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时汉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将军问娄敬,你到底想干吗?

娄敬:我想向皇上提议。

虞将军:有什么意见你就跟我提,我再替你传给皇上。

娄敬:不,我要当面给皇上提。

虞将军:你想给皇上提什么议?

娄敬:迁都。

虞将军真是哭笑不得。迁都?还能迁哪里去,天地之大,除了天堂外,天下还有比洛阳城更合适称帝的都城吗?兄弟,当初皇上在道上混的时候,你还不知道蹲在哪个山旮旯呢,别给他使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帝王搬家,可不是普通人家,搬到哪算哪,搬不妥可以再搬回来。如果建议不妥,触犯禁忌,人家根本就不用找借口,一刀就把你劈成两半。

娄敬:我要说的是正儿八经的事,不是你所认为的妖邪之言。

见过狂的,但是没见过如此狂妄无知的。这个倔老乡,他无非是想以此哗众取宠,跟皇上混个脸熟。最后,虞将军无奈了,他说:这样吧,我送你一套新衣服,你至少也得淋浴更衣了才去见吧?

娄敬又说道:我身上穿什么就是什么了,不用麻烦你了。

果然是疯了。淋浴更衣,是对皇帝表示最基本的尊重,连这基本礼仪都不懂?好吧,既然你想自找苦吃,我就成全你。于是,这个叫虞将军的将领试着报告刘邦。

真是神了,刘邦竟然愿意召见娄敬。

其实,娄敬之所以胆敢拜见刘邦,是他身上长着一样厉害的防身武器,那就是嘴里的舌头。

以舌头席卷天下的人,我们称之为辩士。我们知道,自苏秦成名以来,纵横家几乎都是贫贱出身,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艺高胆大。在这个世界上,胆大的人太多了,但是想混得有出息,更需要艺高。只有艺高胆大,方可呼风唤雨,纵横天下。

正所谓,祸从口出。胆小就不要干纵横家,是纵横家就要把脖子洗干净,等着随时被人家砍。娄敬没有洗脖子,他这也不是意淫自己,而是有足够的自信肯定刘邦能接受他的意见。

娄敬一见到刘邦,就问道:请问皇上定都洛阳,是想跟周朝比谁立国最久?

刘邦毫不犹豫地回答:你说得没错。

洛阳是东周之国都,但东周时不叫洛阳,而叫洛邑。而娄敬为什么就判断刘邦要学周朝,而不是商朝或者夏朝呢?其实这个秘密我们在刘邦斩蛇起义时,就很明白地说过。刘邦不是自称为赤帝之子吗?谁是赤帝,按阴阳学家五德论来说,周朝得火德,颜色尚赤,火生土,刘邦得土德。火德就是土德的老爹,刘邦学老爹,学谁去?

我们又知道,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整个东周时代,国家是极其动荡的。回忆周朝,最繁盛的就在西周,国都为镐京,即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现在,娄敬正是准备动员刘邦迁都镐京附近,那个地方的名字就叫长安。长安,即今天的西安市西北。

请注意,纵横家及辩士尽管有几分信仰阴阳学,但是他们主要还是靠分析天下时势吃饭的,所以娄敬不用阴阳学这等歪门邪道的学问去说服刘邦,而是从天下地理要冲分析利害。不过,娄敬这个迁都可行性报告分析,读来有点冗长,为了便于阅读理解,我只能把他的要点概括出来:

第一:洛阳城曾经是天下地理的要冲之地,然而随着洛阳四周的封国土地及力量扩大,缺乏缓冲地带的洛阳城逐渐失去俯瞰天下的地理优势。

第二:关中之地,左有高山为屏障,右有黄河作为天堑,四境全是要塞,沃野千里。从地理位置上看,秦国故地,就仿佛蹲在天下的背后,占尽天下地利之便宜,死死地扼住了天下的咽喉。如此王者之地,舍它其谁?

娄敬这番话,刘邦不但佩服得连连赞善,甚至认为娄敬说得非常上道。于是,刘邦立即召开了一个扩大会议,讨论迁都关中之事。

然而,汉朝上下,几乎没有一个人同意迁都。他们的理由只有一个:周王朝定都镐京,历时数百年不倒是真,但是秦王朝不也定都关中吗,为什么他们经历两代就被天下打倒了?洛阳东有成皋粮仓,西有崤山为屏障,北靠黄河天堑,南有伊水和洛水围绕,如此一看,也不四面皆有自然护体,坚如钢铁,我们还怕个啥呀。

诸位说得似乎也很在理,这下轮到刘邦为难了。两地都是一个好,到底迁还是不迁?

刘邦只好转头去请教张良,问大师意下如何。

恰恰是,张良的意见跟娄敬相同,他对刘邦说道:

诸将们说得也没错,洛阳城是有以上优点。可是,洛阳城这个地盘太小了,土地又不肥沃,农作物产量少。同时,洛阳城四面八方的敌人,可以同时对它发动攻击,这不是用武之地。关中则不然,北西南三面都有群山包围,形成天然屏障,只要控制好东面,就可控制天下,这才是真正的固若金汤。所以说,娄敬说得一点都没有错。

张良这番良言,真可让刘邦大受启发。娄敬乃天降之才,不用多说了,就按他的议案去办。于是,刘邦当即下令迁都,而且立即出发。

刘邦够猛,他就是要果断出击,不让诸将唧唧歪歪,拖泥带水。同时,刘邦之所以如此迅速行动,还因为他早看出了诸将的心理障碍。

因为,诸将皆是山东(崤山以东)之人,哪个不想留在靠近故乡的地方,哪个又愿意去那个山不熟、水不习的异乡蹲一辈子?

这下子,诸将们想争辩都没机会了,因为刘邦已经主动出发了,没人不敢不学着点。于是,刘邦成功迁都关中,定都长安。

于是,娄敬因上奏迁都有功,被封为郎中,同时,赐姓刘氏。从此,娄敬又多了一个名字——刘敬。他,继郦食其之后,只凭着一根柔软之舌和一个智慧的头颅,又创造了一个贫寒之士飞天的神话。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四 没落的韩信

公元前202年,六月九日,刘邦又下令大赦。

此次大赦,缘于迁都成功。这就如我们普通人家搬了新家,放了一个大鞭炮,以此表示庆贺,除此之外,别无他意。然而,七月鞭炮刚响完,汉朝就遭到了第一个异姓王的背叛,他就是燕王臧荼。

这个臧荼,最先不过是韩广属下一员大将。那时项羽发兵救赵击打王离时,他是其中功臣之一,后来又随项羽入关,项羽便把韩广从燕王的位置上掀下,换上臧荼。韩广改封为辽东王,但是韩广嫌弃辽东山高水远、天寒地冻,不肯就国赴位,臧荼为防止韩广再夺回燕王之位,干脆就把他杀了。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没人知道臧荼为何而反,事先竟然连一点征兆都没有,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那就是说明他皮痒欠揍。难道不是吗?他迟不反,早不反,偏偏在大家都渴望和平安定的时候反,那不是跟一只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吗?

既然有人欠打,那就一次把他打个够。

七月的一天,刘邦亲自率兵出征。两个月后,搞定燕国,臧荼被虏,刘邦把他的燕王帽摘下,重新戴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他就是与刘邦同穿一条裤裆长大的卢绾同志。

卢绾,丰邑人也,与刘邦同乡同里。卢绾的父母和刘太公的关系本来就好,哪知道两家后来生卢绾和刘邦竟然在同月同日,于是乡亲们宰羊抬酒,庆祝两家。待俩兄弟长大后,大约是读私塾时,刘邦和卢绾又结为拜把兄弟,乡亲们再次宰羊抬酒,表示庆祝。从此之后,卢绾就成了刘邦的一条尾巴,刘邦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月亮走,我也走,形影不离,同甘共苦,一直到如今。

项羽死后,刘邦本来想也给卢绾封个什么王,但是卢绾战功又不如韩信等七个异姓王显著,怕诸将说闲话,只好暂时忍之,封卢绾为长安侯。没想到,这个臧荼造反,恰好就成了卢绾的铺路石,刘邦决定让卢绾填燕王这个肥缺。

当然,在封王之前,有些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刘邦下诏:燕王之位空缺,我想提个功劳大的人去当王,你们给我推荐个人吧。

论功劳,当然是萧何和曹参大。但论关系,他们俩跟卢绾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了。除了卢绾外,没有一个人敢随便进入刘邦的卧室,更没人敢随便进入刘邦厨房拿起筷子就吃菜。

谁不知道你皇上想把好处留给自家兄弟呀。诸将只好上书,陈述卢绾功劳最大,燕王非他莫属。刘邦在一片虚假的上奏声中,批准大臣们的奏议,卢绾正式被封为王。

然而此时,异姓王臧荼造反就像一面警钟,引起了刘邦对其他六个异姓王的警惕,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故衡山王吴芮家族、故赵王张耳家族,吴芮和张耳身老病死,王位继续由后裔世袭,张耳的儿子张敖就成了赵王的新当家。

其实,吴芮家族和张耳家族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排在他们前面那四位异姓王,那四位当中,数韩信最不靠谱。当初韩信杀郦食其,后会战又失期,两件大事已让刘邦极是不爽,现在韩信迁为楚王,又做了一件让刘邦极为头疼的事,那就是窝藏罪犯。

如果换成了小偷小摸的也就算了,问题是,韩信窝藏的这个犯人,是曾让刘邦十分憎恨的钟离昧。

钟离昧投奔韩信,听说是在诸侯军兵围垓下四面楚歌的当晚。然而又有一种说法是,项羽死后,钟离昧才投奔韩信。但不管怎么样,钟离昧确确实实就窝藏在韩信那里,韩信之所以收留钟离昧,是因为他们是曾经的好朋友,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交往关系。

钟离昧就像一颗毒牙,一日不拔,一日不安。于是,刘邦派人给韩信捎口信:我听说钟离昧逃到楚国了,麻烦你帮我把他捉回来。

刘邦这话说得多婉转,他明明知道钟离昧整天和你同居一屋,同酒一桌,但是他还是要给你搭个台阶下。可是,刘邦诏令发出后,韩信不但没个回复,反而对楚国军队加强训练,出入陈兵列阵,似乎有准备火并之嫌。

刘邦真的怒了。不就是叫你抓个人吗,竟然要跟我叫板起来?

公元前201年,十月,有人对刘邦上书陈述韩信造反。

根本就不需要有人告,刘邦早就知道韩信会有这一天,事情既然白热化,那就不得不摆到桌面来解决了。刘邦召开军事会议,就韩信可能造反一事进行讨论。

诸将一听就叫道:还讨个什么论,请皇上急发兵,坑杀竖子。

坑杀?真是吹牛不上税。你拿什么坑杀,你以为韩信是臧荼吗?天下之大,韩信带兵可是最牛的一个,谁能够抵挡得住他?不要说坑杀别人,如果你们替我保住长安和洛阳,免得他坑杀我们就行了。

群殴多数是打不过韩信的。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韩信竖子造反吗?

这时,陈平站起来了。陈平问刘邦:别人告韩信要造反,这事韩信知道吗?

刘邦摇头:这个估计韩信还不知道。

陈平:好极了。汉军兵不如楚精,将也没有如韩信的,如果打起来,这是傻瓜都不愿干的事。我们唯有一条好路,那就是活捉韩信。

原来,陈平早有计谋。

所谓活捉,就是智擒。古之天子都有巡狩之习惯,所谓巡狩,就是挂着视察工作的名义,到各封国旅游,作威作福,趁机白吃白喝白拿,又不写欠条。比如秦朝嬴政同志巡游天下,就属此例。

而陈平的意思是,让刘邦挂天下巡狩之名,前往云梦(湖北省安陆市南)游玩,在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