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是李少监把担子撂上来的,他不敢乱说,所以把上司弄出来做挡箭牌。

李旦道:“李爱卿奏天有异象,朕最敬畏上天,你们给朕说说,朕应当怎么做才能避免灾祸?”

贾膺福沉住气,一面琢磨着遣词,一面慢吞吞地说道:“微臣来之前,为了准备回答陛下的询问,特地查了一下司天台的备案,上一次彗星出现在孝皇帝(中宗)时,当时的司天台官员也有上书,并有备案。”

李旦好奇道:“以前的官员是怎么谏言的?”

贾膺福低着头,铁青着脸道:“他上书让孝皇帝禅让帝位给太子(李崇俊),当时孝皇帝大怒,将那官员发配到岭南了,自然是没有采纳谏言……”

贾膺福说起那事,实在是居心不良,因为李崇俊后来发动了政变。他这么说,意思就是李隆基会有谋逆之心?

李旦瞪眼道:“那……朕也应该禅位给三郎才能免灾?”

贾膺福有点紧张地说道:“天子春秋鼎盛,太子只是皇储,哪里有储君就急不可耐要举而代之的道理?”

李旦内心深以为然,他才当上皇帝不到两年,这样就退了,怎么感觉有当垫脚石的味道?不如当初直接让李隆基坐上皇位算了。

贾膺福趁机说道:“彗星有除旧迎新的预示,陛下另立太子,也可以顺应天命。”

李旦的脸色顿时一变,他平时挺和气的,但心里仍然很明白:要换李隆基,牵扯太多……当初李旦就不太想立李隆基做太子,感觉威胁太大,但是李隆基有大功,李旦的性子也比较软,拉不下脸来,于是叫大臣商议,结果支持李隆基的人占多数,于是太子就给他了。

或许,现在借天说话是个机会?而且目前支持太子的大臣很多都被发配出去了,姚崇在洛阳,宋璟在楚州……没有分量足够的人为李隆基说话了,确实是个大好良机!

但是李旦又有另一个隐忧,他担心妹妹太平公主!虽然现在看来,正是有太平公主在,李旦的皇位才更加稳当,太平公主的势力是皇权有力的臂膀,可以平衡锋芒太盛的太子……但是,如果太子完了,太平公主势力会不会尾大不掉,反过来威胁李旦家的皇权?这个李旦也看不明白。

李旦原本就没有杀伐果断的勇气,左右为难之际,便依着老性子说道:“这事儿还是先问问太平和三郎,再让大臣们商议。”

贾膺福刚才那番话已经很大胆了,现在更不便多言,便只是应了一声。

李旦挥手让他们告退,自己却久久坐在宝座上不忍离去,他的手抚摸着旁边那赤金打造的扶手,观赏着上面雕琢精细的纹路,帝位,确实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他只是纳闷,自己是两代皇帝的嫡子,名正言顺的,这帝位怎么就老是觉得不稳当呢?

实际上在如此形势下,他们一家子没人觉得很安全,无论是太平还是太子,算来不都是一家人么?特别是太子,各种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之后,真是觉得屁股上点着火,脑袋上顶着油锅。

甚至那“天命在我”的自信,都已经开始产生动摇。无他,形势实在太不危险了!朝廷里的六个宰相(刘幽求被流放之后还没有补缺),只有一个张说还算是支持他的人,但是张说既不是李隆基提拔的人,更没有表示过死忠,阵营有点模糊,在庙堂上说话的分量也完全不够,到时候一堆人都说他李隆基的坏话,这事儿还怎么办?

前段时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一轮争夺下来,李隆基已完全处于下风,势力正在低谷,一切都十分不妙。

第四章 高台

景云三年,那一刻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划过天幕,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就像天神的一把开天辟地的光剑,把天空都划出一道伤痕来了。

虽然,那晚没有出现全世界都仰头观看的壮观场面,因为发生在半夜;也没有立刻天下哗然,实际上朝野内外,看起来都比较平静。但是,有的大事就像恐龙灭绝的过程一样,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不过它却应该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过程,不会马上就震惊世界,却会让人后知后觉感概良多。

彗星的影响力已慢慢开始,司天台官员对皇帝的谏言,波及开来。首先关注它的人当然就是李隆基及其门人。那姓贾的官员是依附太平公主的,李隆基自然清楚,而且提的那建议,虽说有两条:立君和废太子。但是正如一些词语的用法,“某某有个好歹”中的好歹,是指歹的意思,贾膺福的建议明显是后者,让皇帝禅让完全就是陪衬。

因为权力分配矛盾,父子之间也是有猜忌的,李隆基内心的惶恐可想而知。

就在这时,东宫内坊官王琚拜见,将“张大侠”给的消息说了出来。李隆基一听很是纳闷,不禁说道:“薛家大郎真去幽州了?”

王琚道:“有人亲眼所见,人证我都找到了,绝对假不了。”

太平公主准备宫变谋逆?薛崇训去幽州找汾哥的事,体现出来的预兆就应该是这样……可是,李隆基就更想不通了:形势对太平那边一向大好,她干嘛要捣鼓这玩意?

李隆基看着王琚道:“灾星的事,你知道了吧?”

王琚点点头:“大伙私下里都在说这事,岂能不知?虽然薛崇训去幽州的时候,天象尚未发生,但他们确有不轨之心,殿下不可不防!”

李隆基无不担忧地说道:“如果父皇为了避免天降灾祸,废了我的太子位,太平还犯得着冒险做那些不相干的事么?”

王琚沉声道:“殿下是关心则乱,我倒是以为今上不会废您的太子位。”

“哦?”李隆基忙道,“说来听听。”

王琚道:“太平势大,不过是因为今上的纵容,但今上是不会动摇殿下的太子地位的,不然朝廷将再次陷入动荡。相比之下,今上更不想让天下动乱,所以他怎么会突然因为灾星就做出废太子这样的大事呢……换句话说,今上登基以来,做过什么大事?”

最后那句话倒是深得李隆基之心,李旦的父母已经过世,下面的知父莫若子,父亲的性子李隆基倒是琢磨得明白,正如王琚所说,他的父亲李旦有点胆小怕事。

或许是因为王琚给的鼓励,李隆基感觉自信渐渐又回来了:天命在我,上天既然要把重任交到我肩上,自然是不会让我这么快就完掉的!

李隆基又沉吟道:“那太平派人去联络李守礼,究竟是想干什么?”

王琚低声道:“我估计是以防万一,他们也很怕殿下,毕竟您才是名正言顺的人。咱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警惕,一旦有机会,殿下要当机立断,果断除掉这帮人,否则隐患无穷。”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看父皇会怎么应对天象……”李隆基抬起头,目光看着远处。

……确实,李旦登基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许多人都期待着他做出一种决定。李隆基在期待、太平也在期待。毕竟他才是坐在皇位上的天子,要做什么大事,李旦无疑是最有权力的,可是他总是那样举棋不定。

李旦烦闷之余,去了三清殿。三清殿的道士信奉的是道教,就在大明宫里面,可见地位超然。因为道教是大唐的国教,虽未达到政教合一的程度,但历代皇帝多数都信道教,认为天上有灵霄殿之类的。李旦更是一个道教的忠实信徒,他的很多思想都受道教典籍的影响。

道士们生性淡泊,见到皇帝来也是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见礼之后便各自炼丹,只有得道高士司马承贞陪皇帝说话。

这个复姓司马的道士吃了很多丹药,还吃过坚硬的鹅卵石,听说快升仙了,李旦也是十分尊重的。

李旦随口问道:“道家修身应该讲究什么?”

司马淡然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李旦听罢很是赞同,点点头又问道:“那治理国家和修身有没有道理相通?”

“治理国家和个人修行是一个道理,只要你摒除私心杂念,顺应万事万物的自然状态就好了。”司马承贞张口就说道。

李旦心下一喜,频频点头道:“朕也深以为然,比如有些国家大政,虽然旨在为民,却可能做出扰民之事,反而让百姓受苦,实在是南辕北辙。不如顺之天意,与民生息,大凡太平治世皆是如此。”

司马承贞行礼道:“陛下得道也,不愧为一代明君。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两人相谈甚欢,李旦又询问了修炼之法,司马承贞一一解说,并说可以肉身升天,到了仙界长生不死,永享逍遥,他自己在人间的时日也不多了,只要突破最后一道界限就可以肉身飞升。

李旦不禁问道:“你说朕得了道,朕也能长生不死么?”

司马承贞沉吟片刻说道:“陛下日理万机,是万民之君父,不必刻意修炼,只要做好了天子,给百姓带去了太平,百年之后可以灵魂升天,成为天下的众星之一……陛下晚上可以看见,那漫天的繁星,其中有一些便是历代先帝的灵位呢。”

李旦看了一眼门外,还是白天,自然没有星星的,便说道:“三清殿筑在高台,离天最近,晚上朕再来坐坐,你帮朕看看先祖的灵位在哪个方位,朕想和先祖们说说话儿。”

司马承贞掐指一算,点头道:“我知道了。”

李旦仰头叹息,如果先祖们真的能说话,他们会给自己什么样的指示呢?怎么样做才最好……人说得道,可是真的可以完全摒除私心杂念、七情六欲么?

第五章 青蛙

薛崇训在洛阳同样十分心急,恨不得马上飞回长安。但是他也意识到,越是这种时候越应沉住气,于是准备先写一份咨文急送回长安,表示要回京述职。等待户部衙门答复倒是不必了,因为几个宰相都是母亲的人,形式一下就可以,第二天便可启程回去。

他心绪不宁,情绪波动很大,一开始很心急,觉得自己参晓天机,仿佛只手改变历史进程,少顷意识到决策权不在自己手里时,左思右想不知道能做多少有用的事,又很沮丧……总之事到临头,就算表面上能保持镇定,内心也不是那么平静。

于是不幸地又失眠了,怎么也睡不着。他穿衣起床,外面一片死寂,古代的夜晚,真是太安静。此时连虫子的鸣叫都没有,偶尔有一阵风,吹得院子里的树枝“沙沙”响一阵,形同有鬼魅一般。

窗户上倒是有点亮光,那是屋檐下的灯笼。幸好是在富贵庭院,如果是平常人家,半夜是不可能费油点灯的,那该是如何黑暗。在黑暗中,他冥思苦想。

……

第二天便启程赶路,飞虎团是不能带的。薛崇训忽然想到,这几个月来自己总是在赶路,东奔西顾的,也不知如此努力折腾到头来会不会白忙乎一场?

临近长安时,他想了个计策,要做些准备,便叫方俞忠带人去抓几只青蛙来。现在是春天,不怎么好抓,要是夏天会更容易些……但薛崇训亲自交代的事,方俞忠也只得派人去找,他们跑到村子上出钱让村民们帮忙,总算抓住了几只,装在麻袋里面回来交差。

进了长安城,回到家里,薛崇训衣服都顾不上换,又叫人备了一些东西,便径直坐车去了镇国太平公主府。

公主府依然门庭若市,没有任何衰落的迹象。

薛崇训被叫到了前殿拜见母亲,进去之后,他发现殿中还有窦怀贞等两三个朝廷大臣。

太平公主正在和大臣们说话,她见到薛崇训风尘仆仆的样子,不由得说道:“你舟马劳顿,今天就留在母亲府上罢,我叫人侍候你沐浴更衣,先休息一下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