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幸刚才所言,我军半数下祝田布阵诱敌,再伺机上三方原台地,包围敌军予以歼灭。没
有将计就计,也没有以牙还牙,只是单纯的进退战策。进退,在於能否控制时间。明天进
军三方原时,各部队派出精干之士到祝田坂调查路况,以供危急时之进退路径。其次,为
尽早掌握敌军行动,需请狼烟众全力配合。我再强调一次,此次胜负,就在进退之间。」
马场美浓守的这一番话,为此事下了结论。
没有将计就计,也没有以牙还牙。第一,诱敌出动;第二,掌握进退,歼灭敌人。
马场美浓守在川中岛大会战中,吃足了越军时间差距攻击的苦头。他想利用这一次经验,
把德川家康军和织田援军诱至三方原,施以时间差距攻击。
「只要各部队能了解美浓守方才所说的作战真意,依据本营指挥,一丝不乱,如此必能获
胜。」
信玄下了结论。
在同一时间,滨松城内也召开作战会议。
内藤信成整理斥堠收集到的情报,做一个报告。
「敌军定二十二日早上,兵分二、三路南下。在近正午到达小豆饼、追分附近时,再转北
横越三方原,可望於申刻(下午四时)到达祝田坂。」
在场的部将们深信武田军不会包围滨松城,而是下祝田坂在祝田扎营过夜,诱出德川军之
後,再在三方原包围。内藤信成根据情报分析後,也是如此结论。
军事会议分成两派。
石川数正主张不理会敌人的诱惑,除了斥堠之外,一律留在城内。
「不如让敌人的三万大军在寒冷中彷徨,削弱战力。想去三河也好,打算进京也罢,让他
们去吧。」
酒井忠次则有不同的看法。
「默默让敌人拂城而过,有损我武门威名。岂能让他轻易通过。不错,敌人的兵力是我方
的三倍,但是他们已不堪长途奔波,又不谙地形,相形之下,我方占尽了地利,又有旺盛
的士气。如果以一当三,胜负的机会各半。只要掌握时机,我军必能获胜。」酒井忠次在
上次军事会议中,也曾提过只要掌握时机,我军必能获胜。
「我从无守城之念,随时准备出城应战。」酒井忠次强调说。
多数的部将赞成酒井忠次的意见。石川数正手下的大久保忠世和柴田康忠,也支持酒井忠
次的出击论。赞成石川数正的,只有织田信长派来的大将。
「我们出门前,主公一再交代:武田信玄的进退战策堪称天下第一,绝不可中信玄的圈套
而冒然出城。」佐久间信盛说道。
「莫非援军只是守在城内吃闲饭,不敢应战?」本多忠胜讽刺道。
佐久间信盛瞥了忠胜一眼,说道:
「我的确听过这些流言。好吧,我就回岐阜向主公报告。」
信盛挟织田信长虎威的态度,引起德川家臣们的反感。不仅是本多忠胜,在座的许多家臣
也认为不必依赖织田的援军。
「看来佐久间公是怕了武田信玄。既然不愿与信玄作战,何不乾脆带著援军回去算了。」
佐久间信盛差一点冲了上来,本多忠胜也不甘示弱地盯著他。
「忠胜,言多必失,站到一边去。」
家康压下忠胜之後,转身对佐久间信盛说道:
「佐久间公,这固然是你的一番忠告,但是有时为情势所迫,不得不战……平手公,你的
看法如何?」
家康转移话题,徵求平手汎秀的意见,可见他也是赞成出击。
「以三万对一万,败战者必定是一万的这边。在此情势下采取守势,自是常理。但是,当
敌军显露破绽时,寡军亦可以闪电般的速度击毙敌人。我们既然是以援军身分前来,德川
公若决定出城应战,我等自当效命。」
汎秀打了一个漂亮的圆场。
讨论即将结束时,家康对众部将说道:
「我们就伺机而动吧。」
部将们坚定地点点头。
「时机可能是敌军主力下祝田坂的时候,仔细思索对策。」家康叮咛道。
家康认为武田军会假装下祝田坂,实则撤退。德川军就在武田军撤退之际,迎头痛击。
军事会议继续召开。当夜,德川军和织田援军的各部将都收到次日与武田决战的命令。
在决战激昂斗志的反面,是悲怆。双方皆全力以赴三对一的战争。德川兵在骚动中入眠。
年轻武士则为明日的决战而兴奋下已,对他们而言,明天是立功的大日子。滨松城内一片
旺盛的士气。
当夜滨松城内的情况,就像永禄三年(一五六零)五月的清洲城内。当时,今川义元正率
领三万大军在进京的路上。织田的城寨屡屡失陷,清洲城如风中残烛。在明日敌军就要攻
来的那个夜裏,清洲城内热烈争议著究竟该向今川义元求和,还是守城。处於绝境的信长
,终於不顾众人的意见,在桶狭间突击成功。
二者间的相似点,部是敌方大军兵临城下,以及军事会议对立为二。当然,滨松城的规模
大於当时的清洲城,兵力也较为雄厚,不能算是濒临绝境。武田军和德川军的主力从未交
战过,换言之,双方皆无损伤。不过,大军迫临城下的那一份心境,是非常相似的。
军事会议结束,家康仍然无法入眠,兵马在脑海中回荡。
(信长二十七岁时,在桶狭间突击成功,取得今川义元的首级。而今自己已经三十一岁了
,堪比今川义元的敌将武田信玄,就要在明天通过城下。)
脑海中浮现的是年轻的信长在豪雨中率领寡兵攻向桶狭间的身影。不知何时,那身影变成
了家康自己。寒风飒飒,自己身著胄甲,脚跨栗毛马,朝三方原进攻。本多忠胜跟在後面
,大久保忠世也追了上来。
(其他部将不必动。敌军只有武田信玄一人,我们一口气杀入武田信玄的祝田营地。)
家康看到自己在马上高喊。
兴奋得睡不著。唤来值夜人员,喝饱了水。这样总可以安睡吧。
「明天有明天风,只要乘风而上,必能获胜。」家康喃喃道。
第二天早晨,满天的云层。日射薄弱,好冷的一天。风不大,却冷得叫人难受。这是一年
当中最寒冷的季节。
「晚一点恐怕会下雪。」士兵望著天。天一亮,滨松城便骚动起来。
大小探子骑马陆续出城。
「天一亮武田军就展开行动,从合代岛出神增,沿秋叶街道南下。军分二队,先锋队由山
县昌景指挥。」
「武田军越过大天龙、小天龙,朝滨松南下时,分为二队,各走不同的道路。」
滨松城内陆续接获情报。一种情报不足采信,必须透过数种情报来掌握武田军的行动。
武田军朝滨松城而来之事不假。辰下刻(上午九点),家康命令织田援军进城。
相当於大门的鸣子口紧闭。探子进出时,采用西端曲轮的名残口或明光寺北口门。当时的
滨松城刚经过改建,虽然不大,但是背後有深沼和溜池,并有三丸、二丸、本丸、西端曲
轮、清水谷曲轮、马出曲轮等三丸三曲轮,也是一个典型的城堡。
大门紧闭,表示进人守备状态。
「武田的先锋队刚刚经过笠井,到达市野。目前正在市野附近寻找阵地,并放出探子。」
探子的情报传人滨松城。
「敌人已经到达市野了吗?」家康看著地图喃喃说道。
滨松城距市野不到一里,只有二十余丁。敌军接近此地,就能从城内的天守阁上看到他们
的旗帜。
「敌军在市野附近整理战斗队形,奸像要直逼滨松。」
接著,又传来另一个消息:
「敌军在市野附近转西,朝小豆饼方向行进。」
「敌军主力突然改变方向,朝大菩萨(欠下)出动。」
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滨松)上,载有欠下这个地名,是西方约一公里处的古战场。再朝
西一公里,便是追分。我著手调查时,在滨松市买了一份观光地图,上面记载为三方原的
古战场。
高柳光寿氏在《三方原之战》(春秋社出版)中考证,战场不在此地,而是在北北东一里
(约四公里)处的根洗松附近。五万分之一地图上的古战场记载,多半是根据旧陆军参谋
本部的《大日本战史》。
大菩萨,在三方原的东南端。武田主力转往大菩萨,代表要以三方原为战场。
「武田主力在追分布阵,山县昌景的部队则在小豆饼附近摆阵。小豆饼和追分之间,只有
十丁的距离。」
这一份报告传到德川营地时,引起一阵骚动。武将相继登上天守阁。当时滨松城内的天守
阁,被称做是本丸的了望台。登上本丸的了望台,可以看到武田的旗海从小豆饼附近延向
追分。
「你不是常说要和他们较量吗?现在默默地呆在这里,就和被人吐了一脸口水一样。」本
多忠胜挑衅大久保忠世。
「岂止是被吐了一脸的口水!就像是被人吐舌、嘲笑一般。没有人受得了。如果主公再不
下令出击,我打算率军砍下敌军一、二百个脑袋来。」大久保忠世回答道。
说归说,军纪乃是严明的。擅自行动绝对禁止,部将之间也彼此监视,不可能发生率军出
击的行动。
奉命侦察的大须贺康高率领二十余人出城不久,就遭遇武田的侦察部队。地点是小豆饼的
前方。双方一阵厮杀後,大须贺康高等人带著三个敌军首级,昂然而返。
「敌军正在吃饭。有的在烤火、烧饼,有的则在火旁睡觉上康高报告道。「我们在小豆饼
附近遭遇敌军斥堠三十人。虽然我方只有二十人,差距很大,但我军士气如虹,拿下敌军
三个首级。我军一人受伤。常听人说武田军强大,我看是言过其实。」
听完大须贺康高昂然的报告,酒井忠次提高嗓门,像是故意要说给家康听似地开口道:
「是嘛,武田的三万大军不过是乌合之众,岂能与我军相比。」
「不、不,这可能是武田信玄的诱敌之计,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再说,我们不能以斥堠队
的衰弱,来衡量整个武田军。这是很危险的。」石川数正说道。
「莫非您的意思是,敌军故意送上三个首级?死人的首级还无所谓,但是怎能轻易把活人
的首级当成一种手段。虽是敌军,也该珍惜生命。他们是力战不敌而败在我军手中的。总
之,大须贺康高以寡制敌之举,值得称赞。」
被酒井忠次这么一说,石川数正不得不称赞大须贺的功劳。但是,大须贺的三个首级,激
起了守城年轻武士们的热血。在看到首级、闻到血腥的那一瞬间,眼中闪烁著光彩。许多
人鼓噪地在城内徘徊、鸣钲、走到马出曲轮、在马鞍上下不停。
到处都能听到议论声。滨松城内开始洋溢出异样的昂奋气息。
山之卷23飞石之计
家康知道滨松城的将士焦躁不安。武田军在小豆饼附近休息、进食的情报,刺激了他。
滨松城内的将士一早就进入战斗状态,无暇进食,只能各自解决。有些人站著啃烧米,有
的人用水拌乾饭吃,也有的人吃冰饼(把饼冷冻,在太阳下晒干)。因为不知何时会出发
,无法静下心来进食。
武田军当然也是如此。让三万大军停下来吃饭,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滨松城前,就代表向
德川军挑战。
在大久保彦左卫门所著的《三河物语》中写道,家康派鸟居忠广和渡边守纲出去打探消息
。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