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帝国190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砘幔覆娇缃睿诤突屎竽抢纤祷暗募父鲥恿⑹弊】冢阅抢弦韵隆斑钡毓蛄讼氯ァ
“雅静!”金宰阗对众人道,瞥了一眼半躺在榻上闭目不语的依蓝,“你们都退下吧。”
待众人退出,金宰阗见依蓝己安详睡去,便命人点上息香,自己和衣歪在她身边,望着殿顶的藻井只是出神,听着身边依蓝粗细不匀的呼吸,多少往事在心里不住翻搅:在英国公使馆的相会,依蓝向自己示爱,这些事情都历历在目。
思量着,金宰阗双颊已满是泪水,正要拭时,身边依蓝轻声惊呼:“你,你什么人?远点!”她一翻身紧紧搂住金宰阗脖子,颤声道:“皇上,皇上!我怕……”外间侍候着的太监、宫女听这一声,蹑着脚步一下子进来七八个。
“有朕在这里,你不要害怕!”金宰阗也被她叫得汗毛一炸,一手紧紧护着,张眼四望,什么怪异也没有,于是挥手命众人掌灯,轻声道:“你这会子可好些?”
“我好怕!”依蓝闭着眼,似清醒又似在说谵语,“不想离开你……不想你走,不想天明,天明你又办事见人去了……”她睁开眼,怅怅地,带着迷惘的眼神盯着金宰阗,呐呐说道:“皇上,皇上,我……”
依蓝其实很可怜。她来自异国他乡,在皇宫里面,言语不通,习俗不同,自然受到众人的排挤,再加上,她是皇帝嫔妃当中唯一怀孕的女人,受到嫉妒也是在所难免。
金宰阗紧紧搂住她:“依蓝,你放心,朕不会离开你,永远也不会离开你,不会让你受苦,不会让你痛心,你的欢乐就是朕的欢乐,你的哀愁也是朕的哀愁……”
她无限依恋地望了一眼丈夫,闭上眼再不说话了。
这一夜,金宰阗一步也没有离开她,握着她的手直到天明。
张之洞的病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等下人将康有为所送的一支吉林老山人参送到张府,张之洞已经在草拟遗折了。执笔的是他的两个得意门生,都是湖北人,出身两湖书院的陈曾寿与傅嵿棻。
“大意我已经有了。”张之洞一面咳嗽,一面说道:“大意如此:平生以不树党援,不植生产自励。他无所念,惟时局艰难,民穷财尽,伏愿皇上亲师典学,发愤日新,所有应革损益之端,务审先后缓急序。这一句很要紧!你们懂得我的意思不?”
“是说革新庶政,要按部就班来。不急之务,不必亟亟。”陈曾寿问,“老师是这样吗?”
“不错!”张之洞继续口授:“满汉视为一体,内外必须兼筹。理财以养民为本,恪守祖宗永不加赋之规;教战以明耻为先,无忘古人不戢自焚之戒。这一句也重要!”
“是谏劝亲贵典兵,务须慎重?”
“现在也只好这么说了!其实根本不应该把兵权抓在手里。”张之洞摇摇头,叹口气,又念:“务使明于尊亲大义,则急公奉上者自多,尤愿登进正直廉洁之士,凡贪婪好利者,概从屏除。庶几正气日伸,国本自固。”
念罢气喘不止,赶紧找西医留下的,专治气喘的药来服,不一会肝胃发痛,再找止痛的药。到了晚上中医来诊治,听说胃纳骤减,所以开的方子,以健脾开胃为主。就这样中西并进,药石杂投,延到八月十八,服药亦吐,饮食亦吐,看看大限将到了。
“奏请开缺吧!”他有气无力地说:“不然就来不及了。”
张之洞是不愿落个死犹恋栈的名声。家人体会得他的意思,当天便写好折子,但延到八月二十才递。
“他的病到底怎么样了?”金宰阗问鹿传霖。
他们是郎舅至亲,鹿转霖每天都要去探病,情况很清楚,蹙眉答道:“危在旦夕!”
“朕得去看看他。”
鹿传霖不作声,因为他心里很矛盾。以张之洞的身分地位,临终以前,不能没有皇帝视疾一举,否则面子上不好看。但习俗相传,一经皇帝亲临视疾,这大臣的病是怎么样也好不了的了,依此例来说,亲临探视,对病人有害无益。
不过张之洞却很盼望这恩典。因为他还有些关乎天下至计的话,要劝金宰阗,期望被劝的人想到“人生将死,其言也善”的成语,对他的奏谏,能够重视听从。
于是八月二十一日那天,先发一道上谕:“大学士张之洞公忠体国,夙著勤劳,兹因久病未痊,朕心时深廑念,着再行赏假,毋庸拘定日期,安心疗养,病痊即行销假入直,并赏给人参二两,俾资调摄,所谓开去差缺之处,着勿庸议。”
到了中午,金宰阗坐着杏黄轿子,由御前大臣随护,来到什刹海畔的张之洞新居。这是由湖北善后局拨款二万两建造,不久以前,方始迁入。张家亲属早就预备好了,将贴着张之洞集句:“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日闲”这副楹联的两扇大门,开得笔直,杏黄轿一直抬到大厅,张之洞的长子张权在轿旁跪接。请安之后,随即领到病榻旁边。
张之洞已经无法起床,唯有伏枕叩首。金宰阗还是第一次视大臣之疾,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金宰阗听张权跪在地上,略略陈述病情以后,望着张之洞说:“中堂公忠体国,很有名望的,好好保养。”
“公忠体国,所不敢当。不过廉正无私,不敢不勉!”
“应该这样,应该这样!你好好保养,不必担心。”金宰阗道,“对于国事,中堂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臣有桩心事,”张之洞又说:“本来想面陈的,如今正好叙在遗疏中了。”
说着,伸出枯干抖颤的手,向枕边去掏摸。他的第四个儿子张仁侃侍疾在旁,上前替他将遗疏稿子从枕箱中取了出来,交到他手里。
“扶我坐起来!”张仁侃将他父亲扶着坐起,张之洞又道,“仁儿,你念一遍给皇上听。”
张仁侃点点头,小声念着疏稿,念得很慢,可容他随时打断,提出意见。
听完之后,金宰阗明白了张之洞的心思,知道他其实还比较保守,便道:“中堂的意思,朕明白了。这些事情,朕还要和康南海等人商量着办。”
“康南海书生意气,”张之洞咳嗽一声,道,“却不是做大事的人,皇上选内阁总理大臣的时候,不可不察啊!”
“那中堂觉得何人比较合适为相?”
“闽侯陈韬庵。”
他说的是陈宝琛,此人乃是清流派翘楚,以直言敢谏知名。1879年(光绪五年)沙俄侵占伊犁九城,他力主出兵收复。中法战争期间,疏请举义兵援越抗法,旋受命钦差会办南洋大臣。1891年被黜,回原籍创设新式学堂,倡办漳厦铁路。不过,却不适合担任总理大臣要职。
于是,金宰阗说道:“中堂放心,朕自有打算。”
张之洞终于一瞑不视了。就在这天,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一晚上九点多钟。他最后的遗言是:“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只十之四五;心术则大中至正。”当天晚上从北府开始到张之洞的同乡京官、门生故旧,都接到了报丧条。电报局大为忙碌,发往湖北的明码电特多,大半是报此噩耗的。张之洞去世消息一到武昌,湖北的好些要员红人,诸如提学使高凌霄、官钱局总办高松如、江汉关道齐耀珊、江夏县知县黄以霖,久受张之洞的栽培荫庇,无不悲痛万分。
而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改革,也到了关键时期。

第二卷 光华维新 第六十五章 中华帝国的政治制度(二)
(更新时间:2005…8…4 9:10:00  本章字数:3586)

光华元年3月,金宰阗接连下达了两条敕令,一条是《军机处撤销令》,另一条是《内阁组织令》。
按照《军机处撤销令》,自即日起,撤销军机处及其一应附属机构。从而结束了这个自雍正年间便设立的,具有极大权力的机构的历史。另外,也撤销了殿阁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的名义。这是为了避免新成立的责任内阁和以前的内阁相混淆。
明代开国之初,朱元璋的政权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仍设中书省作为佐助皇帝综理政务的机构,而宰相仍是皇帝在朝廷上最重要的助手。但宰相因为权利重大和明敏干练使皇帝的意愿难以任意实施,甚至威胁皇帝本人的权利和地位也是中国历史上数见不鲜的事情,更为元代的历史所证明。有元朝这个前车之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及宰相就成为一种新的必然选择。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罢丞相,废中书省,对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中书省被废除后,实行了权利分流,其职被分于六部,由皇帝直接管辖。缺少了辅政机构,政务繁缛很快使朱元璋感到力不从心。他“又念密勿论思不可无人,乃建四辅官,以四时为号,诏天下举贤才。”所谓四辅官,是“仿古四时命官之制,春夏秋冬四辅官,俱兼太子宾客,隆坐论礼,协赞政事,”四时轮值,并可封驳疑狱,秩正三品,以补皇帝个人专断之不足,已经具备了后来内阁职能的基本特征。但不到两年这一制度就被废除了,究其原因,固然是这些老儒起自田家,淳朴无他长,不能达到辅政的要求。而实质上,则是君主集权制发展到极端的程度,已经很难再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辅政体制了。
四辅官的设置失败后,朱元璋将原中书省的议政权几乎全部移入翰林院。洪武十四年(1381)十月,“命法司录囚,会翰林给事中及春坊官会议平允以闻。”十二月,又命翰林、春坊官考驳诸司章奏,在此之前,翰林院并无“考驳诸司奏启”的职掌,这一议政权原属中书省。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又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备顾问,“以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为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沉为东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是在普通翰林官“考驳诸司奏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级的议政咨询机制,是明代内阁辅政制度的开端。
明成祖即位,简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文渊阁当直,参预机密重务。因文渊阁地处内廷,阁臣又常侍皇帝於殿阁之下,故称内阁。其时,专理诏册和制诰,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章奏亦不通过内阁,一切章疏批答皆出自皇帝。比起太祖时,内阁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此时应该还不及清朝的军机处权重,军机处除了掌书谕旨外还有其他很多的权力,譬如参赞军国机务,参赞重要政务及刑狱等。
洪熙时,内阁权力渐重,可以条对皇帝提出的议题,大学士加官至师、保及尚书、侍郎。自后,多以尚书、侍郎授殿阁大学士,六部也逐渐要禀受内阁奉旨而后施行。宣德和正统时,先后设东制敕房和西诰敕房,由中书官掌办文书,是为内阁属吏,阁制始备。皇帝批答内外所上奏疏,始命阁臣拟出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各疏面上,谓之条旨或票拟。然后由皇帝朱笔批出,谓之批红。大事大疑仍命大臣面议﹐议定后再传旨处理。英宗以幼龄即位,凡事令内阁议行,票拟遂成定例。内阁以有代言拟旨之责,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到了清朝,虽然仍然设有内阁,但内阁的权力一直都不大。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则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统称大军机,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机章京,又称小军机。
按照《内阁组织令》的规定,从即日起成立中华帝国首届责任内阁。内阁下设内政、外交、财政、国防、司法、教育、农林、工商、交通、邮政各部,内阁首长称为内阁总理大臣,各部首长称为各部国务大臣。内阁是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