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交给你了。”
刘焕拍拍卢璞这个小舅子的肩膀,给予鼓励。
“放心好了,姐夫。”卢璞笑着说道:“就算是不为了姐姐,为了我这份工作,我也会将这件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当天晚上,卢璞就伪装好,往《当代歌坛》等大大小小的音乐杂志邮寄了几张照片。
《当代歌坛》杂志总部。
几个编辑正看着回馈过来的销量愁眉苦脸。
“销量又跌了。”
“这已经是第不知道多少次跌了。”
“是啊,现在大环境不景气。”
美国经济危机对他们杂志倒是没什么影响,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却直接冲击了《当代歌坛》的销量,使得《当代歌坛》的销量不断的下跌。
从02年到现在,《当代歌坛》的销量跌了三分之一不止。再这样跌下去,恐怕《当代歌坛》就要停刊了。
至于将主力转移到互联网,他们也不是没想过。但经过短暂的试探之后就宣布放弃了。
原因很简单,互联网的新闻已经被几个门户网站给把持了。其他人想要挤进这个市场何其艰难,哪怕是他们是专业的,也没有任何作用。
资金、渠道以及互联网思维的缺乏,让他们在互联网大潮中举步难行。
不得已之下,他们只能退回传统市场,然后想尽办法来抵御互联网大潮的带来的威胁。
“劲爆的消息。”
《当代歌坛》的总编贺文敲击着桌面,“最近的歌坛死气沉沉,连一点劲爆的消息都没有。这样怎么能让那些读者买我们的杂志呢?”
嗯!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编辑,“所以还请大家辛苦一下,收集歌坛的大新闻。”
大新闻?
说得好像大新闻是我们制造的一样。
在场的编辑心里腹诽了起来,歌坛死气沉沉,没有大新闻,他们也没办法啊,虽然《当代歌坛》的销量下滑是个很令人悲伤的事情,但他们能有什么力挽狂澜的办法?要是有,他们还在这里做编辑?早就当老板去了。
“好了,散会吧!”
总编贺文拍拍手掌。整理了一下稿子,扫了两眼,准备出去。不过他刚刚准备走就有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打电话的人自称自己是快递员,有他的一份包裹。
“我记得我最近没有在网上购物才是。”总编贺文呢喃了一句,“难道是有人邮寄错了?”
心里想着,他走了下去,将包裹取了回来。
上面写着《当代歌坛》总编贺文收。
“居然是我的。”
贺文嘟哝一句,拆开包裹,入眼处是一张照片,照片上。刘焕站在故宫之中大展歌坛,旁边还有几个他很眼熟的人。
“中宣部的官员。”
扑通!
他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着。
刘焕在故宫唱歌、中宣部的官员陪着代表着什么?别人或许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吗?奥运会即将开始,这摆明了就是让刘焕唱奥运会开幕式。
“大新闻、大新闻啊!”
他刚刚还在惆歌坛没有大新闻。立即就有大新闻送上门来,简直就是瞌睡来了立马就有枕头。
“只是……。”
他迟疑了一下。
刘焕唱奥运会开幕式这种大新闻怎么会以邮寄的方式邮寄到他们这里?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见不得人?
他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可怕的猜想浮现出来,想都没想,他就将《当代歌坛》的诸位主编、编辑全部都找了回来。
“所有人回来开会,立即。”
不过一会儿,刚刚才散会的诸位主编、编剧全部到齐。
“我这里……。”
总编贺文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他的心,在颤抖。
如果他刚才的猜测没错的话,那么他们《当代歌坛》已经卷入了一个非常大的漩涡里面,这个漩涡涉及到刘焕这种级别的音乐教父、还涉及到了中宣部这个庞然大物。
这可能是歌坛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大新闻。
它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越张学友的《吻别》专辑带来的影响。
“有一个新闻……大新闻……天大的新闻。”
他一连用三个词语来形容这个新闻,“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发布这个新闻,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祸端,但是,也可能让我们《当代歌坛》腾飞起来。”
天大的新闻?
几名编辑和主编面面相觑,什么新闻可以让自己的总编震惊到这种地步?难道是哪个歌坛天王天后离婚了?
不对啊,即便是天王天后离婚了,也称不上是天大的新闻,更称不上会给《当代歌坛》带来祸端。
作为华夏最大的音乐杂志之一,一个天王,是撼动不了《当代歌坛》的。
“什么新闻?”一名主编问道。
“奥运会的新闻。”
总编贺文的声音在颤抖,“奥运会开幕式演唱已经确定是刘焕了。”
奥运会!
刹那间。会议室里就沸腾了起来。
奥运会,那可是奥运会啊,奥运会开幕式。这么大的新闻,难怪总编会说是天大的新闻。
这的的确确是天大的新闻。任何天王天后的新闻都比不过奥运会开幕式。
这已经不单单是歌坛的事情了,这已经上升到了全民的高度。
你可以不关注歌坛,但你不能关注奥运会。
一个全民社会、一个歌迷,两者根本就没办法比。
“刘焕,居然是刘焕来唱奥运会开幕式,不过也对,除了刘焕,还有谁可以来唱奥运会开幕式?”一名编辑呢喃着。
“新闻。大新闻,我们明天就开发特别刊,这一次,我们《当代歌坛》要拿下首杀。”
“总编,奥运会开幕式新闻是个大新闻,但远远称不上祸端吧!”一个主编疑惑的问道。
“奥运会开幕式的新闻是有人通过邮寄包裹的方式邮寄给我的,而上面留的电话我看了,是一个空号。”
总编贺文缓缓的说道,会议室里面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通过邮寄包裹邮寄、号码是空号,这代表什么?代表着爆料这个消息的人根本就不想别人找到自己。
鬼鬼祟祟的。里面肯定有阴谋。
恐怕这个消息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是个馅饼,说不定里面隐藏着陷阱。
过了一会儿,一个编辑提问道:“这个消息可以确定是真的吗?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捏造假新闻给我们?”
奥运会开幕式是何等的大事。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演唱者,中宣部也绝对不允许报纸和杂志乱写,如果不能确定事情是真的,那么还真是一场祸事。
“基本上确定是真的。”总编贺文道:“照片上,刘焕在故宫之中唱歌,而陪同的人是中宣部,再想想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基本上确定刘焕就是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唱者。”
如果爆料的人不鬼鬼祟祟,他也不用这么烦恼了。
“根据我的猜测。恐怕是刘焕的奥运会开幕式演唱者出现了问题。”
“什么?”
“不可能吧!”
“怎么会这样?”
奥运会那是什么事情?定好的人怎么会换?铁板钉钉的五指山,怎么可能让孙猴子逃了?
这也太惊悚了吧!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事情。”总编贺文道:“我不仅仅认为奥运会开幕式起了波澜。我还认为和刘焕争夺奥运会开幕式演唱的是李霖。”
“不可能。”
当即就有编辑反驳,“绝对不可能是李霖。”
“刘焕什么资历?李霖什么资历?奥运会和普通商演可不一样。那是一场举国盛会,中宣部挑选的,绝对不是有名气的,而是有资历的。”
“除非李霖的名气直追迈克尔。杰克逊。”
“否则的话,他是绝对没有资格争夺奥运会开幕式演唱者的。”
资历高的人一大堆,前辈一大堆,李霖凭什么去争夺?
“是啊,总编,你这次可能猜错了,你说张学友去争夺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唱还有可能,李霖,不是我小看他,他资历不够。”
另外一个编辑也跟着附和道。
“你们不要忘记,中国很美丽。”贺文神秘兮兮的说道。
“废话,中国当然很美……等等,你是说《美丽中国》?”
一名编辑猛地反应过来,“你是说李霖以《美丽中国》来获取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唱权?”
金牌集团大手笔买断美国五大主流电视网的黄金时间播放《美丽中国》系列纪录片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联想到突然爆料奥运会开幕式的神秘人,一条清晰的线索浮现了出来。
中宣部首先订好刘焕来演唱奥运会开幕式,然后李霖以帮助奥运会做宣传为代价,从刘焕的手中抢夺走奥运会开幕式,刘焕不甘心,绝对将这件事情爆料出来,以借助民意对中宣部施加压力。
这是两个人在斗法啊!(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五章 舆论压力
一个是流行音乐教父、老一代的领军人物之一,一个是音乐鬼才、新一代的扛旗人物、最具备希望成为国际巨星的歌手。
两个人的交锋,是新一代和老一代的交锋。
当代歌坛卷入这种是非里面,恐怕会非常不好受。
“爆?”总编贺文敲击着桌面,“还是不爆?”
“你们拿个主意吧!”
沉默!
死一样的沉默。
这件事情太让人为难了,消息一旦爆出去,《当代歌坛》立马就会销量大涨,整个歌坛立马就热闹起来,但斗法的双方,都不是好惹的,尤其是中间还掺杂了一个中宣部。
爆出去,福祸难测啊!
“要不,我们不爆了?”一个编辑小心翼翼的说道,与其冒着风险求销量大涨,不如求稳一些。
“为什么不爆?”
另外一名编辑当即反驳道:“这种可以让杂志销量大涨的事情,怎么能不爆?”
“而且我们爆料刘焕成为奥运会开幕式演唱者,至于其他的,我们可没有说,斗法双方,都怪不到我们的头上。”
“对,我们杂志只是收到了爆料然后爆出去,至于里面的厉害关系,我们可不知道,也没有人事先警告我们。”
“我也觉得应该爆,那人既然将这些照片给了我们,难保不会给别人,到了明天,歌坛恐怕会热闹起来,法不责众,我们没理由不爆。”
众人七嘴八舌。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这个机会不能错过,至于斗法的双方。他们装傻充愣就是了。
想到了,也当做没想到。
反正李霖也看不透他们的思想。
“那就爆。”总编贺文一咬牙。“大家连夜给我写文章出来,注意,不要牵扯到敏感的内容。”
“这一次,我们要爆,但要谨慎的爆,不能让他们看出我们已经察觉出他们的行为了。”
“大家记住,我们《当代歌坛》,只是收到了一组照片,然后凭借着媒体人的直觉察觉到了隐藏的含义。至于其他的,我们一概都不知道。”
“是!”
……
第二天早上,各大音乐杂志统一发行增刊。
尤其是几本顶级音乐杂志,更是直接将奥运会开幕式的字样写在封面上,吸引读者的注意。
中宣部。
罗永恒坐在办公室里面,优哉游哉的喝着茶看着报纸,在他面前,放着一堆杂志和报纸,摆在最前面的是政治时事报纸和杂志。为首的是《人民日报》。
而在后面的,则是各大娱乐杂志和报纸。
时间滴答的过去,罗永恒看完了政治时事报纸,拿着《当代歌坛》正准备看。下一刻,他就怔住了。
几个鲜红的字体,如果刀子一样狠狠的往他心上捅了一刀。
“奥运会开幕式演唱者曝光。流行音乐教父刘焕献唱。”
封面上,还陪着刘焕在故宫唱歌时的模样。
下一刻。罗永恒就吼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
中宣部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