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官员出了城门。一眼望见这手拿豹皮地姑娘。就咧开嘴巴哈哈大笑起来:“真巧。真巧!皇上差我选宫娥彩女。我拣来拣去。就是百个差一。想不到在这里她自己送上来了!”一面笑。一面回头喝道:“兵士们。快快她!”
兵士们哪知道这纤纤巧巧地姑娘竟有降龙伏虎地本事呀!听到上司一声命令。便一窝蜂似地扑了过去;姑娘只三拳两脚。把他们打得七零八落。那个官员正想逃走。姑娘眼快手起。一把将他从马背上揪下来。往石头上一摔。摔得他脑袋开了花。
姑娘救下九十九个姐
大祸啦。怎么办呢?大家都要她出主意。姑娘那双珠儿一转。说:“对呀!方腊大哥不是在碣村招纳受苦兄弟么?现在我们姐妹落难啦。就投奔他去吧!”那姑娘领着九十九个姐妹。一齐来到村地方腊大营。对方腊说:“方腊大哥。收留我们这一百个落难地姐妹吧!”方腊问情了原因。一律答应。一百个姐妹就留在方腊地大营里。方腊先叫她们到军营里去烧火做饭。她们都不愿意;又让她们相帮弟兄们缝缝洗洗。她们也不肯去。问她们高兴做什么。原来要上阵去打宋兵呢!方腊听了很高兴。也一口答应了。从此以后。那姑娘每天带着九十九个姐妹、在场上教武艺。
今天使枪,明天射箭,不到一个月工夫、都成了出色地女兵了。
方腊看在眼里,心里着实佩服那姑娘。姑娘呢,对方腊又尊敬,又亲热,在众人面前,左一声方腊大哥,右一声方腊大哥。方腊没有妹子,后来就索性认她做了亲妹妹,这样一来,方腊称大王,她就是公主啦。姑娘当了公主,九十九个姐妹高兴煞啦,每人采一朵野花给她去贺喜。她自己也采了一朵,凑成一百朵。姐妹们把这一百朵花,扎成个花花绿绿的百花冠,戴在她头上。从此以后,方腊这支农民起义队伍里地弟兄们,就都叫她“百花公主”。
不久,方腊领着大军去攻打杭州,留下百花公主操练女兵。女兵营的大旗插在山头上,迎着山风呼啦啦地飘。许多许多地姑娘媳妇,都路远迢迢地赶来投奔她。方腊的大军打到杭州城下的时候,百花公主手下的女兵已经是成千上万。
方腊攻打杭州城,一日打不开,两日打不开。半月过去了,方腊有点儿发急。
消息传进百花公主的耳朵里,她立刻擂鼓召集女兵、女将,说:“嫂子婶娘、姐姐妹妹呀,大哥在杭州城下搁住脚啦,我们大家去相助一阵吧。”
这些姑娘媳妇们听百花公主这么一说,个个都磨拳擦掌,马上拔营出发,日行一百,夜走八十,一日一夜就赶到杭州城下,在凤山门外一座山头上安营下寨。百花公主骑着高头大红马,泼刺刺一直闯进方腊的大营里,方腊见了她,皱皱眉头说:“阿妹呀,这城不好攻呢!”
百花公主向方腊问了军情,然后凑到方腊耳朵边唧唧咕咕讲了一阵,方腊不住地点头。一天两天,三天四天,方腊整整十天没有发兵去攻城,反而把军队退后了几里路。被困在城里的官军就趁这个机会,放一些老百姓出城来砍柴打水。出过城的老百姓回到城里,便把城外听到的新闻讲了起来。什么玉皇大帝差阿囡百花公主下凡,相帮方腊打天下哪,什么百花公主会呼风唤雨,手下有多少多少天兵天将哪!……你传来,我传去,越传越厉害。不久,官军都听到了这消息,个个吓得头皮发麻。
这天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光,天上地下一片漆黑。在凤山门外一座小山头上,一下子举起上万支火把,就象突然从天上降下来似的,照得整座山头通红闪亮。百花公主在石头堆的台上点将了。她叫女兵们都解了头譬、辫儿,把头发披散在两肩和背后,每人头上裹一块红绸头巾,上面扎一面小铜镜。只听得“轰隆,轰隆,轰隆”三声大爆绣放过,战鼓便“冬冬冬”地擂将起来。百花公主舞动两杆银枪,一马当先,后面跟着无数兵女将,哗啦啦地往凤山门冲杀过来。
女兵女将头上的小铜镜,在火把下面,一闪一闪地反射出耀眼的亮光。城头上的官兵,本来心里已经很虚;这辰光远远望见这般模样的兵将冲过来,吓得魂也飞跑啦,都惊叫起来:“神兵来了!神兵来了!”神兵一来还得了!轰地一下子,城头上的官兵逃散得干干净净。就这样,百花公主领着女兵女将冲进了凤山门。第二天,整个杭州城就被方腊义军占领了。
这个传说并非虚构,方腊攻下重兵把守的杭州也确实用的是这个计策,从这一役足见方百花不仅貌美而且智勇双全,也因此广为明教教徒尊敬爱戴。这个方百花让卢俊义不禁想起来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方腊之比洪秀全,方百花之比洪宣娇是何其相像,不同的是方百花更单纯些,没有洪宣娇那么多驾驭男人的手段。所以卢俊义敢放心让她带一支军队,也敢放下芥蒂去迎娶她。当然这也是在消除了李师师的芥蒂以后方才行动的。
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
百花被称为百花公主那个传说半真半假,巧妙设计是真,原本身份是假。这个时空里的方百花并不是方腊的义妹,而是亲妹妹,她从小跟着哥哥方腊、方七佛等人长大,她学来的武艺也是跟着明教的几个护教法王如王寅、石宝等人学到的。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虽然有道术,有武艺,但没有武功,明教的武艺中没有什么乾坤大挪移。细想一下就是了,明教从西域传来,而内功从经脉而走,西域那些蛮夷可能知道什么静脉动脉但那里知道什么经脉(内功中的经脉跟血脉截然不同),明教这些将领的武功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功夫,乃是世代祖传下来并被后辈渐渐发扬光大的。
明教上下觊这位“圣女”的男教徒比比皆是,奈何都达不到方百花心中的目标。方百花心中的夫婿最起码要比她有智慧、还要比她武功高,刨除根本不可能的方腊、方七佛、王寅等人,符合条件的男人在明教里是没有的,普天之下也是凤毛麟角。
本来方腊准备将方百花嫁给王庆或田虎去联盟,奈何王庆的正妻段氏极其善妒而田虎因长相粗糙被方百花嫌弃,故此就一拖再拖,方百花到了二十多岁还没嫁出,变成了老姑娘。
但是方百花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依然秉持着智慧比她高、武功比她高的原则挑选夫婿,直到方腊败亡,方百花还是没有找到符合她标准的男人,她以为世上不可能会有这样的男人。直到投奔齐国来到山东,她才发现世上原来是有这样的男人,但这样的男人竟然是她从小到大都很讨厌的明教另一个“圣女”李师师的夫婿卢俊义。
一开始方百花对卢俊义并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只是基于一种对少年对手的挑衅,她不断地献出笨招来诱惑卢俊义。卢俊义自是一眼就看穿了李师师和方百花的不对付,也从王寅等处了解到两个美女在十岁左右发生地一些不愉快,无非就是小姑娘们互相嫉妒而互相捉弄对方而引起地陈年旧怨。卢俊义自然不想成为两个美女恶性竞争的牺牲品,便乘势将方百花打发到江南收复苏浙地区明教旧地。
当江南战事平息之后,方百花回山东述职之时,卢俊义猛然发现方百花已经二十五岁了。按说这个时代女人到了这个岁数还没出嫁,应该是自己焦急家里也跟着焦急吗,怎么方百花像是没事人一样,她貌似还很享受单身生活,只不过在看到李师师和卢俊义一起如胶似漆时有些黯然神伤罢了,其他时候根本看不出有何失落之意。后来卢俊义才了解到,原来宋朝的婚嫁情况是迥然不同于其他封建朝代,在宋朝,老姑娘比比皆是。
本来古代流行“嫁得好不如嫁得早”,是因为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手段等因素,人们的寿命普遍较短。既然人生苦短,那么结婚就要趁早,所以这时人们结婚的年龄普遍偏低,多数在青春期还未结束时就迎来了婚期。由此形成了一个规则,女人结婚一般不超过二十,否则就是剩女,一旦成了剩女,想找个好人家比登月还难。曾经有一个女子,因为挑三拣四,直到三十岁时还未出嫁,结果就被别人起了个“老女”地绰号,最后虽然勉强嫁了出去,却并没有得到幸福,在凄凉中悄然死去。
但是,在宋朝时情况却截然相反,大龄未婚女遍地都是,而且三十岁、四十岁出嫁的人不在少数,使得宋朝成为中国古代婚姻史上的一个另类。
宋朝女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主要出在宋朝的男人身上。宋朝从建国起,就奉行高薪养廉的国策,那时的官员几乎不用贪污受贿,靠工资就可以富甲一方了,正如宋真宗写的诗一样:“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总之一句话,读书就是致富路!宋朝的读书人只要通过了科考,便可平步青云,过上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生活。而宋代所谓的“贤才”、“良婿”,通常指地就是考上科举的进士。可以说只要中了进士,就有了事业、金钱和女人。
宋代是婚姻不问阀阅地时代。再加上朝廷所实行地政策。使得当时地达官显贵。富室豪商在选择女婿时“一不问家世”。“二不问人品”。“三不问婚否”。只要是考中了进士就是他们选择地对象。这种现象地出现使得考中进士地男人十分抢手。简直比全球限量版地路易威登还畅销。有时有地大家族由于出手晚了。
招得进士为婿。全家人一起后悔。因此。后来每逢揭晓地那天。整个首都开封完全是一派热闹非凡地景象。凡是家中有女地官僚地主家庭一大早便全家老幼齐上阵。纷纷出动“择婿车”。到金明池上路。铆足了劲争相抢新科进士做女婿。这种事情在宋朝有个专门地称呼——“榜下择婿”。
宋代榜下择婿之风地盛行。无疑是直接地被当时地政治制度所决定地。与其时中上层社会地心理状态。也关系极大。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严格地门阀政治下。形成了“崇尚阀阅”地社会心理。婚姻“重其门第”即是“尚姓”地表现。那么两宋时代在典型地官僚政治下。便形成了“崇尚官爵”地社会心理。而榜下择婿即是“尚官”地反映。宋代也确实是个“尚官”地时代。宋人把宋代社会称为“官人世界”可谓一语道破。不过。天下地男人虽然多。皇帝地乌纱帽就那么几顶。每年地新科进士加起来也就几百人。但是天下想攀龙附凤地女人却千千万万。在这种狼多肉少地情况下。抢不到肉地毕竟是大多数。所以第一年抢不到就得再等一年。天天等。年年等。黄花女终于熬成了黄脸婆。
除这个原因外。昂贵地婚姻费也是催生大龄未婚女地一个重要原因。宋朝人骚包很多。做什么都讲排场。所谓“风俗奢靡。日甚一日”。在婚嫁方面更是花样百出。怎么折腾费钱怎么来。其中光酒宴一次。花费就十分惊人。榜下择婿之风。使进士“娶妻论财”。如淳熙年间太学生黄左之登第后。做了汝阳王生地女婿。便“得~具五百万”。顿时“花穷薄为富豪”。可见。在宋代要得一“佳婿”。要付出多么大地代价。真是笑傻了一帮姑爷。哭死了一群丈人。在当时就连神宗地弟弟杨王赵颢“有女数人。婚嫁及期。私用不足”。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