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一定已经有了全盘计划。
再说了,不就是两百人嘛,自己何惧之有。
如此一想,跟着笑道:“愿陪陛下同往。”
第十一部 京师内乱 第598章 失策
东宫,太子府。
此时杜荷已经跟在李世民的身后,来到东宫的宫门口。
看着高挂东宫字样的匾额,他知道这里面即是龙潭虎穴。一个为了权利迷失心智的畜生,完全不体恤一个父亲良苦用心的逆子,打算在这里面上演逼宫的戏码。
李世民在宫门口站立了片刻,神色复杂的叹了口气,然后坚定的迈入其中。
杜荷与李承乾有着很深的成见,对于这太子的住处,多年来,他仅仅来过一次。
那时来去冲冲,也没有注意四周的景物。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极是陌生。现在更是全无印象,他左右巡视,将四周的景物看在眼中,记在脑海,已备不时之需。
李承乾在卧房休息,在侍婢的带领下,他们穿过了大堂,来到了后院。
“太子殿下就在屋内休息……”侍婢作揖,推开了卧室,叫唤了一声,却无人回应。
侍婢一脸的奇怪。
李世民冷笑一声,直接走进了卧房,卧房里哪里有什么太子,空无一人。
李世民抬头望着漆红色的屋梁,泪水从眼角落下。
作为一个皇帝,他不应该来的,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必须来。
他不是不知道李承乾想要逼宫,但他甘愿冒一次险,只因他心中依然存有那么一点点的希望,他希望李承乾能够及时回头,他希望这李承乾能够及时收手。只要李承乾能够放弃这次行动,他可以当作没有发生,他可以当作不知道。即便李承乾不可能在是太子,最起码他能够保留王位,能够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去。
现在看着这空空的卧房,他知道他的希望破灭了。
足音传来,两百多人冲进了后院,堵在了唯一的出路。
李世民悄悄的抹去了泪水,在泪水从他脸上消失的那一刻起,他不在是一个父亲,而是大唐帝国的皇帝,一个君王。
“我们出去吧……”李世民淡淡的说了一句,表情从容根本没有任何流泪的样子。
李世民、杜荷走出了卧房,随李世民而来的十名千牛卫,毫不犹豫的站在了李世民的身前。
卧房外已经聚集了两百多人,他们一个个都衣着坚甲,手持利刃,身上有着一股久经战场的剽悍之气。为首的一人正是大唐的太子李承乾,李承乾此刻面相饥廋,嘴巴干裂,整个有气无力的站着,几乎是瘦了一圈。
为了这个苦肉计,他也着实下了不少的功夫。不过他的那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充满了疯狂之色。
李世民静静的看着面前的这个儿子,眼中有着一丝的不忍,但没有说一句话。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李承乾毫无疑问的挂上了反叛的旗号。他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儿臣拜见父王……”李承乾推开了搀扶他的贺兰楚石,深深的行礼叩拜。
李世民此刻的脸上竟然挂着一丝微笑道:“朕有些欣慰,在你的眼里,还有朕,这个父皇。”
李承乾脸上也显现愧疚之色,但随即让权力的欲望取代,面红耳赤的大叫道:“这一切都是父皇逼儿臣的,儿臣是太子,可父皇却毫不向着儿臣,处处让一个外人来羞辱儿臣,儿臣不甘心,不甘心,不甘心啊。”他有些疯狂,一手在空中抓着,抓着那即将到手的权力,“还是侯君集说得对,一切只能靠自己。权势是自己争取来的,不是依靠他人给的。父皇,下旨吧,你已经无路可走,儿臣恳请父皇退位,将皇位传于儿臣。此外下旨处死杜荷,儿臣要让天下人知道与儿臣做对的下场……”他便是在这个时候,还不忘纪要杀杜荷。
杜荷带着怜悯的目光看着李承乾,实在太愚蠢了,想不通,也想不明白,一个人在权力的诱惑之下,怎么能蠢成这样。他以为效仿当年的李世民,逼迫父亲退位,他就能当上大唐帝国的皇帝了吗?
大错特错。
李世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当时大唐王朝人心不齐,李世民功高盖世,不说众望所归,在军事力量上,却无人可比,没有人有实力反对他。李承乾现在有什么?只有侯君集,侯君集在厉害也就是一个人。
大唐王朝如今铁板一块,满朝的文武会听一个逼父退位的皇帝的号令?
只要李世民一旦摆脱李承乾的控制,只消一句话,大唐十二卫大将军,秦叔宝、李绩、尉迟敬德、段志玄、刘弘基这些李世民的心腹老将号召大唐数十万冲折府的兵马群起响应,李承乾又能够干什么?他又凭什么造反……
杜荷很好奇,想不明白。但他知道缘由,因为历史上这种以卵击石的事情,屡见不鲜,让他们疯狂的只有一点……至高无上的权力。
杜荷看了李承乾一眼,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的说道:“太子殿下,你真的以为你能够成功吗?想想看吧,这里是皇宫,你们只有两百人,我们人数虽然不多,但支撑到援兵到来却是绰绰有余,援兵一到,你们都将成为叛贼,到了那一步,什么都无法挽回了……回头是岸”
他跟李承乾交恶,李承乾有什么下场,他根本不在意。但是这番话,他却发至真心,因为在屋里没有人的那一刻,他看到了李世民的眼泪……
一位皇帝的泪水,虽然只有一滴。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李世民落泪,也真心的不愿李世民与李承乾兵戎相见。
李承乾双目赤红,咆哮道:“不需要你来假惺惺,今日我必将你碎尸万段,已报称心之仇……”他说着,突然大笑了起来:“父皇,你们都小觑我了,两百人,你们真的以为我们只有两百人?不怕实话告诉你们,在东宫的四周遍布了我的人马,足足有一千之众,仲孙之领着他们守卫着东宫各处,任凭我们这里喊杀震天,有他们在,也不会惊动任何一人……哈哈,自从你们走进东宫的那一刻,胜负已经定死了……”
“仲孙之?”杜荷神色巨变:怎么可能,他不是魏征举荐的人吗,怎么可能出现问题?
突然间,他脑中出现了一个人的名字“侯君集”,是他,是他利用的魏征。
好高明的手段。
若是侯君集举荐的人,绝对逃不过怀疑,然而魏征却不一样,魏征对大唐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没有人会怀疑他举荐的人。
杜荷便是如此……
李承乾竟有一千两百人,而他们便是包括李世民在内,也不过十二人……
第十一部 京师内乱 第599章 意外发现
武媚娘最近特别的忙,各种情报都经她手中而转。
因为李承乾之事,有股风雨欲来的气息,武媚娘这里也受到了影响。
杜荷的三个老婆,以长乐、武媚娘最具才智,杜荷一有难以摆平的事情都会与她们商议。但是由于长乐身份特殊,有些事情,还是需要稍作隐瞒的。这自然不是不信任,而是长乐重视感情,有些事情跟她说会让她陷入两难之地。
好比李承乾一事,李承乾固然是坏,但怎么样也是她亲大哥,辩机的事情发生之后,在长孙皇后面前她还能强打着精神安慰,长孙皇后回宫之后,自己一个人哭了半夜。
武媚娘俨然是杜荷身旁的第一谋士,关于李承乾欲反的事情,杜荷也告诉了她。这宫廷政变,武媚娘也知道不少,一个不慎,立刻便有杀身之祸。故而这几日,她传下了命令,密切的注视着侯君集、长孙无忌他们的举动,而她也将心力用在了情报分析之上。
这天一封不起眼的情报出现在武媚娘的眼中出现。
情报是关于南洪的。
武媚娘一时还记不起这个人是谁了,认真的回想了好一会儿,才记起南洪这个人。
那是在弘福寺发生凶杀案时候的事情,南洪就是那个戴了绿帽的悲剧男,因为死者写的一个“南”字,他险些被认为凶手。
在错认他凶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死者被杀的那天晚上,南洪彻夜未归,似乎在处理什么重要的事情。无论怎么审问,南洪都没有交代那一夜的去向。
当时杜荷觉得奇怪,依照当时的案情,一切矛头都指向南洪,他若交代不出案发时的去处,将会被指认为两尸三命的凶手。依照大唐律法,这是偿命的罪。“一个人为了掩饰自己的去处,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为夫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让这个南洪死咬着嘴不放。”这是在解决弘福寺案件之后,杜荷对武媚娘说的话。
当时武媚娘的情报网正处在空闲阶段,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于是杜荷就八卦的下了一个命令,让武媚娘调查南洪那一夜的去向,干了什么事情,即可满足那小小的好奇心,又能达到练兵的目的,一举两得。
武媚娘也将命令下达了下去。
说来也怪,南洪那一夜就像是凭空失踪,不论怎么调查都查不到踪迹。
因为只是好奇的举动,杜荷随后就忘记了,武媚娘也不怎么留心,想不到今日却意外得到了他的消息。
“七月八日,南家运私货北上,与直道附近,莫名停歇,其后南洪单骑往北,去向不明。约半个时辰,南洪领三辆马车回来。马车上身份不明,几人不知。但南洪对车上的人极为敬重,称之为侯夫人、大少爷、二少爷、三少爷、大小姐……”
情报有些莫名其妙,然而武媚娘那天生的敏锐直觉,却察觉出了一丝的不自然。
“侯夫人、大少爷、二少爷、三少爷、大小姐?”她立刻翻出侯君集的情报,侯君集结发妻子一人,三子一女,七夕过后,从未踏出府门半步。
这是巧合,还是……
不,这不是巧合……
武媚娘豁然起身,再次想起了杜荷的那个问题,这一刻她有了答案。
南洪死咬着不放是因为那一夜,他与侯君集有着谋反的往来,两尸三命的罪名是偿命罪,可谋反却是灭族罪。
这才是南洪情愿被诬蔑为杀人凶手,也不透露那一夜去处的关键。
侯君集送走了家人,那是要无后顾之忧的孤注一掷,他们谋反逼宫就在近日。
武媚娘冲出了秘密办公室,找了一匹马,直冲尚书省而去。
尚书省落座于太极宫外,作为行政首脑,守卫森严。武媚娘是不可能入内的,只能在外让门卫通报。
“杜夫人,杜大人似乎进宫了,并不在尚书省。”守门的兵卒客气的回应着,杜荷人缘极好,便是门卫对他也很有好感,对于他的夫人,也是一团和气。
“那我找公公,杜相在不在?”武媚娘心急火燎。
兵卒亦摇头道:“杜相与房相已经外出公干,并不在尚书省。”
武媚娘更不多言,跃马扬鞭,直接往杜府赶去。
现在这个情况,也只有请长乐出马了,只有长乐能在这个时候自由的出入皇宫,通知杜荷。
武媚娘心中也无法断定李承乾、侯君集到底什么时候逼宫,但已经可以肯定就在近日。这种事情晚一步行动,就失去一分机会,多一些被察觉的可能。她怕李承乾他们选择今日,担心杜荷全无准备。
李世民的生死,武媚娘并不挂心,然而如今杜荷在宫中,很有可能陷入其中,她不能不慎重行事。
现在也只能麻烦委屈长乐了。
东宫。
双方依旧对峙着。
杜荷心中有些懊恼,没有想到侯君集竟然如此厉害,在半年前就已经埋下了仲孙之这一个棋子了。
他们十二人对付两百死士,即便不胜,也不至于快速落败。拼杀声,喊杀声,只要传出去,定会引起怀疑,到那时李承乾就是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