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初九,大司马徐荣和代领御史台的老大臣司马防亲自坐镇廷尉府,廷尉卿鲜于辅、廷尉丞陈好、治书御史郗虑、司隶校尉王泽、京兆尹余鹏等大臣联合审案。
当天下午,前太尉张温的夫人赶到廷尉府,要求拜见大司马徐荣。张温的夫人是蔡瑁的姑姑,她是来求情的,希望徐荣能看在张温的面子上,网开一面,留蔡瑁一条性命。徐荣满口答应,命人把蔡瑁押回馆驿,把另外一位特使韩嵩抓来了。蔡瑁嘴硬,至今不肯招供,换一个颖川韩家的人,正好可以劝降,也好拿到口供,尽快结案。
八月十一,上午,大司马徐荣、光禄勋张燕、廷尉卿鲜于辅、大司农李玮带着奏章赶到栎阳。
谋刺天子案已经水落石出。
襄阳特使徐庶、王朗、华歆等人奉命策划谋刺天子。孔融、张邈、陈宫、张超、臧洪、祢衡、陈登等人因为不满大将军擅权祸国,试图刺杀大将军李弘。去年陷害辛评、荀谌等人正是为了转移目标,打算趁乱行刺,不料张超贪赃枉法一事泄漏,致使行刺时间一再推迟。他们担心郗虑获知秘密,派人刺杀,但因为部署失当,臧洪被抓。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打算叛逃襄阳,于是和襄阳人取得了联系。双方一拍即合,随即筹划谋刺天子。
目前主要涉案叛逆都已被抓。孔融等十七位大臣供认不讳,罪证确凿。经过朝廷诸府联合商议,奏请天子和长公主下旨,即刻予以诛杀。
御史台上奏弹劾蔡邕、刘和、吕布等七位大臣,认为他们对天子遇刺有不可担卸的责任,有失察、包庇、纵容、泄漏国政机密等诸多罪责,应该立即罢职,羁押于廷尉府审讯。
长公主急于稳定局势,当即下旨,接受朝廷奏议,七日后,诛杀孔融等十七位叛逆,九族皆灭。
罢免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刘和等六位大臣,即刻羁押于廷尉府。
辛评、荀谌、审荣等人无罪释放,官复原职,并给予一定的赏赐以示安慰。
所有襄阳特使全部关进廷尉府,严加审讯,务必彻查藏匿在朝中的叛逆,以免天子和朝中大臣再遇不测。
长公主认为卫尉吕布忠诚可靠,驳回弹劾。
对官制修改一事,拒绝做出回应。
左卫将军、执金吾赵云回避。由右将军杨凤暂时代领执金吾,督领北军。
八月十二,长安。
朝中大臣们有些着急了,代丞相周忠、太尉荀攸、光禄勋张燕等大臣要求廷尉府立即罗列罪名,诛杀吕布。太傅杨彪、大司马徐荣、廷尉卿鲜于辅和大司农李玮坚决反对。
要动吕布,首先就要调整军中将领,张辽现在不领兵了,但魏续、宋宪、李封等人都是统军大将,先不把这些人解决了,吕布就不能动,否则极有可能引发叛乱,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另外,吕布的夫人小月是老大臣张喜的侄女,张喜家是关洛大族,和关西杨家、关中马家、河东卫家都是姻亲,杀吕布影响太大。
大臣们争执不下,这时司马防出了个主意。南军四营主将除了张隼是卢植的弟子外,其它郭勋、杨意、刘遇都是张燕的人。让张燕利用私人关系密告郭勋、杨意等人,让他们在城内先闹起来。吕布无力弹压,治军不严,威胁到皇宫安全,长公主想保他也保不住了。
八月十三,太尉荀攸、代御史大夫司马防、光禄勋张燕、大司农李玮急赴栎阳,再度和长公主商量官制修改一事,并上奏弹劾吕布,要求即刻调换南军统帅。
长公主断然拒绝。
吕布和天子谋刺案有牵连,遭到大臣连番弹劾的事迅速传遍了南军各营,将士们当即闹了起来。
吕布如果参予了谋刺天子,他的手下肯定要受到牵连,首当其冲的就是南军各营大将,到时脑袋搬家了都无处诉冤。郭勋、杨意、刘遇、张隼联名上奏,要求吕布主动请辞,免得害死了无辜兄弟。长公主好言安慰,但此刻军心已乱,城内形势极度紧张。
吕布迫不得已,上奏请辞卫尉一职,但要求以左卫将军的身份,继续留在长公主身边保护她的安全。
长公主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现在处境非常危险,朝中大臣正在步步进逼,虎贲、羽林又不值得信任,南军将士已经乱了,而何风的军队滞留在城外根本进不来,她唯一能相信的人就是吕布了。
长公主急召光禄勋张燕、右中郎将田豫,命令他们从皇宫内撤出虎贲羽林,皇宫的戍卫之责交给吕布、何风,否则她下旨急调庞德、卫峻的铁骑进京护驾。
张燕、田豫拒绝接旨。这圣旨一接,自己地脑袋也就岌岌可危了。
虎贲羽林竞然置长公主的安危于不顾,弃守皇宫,将来就是死罪啊。自己宁愿背上抗旨的罪名,也不能让虎贲羽林离开皇宫半步。
司马防急忙出面调停。何风的军队还是不要进城,这有违律法,尤其是在现今这个敏感时期,更不能进城。虎贲羽林也不能离开皇宫,这也违背律法,张燕和田豫两位大人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罪责。至于吕布大人,殿下可以留在身边。在这个特殊时期,吕布大人和他的亲卫悍卒可以留在宫内,但只能戍守殿下的金华殿,其它地方不许去。
长公主气得恨不得拔剑杀人。何风的军队不给进,吕布的军队只能守在金华殿,那自己岂不同于自囚于金华殿?
长公主忍气吞声,答应了。
八月十五,太傅杨彪、大司马徐荣、太常郭策等朝中十几位大臣联袂赶到栎阳,劝谏长公主修改官制。
长公主要求天子返驾,然后再谈修改官制的事。
八月十六,小天子接到了长公主的书信。此刻他正在右将军杨凤、中垒将军于毒等人的指导下,演练攻防战术,“战场”上一万多将士正在他的指挥下奋勇“作战”。小天子“战”兴正浓,根本不想回去,他眉头一皱,写了封回书,姑姑,朕这几天上吐下泻,发热不止,行走不便,过几天再说。为了让自己的谎话逼真一点,他故意把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但他觉得还不够逼真,又在绢布上滴了很多水珠,充做眼泪,表示自己很痛苦。
赵松看他鬼鬼祟祟的,很不放心,陛下,你刚才写了什么?给臣看看?小天子哈哈一笑,没什么,没什么,秀儿说她要来,她一来,朕岂不惨了?所以,朕写了回书,说朕生病了,叫她过几天再来。
八月十六晚上,这份书信送到了长公主手上。
长公主大吃一惊,勃然大怒,把太傅、大司马等公卿大臣们一顿臭骂,“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拿陛下威胁我?立即把他接回栎阳,否则我杀了你们。”
大臣们吓坏了,急忙书告杨凤,立即把天子送回来。
八月十九日上午,杨凤督请天子返驾。小天子生气了,这大汉的天子是朕,不是朕的姑姑,你到底听谁的?朕难道在北军大营学习兵法,演练战阵也不行?你要是敢把朕送回去,等到朕主政了,朕就把你的脑袋砍了。
杨凤头晕了。他想了想,给天子出了个主意。陛下,你要是不回去,估计殿下会亲自来,所以你最好现在把秀儿接来,这样殿下生气的时候,你和臣都好有个挡箭牌啊。
高,好计。小天子大喜,连声答应。杨凤以最快的速度把秀儿接来了。秀儿对小天子嗤之以鼻,打仗,就要冲锋陷阵,你站在这里挥个小旗,一辈子也就是个令旗兵,有啥出息。小天子气坏了,好,咱们比骑战。秀儿挥挥马鞭,调侃道,打骑战就要出营比试,你敢吗?
小天子肺都气炸了,一顿狂吼,带着一队羽林骑率先冲出了大营。
杨凤要哭了。这下麻烦大了,不死也要脱层皮。我什么主意不好出,为什么偏偏出这么个馊主意,把这个小祖宗请来啊?我完了……
八月二十,长公主再次接到小天子的书信。朕给秀儿打败了,活捉了,脸丢大了,我一定要赢她一次,求你再给我几天时间,求你了。
长公主投降了。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同意修改官制,大概永远见不到小天子了。
八月二十一,长公主下旨,同意修改官制。
第二十二节
长公主同意修改官制,并不等于长公主同意大臣们呈递的官制修改方案。
八月二十二,君臣之间展开了艰难的谈判,双方斗智斗勇,讨价还价。长公主以一人之力,和公卿大臣们正面对抗,在关键问题上寸步不让。
中书监是国政的决策机构,职权庞大,是此次官制修改的重点。大臣们要求削减中书监的职权,把其中一部分职能转移到外朝诸府。长公主不同意,削减中书监的职权等同于限制皇权,她当然不会答应。不过她没有表示直接反对,而是同意削减中书监的职权,但被削减的职权不能转移到外朝诸府,而是转移到中朝的尚书台,让闲置已久的尚书台发挥作用,把尚书台重新迁回宫内。
中书监、尚书台都是中朝机构,都在皇宫内,权柄等于还是控制在长公主手上,大臣们削减皇权的心思等于白费了,大臣们当然不会答应。但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一致反对,目前的中书监官员很多都是李玮一系,如果长公主重新起用尚书台,各方权势就有机会把自己的人送进尚书台,继而对国政决策产生影响,有利于外朝的权力分配和制衡。
此次长安危机后,朝堂上几乎都是北疆人,其它势力已经难以抗衡,如果让北疆人完全把持了权柄,不久的将来,朝堂上恐怕只剩下北疆人了,所以长公主的这个建议对关洛、颖汝士人很有吸引力。太傅杨彪、代丞相周忠、太尉荀攸、大鸿胪袁耀等人的态度随即发生了转变。而长公主也马上抓住了机会,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丞相”这个最引人注目的位置,试图转移大臣们的注意力,让朝中各方先“打”起来,先自乱阵脚,然后再分化诱导,竭尽全力保住手中的权柄。
长公主这一招立即产生了效果。
如果官制修改成功,丞相的权力将急剧增长,这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位置,谁都不愿放过。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大臣有三个,一个是大将军李弘,一个是太傅杨彪,一个是太尉荀攸。
大将军李弘出任丞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现在有必要做丞相吗?他做了丞相,手握权柄,等于坐实了篡逆的态势。他敢坐吗?长公主敢让他坐吗?
北疆人中,除了大将军李弘,没人有资格出任丞相。
太傅杨彪应该是丞相的不二人选。虽然同宗杨懿贪赃枉法之事影响了他的声誉,但前太常卿杨奇已经承担了连带责任,被罢职回家了,他无需再为此承担责任。现在只要长公主亲自点名,杨彪这个丞相就算坐稳了。这或许也是关洛士人和颖汝士人倾尽全力帮助北疆人推倒丞相蔡邕和青兖士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最后的受益者肯定是他们。
如果太傅杨彪不能出任丞相,那就是太尉荀攸了。去年底爆发的谋刺案牵涉到荀家,荀攸为此差点掉了脑袋。但此次危机帮了他的大忙。就在前几天,当孔融等人被斩首的时候,辛评、荀谌、审荣三人无罪释放官复原职了。荀攸在最适当的时间恢复了太尉的身份,并且有望问鼎丞相一职。这不知道是他的运气好,还是颖汝士人的运气好。
长公主没有点名,她请大臣们举荐。长公主说,官制修改事关汉祚命运,朝廷不能在没有丞相参予的情况下重修官制。
长公主的话非常有道理。虽然大臣们都知道这是长公主设下的陷阱,但这个陷阱不跳不行,这关系到各方的权势和利益,必须跳,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