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大山仿佛一说起S省职业院校的事情,就显得谈兴十足,滔滔不绝,在王天的还没从惊讶的思绪之中转过神来,又接着道:“有很多学生,在这个学校念四年书,保守一点,可以说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见过他们的校长和教导主任,但是一提起这两人的名字,却是人人都知道。薛怀仁、龙百川。这两个人多次受到省教育厅的嘉奖,今年听说教育厅还准备将这两个人的事迹向教育部申报,希望教育部能对这两个人进行奖励,以教育部在国内的号召力,号召全国教育工作者向这两人个人学习。”说完这一番话,狠狠地将烟头按在烟灰缸里。
王天老半天翘舌不下,不用黄大山吩咐,连忙收拾起桌子上的一片狼藉,清扫地面,擦桌子,然后又将盘子碗筷送入厨房清洗。
黄大山对于王天的表现深感满意,这孩子机灵,不用说就能自己自觉自主的做事,心中高兴,有意让王天了解更多关于职业院校的事迹。
王天一边干活,一边听着黄大山的叙述。
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有选错学校,越来越觉得有趣,按照黄大山的说法,薛怀仁和龙百川完全算得上是都市中的隐侠,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省教育厅多次颁发嘉奖给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从来没在现场出现过,而是委托学校的教师,或者他们的家人朋友上台领奖,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个新闻媒体知道这两人的容貌如何,真实年龄是多少,谜一样的人物,只存在于人们的口耳相传中。
当今之世,在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竟然还有这样神秘莫测的两个人,若不是从黄大山口中亲耳听到,王天实在难以相信。
两点钟一过,饭馆中就几乎没什么客人,王天将饭馆里清扫了一遍之后,看看外面阳光遍地,饭馆里的空气中充斥着一种油烟的气息,只觉心中无比的畅快。
这一段未知的旅程竟然是如此的奇妙和充满了乐趣,心中却隐隐期待着或许在某一天自己能再次近距离的见到那两个传说中的“都市隐侠”。
黄大山眯着眼睛,身旁的收音机里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旋律,在无形中给这个闷热的下午带了一丝丝清凉的意味。
王天坐在靠近门口的椅子上,打量着人行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他在异乡独自生活的一段时间在平静中悄然度过。
每天也不是很忙,黄大山每天晚上八点回家,只留下王天一个人看守饭馆,晚上十点王天将卷帘门拉下,在地上铺展开床铺,盘膝打坐,运气调息,一直到清晨六点钟,收拾完床铺,开始生火,六点四十分各种早点的原材料供应商送货上门,记账签字之后,黄大山已经骑车来到饭馆。这时候饭馆里已经坐满了吃早点的上班族,从这一刻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到下午两点钟的时候,饭馆又恢复冷清,收拾清扫饭馆之后,闭目养神休息,差不多五点左右,才又陆陆续续有客人光顾。
日子就像串在丝线上的珠子,一天一颗,一天串一颗,在串满十二颗珠子的时候,王天开学报名的时间也到了。将近两个星期的相处,王天和黄大山之间几乎无话不谈。这天下午,送走了一对情侣之后,黄大山从包里翻出五张一百元的钞票递给王天。
王天默默地接过,明天就要进学校了,以后或许还有机会来饭馆里,可是也许再也寻找不到这几天里在饭馆工作时的这种无忧无虑的心境。王天道谢一声。
此时此刻,已经陆陆续续有新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学校,当然不是为了报名,只是为了看看学校的风景。
黄大山忽然有些感伤地道:“说实话,我对你这个员工非常满意,你现在要走了,我还真有些舍不得。”
王天也风趣地笑道:“我当然也舍不得离开这个饭馆,只是我来到S省的目的是为念书求学,谋得一技之长,今后不至于向人摇尾乞怜,饿死街头。”
黄大山哈哈一笑,“不如这样吧,节假日的时候,你就在我这里工作,其他时间你想干嘛,就干嘛去,反正我这里距离学校也近,你说好不好?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
王天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当然点头答应。
这些天,王天都只能隔着街道遥望着近在咫尺的学校,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进学校。实在是件只得高兴和庆幸的事,晚上当最后一批客人离开的时候,黄大山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小菜,取来两瓶啤酒,递了一瓶给王天,两人兴致勃勃地喝着酒,不着边际的胡吹乱侃起来。
第三十二章 特别的学生
第二天,王天起了个大早,把饭馆里的炉子都生起火,又把饭馆的每一个角落清扫一遍之后,这才略略冲洗一把脸,检查了一下身上的东西,银行卡,身份证,录取通知书,这些重要物件都带在身上,提起两套衣裳,向黄大山告辞。
黄大山放下手中的事情,一直将王天送到学校门口,这才返回饭馆,这令王天深深感动。
王天将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递给站在门口的保安,保安核查之后确定王天真的是前来报名的新生之后,这才让王天走进学校。
校园里各个路口转角处都有新生报名指示牌,顺着人群一直向前走,右转又拐了个弯,这是一栋教学楼的下面,毗邻一个长满草的足球场。足球场的跑道上站满了报名的新生。
每一个专业都有醒目的牌子挂在外面。
王天一眼望去,数了一下,大概有十三四种专业。他此时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报哪一种专业,每一个报名点的教室外都排出长长的队伍,什么计算机、会记、电子机械等等,这些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从排成一对对长龙这样的壮观景象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专业都是极为热门的行业,只要一毕业,就能顺利找到工作。
王天却不这么想,越是热门的东西就是容易被淘汰。他独自走过长长的人群,静静地站在一面选择专业指导的黑板前,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各个专业的招生名额是多少,就业率达得到百分之多少,这些比较细微的东西都可以在黑板上找得到。
王天心中迷惘,一边看,一边搔搔头发,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建筑设计”这个版块。
根据黑板上对“建筑设计”这个专业的描述,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个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计划招生二十五人,还有特别提示,确定这个专业之前需要进行重新考试,择优录取,达不到分数线的统统不要,改选其他专业。王天嘿嘿一笑,“这个专业有挑战性,我喜欢。”因为其他的所有专业都是不需要重新考试的,只要填报就行。
心中有了主意,王天的目光在教学楼下搜寻着,穿过密集的人群,终于在教学楼最后一间教室看到了写着“建筑设计”这个专业名目的红色牌子。教室外居然没有人,与周围的热闹喧嚣相比,这个教室外简直冷清得门可罗雀。
教室外的桌子前坐着两个男老师,闭目养神,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仿佛这样的情形早就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忽然听见王天脚步声的逐渐靠近,几乎在同一时间内睁开了眼睛,打量着前方七八米外一个身穿蓝色T恤、灰色长裤的少年。
王天走到桌子前,微笑着道:“两位老师好,我来报名。”
其中一个红脸高颧骨的老师脸上也挂着笑容,“你好,你好,你是我们这个专业第一个报名的学生。”
王天一听,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另一个白皙脸盘的老师也亲切地道:“很好,我深感高兴,能够见到你这样的学生。”
王天受宠若惊地道:“我深感荣幸,居然能成为第一个报本专业的新生。”目光打量了一眼,桌子上两个男老师面前摆着的牌子。红脸老师叫张定,白脸老师名叫郭云。桌子上放着一叠报名表,还有几枝笔。
红脸的张定将一张报名表推到王天面前,又递给王天一支笔。王天略略看了一下表格的内容,提起笔刷刷刷填了起来。
那个白脸郭云看到王天身无旁物,一脸疑惑地道:“王天同学,我实在很难相信,你是来报名读书的,你怎么什么东西也不带,就空着手来了。”
王天一边填表,一边回应郭云的问题,“我是从千里之外的K省独自坐车赶来的,为了避免路上不必要的麻烦,所有就什么东西也不带,两手空空就来了。”
张定目中闪烁着疑惑的神色,“你说什么,你一个人来,从千里之外?”却是难以令人相信。
王天此时已经填好表格,连着身份证一起推到张定面前,微笑着点头道:“确实是一个人,从千里之外而来。两个星期之前就到了S省,找到学校,就在学校附近的饭馆找了个工作,等着今天过来报名。”
郭云接过身份证一看,王天果然是从K省龙华县来的,而且年龄只有十五岁多一点,十六岁不到。还是一个孩子,竟然单身匹马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身份证和王天的表情都是真实的,由不得他不相信。也就是从这一刻起,郭云意识到眼前站着的这个其貌不扬的少年假以时日,绝非等闲之辈。从他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中,见过成千上万的新生,却还从来没有一个新生能有王天这样的胆色和勇气。
此时张定心中又何尝不是惊讶异常?一个声音在心底里响起,“这个学生或许将会是我这一生中最特殊的一个。”他已经有三十年的教学经验,见过的学生,何止千百?但唯独没见过像王天这样的。
郭云掩饰住自己心中的震惊,淡淡地道:“这一年的学费是三千元,加上书费、住宿费、水电费这些杂费五百,一共是三千五百元,你到那边的财务室去交费。交完费就直接过来。”口中说着话,把一张填写好盖了印章的收据递给王天。
王天称谢一声,接过收据,按照郭云的指示向财务室走去。
他身后的两个老师对望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惊讶诧异的神色。
张定喃喃道:“这个学生不简单哪?”
郭云虽然身为老师,但为人风趣幽默,语气中蕴含着一丝挪揄之色,“谁敢说他简单,我跟谁急?”
张定呵呵一笑,“现在孩子是越来越不得了了。”
这时一个一身红衣的女生,头发上扎着一个嫩黄色的蝴蝶结,在一个老人的陪同下,轻快地向这边走来。
郭云微笑一下,轻声道:“又有一个学生来报名了。”
第三十三章 小露身手
财务室的门外也站满了排队等着交费的新生,有的在家长的陪同下,有的则独自一个人,一手拿着收据,一手攥紧手中的钱,有的神色紧张,像是生怕一不小心,手中的钱就不翼而飞了,有的则满脸嬉笑之意,和周围的人笑闹着,似乎并不当回事。
在门外的走廊上三个身穿制服的保安手中拎着警棍,如临大敌地站在那里,仿佛随时会有人来抢劫一样。
王天不由得暗自发笑,心想这些保安也太过小心谨慎了,如今的法治社会,谁敢冒死来到学校里抢劫?他的目光毫无目的在人群中穿梭游弋着,忽然有几个十八九岁的少年映入了王天眼中。
这几个少年脸上挂着一种奇怪的表情,与周围的学生绝不相同,眼神东张西望,像是在寻找什么重要的东西,可是又相互在人群中不断地交换着眼神。王天仔细数了一下,应该是五个少年,脸上的稚气未消,神色间并没有流露出作为新生应有的兴奋和欢喜,反倒是一种极为紧张、随时保持着一有动静就作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