阁,成首辅致休后,需要补充一位内阁大臣。之前成首辅是管开吏部的,朕看了下,论资历人望,现在的吏部尚书李长庚最为合适,同时接任次辅一职。还有孙承宗爱卿跟随朕平辽。。。。。。

后,朕也准他不再负责内阁常务,朕打算提拔兵部尚书傅宗龙接任!各位大臣有意见吗?”

众大臣亦没有说话,因为该说的皇上都说了,而且让大臣无可反驳。李长庚本身就是管吏部的,以他的资历入阁最合适不过。傅宗龙是兵部尚书,而且这次平辽的时候曾捉住敌酋皇太极,入阁便是立功的赏赐,同样是无可挑剔!若是廷推多半也是这三人选上。

我等了一下才道:“既然大家没意见,那也这么定了!”

李长庚跟傅宗龙闻言,这才出来叩头谢恩!

“他二人空下的位置,吏部由左侍郎何如宠接任,兵部则由辽东督师袁崇焕接任,袁爱卿还在辽东处置边务,履任之前由陈爱卿负责部务!户部尚书毕爱卿年事已高,向朕递了奏折告老还乡,朕也准了,因此户部尚书的空缺就由左侍郎侯恂接任。”

这三个任命同样无可挑剔,众大臣开始听着还不觉得什么,听到后边却发现不对劲了。之前已经知道人事要变动,今天早朝本打算是要廷推大臣的,没有想到给皇上三个任命下来,这廷推已然不用了。

“至于其余产生的空缺则依次递补上去,至于那吏部跟户部的右侍郎何人担任,就在从三品的官员中挑选吧!这个任务就交给新任的吏部尚书何爱卿,等朕看过名单后再做决定。”

说完之后,众大臣表情不一,有的欢喜有的忧。当然也没有贸然出来反对,因为这次任命涉及兵户吏三部,出来反对岂非是得罪三部官员。众大臣没有出来反对,得到提升的官员才出来谢恩,闹哄哄一阵才安静下来。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出声的温体仁站出来道:“启禀皇上,那理藩院还未有官员主持,请皇上定夺!”

  第二百六十章 召回

温体仁此言一出我不由投了眼赞许的目光,温体仁这家伙果然懂得揣摩我的心思,还没有使眼色他就自己跑了出来。这理藩院原本是温体仁兼任,但是现在辽东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完结,女真又重新划入管制,理藩院自然要正式建立起来,暂时设置一个右侍郎。不过理藩院的事务繁杂,而且处置起来需要灵活多变,我可不敢把这些事情交给正统的大臣处理,否则他们为了顾全颜面,丁点的事情弄得鸡飞狗跳,可以和谈的最终搞得要大战一场那就不划算了。所以这个官员只能是由我来直接任命,而我能挑的大臣里边只有周延儒还算合用。现在既然有温体仁这个阶梯,我自然顺着下了。

“温爱卿说得对,这个理藩院是朕设立的,朕就干脆包办到底了。嗯,朕看就调詹事府的周延儒到理藩院去。”

新任的吏部尚书何如宠出列道:“皇上既然调周大人入理藩院,不知这理藩院取何样建制?”

“嗯,既然是周延儒的话,那就按他的官阶平调吧,正三品!”

众大臣都对望了一眼,何如宠继续奏问道:“那何人官居何职?”

“按本朝制度,正三品的话要么是卿,要么是侍郎,朕看就为右侍郎好了,这样方便下边设置机构!”

都察院那帮人顿时明白过来,皇上将最后的话都一口气说出,无异于图穷匕见。显然皇上之前就早有预谋的,根本就不让大臣们进行廷推。

“皇上,”倪元璐赶紧站了出来道:“启奏皇上,那侍郎官职已然位列九卿之中,微臣以为应当廷推才是!”

“不过一个右侍郎而已,又非内阁大臣,难得朕任命一个右侍郎都成问题?这周延儒的才学就做不得这右侍郎?!”看着这总要跟我对着干的倪元璐,我心里还这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说他不好呢,他对于吏治相当有帮助,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存在,京官跟地方官员都收敛了许多。但是一旦涉及到改制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掉链子了,总时不时来拉我后腿一把。而且经过我这么年的教育,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