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李宏德才知,为什么知县会这么放心让他鼓捣,收拢人心这事,可不是就放在他这还乡客一人身上。在他身后,还有浩瀚的国中人心,雄厚的各业物力。

正腰杆挺直,盘算着让知县尽快派下办事文书,将一乡人丁田地编户入籍,就听一声娇呼:“李大哥……你还真是个官老爷,欺得奴奴好苦!”

后颈汗毛起立,李宏德暗自叫苦,潘姑娘!

转头去找老胡,想拉他过来挡箭,却见老胡正被一个漂亮小娘子扯着,两人四目相交,仿佛天地再无他物……

你怎么也来了!?

李宏德只好苦脸应付,潘姑娘脸上溢着异样的光彩,不过是平凡女子,此时看起来却添了一层丽色,让李宏德这乡巴佬一面心驰神摇,一面痛责自己已成衣冠禽兽。

“女子兴业会也来了静乐,现在奴奴也有生计了呢……”

潘姑娘显是极度兴奋,如欢雀一般叽叽咕咕把事说了个大概。

这什么女子兴业会来头好大,不仅有诸位皇妃娘娘,还有英慈院、金陵等多家女子学院以及各行各业崛起的女子产业,甚至有飞天艺坊这样的舞乐社。这个会的宗旨是救护孤弱女子,本着授人以渔的理念,她们创办了不少职业学堂,让孤弱女子能有一技之长,自力更生。

李宏德在夹山乡忙乎之时,女子兴业会山西分会也来了静乐县,潘姑娘这样的人正是救助对象,而潘姑娘另有一桩长处,她很清楚本地还有哪些孤弱女子,到底面临着什么困境。于是她摇身一变,成了会里静乐县的办事委员,前几日帮着官府清查完县城青楼,现在要到乡村探查妇女情况,公私两便,选了夹山乡。

“那……方大姑娘?”

李宏德指向还作雕塑状的那对男女,潘姑娘道,方大姑娘是会里平阳府的委员,借着来太原府帮忙的机会,也来找冤家了。

“现在这么忙,你看……”

李宏德怕她又说起入门的事,赶紧支吾着封门,没想到潘姑娘连连点头:“是啊,现在奴奴很忙呢。”

接着潘姑娘低头转脚尖道:“奴奴现在可以自力了,来这里就想跟李大哥交代一声。李大哥,你是个好人,奴奴不该再害你了……”

喀喇一声,李宏德就听自己心口像是碎了一角。

那边老胡也正心如刀绞,方大姑娘泪眼婆娑地也刚说道:“哥,你是个好人。”

李宏德和老胡眼睁睁看着两个姑娘抹了眼泪,转入人群,忙开她们的一摊事,眼眶也湿润了。不经意对视时,又赶紧摆出一张如释重负的笑脸。

“好啊,等镖钱结下来,我就在平阳府置家,我们夫妻……”

那边文书小霍正跟方二姑娘浓情蜜意地规划着未来,李宏德和老胡再对视一眼,同时抽了自己一耳光,一同大步流星地朝姑娘走去。

南北相汇时,无数纠缠不清的恩怨上演,而在发书的那辆车里,一帮读书人的感慨更为纠结。

“你们若是早来,也不至于跟不晓事的农官扛上……”

之前的死硬读书人找着借口遮掩颜面,可他这话倒是引得同窗有了同感,的确,在河东道,都还有读书人配合还乡客一起工作,太原府这边,人还没跟上来,就只有还乡客撑着,而且这样的情形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也不能在山西久留,北直隶太乱了,陛下想让大家都出力,我们自己也是这般心愿。”

同窗语怀憧憬,说到北直隶,那本地书生知得团结拳之事,也是义愤填膺:“便是两国相争,也讲一个仁字,这些拳民,连人都不做了!小弟也愿附骥!”

同窗遗憾地摇头:“你还是先在静乐做些事吧,蒙学夫子,乡镇公所文员,官府用人的地方多呢。要去北直隶的都是会里的,你这样的,暂时还入不了会。”

本地书生又沮丧又好奇,什么会?

“我们太原的书生组了同道社,是认仁学孔先生一脉的,河东道还有绿营组的光复社,南直隶还有商人的平安会。从大英来的会社就更多了,仁学的、天庙的、有亲族在北直隶的,想的事各有不同,能办的事也差很多,不过大家都是一股心愿,让北直隶不再流血,让北直隶能回归华夏……”

同窗加重了语气:“既是心愿一致,所以大家都声气相连,聚成一个大会,就叫同盟会!”

本地书生呆了片刻,深深感慨道:“大英朝廷真得人心啊,竟能聚一国人心为其用。”

同窗摇头道:“我们不是替朝廷办事的,同盟会的人都没有官身,朝廷也不发薪饷,有些事还经常跟朝廷撕掳,可北伐复土,华夏一统,人守仁义,这不仅是朝廷的大义,也是我们的大义。”

那书生久久无语,就觉这大英所开的新世竟是如此广阔,这头顶的天,这脚下的地,从未有这般浩瀚。

第九百四十三章 国民共责,白莲宗之危

南直隶,广平府磁州县,自半空向下俯瞰,狭小县城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县城外也密密麻麻围满了人。围城的还不是一方,南面是服色杂乱的民人,北面是黑裹头的满清绿营兵。

枪炮声虽偶尔响起,在城外的喧嚣人声和城内的哭喊声之下,就像是背景音一般模糊无力。但这就是战争,空中还未散去的黑烟,城头被烟熏火烧的痕迹清晰无比。城内城外都有人在刨坑埋尸,动作娴熟无比,显是习以为常了。

县衙里哭号和呻吟声不绝,一帮民人打扮的男女正在后堂侯着谁,他们一脸疲惫,眼中更含着深深绝望,当一个窈窕身影出现时,他们都强自振作起来,但话语间还是抹不去凄凉之气。

“圣姑,粮食只够吃三四天了……”

“天地会和天庙都还没消息传回来,听抓着的贼子说,红衣在卫辉府停了下来,别说直隶,漳德府他们都不入,有说是要转调海路走的,有说是要去辽东的……”

“昨日出城的百姓被押回来了,就在城门前砍了头,那些畜牲,连三岁的小孩都没放过啊!”

来人一身类似南面大夫打扮的青色长裙,手上、裙上都是血污,脸上更是脏污一片,但这些污垢并未掩住她的丽色,眼瞳更如秋日深潭,纯净得让人心悸。但侯着她的人报上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坏,听到妇孺被城外贼匪屠杀时,本就白皙的俏脸再少一层血色,瞳光也黯淡下来,晶莹的泪珠就噙在了眼眶里。

“大军会来的,一定会来的!”

闻香教五圣娘娘许五妹,真正的身份是英华天庙白莲宗祭祀,自小时,就有天地会密谍和天庙祭祀跟在身边,将英华国中的消息、书籍、新学时时带来,不仅学识已入新世,还学了一手精湛的外科手艺。在她的努力和南面的帮助下,河南北部,南直隶一带的闻香教以及不少白莲一脉的小教门,都已纷纷归化到白莲宗之下,过起了埋头互助,靠双手讨生活的安宁日子。

原本只是在彰德府安民行善,两年前南北修约之乱,她带领白莲宗稳定了周边府县人心,也推着她的名望水涨船高。当英华显露出诸多北伐迹象时,满清猛然反弹,提前发难,她就成了满清官府重点拔除的对象,这也逼得她不得不带着本只是想过安宁日子的百姓们揭竿而起。

短短半月内,她所掀起的起义大潮就席卷了整个彰德府,还向河南腹地和南直隶扩散。可就在此时,她与闻风来投的各路英雄有了分歧。各路英雄们想的当然是在这乱世里成就一番功业,主张打起旗号,自成一路。而她却只想护着老百姓,等候英华大军。

争得火星四起时,不乏有明逼暗算等事,不是有一批与她一样开了眼,南投心志坚定的兄弟姐妹帮村,她已不知死了多少次,或者是被谁裹挟为真正的圣姑。

正勉力维持时,高起入了河南,大洒官员告身,顿时诱反了一大批英雄,义军相互攻杀,许五妹等人退路被截断,不得不北退到南直隶的磁州,困守小城。

高起虽败,红衣相继入洛阳和开封,可北直隶形势骤变,红衣北进之势猛然停下。因上线黄家夫妇殉难,闻香教五圣娘娘这股势力始终没跟天地会和天庙搭上线,像是南北涡流中的一颗小石子,在水面上下挣扎着,却没人注意。

高起的儿子高澄注意到了,他退入直隶后,整合大名和广平等府之力,还在负隅顽抗,自许圣姑分出的那些英雄们就成为他继续利用的力量。此时北直隶团结拳之势如火如荼,看在那些英雄眼里,大清似乎龙气依旧。而英华如宋,北伐绝无功成之日的言论盛行于乡野,两边一拍即合,携手对付许圣姑这股人马。

从政治层面看,高澄是要这些贼匪缴上投名状,继续绑在他顽抗英华大军的战车上,从军事层面上看,磁州是自河南入直隶的要道,当然不能由亲英华的义军占住。

两边合军三四万,小小磁州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城中不仅有许五妹的数千忠实部属,还有受害于贼匪,同时感许五妹恩义的两三万百姓。好在围城的英雄好汉相互疑惧,满清绿营战意不足,而守城一方意志坚定,磁州倒是没破城之忧,可守到现在,已经弹尽粮绝。

许五妹还以为民人无辜,对方不至于为难妇孺,就任那些动摇的民人出城自寻前途,却没想到,对方是一人都不放过。

嘴里说着天朝大军一定会来,红衣一定会出现,可许五妹心中却是凄苦不已,她派了不少忠勇之士出城跟红衣联络,跟天地会和天庙恢复联系,可到现在,毫无回音。

“是真忘了我们吗……”

许五妹脸上满是镇定,自信的话语和镇定的微笑安抚住了部下,但自脸颊滑落的泪珠却道出了她的忧虑,大家都以为她是哀痛死难妇孺,却不知她是为城中数万民众哀痛。

“许圣姑……原本我们是要北上的,可现在上面要大军停步……”

卫辉府新乡县,面对衣衫褴褛,自称来自天庙白莲宗许圣姑一方的使者,六十师统制江得道遗憾地摊手。

“这个,真是爱莫能助了。”

他侧开脸,在卫兵的簇拥下匆匆离开,不敢再看使者脸上的绝望,心中更涌起几日前在洛阳面会谢定北时的场景。

谢定北正调整第二军部署,对已进到豫北的江得道作了特别交代:“彰德府那边,先不要管,卫辉府都不必拿下,这是军令!”

江得道不解:“听闻许圣姑在那里组织起了老大一股义军,是向着咱们的,现在处境不妙,我们不去救?”

谢定北沉脸道:“这是上面的决定!”

江得道心中一个哆嗦,不敢再问,他是听说过许圣姑的事,但却不知内情,也不清楚这事还有什么玄机,他只清楚,听令行事。

使者的哭号声传来,江得道满心疑惑,到底为什么不去救那股义军?

兖州府,北伐行营里,两个罕见凑到一起的人物居然出现在同一间会厅里,正面含怒色地同声逼问着一人,这两人分别是天地会总舵主尚俊和天庙巡行祭祀会总祭徐灵胎,两人都已五十开外,不复昔日风采,可逼问对方时,却显出摄人威势。

“为什么?为什么不救白莲宗!?”

两人对面,是更为苍老的陈万策,一脸端正平和之气,虽非宰相,却手握南北之事,权势不逊于实相薛雪。

他一点也不为两人威势所动,拂须缓缓开口,凛然之气顿时压住两人。

“白莲宗?那是什么?我英华能容这等极易跟白莲邪教混淆的教门入国?更不说还裹着一层闻香教的皮,复土之后,这一宗在北方的人心要怎么料理?”

尚徐两人愣住,花了好一阵才消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