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当即也笑了:“何必这样。我也是个脾气不好的人。都是为了共同的抗日事业。今后我们一起继续战斗。”
就这样,宋子文几经周折撤换史迪威的事再次搁浅了。
只是,当时史迪威向蒋介石道歉,并非本愿。当天晚上他从蒋介石那里回到住处,心里仍很不是滋味儿,于是提笔记下了这一天的日记:
这是一次该诅咒的经历,男子大丈大做事从来无悔,想想真是可笑之及。一条响尾蛇没有发出响声就咬人了
写完日记后,史迪威毫无睡意。他在想究竟谁在捣鬼,在幕后下策划撤换他?于是他脑袋中浮现了多个面孔。最后停在“宋子文”头上,接着他又在同年10月18日的日记中写道:
有一种预感。是宋子文?他是制造麻烦者?!如果罗斯福得到情况说我破坏关系,他从哪里获得吗?答案……只有从宋子文那里。因此,宋子文想免我的职。为什么?因为我和蒋夫人合作,而她是为了委员长……”
那段时间里史迪威疑虑重重,10月21日他又在日记中记道:
啊,是宋子文。他在新德里告诉萨姆维尔‘这件事就要实现了’。
原来,宋子文和萨姆维尔在飞渝途中,透露了罗斯福总统要撤换史迪威并由萨接任的消息。抵达重庆后,萨姆维尔恐怕由自己顶替史迪威而招致史的怪罪,便将宋子文的原话全盘托出来。这样才使史迪威明白,原来宋子文是他的最大敌人。于是史迪威在后来的日记中又写道:
当宋氏姐妹保证其地位将大为改善,将来不致再遭攻击时,我推测宋子文着实受到了打击。
再说宋子文听到蒋、史和解的消息后,打击倒说不上什么打击,但他心里着实一肚子火无处发泄。据说,宋子文从美国回来,宋美龄和宋蔼龄邀他吃饭并为他洗尘,他竟连个回话都不给。后来,宋美龄登门问其缘故时,宋子文答:
“你和大姐做的好事,还让我说什么?史迪威不走,这件事就没算完。”
当时宋美龄只是陪笑,不再说什么。
然而事情确如宋子文所预言的那样……后来蒋、史矛盾再度激化,宋子文亦再度出山活动美国总统罗斯福,并终于“赶走”了那位倔强而不请中国国情的史迪威将军。
时间为1944年10月20日下午。
3.外交家的风采
当年在国民党内,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派系,叫做政学系。这个派系中的许多人在美国或在日本留过学,且绝大多数能言善辩,会说英语、日语等,并立志要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技术发达的高效率的工业国家。
在这个派系中当时有两个人颇突出:这就是孙科和宋子文。
身为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当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作为一位学者和主张国民党改革的人,当时孙科只有勇气站出来说话,却没有勇气与国民党一刀两断。虽然他较长时间内担任国民党政府的立法院院长,却无法与陈果夫、陈立夫操纵的国民党党的机器抗衡。当年,蒋介石因为害怕听到开明的议论,常常一连几个月拒绝见孙科。
宋子文则差不多也有孙科同样的遭遇。人称“宋公子”,当时亦是位高高在上的人物。他虽然敢于大胆直言自己的想法,但是蒋介石更喜欢唯唯诺诺的人。可以说,宋子文也很少讨蒋的喜欢。在此一点上,宋子文尚比不上他的姐夫孔祥熙。
当年有人说,宋子文是靠本事吃饭的人。蒋介石虽讨厌他,却又离不开他,原因就是看中了他的才华。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中,宋子文再度复职并出任外交部长,可见他是多才多艺的。在当时的国民党要员中,几乎无人可比。
1945年4月1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
宋子文在蒋介石的授意下,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旧金山会议。此次会议的主旨是讨论联合国宪章,并为筹建联合国作准备。
飞机在万米高空翩翩飞行,宋子文和他的随员们亦兴致勃勃。
联合国最初的雏形,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并表示共同参加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当时在《宣言》中,中国与美、英、苏同为发起国并列为各国之首。1943年10月30日,中国又与美、英、苏3国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之宣言》。这个宣言中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和平组织的主张,中国由此不仅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而且确定了在联合国中的大国地位。紧接着,蒋介石在战时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1943年11月,蒋介石作为“三巨头”之一,与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一起出席了开罗的三国首脑会议。同年12月1日发表的《开罗宣言》对蒋介石来说更是一大胜利。《开罗宣言》宣布了三大盟国决定剥夺日本从中国人那里窃取的诸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等所有领土,并将这些地方全部归还中华民国。
而且,罗斯福还保证支持1944年春天对缅甸日军的海陆空联合进攻,以打破对中国的包围,并为国民党的90个师提供装备和武器。他还表示,在战后将继续支持反对“外国入侵”中国,且中美将联合占领大连海军综合基地。当时罗斯福的这些保证显然是为了防止苏联争夺东北。同时,罗斯福总统也让蒋介石作出了解决其与共产党分歧的承诺。
于是得意洋洋的蒋介石,当时带着前所未有的声望回到了中国。
但他不知道,罗斯福当时在德黑兰还与丘吉尔和斯大林进行了会晤。在那次会晤中,罗斯福向斯大林作出了与给蒋介石的承诺完全相反的保证。
的确,后来美国人没有履行罗斯福在开罗向蒋介石作出的许诺。然而有一件事罗斯福坚持了,即决心让蒋介石兑现他的承诺……解决他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分歧。
此刻,宋子文不时望着飞机弦窗外飞掠的白云。而坐在他身后的代表有:驻英大使顾维钧、驻美大使魏道明、国民党代表王宠惠和胡适、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妇女代表吴贻芳、青年党代表李磺、民社党代表张君、无党派代表胡霖,一共10个人。
飞机于1945年4月13日晨降落在华盛顿机场,然后宋子文一行又换机转赴旧金山。
1945年4月25日下午3时30分,丽日高照。
这是个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这一天,联合国成立大会召开了。
位于旧金山市中心的歌舞剧院门前彩旗招展;肩披红绸缎的礼仪小姐分列大门两旁,亭亭玉立,手持鲜花欢迎着46个国家的计856名代表和来宾徐徐人场。当即胸戴红花和代表证的代表们,一个个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健步拾级而上进入了能容纳万人的剧院大厅。大厅内舞池的军乐队正在演奏着雄壮的人场式音乐;会场庄严肃穆,天蓝色的背景、杏黄色的台柱,映衬着46国的旗帜;每一位要员到场,都有本国的国歌和音乐奏起。当时,整个入场式搞得隆重热烈,持续了近1个小时。
4时30分,音乐倏然停止,就见一队美国男女,身着天蓝色和平服装,从讲坛两侧以稳健和自信的步伐,进入主席坛后面站如松塔,以象征联合国的前途似锦与和平卫士的朝气。待一切就绪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斯退了纽斯偕同加州州长华伦与旧金山市市长拉凡步上讲坛,向在座的各国要员招手致意。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大会主持人斯退了纽斯紧紧握着桌上的木槌,郑重地敲了3下,宣布:
“联合国讨论世界机构之会议业已开始!”
首先,人们为联合国的重要发起人罗斯福总统的病逝默哀1分钟。然后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在华盛顿通过电话向与会各国代表致欢迎词。接着由斯退了纽斯致开幕词,他指明“确立公正持久的和平”系于此会。最后加州州长华伦、旧金山市市长拉凡均尽地主之谊地讲了话。他们都强调,旧金山能成为此次盛会的地点,是他们的幸运也是他们的光荣。当时,旧金山至前线距离最近,同时也是最后阶段的太平洋战事的供应站抑或大通道。
26日大会选举决定,美国国务卿斯退了纽斯、中国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英国外相艾登为联合会议主席团主席,轮流负责大会的组织和召集。同时推定中、苏、美、英、法、澳、加、智利、捷克、墨西哥、荷兰、巴西及伊朗等14国组成重要而有权力之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由斯退了纽斯担任,大家以掌声通过。
同时,按照美、中、苏、英4个邀请国的顺序,首席代表分别发表了演说。
宋子文的演说生动形象,不时激起阵阵掌声。
他首先代表中国,向已故罗斯福总统的病逝表示深切追念。接着他说:
在吾人心目中,罗斯福总统不仅为美国第一公民,抑且为世界有灵感之领袖,彼以热烈之情绪,为国际谋正义和平,其高瞻远瞩,与夫政治家风度及魄力,已使联合国之胜利在望。彼虽龙逝,但其事功将继续领导吾人。接着宋子文又话题一转道:
自1931年以来,经14年之野蛮的战争,中国已忍受极大劫掠……吾人曾极力寻求一切方法,以谋补救。吾人明了如无一实际有效之集体安全制度,则任何一国之最后安全即无望……为维持集体安全起见,应决不犹豫,以吾人主权之一部分,贡献于新的国际机构。吾人必须准备作若干牺牲,得完成各国共同目标。
宋子文的讲话半个小时,其中有八次掌声雷动。
4月28日,按轮流值班制由宋子文主持了第三次全体大会。当时给各国代表和记者印象是:中国外长宋子文属学者形,态度慎重,英文清晰,主持会议准确。因而他给各国代表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5月1日,联合国举行第6次大会,选举通过了4个大会组委会和12个小组委员会名单。宋子文当选指导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程序委员会成员。会议各组委员开始工作后,对于宪章各项问题分别研究和补充修正。至6月15日,联合国宪章的起草工作大体完成。
宋子文在出席旧金山会议期间,既是十分繁忙的,同时他又是十分活跃的。5月26日下午在退伍军人纪念大厦,他又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当时,到会的中外记者达300余人。
这是一次令宋子文施展才华的记者招待会。宋子文首先面对记者介绍了中国的代表团成员,并特别说明中国代表团还有一位新闻界的代表胡霖,并引起同行的一阵掌声。为了说明中国代表并非一党代表所有,宋郑重声言,中国的10位代表代表了各方面的意见,其中有反对党代表,也有无党派代表;并说中国的各位代表将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使旧金山会议获得成功;中国人民不论政治信仰为何,均衷心赞助国际机构。宋子文还表示感谢全球报界为中国之3项修正建议案广为宣扬,并感谢全球报界在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之14年中,给予中国的大力协助。
整个记者招待会上,各国记者提出的问题共41件,其中包括政治之敏感问题。当时宋子文均对答如流。当时有一个记者指着董必武问:“董先生是否是一个危险人物?”于是宋子文请董老起立,以示其无损于人。
另一个记者直接问董必武:“这个会对中国内部团结是否将有直接的影响?”
董必武答:“然,但不是直接的。”董必武的答复由翻译员译成英文后,宋子文再用英文高声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