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加密的历史:山海经大揭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氛围,但是这五花八门的思想发展下去,就会出现一种占据优势的主流观念。

故事中说,其实主流观念也是莫衷一是、变来变去的,今天你主流,明天他主流,各领风骚三五天,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得紧。

但是却有人不喜欢这种乱哄哄的氛围。

其实也没太多的理由,很可能是老酋长对于某些观点有着一种病态的偏爱,同时对另外一些观点有着病态的敌视。这两种病态扭合在一起,老酋长就会坚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民众,奉行一种思想观念,打压其他类型的思想,就这么个搞法,于是部落里的思想迅速地统一了起来。

然后呢?

然后部落就灭亡了、解体了。

为什么呢?

因为,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肩负着价值创新与技术创新两大历史使命。不创新,他们就发明不出先进的器具,就斗不过满山遍野的豹子、老虎,而不论是价值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所需要的都是要有一个宽松的思想环境。

?4帝王的秘宫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山海经·南山经》

这里说的是尧光之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人却长着猪那样的鬣毛,冬季蛰伏在洞穴中,名称是猾褢,叫声如同砍木头时发出的响声,哪个地方出现猾褢哪里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单只看“大繇”这两个字,我们就知道这段故事说的是夏朝立国以后的事情。何以见得呢?因为在夏朝之前,国家存在的含义是非常模糊的,哪个酋长想把大家拉出去玩什么“大繇”,大家绝对没二话,撒丫子疯逃就是了,毕竟天大地大,跑在哪儿,还没人家原始人一口饭吃了?

但一旦国家建立,老百姓们再想逃避给领导打义工,那可就难了。因为国家的四壁,比铁笼子还要坚固,你跑到哪儿也逃不出去,所以自从有了国家,统治者们就享有了“大繇”的自由与乐趣。

这个故事说,此事并非是发生在夏朝立国以后,相反,这件事发生在中华五帝之一的尧帝在位时期。

话说尧帝这个人啊,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帝王,现在我们还常说,六亿神州尽舜尧,这个尧,说的就是他。故事中说,尧帝这个人成就斐然、卓异出众,于是就被人民群众推选为领导人,但等尧登上了帝王之位,却突然变了脸,说:“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是领导人的安危问题,这个问题很严重,大家要立即行动起来,替领导人弄几个隐蔽的防空洞出来,避免让刺客找到我……”

于是尧帝将民众发动起来,统统押入深山做苦役,替他砍伐山林,修筑一间庞大的神秘宫殿,后来宫殿修好了,却是谁也不知道这座宫殿到底在哪儿。

怎么会没人知道呢?

因为,这里修的是尧帝死后的寝宫,修的是地下的坟墓,坟墓修完了之后,那些修造陵墓的工匠,也一并被埋在陵墓中,悉数失踪了。

由此可知尧帝时代的统治,就已经带有了深厚的暴力色彩。

?5躲进柜子的思想家

南次二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山海经·南山经》

这里有一座山叫柜山,不知道此山是否因形如柜子而得名,但是这座山,很是古怪,山中的禽兽,真的是禽兽,没有一个好东西。

先来说兽,此兽,外形像常见的小猪,长着一双鸡爪,叫的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则哪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工程。

看出来了,工程这种活,老百姓非常讨厌,替那些可怜的祖宗想一想吧,寒冬腊月的,冻得大家鼻尖上结起冰柱,正要上床抱住老婆暖和暖和,这时候命令下来了:谁也不许在家里抱老婆,都拎了木铲出来,去河里破冰挖河渠去……不管是谁,这时候肯定都会破口大骂起来的,娘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但骂归骂,可这活儿大家还得干啊,前人不干,难道让后世的子孙们来干吗?

这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民间传说的孟姜女的前一半,这里说的是一位仁兄,他满腹才华、智慧过人更兼思想深邃。于是四方百姓多知其名,有人不辞辛苦地赶来向他求教,还有人趁夜送粮送米放在他的门前,让这位史前的思想家吃得饱饱的,也好继续思考天地人生的大智慧。

这件事被老酋长知道了,于是老酋长激动地说:在我们部落里,居然有这样天才的人物吗?真是太了不起了,人才难得啊,那什么,快点派他去河里挖渠吧……

这位思想家听了这事,顿时呆住了,说:我不过就是闲着没事思考点人生哲理嘛,何必这样……说话问,老酋长派来的打手已经赶到,他们一个个肥得像猪,凶狠如狗,站在门外大声地吆喝道:“思想家,你丫快出来去挖沟,别耽误了老子喝酒的正事!”思想家吓傻了,突然发现家里有只柜子,就立即钻了进去。

不承想,思想家的这个藏身之地,早已被心明眼亮的人民群众发现了,愤怒的群众就立即偷偷跑去举报:报料报料,思想家躲进了他家的柜子里……

报料的人民群众获得了巨额的赏金,狼狈不堪的思想家则被人揪着脖领子从柜子里拖了出来。

后来呢?

后来就是下一节要讲的故事了。

?6思想的过错

话说思想家躲进柜子里之后,还是被火眼金睛的原始人给揪了出来,再接下来,就是柜山中的一只怪鸟,继续来演绎这个故事:

这只鸟,绝对不是什么好鸟。

看看它的模样,长得像鹞鹰,却长着人手一样的爪子。再听听它的叫声,啼叫的声音如同痺鸣,这是什么鸟叫啊,而且它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那么这只鸟,何以会跟人过不去呢?

据西方大思想家马斯洛研究说,人这种东西,一旦吃饱了,喝足了,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之后,就会走遍天下,到处来找人歌颂他。如果找不到歌颂他的人,此人不是杀人,就是放火。总之,一旦欲求得不到满足,那大家就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都别想落得个好!现在酋长们吃饱了,喝足了,人身安全了,理所当然地希望部落里的思想家们能够拥到自己的身边,高唱赞歌。

可是酋长们没有听到赞歌。酋长们很郁闷。

?7信用崩坏的时代

又南五百里,曰垔山,南临垔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嗥狗,其名曰峳峳,见则其国多狡客。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见则其国多疫。——《山海经·东山经》

这里又有一座垔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外形像常见的马,却长着羊一样的眼睛、四只角、牛一样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峳峳,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里就会有很多奸猾的政客。此外这个地方还有一种长着老鼠尾巴的鸟,这种鸟会给劳动人民带来瘟疫灾害。

这只给劳动人民带来瘟疫的鸟儿,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它说的是一种卑微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势必将会给本人及周边带来麻烦。那么,这只十分狡猾的怪兽,又是一个什么来历呢?

这个故事,说的是在一个部落中,信用体制是如何崩坏的。

信用这个东西,是人与人交往中最为重要的形象资源,一个人一旦有了足够的信誉,那么他就能够赢得更好的名声,也就具足了影响力,可以大踏步地推进他的个人事业发展。但是,信用这个东西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它是一个社会民众群体的选择。任何一个群体,都有着选择信用的心理冲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行为选择不同,所得到的最终结果,也必然不同。

譬如这里说的这个部落,该部落中的人们,都有一个好吃懒做的梦想,都希望把奋斗的重担交给别人,而自己呢,则在太阳底下睡一天算一天,醒来后睁开眼睛,发现生存环境并无丝毫改善,顿时就破口大骂起来:你们这些卑鄙的、肮脏的、自私的人,怎么把社会弄成这个样子?公正在哪里?公道在何方?

这是一群骂骂咧咧的怪人。

这些人普遍的特点是,胸无大志。没有大志倒也罢了,可是他们连养家糊口的志向都没有,一心只向往着一个高福利的社会,可以让他们躺在树下从早睡到晚。而且这些人由于不谙竞争法则,不明规律,对人性更是一无所知,所以他们的性格普遍来说暴躁易怒,却又懦弱到了极点,只知道扎堆躲在没人的地方谩骂、发牢骚,真正遇到不公正的事情的时候,他们躲得却比任何人都要远。

这是一群虽然不知犬儒为何物,却信奉犬儒哲学的人。

这样一群人,必然无知,急功近利,为蝇头小利大打出手,争得不可开交。如果一个部落里这样的人占到的比例较高的话,那么,我们势必会得到一个信用体制崩坏的社会。

?8莺歌燕舞的年代

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和霜鸣。其上多金,其下多榖、柞、杻、橿。

——《山海经·中山经》

丰山之上,有雍和之兽,此兽我们在前文中分析过,这是一位高干子弟,此人是一位玩弄女原始人的高手,但由于酋长的庇护,百姓硬是拿他没有法子。

既然没有法子,那就不说他了。

现在说的是一位奇怪的神,这个神有一个亲切的名字——耕父。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原本居住在水草丰盛、土地肥沃的部落,由于老酋长热衷于个人崇拜的缘故,最终搞得这个部落吃没得吃、喝没得喝,民众不得不四散逃亡的事情。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这位老酋长啊,出门一看,哇,这里的天是多么的蓝啊,这里的物产,是多么的丰富啊,这一定是因为我过于伟大的缘故,所以部落里的人才有这样美好的环境。啊,伟大的我、光荣的我、正确的我……那谁,你们那边种地的人,别瞪俩眼干看着了,快点过来歌颂我、赞美我……

有些人胆小,急忙放下手里的农活,过来唱赞歌。可还是有些人冥顽不灵,压根不理睬老酋长。老酋长很愤怒,就说:要不,咱们这样办吧,等年终分配粮食的时候,谁的赞美歌唱得最好,最动听,咱们就多分给他一点,那些对领导有意见的人,我们是不会跟他们客气的……

这下子大家吓坏了,全都丢下手里的工具,聚到老酋长的身边,齐声高唱道:“老酋长啊老酋长,你就像是耕父,如果没有了你,天上也就没有了太阳;如果没有了你,地下也就没有了收成……”歌声娓娓动听,绕梁三日,余音不绝,老酋长听得泪流满面,说:“多么淳朴的群众啊,我们怎么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不把赞歌唱到底呢?”终于唱到了冬季,大家拎了袋子,光着两只脚,冻得全身战抖,站在老酋长家门外等待分配粮食。可是农民们整整一年都用来唱赞歌了,又何来分配粮食?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十三章: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