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大勇笑道:“嘿,没说的,要说办民团那会儿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真是痛快呀。不过现在也不错,能放开手脚杀鞑子,没有那昏君在上边掣肘,也挺痛快。只是不能在教主身边,少了很多的乐趣。”
田精明说道:“是呀,想想还是那会儿自在,现在整天被一大堆的事情压着,有时候真想归隐山林当陶翁去,呵呵。”
赵强叹口气说道:“唉,谁说不是呀,不瞒你们说,官越大,事情就越多,烦心事也就越多,当了皇帝就更不得了,你们说这当皇帝有什么好呀,我现在当这个教主都觉得累的慌,当初我在宫里看到崇祯皇帝整天愁眉苦脸的难受样子,还觉得他是太笨,现在看呀,我还不如他呢,他起码坐的住呀。”
李刚笑道:“那崇祯太过昏庸无能。以教主的才能和心胸,要是当了皇帝,定比那崇祯要强了百倍。”
赵强正色说道:“我说各位,说句心里话,别说当皇帝,就是这个教主我都觉得当不下去了。我是个懒散惯了的人,要说出个点子,想个歪主意那我拿手,要我承当这么大的责任,管这么大一摊子事情我还真是不行。这次教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主要的责任在我,我打算退位让贤,你们觉得如何?”
赵强的提议太过突兀,众人都大吃了一惊,在众人心中,赵强是领导国内抗清力量的不贰人选,其威望和才能无人能及,尤其是他对国内局势发展的判断上面更是显示出他的高瞻远瞩。虽然大家也觉得赵强在政务处理上有些经验不足,但那是因为赵强还年轻,他会逐步的成熟起来。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过了半晌,尚大勇说道:“教主,您刚才的话不过是一句玩笑吧?如今太平军发展势头正劲,您怎么反倒生了退意呢?目前我们是出了一些问题,但这主要清廷奸细做耗,非教主之责,要说责任,我们几个都有,教主不必过于自责。”
顾炎武接着说道:“是呀,教主功勋卓著,威望正如日中天,国内无人能出其右,教主如果退位,其位无人可以接掌,必然给我教发展带来重大损失呀。”
李刚也劝道:“教主如果嫌教务繁杂辛苦,我们几个可以多分劳一些,退位之想万万不可呀。”
听了众人之言,赵强也觉得自己现在退位有些不妥,笑道:“各位不必心急,我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不过话说回来,管理这么一大摊子事情,我确实已经感到力不从心,这次请你们回来,就是要商量个解决的办法,总之一切以抗清的大局为重,不要顾及个人的颜面就是了。”
众人听赵强这么说,都安下心来,酒桌上的气氛又活跃起来。
赵强转了话题,冲田精明问道:“对了,老田,我老婆彩铃儿还有贵妃、皇子可都在云南呢,他们现在怎么样呀?”
“您放心,他们都好着呢,我在九华山给他们修了王宫,教主夫人和贵妃他们都住在那里。一切需用物品的供应都很齐全,安全保卫也很严密,我哪里敢让他们受丁点的委屈呀。”田精明说道。
赵强笑道:“你办事我自然信的过,算来那三皇子已经七岁了,还是那么淘气吗?”
“三皇子伶俐聪明,这个年龄淘气一些也是该当的。皇子这个年龄该读些书了,贵妃娘娘给我旨意,让我给皇子请老师,我让顾先生给推荐了他在江南的一位好友,叫左文胜的,也是江南知名的硕儒大家,不知此人是否合教主的意。”
“左文胜?”赵强念叨着,这个人他没听说过,不过既然是顾炎武推荐的,必定是错不了,于是说道:“就这个人吧,不光要学文,武艺也要练,得文武全才才行。”
那田精明是个精细之人,他知道赵强曾在丽妃宫里待过,既然赵强是个假太监,又对丽妃母子这么关照,这里面八成是有点道道的,只是这种事情只能心里有数就行了,他冲赵强抱拳说道:“教主放心,属下自当尽心竭力照顾好贵妃和皇子。”
尚大勇却不知底细,有点不以为然的说道:“费那个劲干什么!我看只要把他们吃住照顾好了,顾全了昔日主仆恩义也就是了,我看朱家子弟里面培养不出什么好人来。”
田精明只嘿嘿笑笑,眼睛一眯,满脸的皱纹都堆在一块儿了,心道:“老尚真是个糊涂人,这话说不定已经得罪了教主,你还不知情呢?”
赵强举起杯子打岔说道:“我们今天有这个局面,全是仰仗几个兄弟团结一心,共同开创出来的,今后我还得靠你们几个帮衬,我们一起干出一番事业来,来,干了这杯!”
“干”,“干”!——
第二天,赵强主持召开了太平教的高层会议,研究解决面临的各项问题,
根据赵强的提议,太平教仿照朝廷的规制改组了管理体制,成立了内阁,李刚、尚大勇、田精明、顾炎武、冷锋为内阁成员,任命李刚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辅佐赵强处理军国大事,内阁以下成立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工、刑,各部根据职能负责相关事务,田精明、顾炎武、冷锋等人分别执掌各部。尚大勇被任命为大将军,负责统筹太平军的作战指挥。在六部之外,赵强还设了一个内务部,负责总舵的安全保卫、教内指令传达等事务,小山子任内务部总管,品级与各部尚书相同,只对赵强一个人负责。
会议还就军制改革、粮饷筹集、下一步作战计划、军纪的整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经过这一番调整,太平军理顺了内部管理的体系,赵强将日常事务全权交给内阁去处理,自己终于又恢复了超脱的地位,开始得了一些清闲。李刚、田精明等人奉调回到总舵协助处理教中事务也是得心应手,太平军的形势开始逐渐好转。
正文2 第八十五章 探家人尽享天伦乐
清军打跨了李自成,占领了中原数省以后,由于兵员不足,加上各地汉民的反抗风起云涌,已经无力南侵,他们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北方各省的治理上面,清廷在各地实行抚民政策,减低赋税,开垦荒地,安置流民,组织生业;清廷还开科取士,广泛的任用汉官,争取民众的支持;对于那些反清的书生和地方势力也以安抚为主,尽可能的包容。这些措施都是皇太极在世时即定的方略,实行起来,果然立竿见影,一直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百姓有了安定的生计,北方各省的局势迅速趋于稳定。
太平军方面由于粮饷紧缺,部队需要整训,也无力向北进攻,双方渐渐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其间你南征我北伐的交手几次,都是不胜不败的结果,谁都无力彻底击跨对方,突破对方的防线。国内局势渐趋平稳,南明小朝廷和各地的明廷官员们故态复萌,又开始笙歌艳舞的享乐起来,外面还风传弘光帝正在与清廷商谈南北划界,停战罢兵的事情。
政局稳定,赵强清闲下来,他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依然觉得自己留在总舵碍眼,觉得李刚他们会因为他的缘故在工作上放不开手脚,于是决定离开一段时间,自从组建太平军以后,丽妃和彩玲儿她们就迁到云南昆明居住,分开已经近两年了,每每想起倍觉思念,赵强决定到云南去探望妻子、丽妃和三皇子,同时对云南的治理情况认真考察一番。
这年三月十五日,赵强一行启程去云南,此去云南穿越数省,路途遥远,李刚考虑到张晓平多次往返云贵等地,熟悉沿途的情况,安排他陪同赵强上路,另外小山子、炎豹带着一百名中军卫队负责沿途保卫赵强的安全。出于安全考虑,赵强这次出行的消息没有对外公布,只有太平军内部的主要官员知道。赵强化装成做贸易的商人,中军卫队也化装成伙计和百姓暗中跟随,一副内紧外松的架势。
赵强经湖北、穿越贵州,一路晓行夜宿并不停留,疾行了一个多月进入到了云南境内。云南已经由田精明治理了两年多,太平教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所有的省府、州府官员都是由太平教选拔委任,所以这里完全是太平教的天下。进了云南的地界,赵强开始放缓了行程,每到一地,几个人都分头深入地方,了解民情民意,官员操守、政务阕失、钱粮出产、物价水平、百姓生计等等,调查的结果让赵强等人欣喜不已,短短两年时间,云南在太平教的治理之下已经呈现出一派繁荣富裕的景象,不仅农牧业增长很快,工商业发展尤其喜人,采矿、伐木、贸易、手工业、造纸、冶金都有很大的发展,已经产生出一批新兴的以开办工矿和商行为主业的富豪,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世道安定,对太平教和赵强的称颂之声不绝于耳,赵强甚是满意。
这一天,赵强一行悄然进了昆明城,赵强打算不惊动当地官府,先去同家人会面。在张晓平的指引下,赵强带着小山子和几个侍卫来到昆明城西的九华山。
当初田精明在云南时,为了安置丽妃和三皇子,在九华山上修建了一座王宫,作为丽妃和皇子的寓所,彩玲儿陪同丽妃到了昆明以后也一同住进了王宫,她已经知道三皇子是赵强的骨肉,由于自己一直没有生育,就将这皇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比那丽妃还要溺爱,田精明和后来的巡抚张岚都对丽妃和彩玲儿她们百般关照,吃穿用度供应齐全,自是衣食无忧,只有一条不满,就是赵强不在身边,那丽妃久居宫中,已是寂寞惯了,还能忍受,那彩铃儿却甚是耐不住,每每思念起赵强都茶饭不思或泪留满面,还要丽妃百般的劝解。
这次赵强到昆明来,没有通知彩铃儿他们,所以这天彩铃儿和珠儿陪着丽妃到山后的庙里进香,并不在宫里。那三皇子慈炯现在已经八岁,由于倍受溺爱所以异常顽皮,今天他上午要跟老师学习,所以没有随丽妃他们去进香,由家人陪着独自留在宫里。
赵强到了宫门口,守门的侍卫和管家都是原来赵强府里的老人,见赵强来了自是喜出望外,一面派人去后山通知夫人,一面将赵强领进宫里,赵强听说丽妃和彩铃儿都不在家,他急着见儿子,就要管家带着到后宫来寻皇子。
穿过一个庭院,转过一个月亮门,赵强到了后宫,却见房里一片狼籍,好象遭了兵灾一样,茶壶茶碗摔碎在地上,几把椅子和几凳也翻倒着,几副山水字画被扯的稀烂,散落一地。赵强疑惑的看着管家,管家却见怪不怪,看来对此情形早已司空见惯了,宫里的一个宫女见有人来,迎了出来,却不认识赵强,只对管家说道:“小王爷因太妃没有带他去后山进香玩耍,大发脾气,就成了这样。小王爷现在正在后堂惩治小六子呢。罪他耳目不灵,没有及时告诉他太妃出行的消息。”
赵强见儿子如此顽劣,眉头微皱,心道:“这丽妃是怎么回事,居然把孩子惯成这样,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难道没人管的了他吗?”
他正暗自思量着,只听耳边风响,接着后脑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赵强吃疼,叫了一声,赶紧转身看,却见一枚桃子掉落到地上,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一脸坏笑站在门口,左手拿着一个桃子,右手擎着一条细鞭,正是小王爷到了。赵强乍然见到儿子,活脱和自己小时候一般模样,父子亲情油然而生,目不转睛的看着儿子,刚才的不快也飞到脑后去了。
那小王爷指着赵强,冲管家问道:“老赵,这人是谁呀?”
管家立即躬身说道:“回小王爷话,这是咱家的老爷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