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晓转过头。

“只因我希望自己对你的看法是错误地,故而想亲自来此确认一番,不过,姓王的,你也无须得意,过了一会,你就笑不出来了!”

“是吗?”

王伯当脸上仍然带着笑容。

“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天黑之后,罗晓的亲信并未等到罗晓的信使,也未见罗晓回来,于是,他决定遵从罗晓的命令,出城赶往盟津渡口,将浮桥烧毁。

盟津渡口距离河阳城不远,步行只需要一刻钟,沿途皆是大道,正因如此,为了隐藏踪迹,罗晓的亲卫们并没有打着火把疾行,而是冒着夜色疾行,在浮桥的北桥头,有着一个卫所,驻守卫所的士卒隶属王伯当部,卫所只有十来个士卒,毕竟,要想从北岸占据浮桥,就必须先把河阳城攻破才行,所以,不需要过多的士卒驻守卫所。

负责烧毁浮桥的这一行有一百来人,全是罗晓地心腹亲信,要不是怕打草惊蛇,罗晓恨不得把自己所以的军队都派出去,不过,有这一百人,他相信足以完成烧毁浮桥的任务了。

不一会,这伙人就赶到了浮桥的卫所前,到了地头后,已经没有隐藏踪迹的必要了,带头的人一声令下,下令手下点燃手中的火把,大张旗鼓地朝卫所赶去。

“什么人?”

距离卫所还有数十步时,卫所地哨兵出声高喊。

“我乃罗晓将军亲卫,奉罗将军号令,前来替换卫所防务!”

“可有王将军令箭?”

“快!”

那个带头人低声喝叫手下的人加快步伐,然后,他提高声音喊道。

“王将军地令箭在此!”

“是吗?快停止前进,请派一个人将令箭拿来过目!”

“妈的!”

领头那人轻轻骂了一声,他算了算距离,现在距离卫所不过五十步不到,数息之间,就能冲过去,到了这个地步,他决定不再伪装了。

“儿郎们,跟我冲!”

他一手持着火把,一手拿着横刀,一马当先,向卫所冲了过去。

“杀!”

身后的同伴高声嘶喊,随他一起,一百来人的齐声呐喊在夜色中远远传了开去,旁边山林的宿鸟惊起,扑腾扑腾,振翅飞了起来。

“梆!”

卫所突然响起了梆子声,顿时,卫所地墙头上出现了大量地火把,将夜色驱散开来,光明大放。

在卫所的墙头,以及围墙下面,密密麻麻地站立着一群人,他们排着整齐地队列,分成几排,大家都手持弓弩,箭已上弦。

“放!”

高月手上高举一面小旗子,声音落下,小旗的旗尖落下,平指前方,与此同时,身旁的亲卫敲响了梆子。

“梆!”

箭矢离弦,发出呜呜的声响,冲入了黑夜之中,顿时,对面拿着火把疾奔而来的那群人纷纷倒地,惨叫声不绝于耳。

“放!”

“梆!”

第一排的弓箭手退下,第二排的弓箭手上前一步,拉动弓弦,对面的人群又倒了一片,地面上,掉落着许多火把,草丛被火把点燃,星星点点地燃烧起来。

随着一轮轮箭雨的射出,对面仍然在向前疾奔的人越来越少,当最后一个人倒在距离弓箭手五步左右的地方时,回荡在夜色中的就是一片呻吟声。

高月转头望向北面的河阳城,那里被黑暗所遮掩,火光显得极其朦胧,根本就看不清楚具体的情况,不过,高月知道,这个时候,夏军应该已经进城了吧?

其实,在下午和王伯当的会面之前,王伯当就已经决定向夏军投诚了,确定高月是夏军的奸细之后,他更是坚定了投诚的信念,毕竟,有高月在中间牵线搭桥,彼此间就会少了许多误会,只不过,因为高月欺骗了他,所以,他决定和高月开一个小小的玩笑,吓一吓他,因此,有了下午的那一幕出现。

见没有吓到高月,王伯当也不以为甚,而是迅速和高月商量献城的事宜。

夏军夺取河阳,下一步自然是过河奔袭金墉,偃师,有机会夺取东都更好,如果不能,至少也要截断东都和荥阳的王世充大军的联系,因此,河阳不重要,盟津渡口的黄河浮桥才是重中之重。

罗晓既然有烧毁浮桥这个念头,王伯当自然也有保护浮桥的计划,他非常清楚,罗晓是很难策反的,正因为罗晓对王世充忠心耿耿,王世充这才把他派到河阳来,监视王伯当的一举一动,再加上罗晓的家人都留在洛阳作为人质,因此,王伯当一开始就没有策反罗晓的念头。

他知道自己只需要牢牢守住河阳北城,将夏军放进河阳就行了,到时候,罗晓的那两千人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不过,除此之外,他还必须保护黄河浮桥,若是浮桥被毁,就算他献了河阳城给夏军,功劳也不会有多大。

所以,决定投降之后,他就让心腹将领率领精兵一千出了南城,通过黄河浮桥,进入河南,夺取了南岸那个军营的控制权,而这个时候,罗晓对此还一无所知,他采取应对的时间已经晚了许多。

四月十日,郑国河阳守将王伯当献城降了夏将尉迟恭。

四月十一日,夏军尉迟恭部通过黄河浮桥进入河南,直奔金墉而去,四月十三日,刘雅,薛万彻率领后续部队通过黄河浮桥,十六日,刘雅和薛万彻包围了偃师城。

第一百一十九章 高畅大战裴元庆

四月下,河南封丘。

风迎面吹拂而来,高畅虚挥了一下马鞭,身下的大宛名马心领神会,轻轻迈开步子,在青葱的草地上小跑起来,远处,封丘城青黑色的城郭如同一只猛兽盘踞在前。

在高畅身后,数十名骑马的亲卫随他一起往前面的封丘城驰去,马速很慢,跟在这群身后的夏军步兵方阵无须奔跑,就能紧跟在这些骑兵身后,不致掉队。

士兵们每个人的嘴里都嚼着一根木棍,或是别的一些什么小物事,以免发出声音来,按照训练时的标准,摆出作战状态的士卒是不允许发出任何声音的,眼前这只部队乃是高畅的禁卫军,一直跟随高畅作战,在禁卫军中担任军官的皆是以前高畅在平原起兵时长河营的老人,是的,当初那批人,能够活下来的大部分都成为了军官,遍布在夏军的各个部队之中,在禁卫军中占领的比重最重。

军官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士卒们也不差,同样是上过战阵的老兵,而且是狂热的灵宝信徒,不然,就算士卒的武艺如何高强,立下多少汗马功劳,若是对高畅的忠诚度不够,他们也不会被选入禁卫军,用后世比较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这些禁卫军的汉子们,个个都是在军事,政治两方面过硬的人物,经得起残酷的烽火岁月考验。

行军鼓单调而沉闷的鼓声缓缓在原野上飘荡,一下,一下,直冲云霄,不知道是不是被鼓声所迫,原本漂浮在空中的几朵白云也远远地飘了开去,不知去了何方。

士兵们手持武器,排着整齐的方阵。踏着行军鼓的鼓点,一步一步向前行去,脚步声整齐划一,就像一个巨人在大地上行进一般。声音犹如闷雷。

禁卫军们身上都穿着银色的制式盔甲,从远处望过来。就如一片银色的海洋,朝着封丘城缓缓涌动,虽然,只有五千人不到,军威却极其盛大,气势格外惊人,若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敌卒见到这番景象,恐怕连拿刀地勇气都没有。

高畅举起手,他手下的战马缓缓停了下来,不再向前奔跑。现在,他距离封丘城不过五里地,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封丘的城楼,在城楼上,一面黑色金字的裴字大旗正在迎风飘扬,高畅目力惊人,他清楚地瞧见在那个金色地裴字旁边。在黑色的旗面上,绣着一行金色地小字。虎威将军东北道行军总管。

目光徐徐在城楼上扫过。

城墙上非常安静,并没有惊慌失措的士卒到处奔走,这样看来,城内的守军并未被城外高畅摆出的这副大阵仗吓到。

不愧是裴家军,不愧这百战之名。

根据敌情司的线报。高畅知道在对面这个弹丸小城里面。只有三千士卒,为了躲避战乱。城内的百姓大多已经撤往了后方,或是散步在山野,整座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座军营,以区区三千人就要守住一座简陋的城池,就算他们是以精锐的悍卒为主的裴家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即便如此,高畅越不愿意让手下地士卒去强攻封丘,无他,封丘城对他来说无足轻重,他的整个战略目的不需要封丘这座城池,他反倒对裴家的这三千精兵有兴趣,嗯!更准确地说,他是对裴氏父子有兴趣。

裴仁基是一个不错的统军将领,裴元庆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勇将,不过,这两点还引不起高畅的关注,他关注地是裴氏父子的名声和威望。

若是裴氏父子能够阵前反戈,背弃王世充,投靠于他,对东都郑王朝地那些其他武将和大臣们当起一个难得的表率,到时候,将会有源源不断地人会对大郑王朝反戈一击,为他效命,是的,高畅坚信会如此,在他看来,王世充的大郑王朝原本就先天不足,就像是一栋四面透风,根基不稳的房屋,只要将一根房柱撤出,就会轰然崩塌。

在封丘城外,夏军有着一座大军营,只是,现在那座军营已经空了下来,高畅率领禁卫军仍然镇守在此,其余一万多人马已经由徐世绩统率,绕过封丘城,前往他处伏击从白马撤退地段达部了。

得到酸枣失陷,阳武危急地信息之后,王世充按照王仁则的献计,命令裴元庆坚守封丘,段达即刻从白马撤军,向西转进,尽一切可能夺回酸枣,几乎是在王世充行动地同时,高畅安排在王世充内部的敌情司探子就把这一情况传回了前军大营,知道这一消息之后,高畅立刻分兵,让徐世绩前去攻打灵昌,争取吃掉段达的部众,他自己则率领禁卫军牵制封丘城内的裴元庆,让其不敢动弹半分。

虽然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制造优良的攻城器械,不过,高畅的禁卫军只有五千人不到,他舍不得将他们的性命浪费在攻城战上,今日,之所以摆出一副攻击的态势,也不过是想起到威吓的作用,能够引得城内的守军出城来战,当然最好不过。

高畅停下来后,在原野上传荡的鼓声也停了下来,取代它的是一声清脆的梆子声,三声梆子响之后,士兵们停止了前进,瞬息间,由徐徐如林变为了不动如山。

高畅纵马在军阵的前方驰过,一个强壮的力士扛着他的王旗在身后紧紧跟随,士兵们狂热的目光随着高畅或是那面王旗的身影移动,在这一刻,前面就算是深渊,高畅要是命令他们跳下去,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听令行事。

“呜呜!”

远处的封丘城内,响起了沉闷的牛角号声,高畅勒住马缰,回首望向封丘,那里,依然吊桥高悬,城门紧闭,城头上仍旧鸦雀无声。看不见一个人影。

在封丘城内,在高大的城墙下面,在狭长的瓮城门道内,身着黑衣黑甲的郑军将士们正排着纵队。杀气腾腾,准备出城作战。在纵队的前方,裴元庆身披重甲,正准备上马作战,两个力士分左右站立,肩膀上扛着他的两柄大锤。

“少爷,使不得啊!”

一个中年将领挡在裴元庆地面前,神情惶急,不准裴元庆上马。

“裴福,快走开,不要拦小爷我的路!”

那个叫裴福的将领仍然拦在裴元庆的面前。没有听从他地号令。

“我的好少爷啊!夏贼兵锋强大,气势正盛,我军正应该避其锐气,凭城自守啊!此刻率军出城和夏贼会战,不是正中贼子之计?”

“小爷我理会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