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刘仁恭入主幽州之初,为了向草原宣示其统治,两万卢龙军由榆关而出,沿白狼水和饶乐水炫耀武力,当即便令各族俯首帖耳,乖乖献上牛羊女子,以示臣服,就连蠢蠢欲动的契丹,也将部众撤离到饶乐水之北,无数契丹贵人遥望大军,心惊胆战,“相顾叹息”……
所以李诚中此刻挂念的不是契丹,他挂念的是宣武、是河东!卢龙军河北行营的战报这两个月里流水阶报到了平州,传到了营州,刘仁恭及卢龙军将士们拼命维持着防线,却仍然被宣武大将们打得苦不堪言。将卢龙这个屹立大唐东北百年不倒的强藩打成了筛子,这是何等的强悍!李诚中是不折不扣的卢龙将领,刘仁恭对他青眼有加,周知裕视他如亲侄子弟,这里有对他和蔼照拂的长辈张在吉、郭柄呈,有他的好朋友高行周、李承约、赵在礼,他的亲信部下都生长在这片土地,他不敢想象卢龙陷于他人之手后会是怎样的后果。他只是想好好的守护这片土地,确保长辈、好友、部下们能够有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园,为此,他不惜奋力一战!
不要说李诚中没有大局观,更不要指责他不顾天下一统的山头主义思想,好吧,李诚中知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可就算是要天下一统,也应该由他李诚中来完成!这一刻,他忽然生起了一种责任感,他感到自己的肩膀压上了一种沉甸甸的力量。
李诚中不想把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背负转移到部下身上,所以他摇头不答,只是忽然感觉眼前的一切有些索然无味,于是淡淡道:“下令吧。”
钟韶示意令旗官发令,随着三角小旗的上下翻飞,怀约联军暂编骑兵一营、二营在解里和薛继盛的指挥下,向渤海国招讨军发起了义无反顾的冲击。
第二十二章 诸侯之定(一)
发生于光化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的西京会战以大唐卢龙营州军的完胜告终,是役,渤海国招讨大军彻底溃散,余部四处逃窜。
在大唐后世的史书中,这只是李诚中诸多胜绩中毫不起眼的一役,《新唐书》对此也不过轻描淡写的描绘了一笔:是月,伐渤海,于西京鸭渌府大胜之。在渤海国的历史记载中,却对这一次会战做了详细的描述,从战役的前因到战后当事双方的结果都有交代,并将之称为“庆成七年西京之役”,并以此战为渤海国历史的转折点,“渤海由是为大唐诸藩第一”。
无论历史怎么评价,李诚中和营州军高层关注的是此战的验证效果,在这次营州军历史上的首度万人会战中,营州军通过实战检验了敌前队型变换、骑兵骑射、短弩的大规模使用、新一代巨弓的杀伤力、追击过程中的步骑协同等多个战术科目,并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改进。
当然,李诚中也没忘了和乞活买打的赌,战后清点发现,营州军及怀约联军无一人战殁,只有数十轻伤,从广义角度达成了“零伤亡”的恐怖目标。不管乞活买怎么抱怨渤海军不堪一击,但他的赌誓是发了的,所以他也只能愿赌服输。在心情失落的低迷状态下徘徊了几日后,乞活买终于认命,他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对这支营州军本身的观察上来,从排兵布阵到战术技巧,从后勤供应到日常作息,从军法纪律到荣誉养成,都开始格外关注。在和暂编骑兵一营指挥解里谈过之后,乞活买向李诚中提出了请求:“都督,我想去白狼山军校受训。”
“你确定?那可是很苦的,而且毕业之后,就算是营州军的正式军官了,要从基层干起。”
“嗯,我想去。解里兄弟跟我说了,要从基层军官开始做起,我可以辞去怀远虞候联席本部的职务。”
“那倒不用,你可以挂职,就当去基层锻炼吧。”李诚中说着说着想起了穿越前,不由一阵好笑。
西京之围已解,城中被困的高明博、裴頲和高尧义等人都出城迎候李诚中。看着满身血迹的高明博,李诚中好一阵感慨,没想到当初从新兵训练营中扒拉出来的这个渤海子弟,如今竟然搅动了关外风云,当下温言抚慰了一番,道:“高从事可堪大任!”短短一句话,令高明博内心涌出一阵激动,他还没来得及谦逊,李诚中又追了一句:“晋调查统计局都虞候,秩振威校尉,从六品。”
营州军总部传统称谓为“总部三司”,其实应当是“总部三司一局”,“一局”指的就是调查统计局。调查统计局独立于三司之外,级别低于三司而高于各处。营州军新军事改革之后,三司长官都虞候使张兴重、都教化使姜苗、都参军使周坎都是正六品昭武校尉,这也是李诚中身为营州都督所能给予他们的最大官阶,高明博的秩别晋为振威校尉,仅仅比三司长官低一阶,说明他的实职差遣“都虞候”应当是调查统计局的最高职级,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高明博名正言顺成为了营州密谍系统的最高长官,调查统计局核心百人、外围数百人都要听从他的号令。
高明博的拼死努力终于获得了认可,他满脸胀得通红,好一阵心驰神摇,片刻后颤抖着声音道:“多谢都督!此番多赖弟兄们奋死,明博岂敢独居此功。”
李诚中点头:“有功人员你随后报上来,我肯定是要重赏的。”
自家事情说完,高明博拉过裴頲和高尧义等人向李诚中引荐,两人早就等候在旁,此刻都是深深施礼:“见过都督。”
其中尤以裴頲最为激动,他早年曾在大唐游学,还在科举中摘下功名,并与中原许多文臣交好,对大唐最有感情。这些年因为身居渤海高位,已经很少前往大唐了,如今乍然见到“大唐营州都督李”的旗号,不觉就是一阵哽咽:“渤海下官裴頲,见过大唐李都督。今番能得大唐援手,渤海上下俱是深感五内。”
李诚中微笑着搀起裴頲,道:“大唐和渤海都是一家,此番援手本是分所当为,裴大夫怎的如此客套。”
裴頲垂泪道:“裴某乍见大唐旌旗,思虑往日,内心激荡,让都督见笑了。”
李诚中也是一阵感动,道:“裴大夫事渤海以忠,待大唐以诚,数十年如一日,此心可告上苍!此乃渤海之福、大唐之福!”
高尧义得悉了营州军不到三千人大破渤海招讨军万人军阵的事宜,此刻在一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忽听李诚中向他问候“大将军安好”,连忙应道:“都督安好。”随即一脸惭色:“高氏愧对渤海、愧对大唐,愿领都督责罚。”
李诚中安慰道:“至少大将军立场坚定,不附叛逆,这番忠心和见识,就不愧对高氏先祖。”又笑道:“早就听说大将军家风甚是严谨,今日一见,果然如此,生得好儿郎啊!不仅有个在我手下独挡一面的高明博,还有一个冲锋陷阵的好军将!听说刚才城下冲杀敌营的那位勇将便是大将军的大郎,却不知唤做什么?”
高尧义听李诚中夸奖自家儿子,心里美滋滋的,忙道:“都是都督训导得好,九郎才有如此出息……都督说冲杀敌营的莫非是某家大郎?唤作高明熏,现居右领军卫中郎将一职。”连忙让人去传高明熏来见。
高明熏刚整理收拢完军士,正在赶来的路上,不消片刻工夫便来到李诚中面前,李诚中刚才已经对他马踏渤海招讨军大营的英姿印象深刻,这时到了近前再看,虎背熊腰一身彪悍之色,点了点头,道:“果然将门虎子,不知小高将军可愿到我帐下效力?”
高明熏一愣,随即大喜,渤海国豪门上流都有着浓重的崇唐情结,能够担任大唐的官身,实在是一件荣耀之极的事情。他虽然是一卫中郎将,但能够走出渤海这片狭小的天地,到更高的舞台一展身手,当真是愿意到了极点,当下不停点头,喜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怀约联军如今只有两个暂编骑兵营,兵力不过一千,很是单薄。对于这支由别人支付军费,供自己调遣的军队,李诚中还是比较喜欢的,所以他决定将渤海国也拉进来,将怀约联军壮大。而像高明熏这样的渤海军将,其对大唐的忠心是很高的,甚至可以直接带兵,只需经过白狼山军校培训便可,主要还是为了让他熟悉和融入营州军的体制之内。
众人簇拥着李诚中进城,边说边行,李诚中问高尧义:“大将军兄长参与谋逆,如何处置,大将军可有成议?”
高尧义叹道:“家门不幸,俊义这些天茶饭不思,实在是左右为难。思量之下,终是无法计较,还请都督处罚就是,一应罪责,高氏不敢推诿。”他不敢有所提议,既为避嫌,也是无法可施。高尧仁和高尧智都是他的嫡亲兄弟,像这种谋逆大祸,处罚轻了人言可畏,处罚重了,他又不忍心,所以只好干脆来个“听凭处置”。
李诚中转头问裴頲:“裴大夫以为如何?”
裴頲对这件事情已经有过比较成熟的思量,对高尧仁和高尧智的处罚既要考虑高尧义和高尧礼所立的大功,顾及高氏颜面,又要为今后处置朱氏、金氏、崔氏等叛逆确立标准,是需要折中的,因道:“都督,此等谋逆大罪,按律当诛全族……”
这话一出,一旁的高尧义和高尧礼都是浑身一颤,却听裴頲续道:“但大将军和太守都勤王有功,对高氏的罪责判定可以功过参量。某意,首恶当诛,这是不能轻饶的,也可为后来者鉴,因此,高尧仁、高尧智等主罪之人当斩,两家贬为庶民,今后永不叙用。”
李诚中考虑良久,觉得这么做兼顾了方方面面,不由对这位誉满渤海的重臣更是高看一眼,当下点了点头,道:“不错,那就依此处理。大将军和太守觉得如何?”
高尧义和高尧礼都长舒了一口气,抢着道:“裴大夫建言公允,都督处罚得当,某等敬服。”
李诚中又道:“裴大夫,此番李某率部前来,人生地不熟,很多事情还需要多多依仗裴大夫。下一步该如何行止,裴大夫有何见教?”
裴頲道:“不敢。”却知李诚中所说乃是实情,当仁不让道:“都督,下官以为,目下之急务为三。”
“请讲。”
“其一,朝廷赐封都督之诏书应当尽快传达渤海诸府,都督身负朝廷‘都督关外诸军事’之重责,渤海当受都督之节制,此为大义之所在,有此大义在手,民心尽在吾辈。其二,都督应当传檄四边,尤以中京、南京、东京为首要,令各军前来汇聚,以壮军色。其三,都督应当尽快起兵,铲除上京朱氏、金氏及崔氏等逆贼,迎国王秉政。”
李诚中抚掌赞道:“裴大夫所言大善。如此,就请裴大夫多多操劳。”这是当了甩手掌柜,将一应事务都交给了裴頲。裴頲也不推辞,含笑应命。
为了节省时间,裴頲自家只是亲笔草拟发向上京的声讨檄文,然后布置手下文吏同时撰写发往各京、各府、各州的诏令,要求他们重在渲染大唐赫赫军威,至于文吏们如何天马行空,他就不去操这份闲心了。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二)
由大唐营州都督李诚中、渤海国文籍院少监裴頲、渤海国右领军卫大将军高尧义联名发出的诏令迅速在五京十六府传遍。如果说之前的“勤王令”发布之时,渤海各方势力还存有观望之念的话,这次加上了“大唐营州都督”名义的传檄却引起了举国震动。
南京,南海府。左千牛卫大将军杨玄恩招来自家大郎道:“为父即刻带兵北上,大郎率右千牛卫镇守南京,一应诸事,可酌情自处。”
杨家大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