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起明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降价,粮食价格当真是一泻千里。浙江这些东南省份的粮食价格几乎与福建等省持平,即使是北京,山西,陕西等地的粮食价格也从原本的四五两一石的价格,降低到了二两以下。

粮食如此疯狂的下跌,那些刚刚介入粮食贩卖的官商和大明朝廷倒是没什么。但是那些在此之前就将大量的资金放在了粮食囤积上的无良奸商们就彻底的倒霉了。

他们的财富基本上蒸发了一半左右,无数通过筹集资金介入这一行的人,因此而倾家荡产。

不要以为粮食价格降下来了,对大明是件好事。对于西北地区已经彻底破产了的普通百姓来说,二两一石和四五两一石没什么区别,反而是农民军的粮食更加的充裕了。

而对于浙江,江苏,两湖这些产粮大省来说,出现了大面积的自耕农破产的现象。

这个时候,一个决定更是让大明的国运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吴荣堂上书皇帝,请求大明官员,军队的饷银全部停止以银两进行发放,全部改发粮食。而收取税收则全部要求以银两进行收取。这一来二去,朝廷还能赚取大量的利润,以支持庞大的军队开支。

这一建议表面上是解决了大明财政的窘迫状况,维持了军队的稳定。但是其实质是什么呢?

大明缴税的主体是谁?是那些薄有资产的小自耕农,本来粮食价格大跌,就已经让他们的生活困顿不堪了,而大明还要采取这一手,继续以银两进行税收结算,而且还必须同往年一样。他们一年所收成的粮食,交完税,就什么也不剩下了。最后只能放弃粮食种植,上山当土匪得了,那样反而能够过得更好。

所以,粮食多了只是让大明各地的百姓获得粮食更加容易了而已,对于大明的社会结构的稳定,反而是起到了负作用。大明的根基就这样,被一点点的腐蚀殆尽。

这正是中华帝国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即能让更多人能够活下去,更能给大明带来些麻烦,真是一举数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新章节 五百一十三章野心勃勃的辽东建设计划

收费章节(8点)

五百一十三章野心勃勃的辽东建设计划(第二更)

中华帝国这段时间根本没有时间去对付大明,出兵大明,所以尽量让大明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不停的骚扰中华帝国。

或许有些人认为这不可能,因为中华帝国强,大明弱,大明怎么可能主动骚扰中华帝国。

但是不要忘了大明的那些文人的头脑并不是正常人能够理解的,他们需要攻击对象,需要自己在中枢的存在感。

如果没有事的话,那么就会有人弹劾洪承畴或是孙传庭的无所作为了。他们会说洪承畴和孙传庭善守不善攻,要换个人选了。还好大明是真的够乱的,即使有人有这种提议,崇祯也没有理会。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萧明乾可以安心的消化新占的领土了。

大明的东南三省麻烦不断,东北地区的问题也非常的大。

经过库页岛的辽东移民的回迁,东江镇百姓的收容,大明控制之下的宁锦地区的百姓,那三十多万的大明,蒙古,朝鲜俘虏以及受到大量土地使用权吸引而来到辽东淘金的百姓,辽东地区的人口总数总算是超过了二百万,达到了二百一十万。

但是这二百一十万人对于辽东辽阔的土地来说,根本就是少的不能再少了。虽然因为俘虏的原因,使得青壮在其中占的比例非常的大,但是可以抽调的人力根本就不过百万。

问题是,萧明乾对辽东的规划非常的庞大。萧明乾希望在五年内,将辽东建立起完善的公路网。

他规划中的公路网主要有四条,一条连通宁远,锦州,大凌河,义州,沈阳。第二条,从新建的娘娘宫港口一路北上通过辽阳,直达沈阳。第三条,从旅顺沿着辽东半岛东海岸一路北上,然后在新建的丹东港折向西北直达沈阳。第四条是从沈阳一路北上,通过抚顺和铁岭,抵达开原。

四条公路网,规模之庞大,让得到这个消息的大明百官惊得是目瞪口呆。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这三条公路的建设场景,但是个人都能够知道这四条公路的建设得耗费多达的人力物力。

大部分大明官员都觉得中华帝国的君臣真的是疯了。这样的巨大工程,都可以同大运河的规模相比拟了。

所以不少人都认为中华帝国肯定会是第二个大隋朝,虽然强盛一时,但是最终会很快崩溃。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中华帝国,即使是普通百姓都为这个庞大的公路网建设计划而兴奋的无比疯狂。

四条庞大的公路,耗资达到三千万,这意味着多大的一块肉。百万建设大军将会消耗掉多少的物资,就是向这百万人提供所需要的肥皂也能让一个肥皂工厂发大财。

这还只是非常不常用的东西,海量的粮食消耗,海量的肉食品消耗,海量的布料消耗,海量的建设工具消耗,海量的餐具需求,海量的药品需求,海量的…………。

总之一切的一切的需求都是海量的,这会让多少人赚取无数的财富,这会让多少的工厂能够加大自己的产品的产量,会让多少工人会在年底的时候拿到丰厚的年终奖励。

在工业时代,大规模的工程并不会是一种消耗国力的行为,反而是一种刺激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手段,他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比战争的刺激作用来的更加良好,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大明官员都看不到这些,有少数大明官员心中就担心异常。先秦时期,韩国的疲秦之计,反而使得关中平原一片沃土,不仅没能消耗掉秦国的国力,反而使其大大的增强了。

现在的中华帝国到底会是秦,还是隋?这个问题真的让很多人心里不安。

中华帝国虽然在刚刚立国的时候大规模的抽调民力去建造庞大的公路,但是萧明乾并没有顾及国内的反对,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死伤惨重的军事行动。

而且他们也没看到那些被抽调去建路的百姓有什么怨言传出来,反而有一种传言传到了大明,那就是因为这四条公路的建设,那些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对于这些,部分大明官员还是能够看到的。他们不同于那些满脑子权力争斗的官员,他们能够相对客观的看待中华帝国的一切,虽然他们不喜欢中华帝国,但是他们不会无视中华帝国的这些动作所代表的意义。但是他们只能看到了表面,并不能看到中华帝国的内在的能量。

而这种能量将会在辽东爆发出来,为了使这种爆发更加的彻底,更加有力,萧明乾想要在辽东建立比之台湾还要大的钢铁工业体系以及那野心勃勃军工体系,以建立起再次扩张的基础。

不过,到华元一八五一年底,萧明乾在辽东很多事情都无法实现,港口建设和公路建设已经将人力全部都给用完了。那些钢铁厂虽然已经派遣了技术人员去辽东进行铁矿和煤矿的考察,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是发现了一座铁矿和一座露天的煤矿。

至于钢铁厂,现在还没有条件去建立,因为人力,让人难以忍受的人力缺乏的状态。

百万人力,虽然不少,但是对于一切都是零的辽东来说,少的可怜,少到萧明乾至少要花上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缓解这种状况,而且还需要大力的鼓励移民辽东。

所以虽然有很多人认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之下,移民基金已经没有继续维持下去的必要了,但是萧明乾依然坚持着让移民基金继续的存在下去。

而且现在已经彻底的从支付商人钱来进行移民转变为对那些移民到中华帝国人口稀薄地区百姓进行各种形式的补助。

最终在人力的巨大需求压力之下,萧明乾不得不接受陈元贇的建议,将部分将要移民南洋的朝鲜人送到辽东去做些事情。

通过几个月的劳作时间,让他们的虚弱的身体在这个过程中调理好,以减少海运的时候的麻烦。这么做,至少能够减少传染病暴发的可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新章节 五百一十四章热火朝天的辽东建设

收费章节(8点)

五百一十四章热火朝天的辽东建设(第三更)

辽东的建设不仅仅是公路网的建设,还有其他的如水利建设,教育投入等等。所以这两百万人根本就少得可怜。

但是萧明乾可不想通过自己的手将辽东变成朝鲜人的天下,所以即使辽东人口少到这种程度,萧明乾依然没有向辽东大规模移入朝鲜人,这是萧明乾一直以来的坚持。

不过陈元贇提议,可以将要移民到南洋的朝鲜人先迁移一部到辽东的公路,港口建设工地上。

一来,可以为辽东的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二来,可以让这些已经被朝鲜的士绅阶层给折磨得跟乞丐没什么两样的平民百姓在工地上丰富伙食调养之下,能够承受得了大规模的远洋运输,不至于他们在路上就大批大批的死去,也不至于一下船就给目的地带去什么流行病。

有人会说,在此之前,从大明移民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条件,为何要对朝鲜人这么好。

这里面就要解释一下了,一来当初的移民的主体力量是商人,他们每艘船所携带的百姓数量只有几十人,条件还算不错。二来,当初的汉人也不是没有经过调养,为了方便移民,很多的商人都在岸上设立了供移民暂住的聚集点。

这次朝鲜的移民同之前的移民不同的是,这次是大规模,集中化的移民。而移民的主体力量是海军自己的运输船队。

一艘船往往要装个两三百人,五个多月来,移民人数达到了八十万人。这样的移民方式,导致两万多朝鲜人在路上因为各种原因死去,而且为了防止发生大规模的传染病,医务部是头疼不已,想了很多的办法,采取了所有能够采取的措施来减少死亡的人数和防止疾病的发生。

可以这么说,这一次的迁徙,是朝鲜人的一次血泪之路。只不过,在萧明乾的故意掩盖之下,知道这一点的人根本就没多少,百年之后,甚至只能在野史上寻找蛛丝马迹了。

这个时候正值辽东公路建设全面开始的阶段,虽然有些路段还在规划,但是不少路段已经开始动工了。

虽然萧明乾已经开始在辽东建立起了三个水泥厂,但是产量依然不够,只能从台湾向辽东运输。于是乎无以计数的水泥,钢铁等等物质疯狂的运向辽东,整个辽东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而家中已经储存了两年也吃不完的粮食的辽东百姓这才相信,在中华帝国,粮食这种东西从来都不用担心。

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的更好,为了让自己的家人也能够和那些从台湾,从库页岛来的人一样住上漂亮的小楼,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也能够进入刚刚建立起来的学校读书,甚至为了让自己的婆娘或是女儿更加的漂亮,上百万的辽东百姓汇聚到了各个建筑工地之上干活。为此,甚至让辽东绝大多数的土地彻底的抛荒了。

但即使是这样,人力还是不够,特别是那些危险的工作。

中华帝国的用人方式完全是自愿的,在雇佣辽东百姓的时候,便将他们所要从事的工作说的是一清二楚,有什么危险也让他们提前知道。

在到处都要人的情况之下,谁还愿意去干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