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时就这些,如果还有别的请求,我会给你打电话。”
裴承毅没多罗嗦,起身送张孝珑出门。
回到办公室后,裴承毅立即把梁国翔叫了过来,让他亲自在阿根廷空军司令部安排19日凌晨的护航行动。
虽然梁国翔不是顾问团的成员,但是在裴承毅的要求下,他与狄泊清都留了下来。因为能说会道,更懂得人际交往,所以狄泊清去了总统府,陪在塞隆身边,时刻替塞隆排疑解难,免得塞隆有事没事都来麻烦裴承毅。梁国翔则去了阿根廷空军司令部,顶替华剑锋负责空中作战行动。虽然梁国翔只是空军少将,但是作为共和国最有名的双料王牌,阿方索不可能不知道梁国翔是谁,那些参谋也不可能不知道梁国翔是谁。更重要的是,很多阿根廷空军的军官都把粱国翔当成偶像,自然会服从梁国翔的指挥。
安排好这件事情后,裴承毅才给杨少勇打了电话,让他全力协助张孝珑与闵瑞麟。
张孝珑并没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因为他得等着信息监视设备到达,然后再返回阿根廷港。
在张孝珑前往军情局的落脚点时,闵瑞麟率领的侦察部队已经进入矿区。虽然马岛的平均海拔与最高海拔都不高,但是岛上的地势并不平坦,除了沿海的区之外,很少有面积超过一平方公里的平地,到处都是数千万年来、冰雪反复消融腐蚀形成的沟堑。对特种兵来说,如果不考虑恶劣的天气,这里绝对是最理想的战场。只不过,考虑到愈发强烈的暴风雪,以及零下数十度的严寒,这里不但不是理想的战场,还算得上是生命的禁区。
对闵瑞麟,以及数十名侦察兵来说,顶着暴风雪执行作战任务,确实是一大考验。
如果换了正常人,别说去雪地里埋伏,敢在黄昏后走出房屋都算是奇迹了。
当然,在野外活动的不仅仅是闵瑞麟他们。
几十名侦察兵都知道,在那铅灰色的暴风雪阴影里面,还有10多个非常厉害的对手。
第90章 大方向
虽然知道发生在5月18日夜间的那场战斗的人没有几个,但是这场由“为钱作战的战士”与“没有身份的军人”进行的小规模特种战斗对第二次英阿丐岛冲突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连裴承毅都承认,正是这场战斗让两个超级大国认清了局势,使冲突的规模得到了控制,没有演变成超级大国间的战争。
事实上,这场战斗仅仅持续了10来分钟。
利用最新式的通信监视设备,闵瑞麟率领的侦察兵才能在能见度不到10米,暴风雪导致红外成相仪、微光夜视仪、生命感应器在内的众多电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确定了CIA特种部队的准确位置,并且使用非致命武器制服了10多名特种兵。
19日凌晨,张孝珑亲自押送俘获的10多名美国佬登上了飞回阿根廷的运输机。
虽然没能阻止CIA的特种兵发送消息,但是情况没有张孝珑想像的那么糟糕,运输机在返回阿根廷本土的途中并没遭到拦截。事实上,当时CIA已经知道登岛的特种部队遭到了突然袭击,并且联系了杜奇威,希望杜奇威能够采取行动;杜奇威也联系了正在南大西洋上活动的特遣舰队,希望特遣舰队能够有所作为;指挥特遣舰队的皇家海军将军也立即下达了命令,派出了十多架战斗机,可是特遣舰队距离马岛超过2000公里,就算不考虑F…46A的最大作战半径,并且以最快的速度飞过去,在运送CIA特种兵的运输机降落在里奥加耶戈斯基地的跑道上的时候,皇家海军的舰载战斗机距离马岛还有大约400公里,根本不可能把运输机拦截下来。当然,这也说明CIA不想蛮干。与张孝珑说的一样,CIA手里也有军情局的人,大不了等事态平息下来后与军情局交换人质。
作为自李存勋之后,军情局最厉害的特工,【wWw。WRsHu。cOm】张孝珑没有浪费一丁点时间。
运输机还没降落,张孝珑就让2名刚刚获得CIA提供的“特殊身份”的美国特种兵开口交代了所有事情。
虽然这两个“小兵”知道的并不多,甚至不太清楚CIA为什么要他们冒险登上马岛,但是根据两人交代的东西,张孝珑大概掌握了CIA特种部队在矿区内的活动情况。
收获不止这么一点。
因为CIA特种部队携带了10天的给养,特遣舰队将在25日之前派遣垂直起降运输机将他们接走,考虑到“复仇”号航母战斗群将在22日到达战区,特遣舰队肯定需要时间夺取制空权,所以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杜奇威将决战的时间订在了22日到25日之间,而且22日与23日的可能性最大。
做出这一判断之后,张孝珑立即联系了裴承毅。
19日下午,10多名CIA的特种兵就被押上了飞往共和国的外交专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将在军情局的某处秘密基的里呆上一段时间,至于是几个月还是几年、乃至几十年或者终生见不到阳光,那就得看CIA有没有忘记他们,以及舍得不舍得把他们从军情局的手里换回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得到了张孝珑的肯定答复,裴承毅立即调整了部署。别的不说,只要知道杜奇威选择的决战时间,就能做出适当的安排,取胜的把握肯定大得多。
这个时候,杜奇威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
得知CIA的特种部队遭到埋伏,全军覆没时,杜奇威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CIA最厉害的特种部队,虽然不能避免遭到埋伏,但是在短短数十分钟内全军覆没,要么证明该部队徒有虚名,要么证明对手早就准备。显然,后者的可能性大得多。既然对手早有准备,表明裴承毅已经看出了杜奇威的战术意图。
想到这个问题,杜奇威哪敢大意。
正是如此,在CIA希望他能采取行动的时候,杜奇威并没以直接的口吻命令特遣舰队出动战斗机拦截正在返航的运输机,而是让特遣舰队的指挥官看着办。因为杜奇威下达的不是命令,指挥特遣舰队的皇家海军将领自然不会让手下去送死。
也就在运输机到达里奥加耶戈斯的时候,杜奇威收到了最新的情报。
特种部队完成了任务,将拍摄下来的全息信息发了出去。CIA利用最新建立的稀有金属矿藏地质形成数学模型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标准公司的勘探报告很有可能低估了潜在储量。
虽然只是初步分析结果,还没得到专家证实,但是其意义已经非常重要了。杜奇威看到这份报告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肯定会让总统做出新的决策,从而使美国全面卷入马岛冲突。
问题是,有这么简单吗?
这个时候,杜奇威做了一件让后人众说纷纭,也让他功过参半的事情,那就是给CIA的负责人打电话,要求在得出确切结论之前,不要把评估报告送往白宫。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杜奇威的要求竟然被CIA采纳。
这还不算什么,毕竟杜奇威的影响力摆在那,就算CIA与五角大楼没有多少关系,也得考虑杜奇威在白宫的影响力,而且把一份没有得到证实的评估报告送到白宫,而且真的惹上麻烦,负责的肯定不是杜奇威。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杜奇威打电话的时候,CIA没有把报告送出去。
也就是说,这份原本应该直接递交给总统的报告,没有首先交给总统,而是交给了身在伦敦的总统顾问。
这从某个方面证明,CIA的负责人也产生了同样的疑虑。
正是如此,杜奇威与CIA局长通电话的时候,得知CIA也在怀疑特种部队发回来的信息的可靠性,并且提出了几个疑点,一是特种部队为什么会遭到伏击,要知道,别说伏击特种部队,要想在岛上找到特种部队都不容易。二是战斗仅仅持续了几分钟,虽然发送信息只需要几分钟,但是战斗力强大的特种部队在几分钟内就全军覆没,对手肯定更厉害。而CIA早就获得确切情报,共和国没有派遣正规特种部队参战,雇佣军团内最多只有20多名能力还算不错的特种兵,根本算不上厉害。三是CIA是在18日,也就是战斗爆发前不到10个小时收到了消息,得知阿根廷空军安排了一架执行特别任务的运输机,并且为这架运输机安排了护航战斗机,后来把俘获的特种部队官兵送回阿根廷的就是这架飞机,也就是说,这份情报来得太及时了,而越是及时的东西,越可能存在问题。最后的时候,CIA局长还明确无误的提到,与岛上的稀有金属矿藏有关的情报也是在冲突爆发后获得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份情报,也就是军情局的副局长带着专家去岛上进行实地勘察、以及共和国最知名的华东地质研究所用来分析岛上稀有金属矿藏储备情况的数学模型都是通过收买获得的,即军情局的叛徒为钱出卖了最重要的情报。
这四个疑点,让杜奇威心惊不已。
前面三个问题还好说,一是战场是什么都会发生,谁能保证雇佣军团的那些人不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靠运气歼灭了特种部队。二是雇佣军团的战斗力确实不差,至少皇家陆战队的侦察兵就在他们手里吃了很多亏。三是CIA在18日获得的情报是由阿根廷空军的军官出卖的,而阿根廷的情报保密系统根本算不了什么,只有最后一点引起了杜奇威的高度重视。
稀有金属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重要性远远超过20世纪的石油。在两个超级大国打冷战的大背景下,与稀有金属有关的都是绝密情报。军情局有相关的管理机构,CIA与NSA也有相同的管理机构,毫无疑问,有资格进入这些机构,并且接触到最核心机密,比如稀有金属矿藏形成的地质数学模型的,绝对都是“最忠诚”的,而这些人没有任何可能为了钱出卖情报。
“地质数学模型”到底有多重要呢?
因为稀有金属矿藏的形成条件非常复杂,所以探寻稀有金属矿藏的难度比寻找油田大得多。别的不说,在稀有金属矿藏的具体形成原因上就存在很大的争议,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理论,即“外来形成论”、“富聚形成论”与“挤压形成论”。不同的形成论,需要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才能用计算机进行分析。换句话说,只要获得了数学模型,就能对搜集到的地质信息加以分析,确定该地区是否有稀有金属矿藏。相对而言,收集地质信息并不难,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国家,别说派间谍去搜集,只要能够花钱买通政府官员,就能明目张胆的派遣地质学家去收集地质信息。关键就在“地质数学模型”上,如果没有合适的模型,就算有了地质信息,也得不到准确的结论。正是因为美国地质学家建立的地质数学模型过于落后,所以近20年来,在与共和国争夺稀有金属矿藏的时候,美国一直处于下风。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美国本身就是世界上第二大稀有金属矿藏储备国,自身的资源就能用上几十年,不然美国早就在冷战中处于绝对下风了。
问题是,稀有金属不是石油。
在众多的形成理论中,“外来形成论”也就是认为稀有金属是由陨石、小行星、彗星等星体带到地球上来的说法最为可靠。实际上,“富聚形成论”与“挤压形成论”都是建立在“外来形成论”的基础上的,因为这两种理论无法解释稀有金属“稀有”的原因,即为什么在其他星球上并不少见的稀有金属,在地球上这么少见。
正是如此,稀有金属非常“稀有”。
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稀有金属就具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