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下子令五城兵马司军士的头都大了,他们感觉到激动,但更加感觉到不安,责任太重大了,从三月二十五日子时开始,五城兵马司就开始了布置,需要经过的道路上面,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排的严严密密的,还有不少的军士,素装混在百姓之中,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形,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就要马上动手的。

五城兵马司的军士,大部分都是留守的军士,这些以前属于大明朝廷的军士,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晋朝廷的雇员了,按照朝廷的规矩,五城兵马司的军士不属于军队序列,直接归应天府管辖,维护地方上的治安,军士本来还以为,这一下肯定是被冷摆到一边去了,想不到朝廷和应天府赋予了他们这么大的责任。

至于说应天府府尹的人选,谁都没有想到,居然是原来的大明南京兵部尚书、后来担任新成立的浙江省巡抚孙泰出任的,至于说浙江巡抚的职位,有原来的凤阳总督马士英出任了。

从这一点上面,就可以看出皇上的气度来了。不是用最心腹的人来担任应天府府尹,依旧信任原来大明朝廷的官吏。

至于说孙泰,在朝廷之上的时候,曾经与诸多的丞相争议,认为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进入京城,必须要戒严。绝不能够让皇后娘娘受到惊扰,但朝廷做出来了决定,不能够戒严,再说皇后娘娘也需要亲民,作为国母,连老百姓都要回避了,像什么话。

孙泰知道,这肯定是皇上的意思,故而只能够服从决定。

从知道决定的那一天开始。孙泰几乎没有说过囫囵觉,每天想到的都是安全事宜,好在他得到了洪承畴、卢象升等人的支持,江宁营抽调了大量的斥候,包括部分的亲兵,混杂到人群之中,随时注意动静,毕竟做出来这样的决定。众多的丞相也是非常紧张的。

就在丑时的时候,孙泰得知皇上要和皇后娘娘、贵妃娘娘一同进入京城。他就更加的紧张了,寅时就到五城兵马司坐镇了,给大家下了死命令,必须要绝对保证安全,若是出了问题,所有的军士和他一起。准备掉脑袋吧。

和孙泰等人不同的是,京城里面的老百姓,一大早就赶赴大街上,他们发现,除开有守卫的军士。没有采取戒严的措施,老百姓是可以随便上街的。

这一下京城里面轰动了,几乎所有人都出门了,他们要目睹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的仪仗队,若是能够看到皇后娘娘,那就是三生的运气了。

朝廷这样的举措,令很多人感慨,什么是自信,这就是自信,这就是相信老百姓,将老百姓视为真正的子民。

很多商贾是清楚朝廷的宗旨的,总体是要为老百姓办事,从这件事情上面,可以真正的体会到,朝廷是真正将老百姓放在心上的,皇上是真正亲民的。

尽管说大街上两边挤得水泄不通,但秩序非常好,众人都是站在原地等候,脸上带着兴奋的色彩,是不是有人窃窃私语,议论将要看到什么样的情形。

队伍之中,也有一部分的人,随时都在走动,时不时看看四周的情形,这些人明显就是五城兵马司派出来的暗探了,至于说江宁营斥候和亲兵,早就散落在老百姓之中了,但根本看不到他们在什么地方,这就是差别,若是依照五城兵马司军士这样的表现,在侦查情报的时候,尚未弄到情报,自己早就暴露了。

辰时,整齐的脚步声和马蹄声出现在南门方向了。

这表示皇后娘娘要进入京城了。

南门周围一里地的距离,是不能够有老百姓围观的,这也是便于仪仗队摆开阵势,做好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的。

令所有军士吃惊的情形出现了,皇上居然在队伍的最前面,而且是骑着战马,皇上的左边,大晋朝廷的丞相朱审烜、杨嗣昌、范景文、洪承畴、渠清泽、张溥,吏部尚书鹿善继,兵部尚书、都督卢象升,户部尚书苏天浩,礼部尚书周延儒,工部尚书李觉斯等人,全部都骑马跟随,最令人吃惊的是,苏明劼也骑着马,跟在皇上的右边,若是预料不错的,这个苏明劼,马上就可能成为皇太子了,后面就是皇后娘娘的御辇,御辇四边的遮掩全部都拉起来了,可以清楚的看到皇后娘娘,至于说后面的贵妃娘娘,也是一样。

也就是说,京城的老百姓可以清楚的看到皇上、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包括皇上的儿女,大晋朝廷的丞相,六部尚书。

这是开天辟地的事情了。

道路两边的军士,瞬间站的笔直,这一下他们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了,生怕因为自身的疏忽,导致了意外的发生。

孙泰早就换了衣服,跟随在人群之中,看见了队伍的架势之后,他微微点头,眼睛有些发热,皇上的气度令他激动,老百姓看见了这样的情形,肯定会爆发出来不一般的感受。

不过孙泰很快低头擦了一下眼睛,如今他最为主要的职责,是协调安全保卫的事宜。

老百姓尽管没有见过皇上,不认识大晋王朝的皇上,但他们都清楚,身穿黄色龙袍的人,肯定就是皇上,没有第二个人敢这样穿着。

仪仗队出现在大街上的时候,四周瞬间安静了,老百姓没有想到,他们居然看到了皇上,而且皇上在队伍的最前面。

皇上的仪容不是他们所能够形容的,但皇上表现出来的气度,震撼了所有人。

几乎就在一瞬间,道路两边的老百姓都跪下了。

“皇上万岁……”

“皇后吉祥……”

“贵妃娘娘安康……”

喊声迅速开始扩散,消息迅速传开了,皇上竟让在队伍之中,而且还在队伍的最前面,在如此敏感的时刻,皇上如此的信任京城的老百姓,这足以令京城的百姓自豪了。

如此的气势,苏天成根本没有预料到,道路两边的老百姓,密密麻麻的都跪下了,嘴里不断喊着皇上万岁等等话语。

他突然感觉到,历史上对封建社会的评价,并非是那么的准确,这些老百姓,见到皇上之后,表现出来的情感是真实的,尽管说很多的老百姓,没有多少的文化知识,但他们总体是非常淳朴的,只要你给予他们一丝的尊重,他们就会拿出十分的热情来拥护你。

这恐怕就是皇权的威严了。

仪仗队行进的速度很慢,苏天成想着让京城的老百姓多看看他,要知道很多的老百姓,一辈子都是见不到皇上的,更不用说见到皇后娘娘了。

这样的情形,同样震撼了朱审烜等人,他们也在思考,为什么皇上能够得到老百姓如此的拥护,为什么皇上做出来的决定,看似十分的危险,面临着很多说不清楚的局面,但实际上却得到了这么好的效果,这里面的问题,足够他们思考了。

聪明的朱审烜还是最先明白的,这里面其实包含了皇上的苦心,也就是让他们来体味这样的氛围,让他们的心里,真正的装着老百姓。

终于来到了紫禁城。

朱审馨从午门进入紫禁城的时候,眼里忽然有了泪水,而且没有止住,眼泪流下来的时候,她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苏天成却没有想到那么多。

进入到乾宁宫之后,朱审馨等所有人都暂时集中在这里了。

苏天成看着众人开口了。

“你们都是朕的家人,荣华富贵是不用说的,今日的情形,你们都见到了,朕就是想着让你们仔细看看,仔细想想,民心不可违啊,你们要时时刻刻牢记这句话,特别是朕的儿女,朕不希望你们就此生活在皇宫里面,你们都要出去,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出去,到老百姓中间去,体味一下老百姓的生活,明白老百姓的感受,也只有这样,你们才有可能知道如何的署理政务,如何的自律。”

“大晋王朝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王朝,朕会定下很多的规矩,包括朕在内,都要遵守这些规矩,你们就更加不能够特殊了,朕希望大晋王朝永远强大下去,可要做到这一点,太不容易了,朕还是那个认识,用规矩来规范所有的行为。”

说到这里,苏天成内心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是不是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不知道,自己闭眼之后,这个王朝会如何的运转,那是他无法左右的事情了。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祭天祭地仪式(3)

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等来到了京城,进入了皇宫,距离祭天祭地的仪式,只有十日了,时间是非常紧张的,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准备,而在这之前最大的事情,就是确立皇太子的事宜,这是必须要明确的。

确立皇太子,意味着王朝的稳定与繁荣,意味着王朝后继有人,历史上有太多的教训,因为皇位之争,导致血流成河,导致了王朝急速的衰败,导致朝廷之中的文武大臣无所适从,但另外一个方面的教训也是很多的,那就是皇太子与诸多的藩王或者是亲王之间的斗争,大明朝廷在这方面做得很是绝对,因为有了很多的教训,被册立为藩王之后,藩王是必须要离开京城到封地去的,彻底离开了权力中心,而且藩王不准过问朝政,否则会遭遇到最为严厉的追究与惩罚,只不过后来苏天成改变了这种情况,从维护皇权的角度出发,促使朝廷允许藩王参与政事之中。

大晋朝廷究竟会如何的对待确立皇太子的事宜,朱审烜等人内心都是没有底的,也不知道该如何的操作,确立皇太子可谓是大晋朝廷最为重要的大事情之一,绝对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但是在确立皇太子的事情上面,朝中的文武大臣是轻易不能够插手的,否则会被皇上猜忌,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

不知道有多少身份显赫的文武大臣,因为插手了皇太子册立和拥护的事情,最终家破人亡,甚至是整个的家族都被毁灭了。

尽管朱审烜的身份非同一般,但是在册立皇太子的事情方面,一样三缄其口。

其余的诸多文武大臣,也是看着皇上的。尽管他们也清楚,皇太子肯定是苏明劼,不管是从个人的智慧,母亲的身份,还是从王朝立长不立幼的规矩来看。

在确立皇太子的事情上面,苏天成同样有着很多的思考。这种家天下的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最终会被无情的淘汰,但淘汰这种制度,一样需要时间,需要历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同样不能够着急,估计在百年之内,这样的局面依旧会延续下去。

苏天成不是很赞成这种家天下的局面。但他找不出来更加合适的办法,其实让家人陷入到权力的博弈之中,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家族永远睿智,若是在将来的继承人之中,出现了一个败类,或者是昏君,对于国家和王朝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以制度来管人。包括以制度来管事,嘴上说的简单。但几千年的历史延续,包括儒家思想的教育,让这种用制度来约束一切的局面,很难以推行下去,人治还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几百年之后都还存在这样的情况。

正如三国演义开篇之中的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总有一些东西是固定的,人力可以改变其中的一些习惯,但不可能阻止整个历史的进步。

想通了这些事情之后。苏天成还是下定了决心,册立皇太子。

三十岁的苏天成,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他的心理年龄,达到了惊人的几百岁了,有了这样的保证,苏天成也可以在有生之年,尽最大的努力来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和认识。

皇宫里面的诸多宫殿,本来是有着固定用处的,早先也是明确的,苏天成进入到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