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华语电影永远只会给别人做嫁衣,那么华语电影就不可能真正的走向世界。”尽管萧逸臣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常明生的态度却固执得有些不近人情。
萧逸臣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那么常先生可以试着在剧本中弱化主线人物,形成多主角的模式,这样也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常明生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萧逸臣的提议。他也知道,萧逸臣作为投资人能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已经是给了他很大的尊重,就凭这一点,萧逸臣就不同于他之前见过的一些电影投资商。
既然关于剧本主角的问题双方都做出了让步,两人接下来的谈话就轻松了许多。在商讨了剧本其他的一些细节之后,两人谈论的话题又转到了剧本的创作上。常明生不得不承认,在对电影剧本的理解和运用上,萧逸臣确实有许多过人之处,派拉蒙能有今天的成就绝非偶然。和萧逸臣谈话,总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常明生甚至认为,如果萧逸臣不是他想要超越的那个目标,或许他俩真的可以成为好朋友。
第二百一十三章 寻仙
“常先生有没有考虑过在这个剧本的基础上创作一个续集?”在近半个小时的谈话快要结束的时候,萧逸臣突然这么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常明生心中一凛,不由得暗暗叫苦。事实上他确实还有创作续集的想法,但他并没有想要继续与嘉禾合作的意思。事实上他只是想借着嘉禾合作的机会出名,然后再寻求与别的公司合作。
在他看来,如果留在嘉禾,萧逸臣就是他的老板,这样是永远没有机会超越萧逸臣的。可还没有等他想好拒绝的理由,萧逸臣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却彻底打消了他的想法。“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常先生笔下那些个神通无敌的小神仙们在纽约街头大打出手是怎么一副震撼的场面。”
常明生心中苦笑却又无奈,萧逸臣所说正是他下一步的构思。而他也是由萧逸臣提出将主线人物改成美国儿童的提议想到的这个构思,不想萧逸臣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应该是在看到这个剧本时就考虑到了续集的问题。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想一起买下这剧本连同其续集在内的电影版权。”萧逸臣看似商量的话中却带着毫无余地的意味。
常明生经过一番左右权衡之后,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萧逸臣提出的要求。常明生之所以没有选择,是因为按照他剧本的内容,要想真正体现剧本的价值,就要投入巨资拍摄。目前香港只有嘉禾一家电影公司能满足这个条件,常明生为这个剧本准备了近两年,他不能再等了。
“是个人才,只是可惜了……”看着常明生离去的身影,萧逸臣有些惋惜的叹道。
“你既然觉得他是个人才,为什么不把他留下来?”问这个问题的是嘉禾的执行主席徐子浩,他原本是好莱坞的资深电影经理人。萧逸臣是在好莱坞发现了这个人才,他很欣赏徐子浩的才华,所以派拉蒙并购嘉禾之后,萧逸臣就把他请了过来,协助邹文怀管理嘉禾电影公司的日常事务。刚才萧逸臣在和常明生交谈的时候,徐子浩就坐在隔壁。
“这人表面上谦逊,骨子却有一股狂傲,这样的人用不好会很麻烦的。”萧逸臣做了一个很无奈的表情。
“他迟早有一天会再来找你的。他很有才华,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香港除了你,没人可以用得好他。”徐子浩肯定的说。
“我很愿意等他!”萧逸臣淡淡的说道。
“你明明知道他会走很多弯路,你既然惜才,为何不提醒一下他?”徐子浩好奇的问。
“有时候,挫折对于一个编剧来说很宝贵的经历,尤其是那种大起大落的经历,这会让他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萧逸臣不无期待的说道。
“你怎么就知道常明生一定会写续集?”徐子浩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作为一个编剧的直觉,看到这个故事,我就不由自主的在考虑这个问题,常明生只是将这个故事开了一个头,他的故事创意非常的具有延展性。既然这个世界里的人物可以穿越到另外世界,那么另外那个世界的人物为什么就不可以穿越正常人的世界里。在这个冒险故事结束之后,就可以很自然的引出另外一个故事。”
“你就那么肯定常明生也会有同样的想法?”徐子浩不解的问。
“刚才我有意的试探了一下他,他的反应很强烈,虽然只是一个很初略的想法,但我可以肯定他也想到这个问题,所以我说这个人不简单!”
“这个常明生我们暂且不谈,他的剧本我也看过了,我想知道总公司可以为我们提供多少的资金的支持?”聊了这么久,徐子浩其实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如果常明生愿意按照我的意见对剧本进行修改,那么影片最后的拍摄成本应该在1。5亿美元左右,派拉蒙负责80%的投入,其余20%由嘉禾自行筹措!”萧逸臣在看过剧本之后就已经考虑好了这个问题。
“那么导演呢?”徐子浩又接着问道。
萧逸臣原本是想请李桉来执导这部电影,但是李桉现在正忙着拍摄《卧虎藏龙》,挤不出这个时间。徐克倒是对仙侠奇幻电影情有独钟,但他现在一门心思的想要拍摄《蜀山》,对这类型的儿童电影并不感兴趣。在华语电影圈里他熟识的导演就这么几个,在导演的问题上,萧逸臣确实感到有些为难。
“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萧逸臣用征询的眼光看着徐子浩。
徐子浩也有些为难,找一位好莱坞的导演,他肯定拍不出制片方想要的效果。找一位香港本土的导演,他有不能准确的把握海外观众的喜好。最好的选择是找一位能够同时驾驭东西方电影的导演,考虑到这个因素之后,徐子浩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你觉得吴雨森怎么样?”
经徐子浩这么一提醒,萧逸臣猛然想起了一年前还和自己喝过酒的吴雨森,他怎么把这位给忘了呢?但回过头来一想,萧逸臣又觉得有些不合适,吴雨森擅长拍摄的是动作片,而且在他电影里暴力美学的痕迹很浓重,让他来拍一部儿童电影,在动作设计的把握上,吴雨森能否把握好火候就成为了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
“我觉得他在好莱坞电影《变脸》中处理就很好,其实吴雨森的电影也有细腻的一面。”这个问题徐子浩当然也想过,但他认为吴雨森并非只擅长于暴力美学的表达,影片《变脸》中吴宇森着重刻画了女性角色的刚强和温柔,这一点百分之百地受到了女性观众的认可,许多从不看动作片的女观众亦着迷于这部电影。
“吴雨森应该是目前最合适的人,但他愿不愿意回香港拍戏却是一个问题!”徐子浩现在担心的是其实是另一个问题。
萧逸臣知道吴雨森如今正被好莱坞热捧,据说他现在每天都可以接到不同的剧本,他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自从吴雨森应邀到好莱坞拍片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香港。其间也有很多的香港电影公司想把他请回来拍电影,但都被他所拒绝,所以徐子浩产生出这样的顾虑。
“我亲自去找他谈,这个面子他应该还是会给的!”萧逸臣倒是不担心这个问题,其实早在一年前的那次聚会上,吴雨森就曾经流露出想要与萧逸臣进行合作的想法。而吴雨森之所以不愿意回香港拍电影,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不看好香港电影的行情。而且在好莱坞吴雨森接触都是一些大制作的电影,但是香港电影公司给出的拍摄成本太低,剧本的质量又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种种因素导致了吴雨森近年来都只愿意呆在好莱坞,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他不愿意回香港的假象。
萧逸臣是知道吴雨森真实的想法的,找到了症结所在,自然也就能够对症下药,所以萧逸臣回到美国之后并没有急着将剧本寄给吴雨森,他只是告诉准备利用嘉禾在香港电影界的优势拍摄一部大制作的华语电影,问吴雨森有没有兴趣。
听说是拍一部华语电影,吴雨森本能的有些犹豫,但是萧逸臣刻意的强调了大制作,可谓是投其所好。当得知影片预计将会投入1。5亿美元的拍摄成本的时候,吴雨森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萧逸臣的邀请,而这个时候,他甚至还没有看过影片的剧本。
倒也不是说吴雨森拍电影就只盯着投资有多少,这主要还是因为萧逸臣的缘故。吴雨森这些年在好莱坞确实很成功,但依旧没有办法和萧逸臣相比。如果说他只是融入了好莱坞电影圈,得到了圈子里人们的认可,那么萧逸臣可以说是已经成功的进入了这个圈子的核心,他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对这个圈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为好莱坞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萧逸臣的成就早就已经超越了自身种族的界限。在好莱坞,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都愿意与萧逸臣进行合作。吴雨森知道与萧逸臣合作,就意味着优质的剧本、充足的资金和完善的利益分配,作为编剧出生,又是好莱坞的顶级制片人,凡是萧逸臣看中的剧本,无一例外的成为了好莱坞商业电影中的佼佼者。
在维亚康姆并购哥伦比亚电视广播网之后,在一次媒体的采访中,公司董事局主席萨纳姆·雷石东在回答主持人提出的有关他商业生涯中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慷慨的说道:“我很庆幸自己抢在别人的前面发现了Xylon,让他进入维亚康姆是我这一生最成功,也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萧逸臣的成功已经让人们对他产生了一种广泛的信赖,吴雨森的选择无疑也受到了这种信赖心理的影响。不看剧本就接戏,要是换成别人,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第二百一十四章 童星聚首
吴雨森在阔别香港5年之后,重返香港影坛,并且与自己已经离开了多年的嘉禾电影再次展开合作,按照吴雨森自己的说法,这确实有些宿命的感觉。相隔10年之后,邹文怀和吴雨森再次相聚,嘉禾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嘉禾,吴雨森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雨森,物是人非,两人都是觑嘘不已。
1971年,吴雨森到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张彻的作品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中横行无阻,吴雨森从中也学到了许多专业技巧,用吴雨森的话说,“把张彻电影中的刀换成枪,那么就会很象我的《英雄本色》了。”在张彻身边两年后,吴雨森开始自己担任导演。
在邹文怀离开邵氏成立嘉禾之后,吴雨森应邀到嘉禾担任导演长达十年(1973—1983)。在这十年间他拍了许多完全讨好市场的喜剧,这段时期被他自己称作“喜剧的十年”。
1983年他从嘉禾到新艺城后,事业沉入谷底,被外放到台湾沉潜了将近三年。然而他也因祸得福在台湾交了许多好朋友,也见识到台湾演艺圈中迥异于香港的浓郁的人情味。在八十年代中期,吴雨森的电影生涯停滞不前。1986年在徐克的帮助下,成功执导了《英雄本色》,该片奠定了吴雨森的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
《英雄本色》不仅是吴宇森的人生转折点,也是香港电影的一座丰碑。在创作此片时,吴雨森豪气必现,多年来在影坛积郁已久的失意与报复尽透每一个画面,其精细的分流与流畅如歌的剪接在今天看来仍无可挑剔。这部大场面、高质量的作品震撼了所有观众和影人。
这部片子还为香港电影发现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徐克、程晓东、潘恒生、张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