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听到这个声音一瞬间,这些长老们,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声音感到不知所措。
他们纷纷揉了揉耳朵,确定自己不是出现了幻听,但同伴看向自己的眼神,就证明了刚才一切不是个人听觉出现了问题,否则不会这么多人有同样的表现。
他们听出来这句话,就是他们自己刚刚对话用的语言,这让他们极为震动,他们倒不是震惊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而是震惊与对方如此短的时间,就通晓了己方的语言,并且准确地表达出来。对方拥有的技术之高,近似神迹。
这种通晓语言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大有文章 ,一个种族文明的语言文字代表了它的文明发展程度,记录了它的历史与现在。对方能够瞬间了解这些,也就明白了己方的历史和现在。
其背后隐藏的东西之多,在己方没有给出翻译工具,没有提供任何帮助下,对方就轻易明白了。
如果再加上,对方是刚刚出现后不久,就明了己方的语言,这期间经过的时间之短,对方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
从这简单的一点上来讲,他们就知道刚刚大长老的话一点也没有问题,这种技术,历史记载中的本文明最繁盛的时候,也没有做到过,想要理解其他种族的语言,非得两方对照,通过消耗大量时间,总结资料才能做到解析和翻译。
“请问,您该如何称呼……”那名三长老胆子还是最大的,他率先开口问道,但又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用己方的尊称吧,又不见得符合对方的习惯,只好先问出来,“还有,测试我们明白,但测试什么?”
“你们还没有资格知道我的称谓,只有通过测试才可以。测试,就是测试,检测你们的精神潜力状况。”
“精神我们明白,但精神潜力又是指代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你们思维能力、意志力等精神层面可以达到的最高极限”
在这些长老们似懂非懂之间,还有大量疑惑,包括突如其来的面对,就算反应最快的几个人也完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一个个不知所措。
但显然对方并没有留给他们清醒过来的时间,只是几分钟之后,他们就感觉眼前风光一变。
……
两座相隔百米的摩天大楼,一边是阳台,一边是通向生路的门。
而阳台上,是十几名光头老人,正是刚刚在木屋中翻看石板记载的那些人。
他们惊异不已,刚刚与外来者对话的震撼还没有消失,此时耳边又传来呼呼的风声,身体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出现在一座高楼的阳台下,而眼前,最明显的,则是一座窄到仅可以放下他们一只脚的铁桥。
对于见过硅基人高达千米建筑的他们来说,这两座摩天大楼本身,并不能之前住在低矮茅草屋中的他们感到有什么震动,毕竟他们作为传承知识的长老,还是知道上古年代本文明辉煌的,这些大楼不过是在石板记载中最普通常见的景物,一千多年前的历史,并不足以让一个文明的遗迹完全消亡。
他们不知所措,不知道那个突然出现的声音将要他们做什么,而自己等人突兀地出现在新的地方,更是证明了对方的强大,历史记载中,那些硅基人们也从未做到过这点,虽然它们的科技在己方看来已经是匪夷所思了,但和眼前的情况比起来,还是有着极大的距离。
这短短时间内,就算身为一个文明的最高传承和指导者,有着最丰富知识和阅历的他们,还是被这一连串的变化弄得无法回过神来。
良久过去,一个略微清醒些的老者才指着阳台一角闪亮着光芒的石碑,“那里有我们的文字”
十几个人于是抬眼望去,阳台面积不大,石碑距离他们只有几步的距离,上面的字迹可以看得很清楚。
“来到这里,无论你是神圣仙佛,还是虫豸鸟兽,想要生存下去都只有一个办法,证明你的价值。从这座桥上走过去,就是你获得生存资格的第一步。这里是天堂,这里也是地狱。……”
十几名长老面面相觑,石碑上的文字他们能够明白什么意思,就是让自己等人过一次独木桥而已。但这些信息背后隐藏了什么,就不是他们能够理解的。
结合之前那个声音给的一些简单说明,下一步该如何做就非常清楚。
不多久,当众人消化完这些信息后,有着最高地位的三长老便开口了。
“看来,是要测试一下我们的胆量了,这座桥可是有着几百米高啊,一旦失足就是粉身碎骨。”
“是啊,三长老,看来对方果然和大长老说得一样,不会是正义到可以直接拯救我们的。”有人开口说着,语气里带着一丝失望。
“拯救只有靠自己,好歹对方还给我们机会,那么就不要迟疑了,免得让人家觉得我们这个文明没有利用的价值。按照顺序,我们一个个走过去。没什么好担心的,就算摔死了,也算尽到我们的责任,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我先来,你们看好我的行动,如果我掉下去了,你们记得总结教训”他这样说着,也不管其他人,径直朝着那座桥走了过去。
几步距离,这位三长老便来到桥的边缘,他探出一只脚,稳稳地落在了狭窄的桥面上,然后将重心前移,落到这只探出的脚上后,接着走出了第二步。
后面那些长老们本来还想劝阻一二,但见对方已经上了桥,便大气都不敢喘出一声,唯恐一声惊扰,让对方失去平衡。
随着时间流逝,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长老的行动过程,从一开始得还算稳定,到慢慢失去平衡,身体开始摇晃,不得不稍停以作调整。
他们也很快就领悟到了所谓精神潜力测试的具体含义。
想要走过这座桥,最重要就是需要意志坚定,能够沿着给定的路走下去,有勇气走出第一步,还要能够克服心中的恐惧,彷徨与胆怯,至于调整好身体平衡,保持住步伐,只要做到前面的事情,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人在平地上的安全感,在这百米高的一根狭窄的桥上被缩小到了极致,对于普通人来讲,这是极大的考验,比起严刑拷打,这更能从本质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意志力。
意志力稍差的人,光是站在阳台边就感到脚底发软,更不用说要冒着时随时会掉下去的风险,穿过这百米长的桥。
在平地上再笨的人,走过这段距离,也不会用上三分钟,但换到高空中,就变成了如同天堑一般的距离。
有几个长老此时刚刚从这一连串的冲击中,缓过劲来,面对不久之后就要走过这座桥的命运,脚底已经开始打颤。
这时候他们才对正在桥上艰难行进中的三长老由衷地感到佩服,不仅要注意脚下,还要对抗高空气流,更重要的是要对抗脚下死亡的恐惧。
死亡就在脚下,一旦失足,这个高度可以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摔得粉碎,哪怕下面是水面也不行。
“三长老?!”众人一阵惊呼,只见三长老勉力走了三十多米,终于支持不住,在一阵高空气流袭来时,控制不住脚下平衡,一头栽了下去。
“不要畏惧,不要管我,你们要继续走下去,为我们的文明得到生存的资格!”三长老仰面朝天快速坠落了下去,但他口里发出的声音,仍然传给了阳台上的众人。
……
第四百零六章 殖民政策(上)
“种族名称:绿星人。
特征:碳基生命,类人型,毛发稀少,智力正常。
成年期15年。精神潜力评估如下:
测试样本15名。
最高潜力:蓝色。
最低潜力:白色。
综合利用价值:中低。
文明发展程度:原始。
文字保存完整,受限于外部限制,无法进行任何文明改进的行动。
预测发展潜力,在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后,预计将有更高的精神潜力”
系统操作室聂内,李林看着天眼提供的评估报告,除了上面这些简单概括的描述,还包括大量细节,这个种族的历史,包括他们沦落到现在程度的经过与原因,人口数量以及构成,生活质量以及外部环境等。
“看来,这新发现的本地土著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最少他们是这个星球的人,适应本地的环境,只要可以充分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再加以思想文化上的开放和进步,只需要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开辟出一批提供精神力的新来源。天眼,人类想要在这块星球正常繁衍,需要多少时间进行生态圈的重建。
“如果考虑到不影响当地土著,就只有新建封闭式生态圈,根据当地环境和地球环境的差异程度,预计需要三十年的建设周期,才能改造当地环境以适应人类繁衍,时间相对来说已经大大缩短,这是由于本地环境和地球类似,所做的最多调整,是在各种微量元素的配比之上,来符合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天眼这样回答着。
“恩,三十年,看来这段时间内,人类只能继续在永恒堡垒中可以继续繁衍。这段时间内,吸收这些本地土著,是提高精神力储备效率的办法。过滤,然后是转化,进而筛选出精神潜力价值高的个体。三十年的时间,加上政策上的安排,可以让他们族群数量快速增加,就和对永恒帝国现有人类那样做的一样,对能够培养出更高精神潜力子女的父母,增加额外贡献度的评定,以抬高他们生育子女的积极性。”李林这样想着。
由于人类社会进化到个体可以无限转生的程度,这导致以血脉延续,继承自己为动机的生殖繁衍行为的动机大大减弱,本来现代社会中,人口增长速度就大大放缓,现代人不有着发达的社会保障后,对子女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因相比繁衍子女的成本和精力而言,新一代年轻人生育子女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就算在传统气氛浓厚的国家,传宗接代也变得没有市场,很多年轻人自己还嫌时间不够玩的,生养孩子更多是社会和上一辈的压力,从越来越多的晚婚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大龄产妇的不断出现,更是这种现象的直接反映。
这种现象也在永恒帝国成立后,大量出现,既然可以靠着个人努力不断将自己的个体生命延续下去,那干什么还要费心思养育子女,延续血脉和继承自己的生理和社会意义大大减弱,而养育一个孩子要十几年,尤其是在现代教育的情况下,成本非常高昂,而其中大量的时间如果投入到其他方面,可以获得极高的成就。这就使得一段时间内,永恒帝国的人口自然出生率极为低下,直到动态调整了政策,对生育子女者增加贡献度积累时的系数,每多一个系数就会增加一些。而对能够培养出极高精神潜力子女的父母,则大量奖励贡献度。反正拿现实物质可以生产的资源,来换取精神力的储备,是一件无本生意。那些资源本身就是人类自己生产的,只不过由系统在高度组织和调配的情况下,效率极为提高,浪费大大减少,只生产满足人类整体需要必须的物质,以及略有盈余。
囤积粮食也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因为只要有能源和基本的土壤,工业化的食品工厂可以快速制造出大量食物来,包括蔬菜和肉食,应有尽有。而各种享受用品,也是充分考虑人类的整体需求来进行供应,不会有大量囤积,只能白白浪费的情况。
曾经人类社会中流行过计划经济,但以人类当时的条件,根本做不到统计出来详细的具体需求,也无法做到很好地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导致不是某些行业的生产品过剩,就是某些行业大量不足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