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有本事的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莽的父亲王曼,是前汉元帝刘姡У幕屎笸跽耐艿堋R簿褪嵌酝趺Ю此担涸鄣睦掀攀撬坠霉茫闶钦诘牧鹾和馄荨�

只是,王曼死得早,没有赶上王家大肆封侯的盛况,所以王莽家早年的境况相对孤寒一些。

前汉自宣帝以后,元帝、成帝、哀帝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平帝,一发腐败得不可收拾。

元帝身为一哥不理政事,迷恋音乐。迷恋音乐本来未必是坏事,但要看你本职工作是干什么的,又干得怎么样。元帝不务正业,是个超级音乐发烧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交给宦官去做,业绩一塌糊涂。

而成帝迷恋酒色,赵飞燕姐妹俩经常把他哄得一愣一愣的。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交给外戚老王家的人去做,政治更加黑暗。

哀帝搞同性恋,把本职工作交给同志董贤去做,自己光玩。

这个董贤,一个爷们儿长着一副漂亮女人相,除了陪哀帝吃喝睡觉就是一个草包,在他的操弄下国政糟糕到了极点。

想想历史上为了登大位,当一哥,不知多少人冒着粉身碎骨,甚至株连九族的危险,绞尽脑汁,耍尽手段,真正成功的也就那几个人,他们还要有老天爷的特殊照顾——给机会。

但是,元帝、成帝、哀帝爷仨儿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放心地交给别人去干,还从不考核业绩,这实在是国家和人民之祸!

同时,这爷儿几个在其位却太不知道珍惜,惹得很多人对这个位子眼红心痒。

王莽因为父亲死得早,早年的家境比较他的那些叔叔伯伯们还是贫寒的。但是,她姑妈王政君嫁得实在太好,她娘家的男丁想不飞黄腾达都难。

其实王政君嫁给元帝,实在是偶然之中的偶然,但这种偶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历史。

王政君的父亲王禁官至廷尉史,他妻妾成群,生有四个女儿八个儿子。王政君是他与嫡妻所生,也是他的二闺女。

这个王二小姐长大后性格柔顺,很守礼节,王禁有意通过她攀附权贵,就不断加强对她的教育,想方设法把她许配给东平王刘宇。

但是,王二小姐还没过门,刘宇就死了。

王禁很可惜,找人算了几卦,都说这二丫头将来贵不可言。

王禁暗自高兴,并不灰心丧气,继续很用心地教二丫头读书练琴。

待到二丫头长到18岁时,王禁把她送到后宫掖廷,想寻找机会,看能不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当时,想得到皇帝垂青的女孩儿太多,王禁只好听凭自己的二丫头排队等着。王禁在朝廷为官多年,深知荣华富贵的好处,打定主意要通过二丫头攀龙附凤。

王禁觉得,无论皇上还是太子,不,皇家其他的男子也成,谁要二丫头都行!只要二丫头嫁人皇家,老王家马上就跟一般干部不一样。

过了一年多,宣帝的太子刘姡栊业囊桓鲂账韭淼呐怂懒恕K狼案嫠咛樱乃啦皇抢咸煲龆ǖ模翘由肀叩钠渌税抵凶缰渌赖摹�

这本来纯属扯淡,显然是该女出于嫉妒等阴暗心理的一派胡言,但太子竟然信了。

太子因为太喜欢司马女,就决定原来的妃妾谁也不准再来见他。这个太子对音乐的兴趣超过当皇帝,同时也是个很重感情的人。

枕边风往往是无坚不摧的。

太子意气用事,他爸宣帝知道这件事后却急了:这样把刘汉宗室弄绝后了怎么办?于是,宣帝安排皇后,也就是太子他妈从后宫掖廷正排长队等着的女孩子中挑几个给儿子送去。

王政君恰好在这几个女孩子之中。

这一天,不知太子还沉浸在对司马女的怀念中,还是什么原因,反正他对老妈送来的这几个女孩子都不感兴趣。不过,他又不想让老爸老妈扫兴,就随便说喜欢其中的一个。

在王禁的指导下,王政君想托身皇家男子已处心积虑多时。这一天,她穿的衣裳明显与众不同,恰巧又离太子最近,皇后以为儿子选的是王政君,就把她留下来侍候太子。

就这样,王政君偶然而又幸运地被送入了太子宫。

刘姡г谂宋侍馍厦话盐蘸茫反戳舜蟮穆榉常比灰擦粝虑Ч胖尽�

奇怪的“毛延寿现象”

太子刘姡Ф运韭砼墓衷谝猓投酝跽墓植辉谝猓挂酝跽退蹲油趺淼耐跏霞易逵谢沙恕�

他的这种过分不在意,不仅导致王政君的王氏外戚家族擅权弄国半个多世纪,祸国殃民甚烈,流毒于政治文化则长时间难以肃清,而同时,这也使他错过了一位流芳千古的、了不起的女人:王昭君。

王政君,王昭君,两个女人虽然名字仅一字之差,但做人的差距实在是大了去了!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王嫱,字昭君,公元前52年出生在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是家世清白的平民人家的闺女。

在刘姡в商咏熳樱ň褪乔昂涸郏┲螅谎∪牍校哦拥茸呕实垡父鎏粞。拖窦改昵巴跽茄�

刘姡Ф耘撕椭喂男巳ざ疾蝗缍砸衾中巳ご螅恋靡灰唤蛹庑┏扇旱拿琅桶才殴⒒γ邮侔阉腔吕矗约荷妒焙蛴行酥戮退媸址�

元帝这样做,给了毛延寿很大的权力空间。

谁能否博得龙颜一悦,完全取决于老毛把你的尊容画得怎样。一哥这种特殊的安排,给了老毛巨大的自由裁量权。

那时没有拍摄技术,画像又是如此主观的东西,简单说吧,他老毛要让皇帝喜欢谁只要手腕扭几下,皇帝就有可能喜欢谁。相反,如果他老毛手中的画笔随便点几下,你就有可能永远无缘面君。

一时间,这些美女为了有机会面见元帝,纷纷给毛延寿送礼。

王昭君骨格清高,自以为才貌双全,不肯给毛延寿送礼。

毛延寿也没有向王昭君索贿,只是,在采集王昭君的画像时悄悄做了点手脚:在她的面颊上轻轻点上了几颗“丧夫流泪痣”。

于是,王昭君便被冷落三年,无缘面君。

这种现象可以叫做“毛延寿现象”:有决策权的人(元帝)工作不深入实际,放任具办人员(毛延寿)徇私舞弊(谁给好处就把谁画漂亮点儿),导致工作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埋没了昭君,后来让元帝心里不好受)。

这种现象生命力太强!

公元前33年,也就是王昭君19岁这年,北方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求见元帝,对汉朝称臣,并请求和亲。

元帝传旨,尽召后宫宫女供他挑选。

这有点像是公开选拔。

王昭君挺身而出,慨然应诏。她卓尔不群,呼韩邪单于一眼相中了她。告别之际,呼韩邪单于带着昭君向元帝辞行。

这一天,站在大家面前的昭君仪态雍容高贵,服饰华美得体,见的人无不夸赞。

元帝非常吃惊:朕不呆不傻,却不知道后宫竟有天人!

元帝非常难受:朕确实很想留下她!

但是,元帝也知道,君无戏言,当了一哥的人绝不能自己说话不算数:说好了后宫宫女让老呼随便挑的嘛!

元帝心情很复杂,赏给昭君锦帛两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无数,并亲自送他们夫妇出长安十多里。

王昭君肩负汉匈和亲的重任,随着单于的马队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出塞北去。她深情告别养育自己的故土,坐在马背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愁之曲,像是要书写一个传奇。

据说,南飞的大雁听到悦耳的琴声,看到马背上绝色的美女,竟然忘了摆动翅膀,跌了下来。从此,昭君之美有了“落雁”的代称。

再说元帝送走王昭君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觉得自己被人耍了!

他叫人从众多宫女的画像中挑出王昭君的来,仔细看看,发现画像虽然跟昭君模样有点像,但根本没有昭君本人美丽可爱,特别是根本没有昭君本人的气韵。于是,他安排人查个究竟。

这当然很好查。刚把“毛延寿现象”调查清楚,元帝就极为生气,立即把毛延寿砍了。

毛延寿有错吗?毛延寿小错,大错是元帝。一哥元帝的马虎,或者说不把治国当做本职工作,才让王政君家族有机可乘,从而产生了延续半个多世纪、王氏外戚弄权误国的更严重更恶劣的“毛延寿现象”。

王莽就是这种“毛延寿现象”的最大受益者。

虚伪的社会风气造就虚伪的人

王政君入侍太子刘姡В痪眉椿吃校乱荒卸。∶瘛�

公元前48年,宣帝去世,刘姡Ы桓纾ㄔ郏�3岁的刘骜为太子,他妈王政君为皇后。王政君成了“国母”,她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成了皇亲国戚。

公元前33年,元帝去世,太子刘骜晋升为一哥(成帝),他妈王政君成了皇太后。

这个成帝和他爸元帝一样不把治国理政当做本职工作,不同的是他爸迷恋音乐,他迷恋女人,而且风流成性。

既然爷俩儿这副德性,那王政君就不客气了!

儿子刚继位,王政君就安排朝廷任命胞弟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相当于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政府首脑,总揽朝廷一切军政事务。

王氏专权打这儿开始。

公元前27年的一天,是王家大喜的日子,也是中国政治史上很耻辱的一天,王政君的五个同父异母弟弟同时封侯,他们是: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史称“五侯”。

还有,她的另一个兄弟王崇命薄,封侯没几年就死了,他还没出生的儿子就继承了他的侯位。成帝在位的二十多年(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7年)间,王政君娘家的势力迅速膨胀,不可一世。比如,“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也就是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政府首脑一职,由王凤、王音、王商、王根哥儿几个,还有他们的侄子王莽轮流着当。

老王家一门10个侯,5个大司马,几十个列侯,姻亲遍布朝廷,走狗爪牙遍地都是。

就这样,成帝玩女人,他妈他舅玩权,搞得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文化堕落,民怨沸腾。在这样的环境中,王莽渐渐长大了,他胸中的权力欲也像野草一样,一天天疯长起来。

西汉末年,由于元帝爷儿几个不安心干本职工作,王氏外戚把持帝国权柄,把朝政搅和得一塌糊涂,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人心思变。

王莽出生成长时期,西汉的虚伪奸诈风气极为盛行。

这个时期,从官场到社会上,到处弥漫着一种虚伪的风气。也就是说,容忍虚伪、欣赏虚伪、利用虚伪成为很多人的品格和习惯,成为官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更可悲的是,虚伪也得到体制的认可和鼓励。

这种政治文化的堕落,是西汉败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试想一下,如果在风气上、人格上乃至于体制上都以虚伪为美,谁还愿意做个诚实的人?干部群众谁还真抓实干,诚实守法?国家机器怎么能健康运转?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既然虚伪得到普遍的容忍、欣赏和利用,那么还有诚实、善良和高雅的存身之处吗?那么它的堕落和败亡难道还能挽回吗?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人。他不仅将虚伪进行到底,而且把在虚伪理论指导下的各种实践手段(权谋诈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就是凭着这个,加上王氏外戚特殊的权力和地位,他从一个幼年丧父的寒门(相对他的那些伯父叔叔们而言)子弟,混到天下一哥。

王莽能摘取虚伪之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