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那些豪宅里之前的东西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当那些贪官污吏、富商大贾们内宅里的娇妻美妾、妙龄女儿惊恐地暴露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邪恶了。这时候百姓变成了暴民。
大街上破门而入的越来越多了。暴民们兴奋地狂叫着,从富人区的每一家里面拖出尖叫的女眷,当街进行施暴。一栋栋豪宅被砸得粉碎,然后付之一炬。随处可见零星散落的钞票、银元、绫罗绸缎、甚至珠宝首饰。那些更值钱的字画由于没多少人认,也都被从墙上撕扯下来,随着宅子一同烧掉了。那些价值连城的瓷瓶、瓷盘、瓷碗等等,也在抢劫过程中被砸碎,碎残渣踩得满地都是。
不断可以见到暴民成群成群的,在某个府邸大堂上、后花园里,强暴这家主人的女眷。而这家的主人——也就是某位地方官员,早已经横死在外面了。
骚乱很快就扩大化。当官员和富商的宅子被相继洗劫一空、后来的暴民屡屡发现抢无可抢之后,他们便退而求其次,开始攻击那些仅仅是家境稍微有点殷实的人家。这些人家本来还在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看贫民们洗劫官员富商,但是现在他们突然发现,当官员附上都家破人亡之后,轮到他们了。
这些人家既不做官,也不是那种官商勾结的红顶大富商,而仅仅是家里开个小店铺、做个小买卖之类的小户人家。和外面那些暴民一样,基本可以算是同一阶层的人,都是那种平时受官府欺压、官商排挤垄断的下层百姓。但是现在外面暴民已经由正义的“起义者”变成只为钱财的强盗了。
城里更多的普通百姓被破门而入、惨遭洗劫、杀戮,女眷被强暴。
骚乱已经又开始的“百姓杀掠上层”,演变为了全面的“百姓杀掠百姓”。整个南阳城陷入全面恐怖。
……
明军就驻扎在城外,城里的情形,他们也知道。但是权力最大的人民卫队已经开到前面扫荡去了,而驻扎在南阳城附近的几个陆军师,又有着严格的命令:不许进入城内驻军,绝不准对当地百姓开一枪一弹。
现在这种情况,明军在城内只有少量的宪兵,但由于这两道死命令,甚至都无法开进城去平息骚乱。
在骚乱的第一个小时,南阳外的明军就一道接一道地往南京加急报告,请示处置办法。而南京方面对于这种情况又是毫无预料,可以说完全懵了。
统帅部马上意识到这是重大政治问题,比难民潮更加严重的政治问题。他们马上找到沈荣轩,要求在最短时间内给出决定:
是否马上开进城去平息暴乱?怎样平息?手段限制在什么限度?可否对暴民开枪?
……
老实说,无论是沈荣轩、朱佑榕还是向小强,此刻都没想到,温顺善良的中华百姓怎么会像南洋土著那样,成为嗜血的野兽?
第13章 肉盾
第13集
不能拖延,立刻进城平息骚乱,这是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但是,仍然有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手段用到什么程度。
北伐的军队可不比南明的国内警察,他们可没有高压水龙头什么的,也没有防暴藤牌,没有警棍、没有手铐、也没有大量抓人用的监狱。他们除了真枪实弹就是真枪实弹。要是朝天鸣枪不顶用的话,下一步是不是就要直接对人开火?
那样,势必会打死不少人。今天只是第一天进攻,之前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新闻界根本全蒙在鼓里,哪来的随军记者?那些媒体就算反应再快,派出的记者也得两三天才能到位。国际的记者团那更是没有影。在没有记者镜头的情况下、在城里已经尸横遍野、一片奸淫烧杀的情况下,大明军队再开进去“噼噼啪啪”的枪杀一批人……
一两天后随军记者也来了、几天后外国记者也来了,看着这满城烧杀抢掠后的惨状,还有不少人是直接被子弹打死的……
这玩意儿,谁还说得清?
那些参与烧杀抢掠的暴民,是绝不会承认是自己干的。尤其是当他们一两天后冷静下来、看着满屋子抢来的好东西的时候。
……
“陛下,”沈荣轩在电话中缓缓说道,“臣知道您是绝不会容忍暴行再继续下去的。无论军队开进城去会有什么结果,您也会坚持的。……那么,臣也就只能赞成了。但是,臣有几点原则,请陛下一定要让军方配合。”
朱佑榕听到这个消息后,已经是深受打击了。她怎么也接受不了,善良的华夏百姓竟会和南洋土著一样凶残。她默默地点点头,没有说话。
沈荣轩仿佛隔着电话看到了她的点头一样,继续说道:
“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一定不能开枪击毙。最多只能朝天开枪。除此之外,干什么都可以,抓人打人都可以,就是不能留下被子弹击毙的尸体。陛下,现在南阳城里虽然情况紧急,但是我军的第一要务就是决不能惹上‘屠城’的嫌疑。
“第二条,立刻组织一个战地记者团,由几家知名大报的记者组成,军方拨给一家运输机,今天就飞赴襄樊,夜间降落襄樊机场。然后连夜赶赴南阳城。
“第三条,积极邀请外国记者前来战地采访,并请军方为他们提供一切方便。
“第四条,明天早上,军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这次南阳骚乱的前因后果,以及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五条,这也是臣的职责了。臣将立刻向国联和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发出邀请,请他们派观察团前来。
“陛下,做到这几条,固然仍不能阻止北清和一些无赖国家污蔑我们,但至少能公道自在人心了。”
朱佑榕想了一下,轻声说道:
“沈阁老说得很对,我们是得注意。……但是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命令军队进城平息骚乱……我相信不开枪也能很快平息……我相信,我们炎黄子孙是人不是野兽,我们的同胞分得清好坏,不会像南洋土著那样的……”
……
晚上9点钟,一声令下,南阳城外的明军开进城平息骚乱了。
从摩步师里抽出的装甲车,轰隆轰隆开上了大街,雪亮的车灯四处扫着,车顶上的大喇叭播放着警告语句,车顶的机枪时不时朝天“哒哒哒”半梭子,啄木鸟机枪刺眼的闪光和刺耳的噪声,双双刺破了夜空,杀气逼人。
装甲车的后面便是跟着的一辆军卡,上面两排钢盔和刺刀整整齐齐,泛着金属寒光。
半小时功夫,每一条大街上,都至少有一辆装甲车在执勤了。每一条小巷内,都至少有四个士兵组成的小组在巡逻。此外,还有整排整排的士兵,统一的打着手电,踢着正步,整齐的脚步在空旷大街上回荡着:“跨!跨!跨……”
偶有还没散掉的暴民,也是老远就看到排得笔直的一溜手电光柱,雪亮的值照过来,光柱后面是什么也看不清,只听到整齐的大皮靴声音慢慢逼近……
于是乎,到了十点钟,全城的骚乱基本平息了。
朱佑榕说的不错,中国的老百姓到底不能和南洋土著比。这不但表现为骚乱平息得快,还表现为一旦平息,大街上就会安全的不可思议,让人难以理解,眼前这些温良的百姓,竟然就是刚才的那些嗜血野兽。
城里的人又从暴民变回了善良的百姓,开始自发地帮着左邻右舍救火了。明军的装甲车和士兵在街上巡逻,但却没有戒严。大街小巷里到处都能看到这种景象:明军士兵挽着袖子,和老百姓在一起组成水桶队救火。两个人在街边的压力井旁压手柄,接满一桶水后,迅速被传往火场方向,另一队人也传来了空桶……
街头上,处处无家可归的百姓们围着军车,和士兵们一起吃可口的单兵口粮……还有,一群群小孩子们围着士兵们要水果糖……
大明人民子弟兵和善良百姓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在劫后的南阳城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南京,几个核心高层的人听到这番报告后,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抹掉头上冷汗,笑了。
还好,这次危机公关做得不错……
……
在开战的第一天里,由于江上浮桥还没有架好,大量的坦克、装甲车、汽车、自行火炮等机械化装备都没有运过江,因此右路集团军群的推进速度不能和左路相比。但有天上的制空权开路,配合着地面少量摩步师做尖兵,各军先头部队还是平均推进到了50公里。这一范围内,最大的一座北清城市——扬州,目前已经陷入明军重围,正在被围攻。
扬州城距离长江只有十来公里,对面就是南明军事重镇——镇江,所以扬州也驻有大量清军,最主要的就是第四战略炮兵军。而且毫无例外,星期六的下午,扬州军的几乎全部高层就跑到扬州城里、瘦西湖畔的别墅和青楼妓馆里“休闲”去了。到了星期天早上开战的时候,扬州城里是高层云集。
第四战略炮兵军的司令叫纳海,他原先是清军精锐部队八旗师的师长,后来朝廷开始在全军高层中推行“去汉人化”,逐渐把汉军高层指挥官换成满人,很多八旗师的师长、旅长,都到了汉军中当上了军长、司令。纳海就是其中之一。
到底是从精锐部队下来的,虽然“被腐化”了很长时间,但他反应仍非常快。黑咕隆咚地听到头上大批的飞机过去,接着南边战略炮群那边地动山摇的爆炸,他立刻就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立刻一骨碌爬起来抓电话。发现电话不能用,更是明白了即将发生什么。
在纳海司令近乎歇斯底里的疯狂指挥下,整个扬州防空警报响彻全城,城内的驻军全都动起来了。紧接着,纳海吩咐打开所有城门,把城外惨遭轰炸的溃兵大量接纳进城内,和城内密集的人口混在一起,躲避明军进一步的轰炸和炮击。
在他的想法中,明军这是准备来一次大规模的过江进攻了,很可能还会像上次打浦口那样,歼灭清军十几万人,然后撤回江南。因此他知道,在这种通讯全断、根本无法指挥军队的情况下,只能将更多的军队归拢进城内,最大限度保存本军实力。
扬州不比浦口,浦口只是个镇子,但扬州是有城墙的,人口密度也远大于浦口。只要撤进城内,关进城门,以全城老百姓做肉盾,明军必不会往城里扔一颗炸弹。扬州城又比浦口大得多,怎么也能再容纳几万人。如果这次在别的军都被明军消灭的情况下、自己的军能保住三分之二的实力,那就是大功一件。
果然,天上虽然明军轰炸机嗷嗷叫,但扬州城里一颗炸弹也没落下。但他没想到的是,竟有那么多的士兵主动跑去投降明军,一时间朝南跑的败兵,竟和朝北跑的败兵一样多。到了明军大军开到城下的时候,城里只归拢了本军不到一半的兵力,只有两万多人。
但是保下两万多人,总比全军覆没好得多了。就算自己的仕途难料,至少脑袋还是安稳的。纳海一面整编归拢着城内清军,一面心中祷告:一定要让其他军吃大亏、遭惨败,最好是一个个的都全军覆没,这样才能显出自己军的出类拔萃,坏事才能变成好事,自己的仕途才能一片坦荡。
城下明军的先头部队并未理会扬州城,直接跟着坦克后面,扛着步枪走过去了,很多士兵过扬州的时候,还都笑嘻嘻地和城头上的清兵挥手打招呼,一个个卷着舌头,学着北京腔,大喊道:
“嘿!爷们儿!”
“您呐好啊!”
“吃了没?”
“丫的再不投降,爷进城废了你!”
听得城头上的清兵一个个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