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想了下,回答言道:“这倭人是此地的知县,奉那李晓之命来迎接我们了。”

哪知王姓男子听对方之话,略有所思,言道“属下是这一地知县?那么这李晓,岂非是州府大人了。”

李姓男子听了哈哈一笑,但想了想,却又打消了解释的念头。

船入港下船之后,两人带了十名随从跟随增田长盛在港间行走。

这十名随从腰挎长刀,而为首的王姓男子腰间还别着一柄短火铳。

在李姓男子看来,这岩濑凑与一般倭国的港口,却没有多大区别,其繁荣处当然远远逊色于平户,博多这样的港口。

虽说住户不多,但是可以看出此地,却是秩序井然。

路间并没有看到多少手持长枪的兵士巡逻,但是百姓间人人安守秩序,市井中充满了吵杂喧闹的气氛,但是却丝毫没有拥堵慌乱之感。

并且期间还看到数名金发碧眼的传教士,行走在街道上,路人看见了亦没有奇异之色,仿佛早已司空见惯。

“看来这位李晓,也是善于治理当地的一名能吏。”

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商李旦

岩濑凑之中一座修筑在半山的教堂。

这是李晓准许葡萄牙人在岩濑凑修筑的两座教堂之一。

眼下李晓现在站立在教堂二楼的窗帘之后,打量着从港口缓缓一路行来的明国来客。

看去这十几人老少皆有,身材虽不魁梧,但都十分结实。每一人都腰间都跨刀,最后几人则手上端着盒子,不知是否是礼品一类之物。

李晓打量着这一行人,首先是为首的两名年轻人,心底猜出他们才是这一行人的主心骨。

为首一名年轻人,大约二十多岁,正与增田长盛一起彼此交谈并缓缓而行,虽是年纪轻轻都是举止皆透出一股沉稳,并行止老练的味道来。

而另一人虽年纪更长一些,但始终有意识地坠后他半步的距离。

李晓看着这名为首年轻人,心道:没想到第一个看见的故国之人,居然就碰到这种厉害角色。

李晓并非半仙,看外表就能推断出一人的深度来,而是因为他知道这名年轻人,就是历史上江浙一带赫赫有名的海商头头李旦。

李旦之名虽现在名声不晓,但是其影响力却足以在历史留下重重一笔。

李旦是福建省泉州人,其人原来是五峰船主王直的配下,后来王直被胡忠宪诱杀,李旦便成为了继王直之后,明日贸易间的海商头目。

好吧,换一个说法,他们更是实际意义上海盗,或者是这个时代武装海商,从事海上走私贸易,以及打砸抢烧等不法活动。

李旦的厉害之处,并非只是他继承了王直的贸易事业,历史上德川家康一统日本,很大程度上也有李旦的财力支持在里面,后德川家康创立幕府,亦给了李旦以回报,给与其朱印状,允许其在明日之间进行朱印船贸易。

除了进行走私贸易之外,李旦在海上行事作风亦十分彪悍,四处进行劫掠,连当时的西方人亦敬畏地称呼其为‘captain china。’也就是中国船长的意思,亦或者称为甲比丹李旦。

在一六二三年,明朝为夺回澎湖,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行的澎湖海战中,两边皆请李旦居中作为调解人,沟通两边关系,可以看出那时李旦势力已如日中天。

随便提一句,国姓爷的老爹郑芝龙曾作为李旦的翻译助手(亦有是李旦义子之说,但作过翻译是无疑的),李旦死后,郑芝龙继承了李旦的武装船队,成为了有千艘武装商船以上的大海盗。

李晓看向这位将来要雄霸海上,大海盗头子,此刻的李旦还未真正发家,他继王直之后,于郑芝龙之前,真正崛起称雄海上,应该是在十六世纪末的那一段时间。

这时李旦有意无意地抬起头,朝李晓所在窗帘望了一眼。

李晓对上此人犹如海鹰般锐利的目光,不过李旦并没有久视,随即转过头去。

不过李晓心知对方已察觉到自己了。

李晓搬张椅子来坐下,闭目等候,在日本许久之后,李晓整日席地而坐,他已久就没有坐在椅子上的感觉了。

不久之后,房门之外,传来增田长盛的声音,言道:“主公就在里间等候,两位请进,其余随从在客厅休息,已备有茶水。”

“有劳了。”

房门吱地一声推开,李晓睁开双目,正对上两人的目光。

三人对视了片刻。

李旦首先客气一笑,抱拳拱手言道:“在下李旦,见过李大人。”

而另一人却言道:“在下王坦之,见过李将军。”

李晓听二人这不同称呼微微一笑,用汉语言道:“请坐!”

李旦听李晓之言,首先一愣言道:“李大人,这是侯官一地的口音么?”

李旦开口亦用与李晓差不多的语腔,李晓亦对其语言能力,感到佩服,因为其进门问询之言语,是明朝当时的通用语言南京官话,现在却转换成近似李晓的语腔。

要知道李旦是泉州人,最精通肯定是闽南语,至于日语水平他刚才与增田长盛有说有聊的情况来看,亦是不差。

看来这年代当个海盗,居然需要得还是这样的国际语言人才。

不过听闻郑芝龙才是牛人,除了通晓闽南语,南京官话,日语外,还精通荷兰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否则也不能凭此本事成为李旦的语言翻译。

但是李晓对李旦之语不置可否地。

而李旦亦意识到自己方才之举,是冒昧追问他人底细,与同伴对视了一眼,彼此坐下。

之后两名侍从进来奉茶,用得日本当地的茶汤。

李晓观察二人喝茶的动作,李旦是十分熟练,明显是久居日地的缘故,而另一人却毛手毛脚了一点,并且还对茶汤表示出十分苦涩的表情,看来这王坦之才新到日本不久,没有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

接着李晓改用闽南语,与他们二人谈了几句饮这茶汤之道。

这一番情景,更令李旦二人对李晓神色大为诧异,其中王坦之犹甚。

实际上,李晓小时候时,曾在闽南住了一年,所以对闽南话有所了解,至少看追看霹雳群侠传时,已全程不用看中文翻译的地步。

不过此举却消去李旦,王坦之二人的疑虑,他们眼下对李晓身为明国人这一点已经是确信无疑。

李旦笑道:“李大人,能在倭国之地,凭一己之力,封疆拜侯,这一点实在难以置信,李某深感佩服。恰好李某又与李大人分属同宗,不知是否巧合。”

李晓嘴角一动,心想,谢了,虽是同姓,但我也不想和你闹出什么亲戚关系来。

李晓温和地言道:“李当家客气了,正所谓炎黄之后,大家五百年都是一家吧。”

李晓这么说三人,二人脸上皆泛起喜色。

这时王坦之言道:“李将军,请恕我直言,阁下以一己之力,在倭国开疆扩土,到了现在人上人之地步,可见是一位有抱负,有胆识的好汉,但但为何却出仕蛮夷,要知道阁下本为朝廷将军,即便不回家乡,亦可寻其他手段,总比在倭人手下做事要好。”

李旦听王坦之说话颇不客气,轻轻咳了一声,向李晓言道:“我这位兄弟想来直言,请李大人不要见怪。”

李晓闻言哈哈一笑,实际上他对于王坦之直言的个性,颇为欣赏。

而王坦之的观点,亦是中国人自来坚持的华夷之辨的观念。

在他眼中李晓即便不为朝廷做官,亦不要出仕倭国,即使如他这般做个海盗,也能在海上逍遥自在。

李晓笑道:“当初出仕此地,亦是为了生存之无奈之举,后时日长了,国主大人却对我恩,故而留下相报,到了现今能成就眼下之事业,亦是当初所未料到的,况且我已在此地成家立业,再行离去已是不可能了。”

说道这里,李晓将话锋一转,言道:“更何况,乱世方出英雄,眼下国内四海升平,天子垂拱而治,我等武人并无一展抱负之良机,但此地虽小,却正逢千百年未有之机,我亦想在此建功立业,将来或许有衣锦还乡,拜见天子的一日。”

王坦之待要开口,却被李旦拦住,他言道:“李大人志向远大,并非我等可以望之项背。”

接着李旦与李晓直接沟通起了,海贸通商一事。

李晓亦对此早有筹谋,之前归云金山,神冈银山所产出金银,皆是由盐屋秋贞负责收购,之后转卖给另一处商家,之后再由这商家,转卖给葡萄牙人或者明国人。

因为中途转了好几手,所以中间利润被压榨,令李晓十分不快。

攻取越中后,李晓有了出海口,直接便让葡萄牙人来越中收购金银,但是葡萄牙人店大欺客,给李晓的价格十分不厚道,与原先相较,利润并没有高许多。

正好这时,明国海商船队找李晓搭线,李晓亦十分高兴地答允,双方见面磋商。

看在都是明国人的份上,李旦给了李晓开了一个十分厚道的,用永乐通宝换购金银的价格。

并且承诺有多少,收购多少。

李晓点了点头,心底对此十分满意,心想凭着自己再攻下佐渡,获得佐渡金山,鹤子银山之后,自己的金银矿开采量将达到一个惊人的地步。

到时候李晓有了这笔钱,正可以用来招募常备,更换武器,成为他将来横扫天下霸业的基石。

除了达成意向之后,三人都十分高兴。

李旦,王坦之显然是因为,开拓一条商路,财源广进而欣喜不已,而李晓则仿佛看见了铺天盖地,举着日月双纹旗印,装备铁炮,大筒的新式军队。

之后,李晓亦承诺给与李旦他们海商,与葡萄牙人一样在岩濑凑居住的权力。

并且划出了专门一块地,租借给明国海商的居住使用,同时在岩濑凑之中,享受治外法权。

李晓的大方之举,更是令李旦他们心花怒放。

李晓此举亦是效仿北条家在小田原城的开设唐人町的举动,如此也算可以更好的招商引资吧。

而李晓此目的,更是为了更好促进岩濑凑的商贸,让之成为北陆道平户港一样地位。

否则就交通地利而论,岩濑凑是不如,同样身为北陆道两大良港,能登的轮岛凑,以及越后国的直江津之町。

所以李晓要想发展岩濑凑商贸,一定要有他的特殊吸引点。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与虎谋皮

李晓与李旦二人继续商谈。

顺便李晓亦向李旦了解眼下这些往返于明日之间,进行走私贸易的海商底细。

事实上,无论是李旦,还是他的前老板汪直,在李晓那个时代的了解,他们都是被冠以统一的称谓‘倭寇’。

后世提起倭寇,第一个反应,就是战国时,主君战死无家可归的日本浪人,或是投靠的汉奸。

这一切归于历史书的误导,事实上并非如此。

因为正儿八经的武士,即使成为浪人,亦很少会跑到海上作营生。

当时倭寇实际上,都是沿海水军众这样的存在,他们的身份并不高。

早期倭寇,确实有日本人的组织,比如居于平户九州水军的松浦党。

但是这袭扰只是一时而已,事实上在嘉靖年间,袭扰明朝半壁江山的倭寇,其幕后真正操纵者都是如王直,徐海这样的土生土长的明人。

嘉靖二年时,因宁波之乱,明朝取缔了对日本的堪合贸易,并禁止一切走私贸易。

这一事件等于通了大娄子,当时明日贸易之间的利润,可谓用暴利来形容。

据日本商人楠叶西忍描述,从日本带来一箱子货物,如刀、扇子、屏风等,在日本不过10贯的价钱,在明朝则能卖到40—50贯的高价,然后再从明朝那里买来的250文一斤的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