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邦大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的夏候婴已升为试补县吏,某日两人拿比剑当游戏,一不小心,刘邦居然把夏侯婴砍伤了。此事正好被其他县吏看到,便密告刘邦故意伤害“公务人员”。

身为亭长,却伤害同僚,依照秦法,不但会被革职,还要被判处重罪。

因此,刘邦硬是不承认夏侯婴是他砍伤的。

主其事的县官下令彻查,惟一的证人便是夏侯婴自己了。

但为了保护刘邦,夏侯婴硬是不吐露是谁伤害了他,因而以“知情不报,匿护罪犯”之罪名,受到鞭答的苦刑数百下,并且打入大牢,判处一年余刑狱。

由于夏侯婴咬紧牙关不招拱,加上萧何及曹参从中疏通,刘邦才得以彻底脱罪,保住亭长的“头路”。

这件事,感触最深的是萧何,他真正感受到刘邦那股可让人为他卖命牺牲却毫无怨言的领袖魅力,因而更有肯定刘邦的价值,也成为他日后拥护刘邦起义的最主要因素了。

巧遇贵人,获得美娇娘

但对刘邦身分、地位、声望最具提升效果的,却是吕公事件。

汝南地区单父县,有位人称为吕公的望族名士。

吕公为人仗义疏财,地方影响力颇大,因此得罪了当地的豪族恶势力,不得不举家迁居于沛县。

由于吕公和沛县县令是故交,因而立刻成了贵宾,加上吕公知名度高、形象好,沛县中的大小官吏也都想乘机结交认识他。

贵宾能够受欢迎,主人也有面子,所以县令特别帮吕公办一场接风宴席,让吕公能和沛县父老及大小官吏有个较正式见面的机会。

想不到报名参加的人很多,宴席的座位不够,僧多粥小,让县令非常头痛,只好请一向能干又颇得地方敬重的萧何主其事。

为了避免拥挤,萧何把座位分成数等份,其中有贵宾席,也有“经济舱”,并宣布贺金千钱以上为贵宾,可进入内厅直接会见吕公,其余者在外厅及前庭等待吕公出来和大家打招呼。

大家看到萧何郑重其事,也不敢争执,有能力的人进入内席,其他的委屈暂坐在外面。

亭长官不大,收入也不多,一般都只坐在外面。但刘邦可不在乎官位大小,一向喜欢开玩笑的他,竟大大方方直入内间,大声喊道:

“贺金万钱!”

实际上,刘邦身上一毛钱也没有,但他仍大胆要求拜见吕公。

负责接待的人大感为难,正不知如何处理。

吕公听到有人如此大手笔,大为惊讶,也将视线移向刘邦,却不禁为这位浪荡美男子的长相大吃一惊,立刻站起来,亲自到门口迎接刘邦。

原来吕公颇通相术——尤其面相更是当时识人的准则,乍见仪表非凡的刘邦,竟当场为他的奇相和气势所感动。

接待组长萧何深知刘邦底细,眼见这个玩笑开大了,只得出面替他解围。他不好意思地向吕公表示:

“刘季这个人好夸大言,作事情不知分寸,您就不要和他计较了。”

吕公却笑着说:

“不妨,不妨,他也算是够诚意的了。”

于是吕公亲切地将刘邦引入内厅,并让他坐在自己身旁最尊贵的位置。刘邦可一点也不客气,在县府的高官面前,落落大方地和吕公谈笑风生,宛如老友。

宴席中,吕公数度以目暗示刘邦不要早走,显然有事相告,刘邦解其意,便留到宴席结束以后。众贵宾还以为刘邦是吕公久未谋面的老友,故也不特别在意,只有认识刘邦较深的萧何,对吕公这番行为大感讶异。

吕公在送走所有的宾客后,便将刘邦带入后堂;并替他引见吕公夫人及女儿吕雉。

吕雉退入后房,吕公便当着夫人的面,对刘邦表示:

“我年轻时,便喜好相术,积这么多年的经验,对面相更是别有心得。但在我见过的那么多面相中,没有人能和你一样,希望你不要妄自菲薄,应努力建立自己的事业。”

这番话,倒让一向大方的刘邦傻眼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吕公更明白表示:

“我的女儿,你也见过了,如不见弃,愿作为你刘季的妻子,一辈子侍奉你。”

吕雉便是日后的吕后,当时可还是清纯可爱、娇滴滴的美少女,已三十多岁犹未有姻缘的刘邦自是高兴得满口答应了。

倒是旁边的吕夫人,大吃一惊,对这位不甚长进的中年人实在没有好印象,在爱女心切下,也顾不得礼貌,便直接质问吕公:

“你不是平日常说我这个女儿是贵人,不可随便许人,前些日子县令欲纳之为妾,你也当面拒绝,不怕得罪高官,怎么如此随便就许给了刘季呢?”

吕公微微生气表示:

“这种事不是你们妇道人家会了解的。”

吕夫人见吕公不高兴,也只好不再反对了。

吕雉便在父亲的坚持下,嫁给了这位官职低微又表现不佳的泗水亭长刘邦。

不过吕公的识人术,到底是高人一筹,他似乎坚信刘邦一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这件事,也让冷眼旁观的萧何,不得不对刘邦再度重新评价。原先他只认为刘邦或许是位乱世英雄而有意栽培他,现在他隐约地发现刘邦或许还有不为他人所了解的潜力呢!

成家后的刘邦,并未依靠岳父的财势。或许吕公认为刘邦仍待磨练,也不刻意提拔他。吕雉虽是千金之体,但嫁夫从夫,只得随刘邦回老家中阳里,过着朴实的农妇生活,不久便替刘邦生下了一男一女,也就是日后的孝惠皇帝及鲁元公主了。

谜样的个性,谜样的命运

有关刘邦的命相,有不少神奇的传说,或许这大多是后人牵强附会的杜撰。由于刘邦的出身实在太差,加上由传统评鉴人物的观点来看,刘邦的能力似乎也没有值得称述的,惟一就是长得颇为“上相”,因此大家只好以“真命天子”来看他了。

《史记》中记载有这么一则故事:

话说吕雉奉父命嫁给刘邦,便和丈夫返回婆家居住。外表娇弱的妻子,个性倒相当坚强,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吕雉也非常相信刘邦一定会成大事。与一般妻子不同的是,吕雉很能欣赏刘邦大而化之的性格,为了他,任何牺牲也都能忍受。所以她甘心由千金小姐变成田里农妇,这可不是一般女子可以做得到的。

刘邦也很喜爱这位美娇娘,见到她亲自下田,心中更是不忍,过去放浪的习性收敛不少,只要有机会,便会偷溜回家,数年如一日。尤其生了两个孩子后,刘邦的溜班变得更勤了。

据说有一天,吕雉带着两个幼儿,正在田里锄杂草,有位作旅人状的老翁缓缓走过来。

“这位大嫂,能否给我点茶水?”

家教不错也颇体人意的吕雉,见老人家显得疲累不堪,不但给予茶水,并将自己的午餐分出一部分给老翁。

吃饭中,老翁面露惊讶地端详着吕雉,欣然叹道:

“夫人之相,可是天下奇贵之相啊!”

由于和父亲常说的相同,吕雉深感兴趣,便请老翁也相相两位幼儿未来的命运。

老翁看到长子,更惊讶道:

“依此儿面相看来,夫人之奇贵,正是来自这位公子之福荫啊!”

吕雉再请看看女儿。

老翁点头道:“也是贵人之命啊!”

说完,便拿起自己的拐杖慢慢走开了。

正好这天午后,刘邦也跷班回家探望妻儿,相差老翁离去仅约一个时辰。

吕雉便将老翁之言,转告刘邦。刘邦大为惊喜,便立刻循老人去的方向追赶过去。

不久,便看到一个老迈的背影。

“老人家,请留步!”

老翁回过头来,看到刘邦面相,未等刘邦开口,便惊叹道:

“刚刚我看到夫人和婴儿的贵相,正大惑不解,原来都和您有关啊!阁下之相极为尊贵,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刘邦听了非常高兴地表示:

“如果真如老先生所言,有显达之日,绝不忘您的恩德!”

后来,刘邦即帝位,便派人四处寻找这位老翁,但再怎么努力也见不到他了。

或许也正是一再出现“贵相”的说法,让刘邦能够坚忍不拔,愈挫愈勇,终至成其大功。

不过经由这些事件,刘邦也的确有了改变。

虽然浪荡的时间少了,但因担任亭长需要结交黑白两道,使他不只拓展了人脉关系,也使自己的器量更大了。

连萧何都感觉到刘邦的领导魁力愈来愈成熟了,他对朋友表示:

“刘季看来没有特别才能,但如同一个空虚的器物一样,反而更能兼容并蓄各色各样的人才,能吸引更多人支持他,正是他更容易成功的有利条件。”

没有立场,没有包袱,以及豁达开朗的个性,使刘邦的可塑性极高,加上难得一见的个人魅力,更使他命定中成了乱世英雄。

虽然命中极贵,但不久却发生了结束他安定幸福生活,甚至差点有生命危险的灾难事件。

率役上京,亭长成了通缉犯

秦始皇在位的晚年,因北征匈奴、建筑长城而动用大批人力物力,加上原先进行的修驰道、修宫室以及骊山陵的工程,使政府原有的人力根本不足派用,只好由民间征调大量的劳役。

早年,虽然秦法严苛,但对调派人民作劳役却非常谨慎。因为法令是用来集结国力,因此最重要的是不违农时,甚至发动战争也都会选在农闲的时候。然而商鞅在变法时的原则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见法令不只用在人民身上,也在限制政府的滥权。

韩非子在诠释法家时,也非常推崇老子“无为而治”的精神,他认为政令清简而执法严厉,才能建立一个公平的法治社会。

但统一以后,要进行改革及建设的工作太多,光是推动经济。文化的统一,就要动用不少人力,加上效果不佳,于是耗费更大。工作太多了,超过了正常的运作,使国人已产生不合理的压力,若执法又严厉而无弹性,人民便有受虐待的强烈感觉了。

尤其是劳役这件事,原本是大家利用农闲时间奉献劳力,来增强国家建设、促进社会繁荣,现在征召太多,超过了农闲所能负担的,也影响农民正常作业及生活,自然要变成苦役了。

征调劳役的命令,终于也到达了泗水亭。

逐渐有“领袖”意识——“大丈夫当如此”的刘邦,自然最反对这个影响人民生计的任务。

“全部去作劳役,那么家里谁耕种?况且还要缴税赋,老百姓怎么生活得下去!”

“任侠”自居的刘邦,打从心底反对这种过度欺负善良农民的命令。

但秦王朝利用早年的什伍制度,将全国各地的户口资料掌握得非常好,一里二十五户有多少男丁,随时都有统计,并建立户口簿籍,以为征税及征调劳役的凭证。由于全国的统计资料依地区保留在政府办公室中,地方官又采轮调制,根本不知道以前报上去的数字,所以谁也不敢对现有户口报假资料,否则可能有抄家灭身之祸。

所以沛县县令立刻编造名册,并派遣属下的各亭亭长负责领队的工作。

由于这次的劳役是建筑骊山陵,是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加上大家对过多的劳役反感颇深,因此负责领队是件危险差事,万一有人结队逃亡,领队也要连坐论罪。

考量所有亭长的能力后,县令认为只有刘邦压得住阵脚。刘邦虽万分不愿意,但公家任务推辞不得,只好硬着头皮带领征调的五百多人出发了。

从沛县到咸阳有数千里之远,翻山越领,全靠两只脚,又携带笨重的炊具及野宿设备,日夜兼行,是件非常苦的差事。

刘邦一向宽厚,故管理工作松散,有些吃不了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