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家伙越想越激动,一个劲的鼓吹着帝制。

就称帝来说,目前委员长称帝的时机还不到,但这并不妨碍鼓吹帝制,只要舆论形成一定规模,等时机成熟之后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但反对帝制的也不少,毕竟这年头**多了,也就不把皇帝当回事了。很多接触过**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在报纸上与帝制派大打口水仗,各大报纸因此一片‘战火’。

李诗婧对最近的舆论动向自然是很清楚,不过夏钧却未发表任何声音,仿佛对鼓吹帝制毫无所闻。

这天大半夜,正要睡觉的时候,李诗婧突然凑到夏钧耳边问道:“夫君,你到底想不想当皇帝啊?”

“皇帝?谁不想当啊”夏钧摇了摇头,说道:“不过这个年头,皇帝不好当。”

“现在各省不都在宣传帝制嘛?”李诗婧不解的说道,对夏钧这话感觉有些无法理解。夏钧笑了笑,解释道:“其实有没有皇帝,对于大部分国民来说是无所谓的,但大部分国民还是习惯有皇帝的日子。只是有一部分知识分子,现在已经不买帝制的帐了。要是谁当了皇帝,他们就要向谁开炮,这霉头还是暂时不要去惹的好。”

“那你就是想当咯”李诗婧笑道。

夏钧笑了笑,说道:“看情况吧**者和皇帝虽然有差别,但**者的权力其实比皇帝要大。”

**和称帝,差别之在于两点。

**者首先更加阴暗一些,皇帝更加公开一些。

**者的权力更大一些,皇帝对于国民的凝聚力效果要更强一些。

这个年代搞帝制,自然不可能向古代那样,皇帝自然不是专门欺压人民的人格的,更多的则是可以团结国民,制造一种狂热,只要能把国家经营得欣欣向荣,消除内部矛盾,那么国民对皇帝的效忠将是十分普遍的,这等于是一种信仰。

当皇帝,自然是谁都想当,夏钧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当上了皇帝,那可就束手束脚了,首先权力必然会有所限制的,在这个年代称帝,想以古代那种模式那是不可能。其次,会挑动内部矛盾的爆发,毕竟现在不是谁都买帝制的账。

因此夏钧暂时对称帝没有任何兴趣,若是以后时局有所好转的话,那才会考虑一二。

所谓棒打出头鸟,让袁世凯去当这个出头鸟吧他看戏就行了。

至于对帝制有什么看法,夏钧实在不方便发表什么看法和意见,所以他选择了沉默,静观时局之变化。

……

在欧洲战场上,西线开始陷入了僵持阶段,负责指挥马恩河战役的总参谋长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职,改由法金汉担任。

德国的力量开始从西线抽调往东线,因为他们快速扫灭法国的意图破灭了,沙俄大军已经压境,并且攻入了东普鲁士。

负责东线战场的指挥官也被撤职,由保罗,冯,兴登堡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埃里希,冯,鲁登道夫担任第把集团军参谋。

这两个新上任的德国将军很快就将东线不利的局势扭转了过来,参谋长鲁登道夫运筹帷幄,很快便利用德国那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将俄国人逐出了东普鲁士。不到十天之内,俄国就损失了近三十万兵力。

这些俄国士兵装备差,行动慢,配合差,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而华东自治政府卖给俄国的武器甚至还没来得及装备到部队中去。不过俄国人舍不得买昂贵的武器,那些常规武器对战争的影响不大。

夏钧在得知德军在东线大胜之后,开始意识到,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两个德国将领未来将主宰德国,他们的权力将超越德皇。

只要不出意外,他们二人将按照原来的历史一般,在东线战场上大胜俄国,因此成为德国民众崇拜的偶像,接着被任命为西线长官,成为**德国的两大巨头。

既然如此,那自然是要搞好关系的,以此来为华东自治政府争取到更多的订单,夏钧立刻起草了封电文。

电文命令德国华东商馆无偿向东线德军援助五百门迫击炮,一万发迫击炮炮弹,并让华东商馆向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传达夏钧的问候,提前祝贺他们取得胜利……

提前搞好关系是十分必要的,要知道希特勒便是兴登堡这家伙扶持起来的,这有利于继续制造西方阵营的对立。

……

十二月底,德属东非、西非 、西南非的港口中陆续到了几艘中国商船,商船中装满了作战物资。

其中以德属东非的作战物资最多,因为德属东非的指挥官是保罗?埃米尔?冯?莱托…福尔贝克。

这个德国将领参加过八国联军侵华,镇压过非洲黑人起义,长期在殖民地就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于把军火给这家伙让夏钧感觉更有底,能让他把非洲闹个天翻地覆就行。

德属西南非、西非的指挥官都比较草包,因此夏钧没有向那里运送太多的装备。夏钧不仅让下面向坦桑尼亚的德军运送了大量的弹药,还运送了两百门速射炮,八百门迫击炮,两百架轰炸机。更有大量的机枪、轻机枪、冲锋枪等自动单兵武器。

福尔贝克看着码头上不断搬运下来的新式武器,和各种各样的作战物资,显得非常难以置信。

他不明白为什么德皇如此重视他所在的坦桑尼亚,这些新式武器中有许多他们甚至不懂如何使用的东西。

就如这轰炸机、战斗机,他们没有专业的飞行员,不过这些中国人很快告诉他,有一批德国飞行员正在中国接受培训,很快就可以到达坦桑尼亚。

唯一的问题就是兵员问题,不过福尔贝克对黑人士兵的驾御能力极强,他从不区分对待白人和黑人,所以黑人愿意服从他的指挥。

不过没有想到的是,华东远洋公司的货船三天后又从拉希德王国的港口秘密运来了两千多名德军。

福尔贝克在拥有比较充足的兵力和十分充足的补给之后,随即决定向南进攻英国保护地赞比亚。

福尔贝克的计划是,攻入赞比亚、津巴布韦地区,以威胁南非的安全,从而拖住非洲这个最具威胁的英国殖民地,从而保护德属西南非的安全,并打通与德属西南非的联系。

这个计划显得比较高明,即可以牵制住南非的力量,又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再则可以尝试进攻南非。

南非是英国重要的殖民地,南非被进攻,那么英国肯定会大肆派遣兵力支援非洲战场,从而分散德军在欧洲战场的压力。

……

就在人们在关注欧洲战场时,华东自治政府的商业活动却是十分的活跃,特别是加大对南洋、澳大利亚的移民,并且加紧对南美的商业渗透。

十二月夏钧手上剩余的三亿积分,购买了一份详细的南美洲资源图,以华东矿业公司为主力,开始在南美洲大肆投资。

在南洋方面,则是与南洋华人一起开发南洋的资源,以为中国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南洋的原材料是比较丰富的,加上南洋华人有钱,对当地又熟悉,因此投资比较简单。

而在澳大利亚的华东矿业公司在十二月对奥林匹克坝铜铀金矿床进行了挖掘,这处矿床蕴藏的主要矿产是铜3200万吨,铀120万吨,金120O吨,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矿床,本来这处矿床是五十年代才发现的,但却被华东矿业公司抢了先,而且外部还以为这里是一处小矿床。

在华东矿业公司的工地上,只见一台台巨大的挖掘机直接从上到下,把这个矿床挖出一个大圆坑,采取露天式的挖掘方式。

一铲子下去,就是上百立方米的东西被挖起来,然后倒在卡车上,卡车沿着圆坑内一圈圈的道路上下运输着。

上面就是一个选矿厂,矿物被精选出来之后,马上由火车运往沿海港口,然后一箱箱的集装箱装上集装箱货轮,货轮装满之后便启程返回中国。

这是一种无比高效的采矿方式,然而其他国家却无法复制,因为他们没有挖掘机,他们造不出挖掘机,更别说如此巨大的挖掘机。

这些挖掘机从不出口,只供应给中国国内的建筑行业、采矿行业使用,在国外也仅有华东矿业公司这些少数公司才能使用,因为华东自治政府也造不出这些大型机械,全是靠夏钧从兑换平台上购买。

在澳大利亚中南部的奥林匹克坝铜铀金矿床地点偏僻,周围上百里甚至没有一个城镇,华东矿业公司把周围的土地都购买了下来,然后开始在这里进行疯狂的挖掘。

大量的铜矿、铀矿,以及金子被挖了出来,金矿并不是太多,由于是伴生,冶炼比较麻烦。

不过铜矿和铀矿却是十分容易开采的。

这个年代人们对铀矿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不知道这东西是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的。

澳大利亚政府对于华东矿业公司的行为并未引起太大的警惕,反而对他们疯狂挖掘矿产感到高兴。

因为华东矿业公司每出口一吨矿石,他们就能收取一美元的出口税,华东矿业公司已经成了纳税大户,今年所创造的出口税已经增加到了一千三百万美元,这个年代的澳大利亚各方面都很落后,工业只是刚刚起步,华东矿业公司自然成了财神爷。

相对于越来越多涌入澳大利亚的华人,澳大利亚政府同样还没反应过来,因为这些华人主要是在华东矿业公司这样的中国企业任职,出现在人们眼前的频率不是太高,因此澳大利亚的白人们都没有感觉到华人有增加太多,只是当澳大利亚政府拿出移民数据时才会吓一跳,原来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华人已经达到五十万人……

目前华东矿业公司在澳大利亚的矿产挖掘已经开始收缩,这让很多人看不明白,为什么澳大利亚那么多矿不挖,要向美洲转移?

这是因为夏钧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看准了澳大利亚,未来澳洲将成为中国的领土,因此他不再在澳洲扩张采矿规模,而是开始大肆购买存在矿产的地皮,把采矿目标放到那些他没有什么领土期望的地区。

南美洲和美国成了首选之地,其中美国是挖掘的重点地区,至于在南美洲,夏钧更倾向于商业控制,对于美国,夏钧则开始尝试消耗他们的资源。

因此华东自治政府的商业中心开始从南洋、澳大利亚向北美、南北地区转移,夏钧还缺少北美的资源图,下个月再买。

反正现在手上有钱,就算开采不了,先把地买下来再说。反正若是双方打起来,地被没收掉之后,打赢了还是中国的。

……

三年,仅仅是三年,原本的华东自治三省此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铁路、公路覆盖了每一个县城。

大量的工厂开始在三省各地开设起来,其中以浙江的工厂最多,福建、江西两省紧随其后。

随着联通各省的铁路陆续开通,以及华东自治政府对铁路线土匪的彻底肃清,各省劳工开始涌入华东各省,其中以原华东自治三省所吸纳的劳动力最多。

各省百姓听说华东三省日子好过,最初有少数人首先来到了华东自治三省,还没几年,就带动了许多老乡前来华东三省谋生。

随着华东自治政府的扩张,一连吞下四个省,三省了七省,就业岗位变得更多了,到处都是在开工的工程,到处都是不断开设的工厂,让华东自治七省内部的劳工都有些不够用。

今年更是达到了一个工潮的高峰期,大量的百姓拖家带口,全家来到华东自治七省谋生。

对于人口向沿海转移,这是一正常规律,毕竟中国作为只有一边有海的国家来说,想要两边均衡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沿海人口多到一定程度就会畸形了,1915年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