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后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虚文。”南宋派何铸、曹勋去金朝答谢金主的许和之恩,赵构把他们召入内殿嘱咐说:“我北望庭阙,已经无泪可挥。你们见到大金皇帝,要说,慈亲在上国,只是一个无用老人罢了,对本国来说,则所系甚重。一定要用至诚至哀的话劝说,或许他会有所感动。”何铸等到了金朝,果然低三下四地乞求,又是叩头,又流泪,金熙宗这才答应。

这年四月,与韦氏在金朝生活了17年的贵妃乔氏,摆下几个小菜为韦氏饯行。乔氏举杯劝道:“姐姐有福,生了个好儿子,这次归去,见到儿子就是皇太后了。要善自保重,妹妹永无还期,只怕要死于荒漠,做个异乡之鬼啦。”说着已泣不成声,韦氏也哭,接过杯子刚想喝,乔氏擦了一把眼泪,止住她说:“莫急,妹妹还有一言。姐姐到了快活处可别忘了这里的不快活。”韦氏说:“哪敢忘记今日?”说罢一饮而尽。临行时,乔氏把平日省吃俭用积攒的50两黄金送给金使高居安,恳求说:“薄物不足为礼,只求贵人好好护送我姐姐还江南。”姊妹俩洒泪而别。

韦氏就这样与赵佶、郑皇后的棺材一起踏上了回归故国的旅途,一路历经千辛万苦,虽然金兵不时为难,但总算回到了宋境。

八月,赵构亲率文武百官到临平(今浙江余杭)举行隆重热烈的迎接仪式,母子相见,抱头痛哭,韦氏挥泪如雨。她被迎进临安(今杭州),住进了早就建好的慈宁宫。

17年俘虏生活,使韦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有司献给她一只金痰盂,她觉着太侈华,令换成个涂金的。每年得到的贡奉财帛,除了用一小部分供佛奉道外,其余全都节省下来封存库中,后来她死的时候,丧葬之费就是花的这笔钱。

对于朝廷政治她从不过问,唯一关心的就是赵构的婚事,赵构的原配夫人邢氏被俘去金朝后,他一直不肯立皇后,韦氏多次劝他,于是公元1143年赵构册立吴氏为皇后。

据说,韦氏在离开金朝时,钦宗赵桓跑来拉住她的车子,声泪俱下地说:“慢着,慢着,你回去后千万想法把我也弄回去,我只求当个太乙宫使就够了,对九哥没有别的指望。”韦氏发誓说:“我先回去,若不迎你,就让我瞎了双眼。”韦氏回宋后,竟把赵桓的哀求和自己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奇怪的是这时她的双目果真失明了,赵构遍请天下名医都没有治好,有个修泉县朱仙观的道士皇甫坦用针灸术一针就使她的左眼重见光明。韦氏大喜,对皇甫坦说:“请再费心治愈我的右眼,定当重谢。”皇甫坦却笑着说:“太后能用一只眼睛看见东西就足够了,那只眼睛还是留着牢记誓言吧。”韦氏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可巧牡丹盛开,赵构特地来请她去观赏,韦氏走到花房,把皇甫坦的话统统抛诸脑后,又是欣赏又是欢宴,尽兴而罢。不知是她真的记性不好,还是与赵构一样担心赵桓回来会威胁到赵构的地位,反正直到她死去人们从没听见她提过赵桓的事情。

公元1159年,韦氏病逝,享年80岁,谥号显仁。葬于会稽永佑陵的西侧。

第二百七十八章 乔氏北宋徽宗赵佶贵妃

姓名:乔氏

籍贯:不详

婚配:北宋徽宗赵佶

封号:贵妃

乔氏一开始入宫为侍奉郑皇后的宫女,她与侍御宫女韦氏相交甚好,并结拜为姐妹。时姐妹相约:“先贵者,毋相忘”。后来,乔氏先得徽宗召幸,并封为贵妃,乔氏不忘与韦氏“姐妹之约”,遂把韦氏推荐给徽宗,韦氏亦被封为贵妃,从此二人俱得徽宗宠爱。后韦氏为徽宗生下第九个儿子,取名赵构(后建立南宋为高宗)。

公元1127年,即钦宗靖康二年,金兵大举南下攻陷开封,乔氏与韦氏同时被金人掳押北上,先至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为金人洗衣当奴,后被押解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在此,乔氏同韦氏一起煎熬了16年囚辱生活。后来,韦氏由儿子、即南宋高宗向金人屈膝求和,获金人释放归宋。临行,乔氏把多年来积攒的五十两黄金全部拿出,送给护送韦氏回宋的金使高居安,求他在路途关照姐姐。当时,韦氏紧搂住妹妹乔氏痛哭流涕地说:“只要我能平安回宋,我一定想法把妹妹接回。”

然韦氏回宋后,身为皇太后,居华丽的慈宁宫,过起了荣华富贵生活,早忘记了与乔氏“先贵者,毋相忘”及“一定把妹妹接回”的誓言,亦忘记了在离金回宋时,乔氏为她路途的安全曾献出了自己多年来所积攒的全部黄金,始终未搭救乔氏回来,也未给乔氏捎去只言片语。

乔氏最终苦苦无奈、举目无亲,含泪死于朔漠五国城。

第二百七十九章 朱氏北宋钦宗赵桓皇后

姓名:朱氏

生卒年:不详

籍贯:北宋开封祥符县

婚配:北宋钦宗赵桓

封号:皇后

子女:一子赵谌

尊号、谥号:仁怀皇后

公元1124年,赵桓被立为太子,徽宗赵佶亲自主婚,册封朱氏为皇太子妃。

公元1125年十月,朱氏为赵桓生子名谌。在世皇帝生嫡皇孙,这是宋朝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事情,赵佶大喜,隆重庆贺了一番。

后赵桓即位,是为钦宗,册朱氏为皇后,追封朱伯材为恩平郡王。

公元1126年年底,在金兵第二次包围汴京时,赵桓每天都驾临城墙视察战况。天气奇寒,大雪纷纷,朔风凛冽,经常可以看见冻死的兵卒被抬下城来。为鼓舞士气,朱氏就在宫中率众嫔妃亲手缝制棉围脖,赐给将士。士兵分到棉围脖的苦笑着说:“虽然脖子暖和了,可是浑身单寒又怎么办呢?”汴京终于失陷。

朱氏、赵桓等全被金兵俘虏北去。不知何年何月死在了金国。

公元1197年,为朱氏上尊号、谥号仁怀。

第四十九卷 南宋后妃

第二百八十章 邢氏南宋高宗赵构皇后

姓名:邢氏

生卒年:公元1106~1139年

籍贯:南宋开封祥符县

婚配:南宋高宗赵构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127年

谥号:宪节皇后

邢氏14岁时嫁给康王赵构为妻,后被封嘉国夫人。当时赵构15岁。

公元1127年,幸免厄运的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南宋建立。遥立元配夫人邢氏为皇后。

建炎元年七月,宋朝前武义大夫曹勋奉徽宗、钦宗二圣之命出逃,离开金营之前,邢皇后脱下随身佩戴的金环,派人交给曹勋,并请代向赵构致意,“转告大王,愿如此环,早日相见。”

其间,高宗赵构思念母亲与妻子,也曾几次派人到金邦打探,打算赎回,无奈金主知道邢氏是宋朝当今皇后,更认为她奇货可居,非要等议和所许的金银、土地如数交清,才能放还。然而宋朝国内连遭战乱,百姓颠沛流离,田地荒芜,商业凋敝,到哪里去搜刮大笔的金银呢?况且,不管二圣,先赎发妻,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公元1139年,年仅34岁的邢后终于客死金邦,金人一直秘不发丧。

公元1142年,高宗赵构杀掉岳飞,屈膝求和,金人放还赵构的生母韦太后归宋,才知道邢皇后已经死了三年。经高宗赵构与宰相秦桧再次屈膝向金主乞求,并付出巨大代价,才将徽宗、郑皇后及邢皇后的灵柩换回,并为邢皇后追赠谥号为“宪节皇后”,葬于“宋六陵”陵区孟太后后陵的西北隅。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吴氏南宋高宗赵构皇后

姓名:吴氏

生卒年:公元1115~1197年

籍贯:南宋开封

婚配:南宋高宗赵构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143年

谥号:宪圣慈烈皇后

吴氏之父吴近,曾经梦到一亭,亭上的匾额上有“侍康”二字,亭子两旁遍种芍药,万绿丛中,一朵红花,鲜妍可爱,尊贵无比。吴近醒来后心中惊奇。吴氏长到14岁,便生得秀外慧中,遐迩闻名。康王赵构慕名将她选入宫中。吴近因女升官,这时方才明白“侍康”的梦兆。

后康王赵构即位,当时南宋形势依然严峻,金邦铁骑,不时来犯,康王东躲西藏,吴氏身披铠甲,跟随左右。她熟读史书,颇能随机应变。后来,随康王驻骅四明时,宫中发生兵变,若不是吴氏骗走叛军,高宗赵构险些遭遇大难。

邢皇后远在朔方,高宗虚置中宫16年,吴氏悉心侍奉,劳苦功高。从不缠磨高宗索要后位,高宗更认为吴氏贤惠。韦太后南归,吴氏亲自侍奉太后起居。太后对吴氏赞不绝口。有了太后的认可,又有“侍康”的瑞兆,高宗便在公元1143年正式册立吴氏为皇后。

吴氏一生不曾生育,孝宗也不是由她抚养成人。但在孝宗的继承问题上,却深明大义。高宗无子,后来便接受大臣的建议,在“伯”字行内的太祖子孙中挑选了伯琮作为养子,迎进宫中,由张贤妃抚养。那时吴后还是才人,她于绍兴四年夏,收养了伯璩。绍兴十二年,张贤妃病逝,吴氏便将伯琮也一同抚养起来,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伯琮性情恭俭,天资聪慧,又喜欢书史,很中高宗心意。不过前时高宗犹望立亲子,所以接受秦桧之策,待生亲子后再立皇储。但时光流逝,事情毫无结果。伯琮、伯璩分别受封普安郡王、恩平郡王,当时号东西两府。高宗虽然早就有意立储,但因普安郡王明察秦桧奸恶,为秦桧不容,立储之议,迁延未决。高宗明知伯璩不如伯琮,但他担心伯琮不是吴后从小一手抚养,立为皇子,皇后会有意见。吴后也喜欢伯琮,于是她对高宗说:“普安,其天日之表也。”称赞伯琮可当大任。高宗于是决心册立伯琮,伯璩出居绍兴。吴皇后深明大义,伯琮也就是宋孝宗,顺利地入承皇统。

几年以后,高宗禅位孝宗,自居太上皇,吴后也称太上皇后,与太上皇一起退居德寿宫。二十五年中,吴后悉心侍奉。吴后又善于居间调娱高宗父子之欢,所以两宫一无隔阂。曾有一次孝宗陪上皇在宫中开宴,酒醉许下供奉20万缗钱。孝宗醒后,已把这句醉话抛到脑后。上皇在宫中等候多日,不见送钱来,愠怒地问及吴后,吴后忙打圆场说:“在此很久了,偶尔酒醉上奏,不知要银要钱,不敢贸然进献。”上皇说:“要钱用。”吴后即代进20万缗,孝宗很感动,后来加倍献给太后40万。宋高宗诸事如意,不再过问朝政,宋孝宗得以有所作为,肃清朝政,北伐中原,颇有一番振作的气象。孝宗常教导儿媳李凤娘多学大妈妈(指吴太后)恭俭有礼。

公元1187年,高宗死,孝宗十分悲痛,对朝政无心打理,勉强撑到守丧期满,便立即禅位,立太子赵淳(孝宗第三子)为光宗。光宗尊吴氏为太皇太后。

光宗即位之时,吴后就已年近80了。

不久后,光宗因病退位,禅让帝位于光宗次子、睿王赵扩,是为宁宗。吴太后主持了内禅大典。南宋朝廷在吴太后的主持下,完成了政权交接,度过了一场危机。

公元1197年,年老的吴氏一病不起,且拒服御医的汤药。问她原因,太后坦然地说;“我寿已八十,死而无憾,难道还要因病连累他人吗?”原来是怕皇帝怪罪御医才这样做的。不久,身经四朝的吴太后病逝,终年83岁。

吴氏先后在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位长达50余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时间最长、寿命最高的皇后之一,谥号为“宪圣慈烈皇后”,合葬于宋高宗赵构永思陵。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夏氏南宋孝宗赵昚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