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族中人对我的赞美之词让我感激又感动,在我的心里认为作为我是王氏家族的一后代,把王氏宗族中人那些生活的轨迹和可歌可泣的壮举,该写的写出来了,那么这样做了其实也就是仅仅我对宗族略尽了我个人的一点贡献而已,也算不上什么大功劳。而且其实我这样做不仅是应该的,也是有义务,有责任去尽其所能的。
我编撰的这部【武家窑王氏家谱】,主要考证清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证清楚了武家窑王氏宗族的近代祖籍,那就是在**省**市秦州区籍口镇南灵村王家小庄(旧称甘肃天水关子镇王家小庄)。后来在公元19世纪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间,落籍于**省**县韦营乡武家窑这个地方。
二、考证清楚了武家窑王氏家族的开基始祖,他叫王云海。
三、考证清楚了王云海,他就是省市秦州区籍口镇南灵村王家小庄王氏三房头之长子。
四、考证清楚了王云海这一支系迁居武家窑,到今天已有115年的历史。岁月更替,截至21世纪2010年7月1日,人口繁衍生息己有6代,61人,男性38人,女性23人。现今析21户,总人口64人(包括娶来的媳妇)男性29人,女性35人。
如果说不包括出嫁姑娘,那么截止现今男性迁出县武家窑户籍的共有5人,现析6户,其中非农业户籍5户。6户总人口19人。他们分别定居在**省**市3户,**县1户,**省**市1户。**省**市1户。
五、考证清楚了截止2010年7月1日止族中人的学历:大专以上5人。职称:会计师、工程师各1人,处、科级干部4人。公务员4人。参过军的3人。
六、另外,还考证清楚了武家窑王氏宗族之内,没发现有较重性的遗传性疾病基因的问题。只不过就是在大方头这一支系中的“世”字和“秉”字这两辈之中,有心动过缓反映心脏不大好数人。
这部【武家窑王氏家谱】最初从公元20世纪1973年8月收集资料起始,1996年1月15日正式编纂,到公元21世纪2002年11月10日全部的手写初稿第一次脱稿。
到2003年5月我学会了用电脑,2004年7月自己家中购买一台电脑,就从此日起将手写搞一字一字键入电脑中,并一边输入一边认真修改,这样以来进一步提高了作品质量。2010年7月1日全部脱稿。期间整个儿的收、编、修、到最后脱稿,其过程历时蔓延岁月长达37载。
这部【武家窑王氏家谱】共1本,93页,3万余字。基本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寻根问祖、论辈排名、族规家训;
第二部分,世系图表。若想很快就知道家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子何人等等?一看图表便即了然。
第三部分,人物志。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先后次序编定,而分别介绍了个人的生平简历。其简历文字是总结性的,实际也就是人物小传。
在整个的编纂过程中我才真真正正的深深的感受到了,的确编纂【家谱】这不是件我原来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那么轻松的一件事情。它可以说是非常艰辛、复杂、麻烦而又责任重大的好似一项工程。家族人居住在全国各地,收集资料特别特别的困难。是现代化电脑、电话帮忙解决了好多问题。
之所以这样说,这是因为它的价值就在于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所以说就来不得半点儿虚假,而且还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家族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虽然说耗费了我不少的心血,但最后我感到非常的值,同时也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总算实现了我曾经的第二个夙愿,第一个夙愿是写一部我的生活实录。
当我现在对拿在手中的这本厚厚的,我一个人所编纂的【武家窑王氏家谱】赏心悦目,再翻上那么几页时,怎么的看,怎么的觉得好。
啊!真的都不敢相信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张表格、图表和图片都是出自于我自己的手下。
我所编纂整理成册的这部【武家窑王氏家谱】,其初衷是记载武家窑王氏世系繁衍生息的历史,同时也有在于鉴往知今,存史育人,给人以启迪,对人生以感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古人昨天,珍惜自己今天,把握好自己的明天。
也还想着让武家窑王氏宗族后代,从本宗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了解历史,认识社会,以震撼心灵,增强对社会、对家族、对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承和发扬老祖宗为国、为民、为家的发展生存而孜孜不倦,顽强拼搏的精神。以至于激发后辈再为国、为民、为家、为自己增光添彩的信心。“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捧读这部志书就是捧读历史,也是捧读现实。
可惜的是书友们在这里看不到【武家窑王氏家谱】,因为这个平台不支持表格。
第十二章 七 花甲之年
公元21世纪2007年农历3月20日,是我的生日,其实我的生日也就是母亲的苦难日。
我出生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的60年,算天数大约21,900天。时光如梭,日月如箭,光阴荏苒,一生一晃一转眼就已过去60年。啊!真的好快呀!人生就是这样如此短暂,尤其是青春那更是转瞬即逝。
漂亮的脸蛋儿能保持的时间那就更加的短啦!今天回想起来,好多的事情就好像是昨天发生。
不过,这日子过的要说快嘛,也的确非常的快,但要说慢嘛,也的确慢得很呀!说快呢?就是说人在过了50岁以后的感觉。说慢呢?就是说人在16岁以前的感觉。
啊!年轻的那个时代已去不复返了!“枯木逢春犹再生,人无两度再少年。”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只在脑海存在,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永远的不可能再有了!
有时候突然感觉那些消逝的岁月,好像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却抓不住。在心里总是怀念着过去的一切,有时过去了的那一切的一切仿佛在昨天,历历在目,而且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如果说能够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的话,我一定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哪怕日子再苦我都愿意。可是,那是不可能的了!有这个想法的可能不光单单是我吧?我想老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梦想吧?
从今日起,我就是真正的花甲老人了。不过今天的我虽然健康状况每况俞下,身体患有多种不大也不小的疾病,但是在总体上还是耳聪目明,身板硬朗,精神面貌也还很不错的,这就让我非常的欣慰。
细细回想一下,之所以我各方面还可以,那都是源于我多年来的生活一直很有规律,再就是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尤其是在我57岁退休之后,生活更加的有了规律,因为由自由安排;心态更加的好了,因为没有了什么压力。
比如一天的生活,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那就是晨练太极拳;上午在电脑上网写写文章,看看新闻,看看网友空间;中午午休半小时,并看看报或读点书籍;下午或打电脑写文章,或打打小麻将,或上街逛逛会会友,或去城郊田野里转转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晚饭之后出门散散步,回来之后电脑上网,最后看电视入睡。
退休之后我自己给我自己在心里面定了个规矩,那就是在我现在的日子里我要做到“一看三不看”。即只看眼前,不往前看,不往后看,不往左右看。
只看眼前者,就是想方设法把每一个今天的日子过得开开心心。
不往前看者,就是人老了如果一味地向前看,看到的是步履蹒跚的衰老,辗转病榻的疾患,形灭神灭的死亡,这样便对身体健康很不利。
不往后看者,就是我们这些老年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中,身心都或多或少受到过一定程度的伤害,在进入心理脆弱的老年期之后,如果仍时不时地“回首悲凉”,必然会陷入凄凄,然而不能自拔之中,最终危及身体健康。
不往左右看者,就是说如今在岗位的公务员,他们无论在工资还是在福利待遇方面,大多都要比我们退了休老公务员好得多,对此我们老年人要不闻不问,心理坦然。如果你要一看一比,难免就会发生忧怨和烦恼,致使身心受屈。
把人的一生浓缩为“三天”的话,那么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已成我的历史,昔日的一切,无论是喜悦还是沮丧,是成功还是失败,是荣誉还是困苦,都已成为我人生的一段经历,无法改变;
今天,正在经历,是坦然面对现实还是与现实进行抗争,这就要把握好自己晚年的一些机遇,那么幸福人生就会掌握在我自己手中;
明天,即将来临,如何地渡过那还是个未知数,无须多虑随其自然。
这“三天”中我觉得“今天”最重要。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明天的事情等来到了再说。最要紧的就是做好今天的事情。
昨天与今天之间有扇后门,今天与明天之间有扇前门。如何很好地走出后门和正确地迈进前门,这才是决定自己一生是否幸福的关键所在。
过好自己人生的每一天,这才是我们老年人最最主要的。注重了现在每一天的生活质量,这才是聪明的老人,你这样的生活了,那么无论到哪一天去进火化场都不后悔。
牡丹开出牡丹的高贵,玫瑰有玫瑰的娇艳,秋菊有秋菊的傲气,丁香花有丁香花的芬芳。但是,我们老年人也有我们老年人身经百战的骄傲。今天的现在,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一种自身心理养身法才行,再没有必要去想那么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要想就只想我们老年人自己怎么样活出个自己的晚年的洒脱、快乐。其实人生“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简单的生活才能幸福的生活,人要自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想繁杂了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
另外要定期的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人生苦短,财富地位都是附加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简简单单的生活就是快快乐乐的生活。一定要明白我们过去是在选择别人,而现在是人家别人在选择我们。
尤其要有自信心,千万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要想一想我们过去也曾风光过,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既然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愁,那么我们的生活自然的也就悠然而长,自然而乐了。
人的一生什么是幸福?说法不一,各有不同。其实我觉得凡事满足了就是幸福了。那么我们老年人的幸福又是什么呢?在我认为身体健康和家庭和谐美满就是最大的幸福。
也就是说硬件好不好,软件扎实不扎实。这个硬件,就是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那么什么事情都好办。其次就是软件要扎实,这个软件,就是自己的家庭要温暖如春和谐美满。千好万好,也不如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做后盾好。
这硬件和软件如果都好了,那么我们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一定会幸福美满。
在我生日的今天,心情特别的好,于是诗性大发,所以挥笔写了几句,也算是对我六十年来的一个总结和对当今的赞美吧!
花甲抒怀
风雨春秋六十年,心血换来富裕甜。
花甲又迁新居室,儿孙满堂享天年。
当朝统治英明策,经济社会猛发展。
衣食住行环境美,感谢祖国度晚年。
农历2007年3月20日
2007年农历8月15日,又是我携手并肩近四十年的妻子瑞兰她六十周岁生日,我感慨万千,于是秉笔诗两首。《携手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