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为了抵抗掠夺,种田人与牧羊人之间便出现了一个奇迹——长城。

烽火台古称烽燧,如有敌来犯,夜间放火为“烽”,白日燃烟称“燧”,故而得名。寒风袭面,此时的我正默默地站在长城的一处烽燧之上,展望着这条中国巨龙的雄姿。

但见两山峡谷之间,河流转折之处,平川往来必经之地,全都修筑有关城隘口。“因地地形,因险制塞”这是修筑长城的一个准则。大略一看,这长城却好似先在险要之处筑上城关。而后再以城墙将这些城关相连而成。

当我还是一位现代人时便曾到过这里,但是,此时站在这里却有着完全不同地感觉。垛口旁,一个个手握长枪的军士威风凛凛地眺望着远处,本应是稀稀拉拉的游人,此时也换成了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巡逻兵。那整齐的队形,那枪尖上的寒光。那安置在垛口上的火炮,全都透露出一股凛烈地杀气。

这已收复燕京两月之后的事了。正如我所预想地那样,长城的破坏并不严重,毕竟金国攻入长城之后,也一直在利用长城抵抗蒙古的入侵。说到年久失修,也就是从成吉思汗攻入金国开始,距今不过三十余年而已。

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却足以让长城的许多地方因地基崩塌或是其它的原因而受损。

于是,我便以燕京的财富与粮食为后盾,征集了五万余民工。这些民工在极高的热情之下,只以两个月地时间,便大略修好这条有万里之长的巨龙。当然,这其中自是少不了数万军士搬石运砖的功劳了。

自窝阔台被赶出长城之后,我郑言这个名字便有如长了翅膀一般。在各地传了开来。但是,令我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在这信息大多以口传或是书载的时代里,我北伐的事迹由口口相授,或是说书人在加上个人的感**彩之后,将我越传越历害。也越传越神乎。而且,许多事迹似乎还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便比如说,王夔地广武军以自残的方式火烧两岸投石车一战,便被百姓传为:郑言只信手一招,便有火神来助,只烧得蒙军抛石车转眼间便化为灰烬……

后来我才知道,正因如此民间却多了一个风俗,便是在王夔战死之日祭祀火神。由此,我也终于知道民间传说中的哪吒啊、孙悟空啊,到底是怎么来的了。

不过这样也好。有此一着。那自各地长途跋涉而来欲加入我军的百姓,却是源源不断。以至于这才两月多一些。我便多了三十余万的新兵。而且,这些新兵还是自应征者中精挑细选地,由此便可知应征者之众了。

但正所谓世事岂能尽如人意?当我正尽一切努力修筑长城和建立城防之时,河北之地却出了个意想不到的变数。我一路将鞑子赶出中原,南宋也由于我留在西川之兵而不敢轻举妄动,致使我所“收复”的这大片失地完全处于一个政治与军事的真空。于是,无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势力便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冒出头来。

经过一番探查之后,我知道这些势力大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百姓自发组成。一类是由蒙军留下的驱口军组成。而另一类,则是由亲蒙的大地主,招揽散兵游勇组成。

由于驱口军平时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是以百姓对他们自是恨之入骨,于是百姓组成的义军便与这些驱口军势同水火。而亲蒙大地主组成的势力,主要则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照我看来却有很大部队属家丁的性质。但在这全国皆穷之时,那些大地主无疑是一块肥肉,如今他们失却了蒙军地保护,那么被另两大势力刮分只是时间地问题。

对于后者,对付起来比较简单,只要长城的城防一得到巩固,我便可以抽出空来对付他们。对付这些祸国殃民之徒,但凡不降地,不放下武器的,一刀砍了便了,我便只当是作为训练新兵的实战演习。

但最让我头疼的,却是那由百姓自发组建而成的部队。灭了?不成,那可是人民群众,是军队的基础啊!收了?也不成,收编说来容易,做来却难。那些沿河直接被我解放的城镇倒还没什么问题,毕竟他们本就是由我资助的。只是其它的城镇,那些带头的难保个个都是善与之辈,他们辛辛苦苦地拉起一支部队,哪能让你说收便收了。

更何况,该以什么身份去收编他们?我郑言一不是皇帝二不是霸王,名不正言不顺,在南宋政权眼里我还是叛党,以叛党的身份去收编义军……

我漫步在长城上,苦恼地拍了拍头。现在我才发现,当初想的只要将蒙古鞑子驱逐出中原,便万事大吉、便能轻松控制住这片土地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若是能远离这一切,该有多好啊!我这样想着,头一回,我发现自己已经厌倦了这一切。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七章 与民生息

抱歉的话偶就不说鸟,说多了偶自己都有些烦了。不过理由还是要说的,士兵是个教电脑的,一开学,要忙的事各位书友就帮忙想像下吧!心有余而心不足了。

————————————

信步走回障城,我隔远便见着徐格焦急地在门前来回走动,一见我来,他便赶忙迎上前来说道:“大人,各方势力猖狂崛起,还请大人……”

我摇头苦笑了一声,知道徐格的目的又是要让我称王,有几次他甚至还邀了好多将领一同请求,也不知被我婉拒过多少次,可他依旧还是锲而不舍。

“徐大人。”我与徐格在城内的案桌前坐定,便提出了想好的理由:“郑言不愿称王,实则是因为我等在此的根基尚未稳固。一旦郑言称王,只怕大宋便立马挥师来攻,至时我等外有蒙古虎视眈眈,内有大宋翻江倒海,我等如何还能守这长城?”

“这个……”闻言徐格倒一时愣住了,他只担心这新近崛起的大小势力让河北之地乱成一团,却没有想过一旦大宋会如此不顾全大局,那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一想当初蒙古攻金之时,大宋又何尝不是联蒙灭金?如今不顾全大局却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更何况。”我呵呵一笑道:“徐大人想要郑言称王,无非便是以揭杆降伏那些义军,但如今我等的兵力守长城尚嫌不足。三十余万新兵未曾训练,根本上不得战阵,骁骑军、忠顺军与龙卫水师合计不过五、六万,如何还能腾得出手来对付义军?即便是对付了义军,取了城池,又让何人来镇守?”

“这个……”听到这里徐格更是哑口无言,只见他眉头一皱。很快又将烫山芋丢到我手上:“然则郑置使不会让河北之地任乱民横行吧!”

“啊?”闻言我不由愕然失笑道:“徐大人倒会推托。”

望着徐格笑而不答地老脸,我只有无奈地说道:“我等如今最主要的。便是与民生息,是以自然不能就此任河北乱下去。办法自然是有,那便是趁着入冬,蒙军无法进攻之时,派出部份兵力配合义军剿灭顽抗的驱口军,并且予义军以粮食、军器等各方面的支持。”

“啊……”闻言徐格不由大惊道:“如此若是让那些义军做大,岂不是养虎为患?”

“都是为万民福址而战。何来养虎为患之说?”闻言我摇头道:“更何况,义军人数虽多,但装备、补给均远不如驱口军,此时又已入冬,倘若我等不助义军,却又不知要冻死饿死多少人。若驱口军与义军相持不下,百姓又如何能休身养息?是以我等只能打破这种平衡,或助义军。或助驱口军,徐大人当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选择吧!”

“话说如此,可是……”

“至于谁来领头。”我笑了笑道:“只要不是蒙古鞑子骑在我等头上,只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谁领头还不是一样?”

闻言徐格张着嘴愣愣地望着我好一会儿,忽而就像卸下一个重担似的。整个人便轻松了下来,摇头苦笑道:“属下明白大人的意思了,道句实话,徐某年轻之时又何尝不是如大人一般心中只重百姓,但让徐某汗颜地是,属下却被仇恨、金钱、权势迷住了双眼,如今听了大人的一席话,才知这世上当真还有如置使大人一般地真好汉。”

“徐大人过奖了。”闻言我倒被徐格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忙转开话题道:“纽璘那两万蒙骑还未找到么?”

纽璘部,是此次蒙古南侵负责进攻两淮的一支三万人的蒙军。自我等奇袭燕京之后。他也如同窝阔台一般,昼夜兼程往燕京赶去。但还不等其赶至。燕京已易了旗帜。本来我还以为他也会像窝阔台一样绕过燕京北撤,为此我还在其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可是他却始终没有出现。派出去的骑哨只发现了几个被屠杀殆尽的村庄,便再也没有他们的蛛丝马迹了。

“回大人。”徐格不由皱了皱眉头:“纽璘那支蒙骑好似蒸发了一般凭空消失了。这数月来,骑哨已走访了运河以东的各处地域,询问地百姓数以万计,却依然寻不到他们的踪迹。只有传言其在益都今山东潍坊一带出现过,此后便不知去向了。”

“哦,益都!”闻言我不由一愣,呆在这时代的年头也不算少了,是以我一听益都便知道那是一座近海城镇。按理说,两万人的骑军想要隐蔽行踪是极为困难的事,不说补充给养会让百姓发现,就算数万匹战马的蹄印要抹掉也不是件轻易的事。

除非,除非他们是自海上逃走的,但我很快就摇了摇头将这个可笑地想法丢到了一边。不说蒙军在海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战船,就算有,也难逃南宋朝廷战船的封锁。南宋朝廷陆上的部队虽弱,可是水师却不是蒙古那些旱鸭子能对付得了的。

“此事暂且放在一边。”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对徐格说道:“或许他们早已混入了驱口军之内,躲藏到深山老林里去了。如今当务之急,便是援助义军,将驱口军连根拔起。此事便需徐大人烦心了,忠顺军中的一万蔡军,便由徐大人指挥。至于义军所需地粮食军器,徐大人可据实情便宜行事。”

“是。”徐格拱手打了个鞠,便领命退了下去。

现在,该是想想如何训练那些新兵的时侯了。

要在短期内训练出一支可战之兵,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冷兵器作战往往要面对面地与敌人搏杀。鲜血、惨叫、残肢断臂等等,全都是在近距离感受的。这些往往都会让新兵的胆气为之所慑,就算在战前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被吓着的情况。倘若一个人怯了、退了,他的行为很快就会传染给全军,最后的结局就是所谓的兵败如山倒。

所以,我并没有寄希望于让这些新兵野战,他们的学习重点,将是如何在长城上组织防御。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八章 训练

寒风吹彻,百花调零,燕京的冬天总是很干很冷,凛烈的北风吹过长城上的石块,使它更显得坚硬、冰凉。动物们早就存储了足够的食物,在温暖的小窝里舒心地睡着,只等着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但是,驻守长城的军士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特别是那些正处于训练阶段的三十万新兵。

却见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军士,扛着擂石、滚木、箭矢等重物在长城的阶梯上气喘吁吁地奔跑着。虽然寒风呼呼,但豆大的汗珠还是自每一个人的脸上直淌而下。数十斤重的盔甲,再加上数十斤的重物,让他们就这样扛着在长城上跑上跑下的,倒还真是难为他们了。不过他们却丝毫也不敢偷懒,因为在他们的身旁,是一个个对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