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哥仨儿分别是:在北边渔阳自称燕王的彭宠,在西边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的隗嚣,在西南成都自称成帝的公孙述。
需要提醒的是,作为演员,这哥仨儿的表演风格是各不相同的:彭宠怀怨悲情,隗嚣儒而善谋,公孙述自负鸷狠。
他们在跟刘秀搭戏时,用自己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考验着刘秀。
演员刘秀功力深厚,入戏出戏天衣无缝,表演的技艺炉火纯青。他用很有针对性的动作跟这哥几个过招,时而静若处子,冷眼观摩,时而动如脱兔,手脚并用,没多久就把这哥几个踹下台去。
彭宠之忿——曾经的朋友,转眼就成了敌人
演员彭宠刚登台的时候,本来是打算好好地做刘秀的助手,好好演戏的,但是,刘秀对他很不感冒。
几年前在河北,刘秀正跟王郎对决的时候,彭宠给予刘秀坚定的支持,是出了大力的。但是,彭宠没有从刘秀那儿得到他想得到的,两个人的关系渐渐冷了下来。
刘秀之所以没有给予彭宠所想要的高官厚禄,是有着极为复杂的考虑的。
公元23年9月,在河北,刘秀打王郎的关键时刻,时任渔阳太守的彭宠响应刘秀的号召,拜见犒劳了刘秀一行,还安排部署吴汉、盖延、王梁率领三千精锐步兵、骑兵,联合上谷太守耿况的队伍,追随刘秀杀敌。
刘秀对老彭的表现十分满意,以更始王朝的名义封他为建忠侯、大将军。这个时候,刘秀还是更始王朝的使者,封老彭这个职务已经是他最大的权力了。
这还不算,刘秀把自己心爱的佩剑赠给他,称赞他是自己在北方发展的“贵人”。
刘秀围攻邯郸好几个月,老彭在外围转运粮草,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
应该说,刘秀在河北拿下最强大的对手王郎,老彭功不可没,刘秀也已经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
不久,刘秀率军北上追击铜马等义军,来到蓟城。这时候,刘秀刚刚被更始王朝封为“萧王”,老彭前往住处拜谒。
老彭心想,刘秀打了胜仗,被提拔了,自己出力不小,也应该水涨船高。
刘秀接见了他,但并没有给他要提拔重用的信息。老彭觉得不爽,怏怏而回。
他们两个的这次会面,史上没有详细记录,无法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刘秀正常接见,老彭心里不满。
老彭作为一方诸侯,最大的个人问题无非是再进一步:封王。显然,刘秀没有满足他。
老彭不爽不满,愤愤不平,而且表现了出来。
这当然瞒不过刘秀的眼睛。
刘秀看出了彭宠的心思,就叫来幽州牧朱浮问问。
朱浮同志是刘秀重要的助演,在刘秀领衔主演的社会人生大戏全集中,朱浮戏份并不太多,但在《刘秀诛彭宠》这一幕里,他表现得很抢眼,是主演。
况且,他跟刘秀关系特殊,在刘秀面前有一定的发言权,通过了解他,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刘秀。
朱浮是沛国萧县人,生卒年月已经记录不详了,跟刘秀年纪大小差不多,很可能是刘秀的发小!
刘秀八岁时即随叔父、时任萧县县长刘良读书,直到15岁时离开萧县,美好的少年岁月都是在萧县度过的。
很可能在这段时间,刘秀就结识了朱浮,两个人玩得还不错。因为,朱浮一出道就在刘秀麾下担任秘书,又很快被提拔为偏将军。
这是公元23年秋天,刘秀时任更始王朝的破虏将军,代理大司马职务,正在去河北独立发展。这时刘秀正处于大小政治环境都十分恶劣的极端困难时期,险象环生,他安排一个人担任自己的秘书并迅速提拔他,这个人除了有水平,有能力,还要绝对可靠,比如是自己的至亲,或者要好的同学、发小。
刘秀离开更始北上,随身带着的极少数心腹中,就有这位朱浮。
拿下王郎之后不久,刘秀要收拾河北的地方势力,派吴汉、耿弇征调幽州十郡的精锐部队。
时任幽州牧苗曾阳奉阴违,暗中要求各郡不要听从刘秀的调遣。
吴汉生猛,率领二十名特种兵奔驰到无极,老苗在路上迎接,被吴汉上前当场抓获给砍了。
随即,刘秀任命朱浮为幽州牧、大将军,在蓟城办公。
朱浮任职以后,一手协助刘秀安定北边,一手认真打理自己的政务,各方面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北方很快平定了。
对他的工作,刘秀是满意的。这次蓟城会面,刘秀看到了彭宠强烈的政治欲望,就找来朱浮问问。
朱浮对老彭是不满意的。
见刘秀问起,他说:“过去吴汉在北方发兵时,大王(刘秀时任萧王)您把自己的佩剑赠给彭宠,还把他比作北道主人。这次见面,他的期望值很高,认为您对他一定高接远送,把酒言欢,私谈于密室。您没有这么做,所以他很失望。”
朱浮同志很有才,看问题非常精准深刻。
接下来,他举了一个例子,说:“王莽当宰相时,大司空甄丰日夜在他面前参谋事务。当时不是有个传言嘛,说是‘夜半客,甄长伯’(甄丰字长伯)。甄丰俨然王莽面前第一红人。到了王莽篡位,甄丰本以为会再进一步,不料还不如以前,仅弄了个更始将军的衔。甄丰愤愤不平,老想搞小动作,最终导致被诛。”
这个例子举得太恰当了。刘秀听了,哈哈大笑,对朱浮说,彭宠还不至于如此吧!
但是,在内心里,刘秀觉得必须舍弃老彭:一个前朝旧臣,政治欲望、功利意识过于强烈,干了一点工作就要求提拔,这样的干部绝不能使用!
刘秀对彭宠看得十分透彻,而老彭却并不懂刘秀的心思。
除了政治欲望太强烈、干点工作就想提拔这些不讨上级喜欢的原因,刘秀内心里是把老彭看作政治上的异己分子的,不同于一般的前朝旧臣。
有“历史问题”的人
老彭是有“历史问题”的人。
彭宠早年在郡机关上班,王莽篡政后被选拔到中央工作,担任王莽的堂兄弟、大司空王邑的秘书。刘秀兄弟公元22年扯旗起兵时,王莽指派他的堂兄弟大司马王寻、大司空王邑镇压他们和绿林军。
没有证据说老彭参与了砍人,但身为莽军主要指挥官的秘书,肯定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后来,老彭听说自己的弟弟加入了春陵、绿林联军,怕被官府追究责任,才与同乡吴汉一起逃往渔阳。
那真是血雨腥风的岁月,刘秀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也失去了不少亲人,痛惜之情刻骨铭心。老彭有作为老对头秘书这一“前科”,要想刘秀对他心里没有一点芥蒂,是根本不可能的。
逃到渔阳后,彭宠凭着老乡韩鸿的关系搞了个渔阳太守干干,摇身成为更始王朝的封疆大吏,帮助刘秀打王郎,其实也是他的本职工作。刘秀以更始王朝使者的身份打击王郎,老彭作为更始王朝的地方干部,必须给予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这是政治纪律。
老彭从刘秀那儿封侯拜将仍然不满足,只能引起刘秀的反感。
老彭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时刘秀正打算跟更始王朝决裂,他仍然着迷地追求在更始王朝政治框架里步步高升,只能让刘秀厌弃。
总之,刘秀找不到不舍弃老彭的任何理由。
公元25年7月,刘秀登基后任命了第一批干部,其中就有:吴汉为大司马,王梁为大司空,与大司徒邓禹并列“三公”,盖延为虎牙大将军。
彭宠本人的职务没有变化。
吴、王、盖三人本来是自己的下属,是自己派去帮助刘秀的,现在都进入了刘秀王朝的核心领导层,而自己还是提拔不了,老彭心里非常郁闷,满是酸楚。
现在看来,老彭的政治觉悟真不能说高:既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同事,正确对待组织。
他处心积虑谋取权位,已经到了有奶便是娘的地步了:起初在王莽政权做事,后又做了更始的地方大员,现在还想在刘秀的帝国飞黄腾达。
所以,得知刘秀登基后任命了首批干部,他叹息说:“如果论功劳我应当封王,现在只重用你们(指吴汉、王梁等),难道陛下把我忘了吗?”
老彭的愤懑之情积郁于心,又溢于言表。
但很显然,老彭对刘秀怨恨的种子至少这时候就悄悄埋下了。
这时,包括幽州在内的各个州郡由于常年战乱破坏,大都经济停滞,民生凋敝,相对而言,渔阳郡受影响较小,传统的盐铁产业和赋税体系还在。老彭积极开展易货贸易,用盐铁交换粮食,积蓄财宝,实力一天天增强。
朱浮上任幽州牧以后,一开始主要是通过打压地方势力来安定一方的。
刘秀对他的政绩也及时给予了肯定:公元26年,亦即刘秀登基的第二年,他被加封为舞阳侯,享受三县的租粮。
朱浮年轻气盛,颇有才干,也有激情,决心以更好的工作业绩报答刘秀的信任。
他看到境内虽然局势稳住了,但大汉刚刚中兴,社会还不够和谐,就很想砥砺风气,收拢人心。于是,他开展了一系列的统战举措,征召了一批州内的社会知名人士、学者名儒来州衙门工作,如涿郡的王岑等。
他还把一批王莽时期的高级故吏延请过来,作为自己的幕僚,给他们的待遇很高:入编制,吃财政。
幽州财政紧张,没关系,从下面郡县调。朱浮亲自安排各有关郡县打开仓窖,上解粮食财物,保障上述人士及其家人的供应。
应该说,在这种特殊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朱浮的这些统战举措还是必要的。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打造一个崭新的社会,这是转型时期许多政治家的聪明之举,就举措本身而言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身为幽州渔阳郡太守的彭宠则很不以为然,坚决反对朱浮的做法。
彭宠认为,天下还不安定,正是用兵之际,不应该安排这么多的机关工作人员来影响军需供应。于是,他公开部署,不听从朱浮调集财粮的命令。
这只是老彭公开的理由,他内心深处怎么想的,大家心知肚明。
但是,老彭这么做,也是官场大忌:公然抗命!
一个省辖市的市长(郡太守),公开拒绝执行本省省长(州牧)的行政命令,这在中国,大概只有这么三种情况:
一是,这个市长太牛,背后有更大的官挺着,不必太在意这个省长;
二是,这个市长想单干,撕破脸也无所谓;
三是,这个市长脑子进了水。
不好意思,照这么分析,对老彭很不利:
他背后甚至朝中没人挺着,一哥刘秀心里早就想舍弃他;他想单干,除了渔阳郡,他别无可恃之物,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说他脑子进水有点不尊重他,但他确实对形势估计不足。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老彭早已是成年人,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不能回头的选择:跟朱浮对着干!
老彭历经三朝宦海沉浮,在王莽的中央机关和更始、刘秀的地方衙门都工作过,竟不知道官场最基本的道理:领导是不能得罪的,除非你不想好了!
朱浮自负而矜持,向来对彭宠不感冒,现在对他公然抗命更是十分恼火。
不过,恼火归恼火,朱浮一时还不能拿彭宠怎么样,那就只有向上级报告了!
朱浮知道刘秀也对老彭不感冒,于是书面报告老彭的种种不是。
朱浮治边安邦是一把好手,搞起小动作也不输于别人。他认真细致地搜集了老彭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