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章 计
刘瑾随即着陈全去请皇帝到武英殿,皇帝这时候正在豹房尽情享受人生,陈全如何请得动,又不敢违抗皇帝命令,回去请刘瑾到豹房来。
这早已在刘瑾意料之中,也不坚持,从而带了王守仁的本子到豹房见皇帝,至于说什么话,在陈全来往间亦大都已拟定。
也不用他怎样说话,一看王守仁的本子皇帝便已雷霆震怒,王守仁说他的不是什么,正是他的沉迷女色,荒废朝政。
刘瑾侍候了皇帝多年,又怎会不清楚皇帝最讨厌就是别人过问他的私生活看见皇帝果然一如所料,大发雷霆,又怎肯错过这个机会,煽风点火惟恐皇帝不降罪王守仁皇帝看似真的怒火中烧,刘瑾所说的无一不认同,一切也听由刘瑾安排,随即召来王守仁,当场杖责八十,革去南京兵部尚书之职。
刘瑾原是要乘此机会置王守仁于死地,皇帝却念在王守仁一向尽忠职守,屋建奇功,免去死罪,这也是刘瑾最感遗憾的一件事,但看见王守仁被打得死去活来,心里亦好生痛快。
皇帝按着下令将王守仁逐出京城,贬往山西大同做一个总兵。
刘瑾并没有考虑到那许多,只要王守仁不留在京城再跟他作对,对皇帝的决定当然极表赞成,不予反对。一路上得意洋洋,一直到他回到私邸。
殷天虎、常胜、皇甫兄弟等知道消息,无不替刘瑾高兴,你一言我一语,都说去掉这根眼中钉,从此可以安枕无忧。
刘瑾听着心头大乐,忍不住放声大笑,他已经不止一次要将王守仁弄倒,今日总算得偿所愿,难得又如此的顺遂。
「看你这个小小的山西总兵以后如何再与我作对。」这句话出口,刘瑾的笑脸突然僵结道:「山西………」他喃喃自语地接道:「皇帝下个月出巡太原,山西……太原……」
「周瑜打黄盖,好一条苦肉计!」他大叫出来,到底想通了。
皇甫义一旁听得奇怪,接问道:「什么苦肉计?」
「是啊………」殷天虎亦道:「将王守仁贬到大同,对我们应该是有利而无害。」
「好毒也………」刘瑾自顾沉吟道:「我就是看不出其中的利害。」
「是什么利害?」皇甫义不觉追问下去。
「你们有所不知,皇帝下个月出巡太原,只要他离开了京师,我们便不能够直接威胁他的安全。」
「那与王守仁有何关系?」
「大同与太原相距有多远,皇帝到了太原,要与王守仁会合又有何困难?王守仁人在大同,必先掌握当地的兵权,加上他的旧属,为数在二十万以外,回师反攻京城,我这个九十岁如何应付?」
「九十岁有宁王相助……」
「只怕到时候那个宁王犹如墙头之草,说不定反过来投向皇帝那边,莫忘了他也毕竟是姓朱的。」刘瑾叹了一口气道:「之前皇帝与他在宫中相聚,故意将小德禄调阅,就是早已达成协议,亦未可知。」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
「当前之计,当然是先去将王守仁截下来。」刘瑾接喝道:「殷天虎!常胜!」
「九十岁有何吩咐?」殷天虎、常胜反应是那么敏锐。
「追上去,杀了!」刘瑾右掌做了一个砍杀的动作。
殷天虎、常胜立即动身,同去还有二十个内厂的高手,挑的又是百中选一的健马,一路上马不停蹄,出城十八里,终于追上了王守仁一行。
根据得到的消息,王守仁匆匆离开京城,轻车简从,一行不足三十人,殷天虎、常胜自问一身本领,再加上二十个内厂的高手,应该便足够应付有余。
可是现在迫近了,二十二骑上了一个山坡,原是要抄捷径赶在前头,出其不意,迎头痛击,但居高临下看清楚,殷天虎、常胜却不由怔在那里。
王守仁一行不但不是不足三十人,而且数十信这个数目,左右还有两队铁骑护送,为首的两个赫然就是韩滔与高升。
单就是这两个已经不容易应付,那两队铁骑与随行数百个侍卫显然都是训练有素,以他们二十二人冲杀前去,又何异以卵击石。
常胜目光转回殷天虎脸上,叹了一口气,道「.「九十岁这一次又估计错误了。」
殷天虎淡然应道:「也许他现在已经考虑到皇上插手这件事。」
常胜只是问道:「我们应该怎样做?」
殷天虎以行动答复,勒转马头,往来路奔回。
刘瑾果然已经考虑到,但没有派人去接应常胜、殷天虎,他不知道皇帝到底派了多少人护送王守仁,没有兴趣打这种没有把握的仗,只等殷天虎、常胜回来证实,听说护送的是高升、韩滔,仍然有点意外。
「高升、韩滔不在左右,我们要对付皇帝是不是方便一点?」殷天虎随即问,追杀王守仁无功而还,他实在希望其它方面有所表现。
刘瑾听说却笑了。
「高升、韩滔就是在左右,要对付皇帝也是很方便的。」
殷天虎一言惊醒,苦笑退下,刘瑾笑接道:「他们也不会将王守仁一直护送到大同,但纵然他们半途折回,以王守仁的狡滑,必然早已作好安排,另有接应,事既至此,只好作罢。」
常胜大急道:「九十岁的意思……」
刘瑾目光一转,挥手截住。
「我说的作罢只是王守仁这件事,皇帝方面,嘿嘿………」冷笑两声他才接下去道:「我自有分寸,那个皇位他是坐不了多久的了。」
常胜等虽然不清楚刘瑾准备采取什么报复行动,听他说得这么肯定,亦知道他胸有成竹,全都放下心来。
刘瑾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除了心腹手下也不作任何透露,皇帝没有得到任可的消息,徐廷封等人亦不例外,只是发觉刘瑾派在安乐侯府附近严密监视的手下已逐渐松懈下来,却并不奇怪,以为一直以秘道出入,刘瑾的手下久候没有收获,终于疲态毕露,他们也没有加以利用,事实也没有这种需要。
府中多了傅香君、南偷、小子,最高兴的当然就是忆兰,整天缠着南偷、小子,变这个玩那个的,南偷原就是一个老顽童,小子也其实一个大孩子,忆兰又是那么的可爱,他们当然乐于令忆兰高舆一番。
之前忆兰天天嚷着要到什刹海,主要也就是要看他们表演,百看不厌,但现在看了几遍便完全提不起兴趣来,她虽然没有说出口,又怎瞒得过南偷、小子的眼睛,也知道不是他们表演得不精彩,乃是环境不同,没有什刹海那种热闹的气氛,以致忆兰没有了那份看表演的心情。
对此他们当然束手无策,也所以亿兰提出要到外面去看热闹,他们完全不加以反对不但忆兰,就是他们地想到外面瞧瞧逛逛,散散心头那股郁闷,只是风声既紧,南偷心里牵挂的事又多,小子亦只是想着如何与南宫明珠取得联络,虽然有到外面跑一趟的念头,一时间还是提不起那个劲儿来。
忆兰也竟以看出他们的心意,没有问他们,只求傅香君,之前当然先向父亲徐廷封请示。
徐廷封平日有空也习惯了带忆兰到外面去看看,在他来说原就不是一回事,只是近日他正如南偷一样,牵挂的事太多,腾出了身腾不出心来,将忆兰交给徐福照顾又放心不下,难得傅香君答应回去,又怎会反对?
他原就不以为忆兰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放心不下只是一种父女关怀,而对徐福的不放心,也只因为徐福的老迈,一向的大意粗心。
与刘瑾的冲突在他的意念中完全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完全拉不上关系,有一个傅香君那么细心,武功又好的保镖,又还有什么放心不下。
刘瑾的不择手段,连小孩子也不放过赏在在他的意料之外,傅香君也是。
也就因为她的没有考虑到刘瑾会对付忆兰,刘瑾的阴谋进行得来才会那么顺利。
什刹海并未因为没有了小子、南偷而失色,游人仍然是那么多,忆兰一路雀跃着走来,笑得合不拢嘴,一双手部是吃的玩的。
徐廷封虽然疼爱忆兰,到底是一个男人,又何况傅香君仍然有一份童真,知道忆兰的心意,忆兰跟她走在一起,又怎会不开心?
傅香君一路走来一面指指点点,同一件事物出自徐廷封口中与出自她口中很多是两回事,忆兰不但听得很明白,也听得很高兴。
徐福跟在她们后面听得很清楚,藏在心灵深处的一份童真也逐渐被牵引出来,终于也插上嘴了。
傅香君若不是耳目敏锐,在这种情形气氛下,一定不会再留意到那条胡同里发生的事情,那么刘瑾的一番心血纵然不至于完全白废,也必须再花费一些安排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条胡同非常静寂,突然被一声尖叫声惊破,傅香君也就是听到这一声尖叫才留意,随即看见一个猎人装束的汉子牵着一条奇大的白狗从胡同中的胡同转出,匆匆奔向那条胡同的另一端。
那条白狗一身银白色,胡同里虽然没有阳光仍然很触目,傅香君一眼瞥见,第一个念头是一个猎人牵着一倏狗,然后突然有一个牵着一条狼的感觉。
………银狼!她随即想起了一直悬而未破的那件银狼案,想到了那些神秘失踪的童男、童女。
她心念才动,那个猎人已牵着那条白狗在胡同的另一端转过去,一个中年妇人随即从胡同中的胡同奔出来,一面尖叫道:「小安!小安………」
傅香君心念再转,吩咐徐福道:「你看着兰兰,我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她身形紧接展开,掠进胡同内,截着那个中年妇人道:「发生了什么事………」
中年妇人神态仓皇,语声在颤抖道:「小安方才好好地在玩着,转眼便没了踪影,姑娘,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小孩子跑过?」
傅香君没有回答,同胡同另一端掠去,她是担心再迟便追不上那个牵着白狗的猎人「姑娘,姑娘………」中年妇人嚷着亦追前去。
忆兰在胡同外看着奇怪,问徐福道:「傅姐姐到底怎样了?」
「我也不明白。」徐福往胡同内看了看道:「过去看看好不好?」
忆兰当然不反对,这一老一小便走进胡同内,以他们的速度,实在很难追得上传香君跟那个中年妇人,可是到了胡同的另一端,他们却看见傅香君菁华他们在左面的那条小胡同中走着,那个中年妇人反而不见了。
「姐姐………」亿兰嚷着迫着徐福追前。
傅香君恍如未觉,自顾往前走,到徐福、忆兰迫近了才停下,缓缓地转过身来。
不是傅香君,只是一个穿了与传香君同样衣衫的女人!
徐福并不认识这个女人,其实她就是白莲教五灯使者的青灯使者,但接触青灯使者的目光亦不禁由心寒起来,这也是他最后的感觉。
傅香君自问轻功不弱,可是胡同中一折再折三折,仍然追不到那个牵着白狗的猎人,一阵不祥的感觉也就在这时候袭上她心头,不由自主地往来路奔回。
那个中年妇人原是哭嚷着迫在她身后,可是一路奔回并没有再遇上。
她绝对肯定没有走错,而事实亦没有第二倏路,刹那间却不知怎的竟然有一种走错了的感觉。
一直到看见徐福靠立在一例墙壁下,她的一颗心才放下来,但立即又高悬。
忆兰并不在徐福身旁。
「忆兰怎样了?」她问,但徐福没有反应。
到她转到徐福面前,才发觉徐福的咽喉已经被切断,那绝无疑问是一柄很薄很利的刀,所以血流得并不多。
徐福的双手部拿着东西,右手是一盏青色的灯笼,左手是一封信。
看见那盏青色的灯笼,傅香君不由变了脸色。
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