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葛亮大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述猜测均没有触到诸葛亮不抑制法正的根本原因。诸葛亮不抑制法正,不仅由于法正功大过小,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法正是个对攻占汉中有重要作用的人。诸葛亮与法正虽然在喜好和崇尚方面有所不同,但却能从大局出发与他亲善相处。诸葛亮认为法正有奇谋妙智,又对益州和汉中情况很熟悉,是对收复汉中巩固益州能起重要作用的人才。事实证明,法正在后来协助刘备取汉中时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当时诸葛亮对法正不能容其小过而对其进行抑制,就不会有后来法正的积极表现。

根据以上三点理由,我们认为,在取得益州以后,诸葛亮不是没想到汉中,只是荆州问题的纠缠,使他腾不出手去实施计划。

无论如何,孙、刘的第三次重分荆州,使得刘备在争夺汉中问题上比曹操晚了一步。当刘备率兵赶回益州时,曹操已经攻下汉中,张鲁放弃了郡治南郑(治今陕西南郑东),退到了人的聚集地巴中(今嘉陵江、渠江上游一带)。曹操继续向三巴地区进军,人部落酋长朴胡、杜濩、任约纷纷降曹。曹操任命朴胡为巴东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任约为巴郡太守。

偏将军黄权对刘备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刘备认为黄权说得很对,便以黄权为护军,率众到巴中迎接张鲁。然而刘备并不知道,张鲁早就恨透了他,明确表示宁降曹,不降刘。早在阳平失陷时,张鲁就欲降曹操,他的功曹阎圃劝他说:〃您这时投降是由于被逼无法,肯定不为曹操所重,不如随从杜濩退到朴胡那里抵抗一阵,这样可被重视。〃正是由于阎圃的劝说,张鲁才没有立即投降。当黄权领兵来到巴中时,张鲁早已成了曹操的座上宾了。

第42节:第五章得益失荆(7)

黄权虽未迎到张鲁,却攻破了杜濩、朴胡诸军,收复了三巴地区。曹操听说三巴又失,派大将张郃率军复入巴中,开至宕渠蒙头、荡石(均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刘备派出张飞前去抵御。双方在宕渠对峙了五十多天,谁也吃不掉谁。后来张飞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让手下和张郃继续对峙,自己却率领一万多精兵从另外一条路去截击敌军,一下子把张郃军截成两段。巴中多山,山道险峻狭窄,张郃军首尾不得相救,被打得七零八落。张郃丢掉马匹,进入山中,与手下十多人走小路才得以逃生,然后收拾残部退回南郑。

经过宕渠之战,曹军势力退回汉中,三巴地区复归刘备所有。

曹操虽占据了汉中,但却无意对益州大举用兵,他只是在三巴地区作一些尝试性的军事行动,稍有不利,便立即停止。在曹操看来,占领汉中的目的,不是为了进一步灭蜀,而是为了防止刘备抢先占有汉中,威逼关中。因此,曹操出兵汉中,是带有防御性的军事行动。但曹操内部有些人不明白曹操的心思,他们主张不仅要占领汉中,还要进而进兵益州。曹操的司空仓曹掾刘晔就说:

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慴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

第三节互相关联的三步棋

占有巴蜀,是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跨有荆、益〃的基本实现,而兵定汉中,是对〃跨有荆、益〃的局部完善。

兵定汉中以后,刘备集团的形势一片大好。在东面,与孙权的荆州争端已暂时解决。在北面,益州门户的钥匙挂在了刘备集团的腰间,被人扼住咽喉的危局已经彻底改观。

当人们还沉浸在夺取汉中胜利的喜悦中时,诸葛亮又开始考虑新的行动步骤了。他认为,〃跨有荆、益〃是关系到将来北伐两路夹攻中原的大事,是〃隆中对〃战略计划最后实现的关键。因此,兵定汉中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跨有荆、益〃的局面,诸葛亮又接连采取了三个措施。

第一个措施:拥戴刘备为汉中王。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刘备手下的大臣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许靖、营司马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射援、军师将军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征西将军黄忠、镇远将军赖恭、扬武将军法正、兴业将军李严等一百二十人,向名存实亡的汉朝廷上了一道表章,全文如下:

昔唐尧至圣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贤而四国作难,高后称制而诸吕窃命,孝昭幼冲而上官逆谋,皆凭世宠,藉履国权,穷凶极乱,社稷几危。非大舜、周公、朱虚、博陆,则不能流放擒讨,安危定倾。伏惟陛下诞姿圣德,统理万邦,而遭厄运不造之艰。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久令陛下蒙尘忧厄,幽处虚邑。人神无主,遏绝王命,厌昧皇极,欲盗神器。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亭侯备,受朝爵秩,念在输力,以殉国难。睹其机兆,赫然愤发,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将安国家,宁克旧都。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臣等每惧王室大有阎乐之祸,小有定安之变,夙夜惴惴,战栗累息。昔在《虞书》,敦序九族,周监二代,封建同姓,《诗》著其义,历载长久。汉兴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诸吕之难,而成太宗之基。臣等以备肺腑枝叶,宗子藩翰,心存国家,念在弭乱。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奉辞在外,礼命断绝。昔河西太守梁统等值汉中行,限于山河,位同权均,不能相率,咸推窦融以为元帅,卒立效绩,摧破隗嚣。今社稷之难,急于陇、蜀,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僚,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未建,可为寒心。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第43节:第五章得益失荆(8)

这道长长的表文,是蜀汉政权建立的宣言书,是讨伐曹操的檄文,是公开树立的兴复汉室的旗帜。

这道表文是广汉郪县人李朝的手笔,但其策划及立意却是诸葛亮。实际上,整个拥刘备为汉中王的事件都是诸葛亮的大手笔,它体现着诸葛亮的智慧,体现着诸葛亮的谋略,体现着诸葛亮对时机的准确把握,体现着诸葛亮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体现着诸葛亮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时寄托着诸葛亮的政治理想。而这道表文,是这篇大文章中的一个精彩段落。

按当时的形势,献帝形同虚设,汉廷名存实亡,有实力者称王称霸,无实力者成为强者之食。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称王汉中是件简单的事。而刘备称王的过程也确实简单,奏表写完,无需批准,便在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将奏表一读,把王冠往头上一戴,便就是汉中王了。

然而,就是这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却被搞得相当复杂。刘备称王前,不但群臣写了上奏表文,刘备称王后,又亲笔上书汉帝,除表明自己为群僚所迫正式即汉中王位的态度外,再次揭发曹操谋权篡位的罪行,以及自己决心重振汉室的宏愿。刘备这封上书,与他的群下的奏书没什么两样,甚至有些措词都是一样的。

同样的内容,为什么要反复说呢?汉献帝既然形同虚设,为什么诸葛亮发动这么多人向他上封刘备为汉中王的奏章呢?我们知道,此时的皇帝不过是曹操手中的政治玩偶,朝廷就是曹操,曹操就是朝廷。诸葛亮把奏书上给朝廷,实际上就是交给曹操。奏书中把刘备说成汉朝宗室的肺腑枝叶,说成是兴复汉室的中坚力量,公开、鲜明地打出灭汉贼、兴汉室的旗帜。这在当时是很具有号召力的。刘备称汉中王之时,正是曹操代汉的准备工作接近完成之际。曹操的代汉趋势,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拥护曹操的人积极劝进,陈群、桓阶就认为曹操应天命之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应该〃畏天知命,无所与让〃。夏侯惇也对曹操说:〃今殿下即戎三十余年,功德著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也有许多人不赞成曹操代汉,建安十七年,曹操准备进爵为魏公,行九锡之礼,派董昭去探察荀彧对此事的态度。荀彧认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听了,心中很不高兴,将他逼死。张绣的儿子张泉、刘廙的弟弟刘伟、王粲的两个儿子,都参加了魏讽反对曹操的活动。图谋推翻曹操的除了魏讽等人之外,还有金祎等人。史载:〃时有京兆金祎字德祎,自以世为汉臣,自日讨莽何罗,忠诚显著,名节累叶。睹汉祚将移,谓可季兴,乃喟然发愤,遂与耿纪、韦晃、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结谋。〃这说明,尊奉汉室的正统观念在一部分人当中还是有市场的,在这种情况下,灭汉贼、兴汉室的旗帜就不会失去其号召力。

……

第四节痛失荆州

中国有句成语,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正当关羽在襄樊前线节节取胜之时,作为盟友的孙吴却暗暗拔出了捅向关羽后背的利刃。

孙吴占有荆州全部的欲望由来已久,并不以与刘备最后一次划分荆州取得荆州三郡为满足。看着刘备跨有荆、益二州,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孙权对当初让刘备驻进南郡懊悔不已:如果不让他驻进南郡,刘备集团始终被堵在长江以南,没有长江通道,刘备便无由西进益州,关羽也无法北进襄樊。如今可倒好,不但北有强大的曹操,西部又崛起一个势力越来越大的刘备。想到这里,孙权不禁心中埋怨起死去的鲁肃来,让刘备进驻南郡,正是鲁肃的主张,这毕竟是他的一个短处。

这时,接替鲁肃镇守陆口的是大将吕蒙。原来鲁肃的一万多人马转归吕蒙所领,此外,鲁肃的奉邑下隽、刘阳、汉昌、州陵四县也归吕蒙享有。吕蒙这个人不同于鲁肃,很早就对刘备集团怀有戒心,特别是刘备进驻南郡后,他一直在琢磨怎样对付刘备。鲁肃代周瑜屯住陆口,曾路过吕蒙的驻地。当时吕蒙是个武将,鲁肃意尚轻之,不打算去拜访他。有人劝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他,君宜顾之。〃于是,鲁肃便前往拜访。席间,吕蒙问鲁肃:〃您现在身负重任,与关羽为邻,有什么策略以防不测呢?〃鲁肃没有准备,应付说:〃到时根据情况再采取适当的办法。〃吕蒙说:〃那怎么行。如今我们和刘备虽然结成同盟,但关羽实为熊虎之人,怎能不事先想好对付的办法呢?〃于是〃为鲁画五策〃。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吕蒙一直对刘备集团心怀警戒。

第44节:第五章得益失荆(9)

吕蒙代鲁肃以后,便开始改变鲁肃的方针。鲁肃认为:曹操尚存,祸难始构,应与刘备互相辅助,同心协力对付仇敌,不能与之失去和气。而吕蒙一上任,便向孙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