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几天南唐还十分嘴硬,怎么现在又突然转换态度,董遵诲很是诧异,于是向那南唐使者打探消息。使者也有意结交董遵诲,于是知无不言,将最近的情况向董遵诲和盘托出。
原来韩令坤收复扬州之后,立即率领所部将士攻取泰州。而泰州乃是杨氏遗族所居,南吴杨溥让位李昪,病死丹阳。李昪建立南唐之后,害怕南吴遗族作乱,于是将杨溥的子孙强制迁往泰州,关押在永宁宫中,不得外出。杨溥的这些孩子无法外出,又没有长辈照顾,日后长大后在守军的挑唆下居然兄妹通婚,生出许多痴呆的孩子来。
唐主李璟因为后周攻势猛烈,害怕他们攻下泰州后利用杨溥的后代作乱江南,于是赶紧命令园苑使尹延范前往泰州,押送杨溥后代过江,送到金陵安置。
尹延范来到泰州之后,清点杨溥后人,计有男子六十余人,女子数十人。因为韩令坤攻势猛烈,尹延范害怕被周军追上,也害怕杨氏后人借机反抗,居然下令将杨溥后代中的男丁全部斩杀,投入江中,只率领女子返回金陵。
尹延范的这一举动大大激怒了南吴老臣,许多人对李璟更加不满,表现在军事上,就是泰州刺史方讷迫于压力撤退,泰州被韩令坤迅速攻下;鄂州长山寨守将陈泽被手下出卖,被朗州节度使王逵擒获;天长制置使耿谦,举城降周;静海军制置使姚彦洪,投奔南越。
李璟大为恐惧,为了安抚民心,立即下令将尹延范下狱,很快将其腰斩。同时李璟还召集宋齐丘、冯延巳等人商议军情,可是事到如今,冯延巳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够建议李璟迅速向辽国求救。
如今李璟也没有办法,只能寄希望于辽国,重金招募死士,命他们携带求援国书悄悄潜往辽国。那些死士很是卖命,奈何运气太差,刚走到淮北就被周军拦住,将那求援的南唐国书搜了出来,送到了寿州城下的周军御营。
见消息走漏,南唐再也没有办法,主政的冯延巳于是再次奏请与周朝和谈,委派司空孙晟、礼部尚书王崇质等人向周朝递交降表,愿意按照旧例,成为周朝的藩属国,奉周朝为正朔!
孙晟受命之后,对冯延巳说道:“这次出使周朝,本应是冯公你的差使,只是我如果再行推辞,实在是有负先帝的恩宠。这次我情愿代替冯公北上,如果能与周朝议和,那我孙晟也算是对得起两代陛下对我的信任;如果无法达成和议,我孙晟宁死不受周辱!冯公等主掌朝政,也该多思考下主辱臣死的大义,不要再痴迷于党争误国了!”
史载冯延巳很是惭愧,于是又命令工部侍郎李德明,与孙晟等一起出行。李德明其实早就有心投降周朝,得到任命之后立即派出信使前往周朝报信,信使的第一站就是滁州。
董遵诲审问良久,发现信使并没有欺瞒,连忙派人飞马禀告郭荣。这议和可是大事,必须等候郭荣的裁决,董遵诲哪里敢擅作主张?!如果没有郭荣的命令,董遵诲甚至不能放任他们自由通过滁州。
不久,董遵诲就接到郭荣的命令,让他向南唐使者展示军威,并派得力人马护送他们前往寿州。于是董遵诲抓紧时间挑选精锐士卒,并加以训练,等候南唐使者的到来。
第372章唇枪舌剑
第372章唇枪舌剑
孙晟一行还没有走出唐境,就又得到了好几个坏消息:光州兵马都监张延翰投降周军,刺史张绍弃城逃走;舒州被周军攻克,刺史周宏祚投水自尽;蕲州守将李福投靠周军,献出蕲州城门,知州王承俊被杀。整个南唐,愁云黯淡,坏消息不断!
孙晟望天长叹,忍不住对随从说道:“国事如此颓靡,周军岂会轻易允许和议,我这次恐怕回不来了!”
众人大为悲伤,有些人甚至落下泪来。不仅孙晟等人来到了滁州,滁州周军守将董遵诲命令部队在城门处列阵,以盛大的军容欢迎南唐议和使团。
孙晟等人看着眼前衣甲鲜亮的甲士,看着整齐划一的队列,愣是被震慑地说不出话来。他们面前的两千甲士,乃是董遵诲从两万守军中选出来的精锐之士,又经过董遵诲的紧急队列训练,虽然战斗力提高不多,但拿出来唬人那是再合适不过。
孙晟悄悄对李德明说道:“周军将士个个威武雄壮,如果任由他们南下,金陵府的那些老爷兵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万一周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咱们恐怕要被迫答应更屈辱的条件,咱们必须昼夜兼程,早日到达寿州,凭借这仅有的筹码取得较为合适的停战条件。”
李德明连连称是,他虽然心向后周,却也知道自己只有在南唐取得更高的地位,才会在后周得到更多的重视。
于是孙晟、李德明一行迅速离开滁州,在董遵诲亲率骑兵的护送下,昼夜兼程赶往寿州城下,拜见后周皇帝郭荣,并献上李璟的称臣表文:
“伏自上将远临,六师寻至,始贡书于间道,旋奉表于行宫。处仰天光,实祈睿旨。伏惟皇帝陛下,受命上玄,门阶中立,仗武功而戡乱略,敷文德以化远臣。朝阳普照,爝火无光。春雷发声,蛰户知令。
伏念天祐之后,率土分摧,或跨据江山,或革迁朝代,皆为司牧,各拯黎元。臣由是克嗣先基,获安江表,诚以瞻乌未定,附凤何从?今则青云之候,明悬白水之符,斯应仰祁声教,俯彼遐方,岂可远动和銮上劳薄伐?有拒怀来之德,非诚信顺之心。
臣自遣钟谟、李德明入觐天朝,具陈恳坎,便於水陆皆戢兵师。方冀宽仁下安亿兆,旋进历阳之旌旆,又屯隋苑之车徒缘。臣既写倾依,悉曾止约,令罢警严之备,不为悍御之谋。其或皇帝陛下未息雷霆,靡矜葵藿,人当积惧,众必贪生。臣复思东则会稽,南惟湘楚,尽承正朔。俾主封疆。自皇帝陛下允属天飞,方知海纳虽无外之化,徒仰祝於皇风。
而事大之仪,阙卑通于疆吏,惟凭玄造,猥念后期。方今八表未同一戎,兹始傥或首於下国,许作外臣。则柔远之风,其谁不服!无战之胜,自古独高。别进金千两,银十万两,罗绮二千匹,伏祈赐纳。臣幸与黎人共依圣政。蚩蚩之俗,期息于江淮;荡荡之风,广流于华裔。永将菲薄,长奉钦明,白日誓心,皇天可质!处输肺腑,上祈冕旒,俟圣言以听朝命。”
李璟此时为了自保,已经顾不上脸面,不仅许诺削去帝号,还自降身价,与吴越等地一样,成为后周的藩属国。同时,李璟还愿意献出黄金千两、白银二十万两及绫罗绸缎等硬通货,换取周军的撤兵。
在李璟看来,自己已经做出了重大让步,希望郭荣能够答应自己的请求,不要得寸进尺!而在郭荣看来,周军已经攻下了淮南一半以上地区,各部捷报纷传,拿下整个淮南只是个时间问题,他完全没有必要答应李璟的请求。
于是郭荣满脸不悦,怒声说道:“你们不过是拿着这么一张破纸就来搪塞、糊弄朕,你以为朕就这么容易上当受骗吗?!”
孙晟微微一笑,从容回答道:“我家主上派遣微臣前来称臣纳币,书礼俱到,怎么能是虚文,更不是什么破纸,岂能说是来蒙混陛下?况且陛下此次南征,避过已经奉表臣服,自古以来中原上国都是讨伐叛逆、赦免臣服,从没有例外。陛下乃是英明之主,想必肯定会答应我国的请求。”
郭荣也是个实在人,他冷笑着说道:“朕此次率军南下,一是为了征讨你国的不臣之举,二是为了淮南的土地,难道是你献上这么点金银财帛朕就率军回国,真是笑话!只要攻下淮南诸地,光是缴获府库,就能得到数倍于你们进献的财宝!如果你们真想让朕退兵,那么赶紧将长江以北的州县全部献上,朕才会考虑一二!”
既然李璟想要议和,那郭荣索性狮子大开口,对南唐狠狠敲诈一番。孙晟主动请缨前来议和,为的就是尽可能保全南唐的权益,又岂会随便答应郭荣的讹诈。
孙晟平日里虽然有些个口吃,但是面对郭荣,这次他却超水平发挥。就听孙晟大声反驳道:“江北这些土地乃是先朝传留,并不是取自大周。而且我主现在已经奉表称臣,成为了大周的藩属国。我朝土地相当于也处在大周治下,皇帝又何必苦苦相逼呢?”
郭荣大笑,沉声说道:“朕若是非要逼迫你们呢?”
孙晟也大声说道:“我唐国虽然相对弱小,可也有甲兵三十余万,恐怕你们周朝还没有这么强大的胃口,小心胀破了肚子!”
眼见着两人越谈越崩,郭荣脸上已呈怒色,侍立一旁的董遵诲上前说道:“唐使休得妄言,我部占据滁州之后也曾打探你们唐军实力,你们现在不过是十余万兵马,且守护在金陵附近,不敢乱动,哪里还有三十万大军?!”
郭荣连连点头,怒气稍消,大声说道:“道安说的不错,朕也曾派出细作,你们不过是十余州郡,哪里有这么多兵马,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欺蒙于朕!”
被郭荣、董遵诲揭破老底,孙晟脸上一红,随即恢复平静,大声狡辩道:“我们虽然只有精兵十余万,不过却有长江天堑,飞湍千里,风涛激涌,可以抵上十万精兵。而且……而且我国国师宋齐丘智谋宏远、机变如神,足可与王猛、谢安比肩。在他的指挥下,我军战力剧增,也可抵上十万兵马!”
为了维护南唐的利益,孙晟居然顾不上事实,对一向看不起的宋齐丘大加吹捧,试图强词夺理,误导郭荣。可是国与国之间想来讲究实力,如果没有实力做后盾,一切都是空谈,这就是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就像是美国公民惹出了事自然有军队兜着,恐怖分子袭击他们也得考虑考虑得失;而中国国民走出国门,基本上小心谨慎,因为咱们的防御性军队对国外的震慑实在是有限。当然,等到国家富强了,中国的态度自然也会强硬起来。
孙晟在这里说个不停,可郭荣只是轻轻冷笑,孙晟的所有犀利言辞就全都失去了震慑能力,没有实力只剩下嘴皮子,哪里会有半点成效!
董遵诲便有些冷场,就接过话来说道:“汝等不必在此絮絮叨叨,汝国一天不考虑割让江北之事,我国陛下就不会考虑退兵之事!”
这时李德明心中胆怯,也怕孙晟继续口出狂言,惹怒了后周君臣将求和之事彻底搞砸,于是他上前说道:“微臣临行之时,曾得相国吩咐:只要陛下同意议和,我主愿意献上濠州、寿州、泗州、楚州、光州、海州等六地,每年向陛下进贡岁币百万!”
郭荣见逼出南唐的底线,心中很是得意,便笑着说道:“你说的才是正话,不过光州已经被朕的大军攻克,就不必再由你们进献。其余各州,朕也已经发兵攻取,相信很快就会有捷报传来。只是那寿州刘仁瞻一直据城而守、不肯投降,朕也觉得他是个人才,不忍心强攻寿州。如果你们真心献城求和,可替朕将他招来降我大周,也算是昭显你们的诚意!”
李德明听了大吃一惊,他可不敢去寿州城中冒险。这刘仁瞻是个死脑筋,如果杀了自己祭旗,自己岂不是冤枉。而且自己好不容易才给后周君臣留下好印象,如果徒劳无功,岂不是有损自己的形象。再说了,现在刘仁瞻之所以还能够保住城池,无非是人家周军不肯付出重大牺牲而已。周军一旦不惜代价急攻寿州,区区一个孤城,难道还能真挡住周朝大军不成?!
等到周朝拿下寿州、吞并淮南,说不定就会过江,将南唐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