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新秩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将这次契丹人的攻势打下去,王思同喘着气来找李承约。李承约正在清点损失,这一仗他手下的山后子弟战死九人,重伤七人,轻伤三十余人。重伤的那七人中,有一个眼见不活了,李承约拉着那伤者的手良久不语,过了片刻,伤者头一歪,李承约轻轻将他的眼睑合上。

王思同等了一会儿,见李承约一一探查完毕后方道:“三哥,某手下也死了一个,伤了六个。这些天里,一共伤亡了六十多个弟兄,这么打下去不是办法。某仔细看了,这次攻上来的不只是契丹人,还有一部分是靺鞨人……”王思同手下的银葫芦都以弓箭著称,大部分都是射手,在守城中还损失了那么多人,实在有点心痛。

李承约点点头,道:“是啊,敌人似乎越打越多,某推测,他们可能征服了靺鞨。”

王思同忙道:“既如此,某带弟兄下到关塞北侧,打他们个埋伏可好?这般硬守,损失实在有点大。”

李承约想了想,道:“也罢,出去打一打也好。只是你的银葫芦都不擅近战,某给你一百个弟兄,你且小心!”

王思同一笑:“省得了!哥哥放心就是!”说罢,便下去布置了。

这个月里,不仅是榆关和卢龙塞吃紧,沿长城一线的北口、镇远、蓟门、孔岭等各处关口全面告急。契丹人一改往年只是劫掠和骚扰的作战方式,向长城各处发起了全面攻势。

幽州节度府,大帅刘仁恭坐于帅案之后,闭目倾听着节度判官刘知温的禀告。

“……按照各处关口上报的情况来看,契丹人在榆关投入七百人,在卢龙塞为三千人,北口两千三百人、镇远九百人、蓟门六百人、孔岭关一千三百人,总计近九千人。此外,妫州广边军、龙门县等处也发现了契丹游骑的踪迹。”刘知温详细解说着当前的形势,说到口干处,也不客气,直接取过身旁案几上的茶水,一口饮尽。

刘知温本为节度府行军参军事,在魏州一战中献土城之计而被刘仁恭赏识,回到幽州后更提出一整套详细可行的整军计划,于是被刘仁恭任命为节度判官,倚为腹心。中、晚唐时期,节度判官权势极重,不仅在政治民、发布政令,而且勾当军机、参与谋算,隐隐有副使之责。刘知温当上了卢龙军节度判官之后,尽心竭力为大帅刘仁恭效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除了让刘仁恭的中军地位更加稳固外,更是初步缓解了收支紧张的状况。

顿了顿,他接着道:“当下已经明确的是,榆关方向的敌人是契丹品部,镇远方向的敌人是契丹迭剌部,卢龙塞方向是突举部,其中还有很多靺鞨人……”

刘仁恭忽然睁眼,插口道:“攻破镇远的就是迭剌部吧?迭剌部是契丹最强的部落,某几年前曾与他们交过手……他们当有六千至八千控弦之士才对,看来契丹人的主力尚未露面。”五天前,镇远关方向被契丹人突破,刘仁恭连忙派了部分衙内军过去,契丹人才又退出了关口,却已将该地三十里的区域洗劫一空。

刘知温点头道:“大帅洞明。以某观之,此番来袭虽然看似猛烈,其实仍是试探。”

刘仁恭问:“你们可有良策应对?”

刘知温回道:“某等商议,拟调衙内回军,向北阻击契丹人寇边。具体是……”他口中的衙内就是刘仁恭的二郎刘守光。刘仁恭一共生有两个儿子,大郎刘守文亲领义昌军节度使,以沧州、景州、德州三州之地为卢龙军东南屏藩。二郎刘守光则筹备组建了义儿军,领义儿军指挥使,扼守住了卢龙军南方重镇河间,并且在河间立下大功,将前来捞捡便宜的成德军打得大败,还擒获了悍将梁公儒和节度使王镕的独子王昭祚。刘守光因此战之功,又兼了衙内军副都指挥使,衙内军都指挥使由刘仁恭兼任,因此节度府上下又称刘守光“衙内”。

没等刘知温说完,刘仁恭摇了摇头:“调义儿军北上?不可!咱们刚吃了败仗,朱温和李克用两个匹夫对咱们虎视眈眈,只是因为相互牵制,才没有下一步的动静。如今守文的义昌军已经伤了元气,若是没有守光坐镇河间,南边就会立刻空虚,虽说咱们拿住了王镕的心头肉,但成德军那帮跳梁小丑肯定不会就此甘心!和成德军谈得怎么样了?”

刘知温道:“已经初步谈妥了,按照大帅的方略,成德军出钱十万贯、绢五千匹、粮五万石,东西到手后,咱们就归还王昭祚和梁公儒。今后,成德军还将每年送咱们同样的数目酬军。同时,成德军彻底退出深州,节度府准备由李严出任深州刺史……”

注1:王敬柔娶的是刘仁恭的女儿,王思同实为刘仁恭外孙,小说缘故进行了改编,各位看官姑且一笑。

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水间(二)

成德军偷鸡不着蚀把米的举动让刘仁恭极为不耻,因此,他也懒得听有关于成德军的事情,只是说了句:“告诉王镕,下不为例,他要是再犯了错,某就没那么客气了!李严任深州刺史的事情,某同意了,深州兵马使便让守光兼了,那里是他家乡,他会多上些心的。”

刘知温点头答应了,又问:“大帅,如今边关告急,若是不调义儿军北上,则只有将衙内军充塞过去了。已有两千衙内军赶赴镇远,现在幽州城中还有三千……”

刘仁恭又摇了摇头:“不调衙内军了,再调过去,幽州就空了。”

刘知温今日的提议连连被大帅否决,他有些搞不清大帅到底是什么心思了,干脆也不猜测,直接问:“那大帅的意思?”

刘仁恭道:“边关各州,仿平州例!”

刘知温一惊:“大帅!”

刘仁恭叹道:“谦诚,某这节度使……不好当啊!当年李匡筹不仁义,弟兄们把某抬上了节度使的高位,某当时信心满满,要将卢龙军发扬光大,让弟兄们的前程都能更进一步……可是如今看来,想着容易,做起来难!南征一役,数万健儿血染征途,某每每思之,心如刀绞,实在是寝食难安。某也知晓,你和守光筹谋的这份整军策略,是为了让某不至于在南征惨败之后被弟兄们推下这个位置,是为了继续让某安安心心当这个节度使。

这些时日里,某一直在想,这么个做法,某不就成了当年的李匡筹了么?那些老弟兄们会怎么看某?他们将子侄托付给某照料,自己这些年都纷纷退居赋闲,就是告诉某,他们无意于某的权位,可现在某这么做,实在是让老弟兄们寒心啊。目下幽州危如累卵,南有宣武、西有河东,北边契丹人又开始折腾,咱们再这么搞下去,某恐弟兄们人心散了,幽州分崩离析之时不远矣!到时候,某就是卢龙军百年来的罪人。”

刘知温黯然,他知道节度府在整军前后所承受的压力,已经让这位节度使有些不堪重负了。自从整军的消息传出之后,卢龙军原来的那些军头们纷纷来找刘仁恭,有些软言相求,有些语出讥讽,还有些静坐节堂不吭不响,更有些干脆破口大骂。就连刘知温的府上,经常一大早开门出来的时候,就会见到斩了头的鸡鸭等物,鲜血洒满了整个台阶。

来的这些人都是当年刘仁恭反对李匡筹的时候,鼎力支持他登上节度使之位的老军头,他们虽然退下了领兵的职位,但子侄辈则仍在军中效力。这里面有历任瀛州、平州、儒州等刺史兼兵马使的王敬柔,有前平州刺史、太子少师李君操,有前节度府兵马从事、御史中丞赵珽、有前卢台军使赵元德……作为卢龙节度府中从最低级幕僚慢慢走上高位的刘知温来说,这一个个名字对他来说,再耳熟能详不过了,这些老军头在卢龙军中的影响力,实在不是刘仁恭一人能够抗衡的。

除了以上老军之外,更有一些寡妇孀妻干脆抛头露面,整日里在节度府前哭哭啼啼,吵得刘知温很是闹心。这里面最出名的则属高刘氏,这位当年幽燕第一名将——“白马银枪”高思继的遗妻,在幽州豪门中可谓交游广阔,她的两个儿子也在这次整军中被变相发配到了妫州。高刘氏在节度府衙外高声谩骂刘仁恭好多次,甚至直闯节堂质问刘仁恭,是不是忘了当年是谁第一个带兵拥护刘仁恭登上帅位的。她还问刘仁恭,是不是这个世道真的是人走茶凉、孤儿寡母就真的无人顾及?

刘仁恭对这位背景和资历都十分深厚的女人还真是没有太多办法,就连擅闯节堂这样的重罪,也只能捏着鼻子自认晦气而不敢追究,反而和一干军将幕僚当场逃之夭夭,让这个女人足足占领了节堂一日一夜。刘知温当时是紧随在刘仁恭身后逃离的,还被这个女人摘下绣鞋砸在了后背上。

想着这些事情,刘知温又是一阵头皮发麻。

只听刘仁恭又道:“谦诚,整军之事进行到现在,衙内军和义儿军已经重新立稳了脚跟,咱们便索性大方些,让各部也松口气吧。某仔细想过了,就算各部重新立起营头,咱们其实也是不怕的,而且,某只要做得不过分,不坏了咱卢龙军的老规矩,想必他们也不会对某有所不敬。”

刘仁恭一番肺腑之言,听得刘知温默然不语,作为一个效力于方镇多年的资深官吏,他深深知道河北三镇的积弊所在。自天宝变乱之后,河北三镇逐渐成型,之所以能够对抗朝廷百多年而不衰败,成为大唐疆域之内事实上的独立王国,就是因为军将世家的传承和延续百年的惯例。军将们熟习武事,善于用兵,手下各自又有着一批敢于拼杀,勇于任事的兵卒,在长期的战争中成为了军镇得以存续的中流砥柱,也成为了真正的骄兵悍将。

这些事实上掌握军权的各个军将世家们,在百多年的行伍生涯中,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和纠葛,可以说,无论是魏博还是成德,亦或是卢龙,都并非节度使这个名义上的大帅真正说了算的。军将世家们在享受军镇独立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将手深深的插入各级权力体系当中,同时在利益受到外来威胁的时候,则聚合到一起,在节度使的统帅下不惜武力抵抗。

而一旦节度使破坏了这种传承和惯例,损伤了军将们的利益,就会被各级军头们毫不犹豫的抛弃出局,甚至遭遇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单拿卢龙镇来说,节度使换得跟走马灯一般勤快,可不变的却永远是那些军将世家们。

代宗大历三年,节度使李怀仙因为大权独揽,擅自任命手下官吏、私收军镇田赋,被兵马使朱希彩纠合朱沘、朱滔兄弟斩杀,朱希彩自为留后,后被朝廷册封节度使。

代宗大历七年,节度使朱希彩因主政苛刻,对手下将士残暴,刚在帅位上坐了四年,就被部将聚众杀掉,军将们又推举朱沘为节度留后。朝廷捏着鼻子认了,追封其为节度使。

穆宗长庆元年,节度使张弘靖任用私人,专信幕僚韦雍,韦雍因私怨惩处军士,引起军中大哗,军将们把韦雍处死,赶跑了张弘靖,拥立朱克融为节度使。

文宗太和五年,节度使李载义被部将驱逐……

文宗太和八年,节度使杨志诚被部将驱逐……

僖宗乾符二年,节度使张公素被部将驱逐……

昭宗乾宁元年,节度使李匡筹被部将反叛,引来河东军,李匡筹战败被杀,而主要筹划的人,就是如今的节度使刘仁恭。

以上只是刘知温脑海里瞬间想到的一些例子,还有更多更多的例子没有来得及深思。因为有着这样的惯例和传承,河北三镇确立了牢固的武人统治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