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织田信长抬起头,淡然言道:“若是权六真损在李晓之手,亦证明他不过是无才之将,死了就死了吧,没什么可惜的。”
此刻,越中,城生城。
在城外操场上,李晓之五大备队,正在紧急训练备战之中。
李晓回身看向一旁的大藏长安,问道:“这两年来,陆续往郡上八幡城运去,所储备的粮草有多少了?”
第三百八十章 筹备
飞驒越中军团训练常备的校场,位于城生城外五里之处。
此处位置甚为偏僻,特意开辟作为李晓常备训练之地。
在校场的操练过程是严格保密,在四周的路口,皆有足轻把守,不让任何生人接近。
附近的山民经过只听闻山中,整日传来轰鸣爆炸的响声不止。
一阵又一阵口令声传达下去,沙沙的脚步声响起,校场上所见的队列犹如切了块的豆腐一般,排列整齐。
在校场一处最利于观察的山头上,李晓,以及其麾下家臣藤堂高虎,土屋昌恒,有山虎定,狩野秀治,师冈一羽,大藏长安,宇佐美奈美站在山头看着五大常备的操练。
大藏长安面对李晓的询问,回答言道:“回禀主公,郡上的岛大人,一直遵照主公的指定,囤积军粮,况且这两年来,臣下亦秘密行事,不时将飞驒的军粮,调往郡上储备,眼下郡上城中的军粮已足够六千大军三个月出战之用,并且在今年之中,还可往郡上运粮。”
李晓闻言哈哈大笑,言道:“大藏你做得不错。那城生城至郡上的街道修筑得如何了?重要是大筒备的大筒可否通过?”
面对李晓的赞赏,大藏长安心底一喜,继续回答言道:“主公,在前年已修筑完成城生城,神冈城一段,至于神冈城至樱洞城一段已接近完工,而樱洞城至郡上八幡城一段……”
李晓脸色一沉问道:“这段为何还未继续?”
大藏长安喔地一声,言道:“已正在修筑,只是人工不够。臣下向请求主公允许在下,在三月对郡上,飞驒百姓发布普请役,进行修筑。”
李晓听闻之后犹豫了一下,因为他早已取消了领内百姓普请役的服役,改而用按工付酬的方式,雇佣百姓来务工。
但是眼下一切必须从权。
李晓言道:“三月正是农忙之时,若发布普请役,则容易耽误民间之生产。”
大藏长安言道:“主公,这点可以不用担心,去年飞驒,郡上的玉米收成非常好,百姓家囤粮都十分富足。若是主公雇佣,他们不会有所异议,并且我们依旧按劳支付报酬即可。”
李晓听了点了点头,自从引入玉米之后,飞驒表高虽是三万八千石,而实际内高已达到近六万石,而郡上去年试验地开垦了一段种植玉米,效果亦然十分不错。
百姓生活富足,李晓在领内威望就高,民心巩固。
李晓言道:“既然如此,就一切依你所言吧。”
这时藤堂高虎言道:“主公若是整备飞驒至郡上的道路,是否会令织田家,对我们出兵郡上一事有所疑心呢?”
李晓笑道:“无事,若我们在郡上一点动作也没有,才会令织田家疑心呢。”
询问完毕大藏长安,李晓一边又举起手中的单目千里筒,观察其校场上的操练。
这时五支常备的联合演练,已经开始。
之所以要进行联合演练,正是为了将来大战作准备,李晓想通过此次演练,操演炮步骑多兵种配合协同作战。
李晓心知他的举动绝对是划时代的,他提前古斯塔夫二世大帝五十年,将这一战术运用到日本战国时代之中。
鲁伊科斯塔以及他的大筒备,位居阵列后方。
他首先指挥他的十数门直射炮,向假想敌位置,开始炮击。
在一阵硝烟弥漫之后,神冈,蛇尾,旗本备,以及铁炮足轻加枪足轻的搭配,开始徐徐向前推进。
之后,排列成西国方阵的备队,开始以铁炮队向前轮流射击。
在最后土屋昌恒率领的骑马备,从两翼向敌军突击。
这正是当年横扫欧洲的瑞典陆军作战方式,总结起来就是先以大炮轰,再用铁炮射,长枪兵坚阵防御,最后再投入骑兵进行反冲锋。
不过李晓看了半响之后,却是神色颇为不快地将单目千里筒放下。
众将看见李晓之表情,皆知李晓对此番操练的表现十分的不满意。
李晓首先看向有山虎定,言道:“虎定,蛇尾备之中新兵太多,彼此配合不属,方才作战,铁炮足轻甚至连基本的射击纪律也未完成。”
有山虎定听了李晓之训斥,顿时满头大汗。
自木下秀长担任松仓城城代后,知行两万领地后,对方即成为蛇尾备的总大将。
因为木下秀长走时,带走了蛇尾备中一百人,作为直属武士,所蛇尾备中新兵甚多,战力未能齐备。
有山虎定对此亦毫无办法,毕竟西国方阵的操练,并非一时仓促可就的。
随即李晓转过头其他众人,言道:“方才步炮骑协同,我十分不满意,处处都是漏洞,要知道此次出兵郡上,我们面对的是,并非是以往任何对手,而是席卷了十国,在捅狭间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的织田军。织田军的主力与我军一样,都是常备,绝对不能小视。”
众将听完李晓的训斥之后,皆是一阵惶恐。
“从今日起,你们需认真操练,一个月我会再来审视各位之成果,希望不会叫我再次失望。”
众将听完之后,皆是跪伏下领命。
说完李晓带上师冈一羽,率领十余命侧近,策马而去。
离开校场之后,李晓放马而行,一路寻思起来,实际上作为初次联合作战,多兵种之配合,对于有着这样那样失误也是理所当然。
他方才苛责部属,不过是希望他们勤力用事罢了。
毕竟李晓的国力不如当时瑞典,古斯塔夫二世练兵时,可以一步到位,初始时即做到操练步炮骑协同。
而相对之下,李晓的大筒备,骑马备都组建得相对较晚,而这几年又一直在征战之中,部队一直有折损,新鲜血液又陆续补充,重新磨合又需耗费长时间。
所以步炮骑协同的操练一直拖延下来。
眼下正是元龟三年三月,距离历史上武田信玄的上洛之战,还有半年时间,李晓必须在这之前,将常备训练到足够强大。
待上洛之战时,必须发挥出人意料奇兵之作用,影响到整个大局走向,为武田家争夺到足够多的气运。
否则延续长筱合战的走势,武田家仍是必败无疑。
当然出兵郡上,是李晓与武田信玄之前,从一开始就谋划下,布置的大局,从两年前就已经秘密往郡上运粮,囤积军备,作为准备。
眼下一切暗中筹谋,蓄势待发,只等半年后的上洛决战。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下仅一人
元龟三年。
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之后,比睿山住持觉恕法亲王逃亡甲斐。
武田信玄为觉恕提供保护,而觉恕则任命信玄为权僧正这一僧官。
僧位之事,是日本中世延续中国的僧正之制。
从上至下分为僧正、僧都、律师三阶十等,而僧正之中又分大僧正,僧正,权僧正三等。
觉恕封武田信玄为权僧正,并非无的放矢,除了答谢信玄庇护之恩外,亦给与信玄佛门护法地位。
觉恕乘此恳请武田信玄,再兴佛法。
武田信玄答应了觉恕的请求,写一封信给信长,要信长停止干戈,别再妨碍佛法,信末署名‘天台权僧正沙门信玄’。
信长见信之后,粲然一笑信末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长’,第六天魔王是佛法之中,居住第六天之恶魔,又名他化自在天,不仅法力最强,而且专破坏修行人成佛。
信长此举表示与佛法继续作对的决心。
至此,武田织田两家同盟关系,彻底破裂。
而菊姬与信长嫡子织田信忠的婚事,亦被取消。
武田织田同盟破裂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有心大名的耳中。
一时之间,有关信玄将行上洛之事,传得沸沸扬扬。
元龟三年,四月,武田信玄从踯躅崎馆出兵。
不过信玄的目的地并非是西进,而是北上。
自北条家与上杉家破盟,重新与武田家结盟之后,加之北条氏康病故,故而上杉谦信再入厩桥城,并联合关东八大名小山、里见、佐竹、结城、小田、那须、宇都宫、千叶联合向北条家开战。
准备攻北条家一个立足不稳。
北条家家主北条氏政,担心局势不稳,故而向岳父信玄求援。
为了表示对同盟的支援,武田信玄应北条氏政之邀,亲自率大军出阵西上野,对战上杉谦信。
这是前年川中岛合战之后,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再次对决,亦是历史上两人间最后一次对阵。
PS:实际上两人对峙时间,历史上是元龟三年一月。
在上野国中段的利根川两岸,武田上杉两家大军,隔河对峙。
在毘字战旗之下。
上杉谦信白色绢布的头罩上两侧,隐隐露出了灰白色的鬓发,昔日意气飞扬的面庞上,已爬上了数道皱纹。
当年横扫关东的上杉谦信尽管他握缰绳的手依然有力,气势依然笃定如山,但经历多年的戎马征战,终难免显露出了几分老态。
今年上杉谦信四十四岁,而他的对手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则五十有二。
上杉谦信看向‘风林火山’旗帜下的武田军本阵,那乘坐肩舆的男子。
看了许久,上杉谦信挥了挥手,言道:“退兵吧!”
上衫景胜等众上杉家大将闻言一惊。
上衫景胜率先言道:“父亲大人,可我们与武田军尚未交战。”
上杉谦信将马鞭夹在肋下,转过马头对着众将言道:“你们是担心,我们在武田军前避战,会被人以为我谦信胆怯。”
“当然不是,六次川中岛合战,武田军上下谁敢小视我越后。”上杉景胜昂然答道。
上杉谦信点了点头,言道:“正是,但是结果又怎么样了,六次川中岛合战之后,信玄已取了信浓,上野,飞驒,越中,骏河,远江之地,而我谦信还是困局于越后之地,以大势而论,我还是输给信玄了。”
上杉谦信仰天长叹,言道:“直江,柿崎,村上都是一时之名将,可惜我谦信无能,累你们折损沙场之上。”
“主公!”
上杉军众将连忙劝道。
上杉谦信手一止,言道:“不过一时伤感罢了,眼下信玄坐拥八国之地,天下间除了信长之外,已没有人是他抗手了。如此下去,信玄即可上洛成功,完成霸业,并一统天下,到时候连我亦只能望其鼻息。”
众将听上杉谦信之语,皆是默然不语。
或许众将有人心底认为信长可以阻碍信玄上洛,但更多人看好信玄这次上洛成功。
这并非是因为武田家势力胜过织田家,纯粹是因为信玄一人,这位天下第一兵法家,以及在他风林火山的旗帜下,武田家家臣团上下那无比的凝结力。
“众位看着吧,不出三年,信玄即可完成霸业,到时信长的儿子要给信玄牵马了。”
说到最后,作为武田信玄一世之敌手,上杉谦信下了这个断语。
各样表情在上杉家众将面上出现。
“主公,武田家竟也退兵了!”
在上杉军退兵之时,一名大将指着河对岸言道。
两军居然很默契地,不约而同地一起退兵。
上杉谦信坐在马上,看向武田家那徐徐退却大军,心底默然言道:“信玄,我就在春日山城,看你如何完成上洛霸业,不要令我失望了。”
利根川畔,两家大军退却,只余河水空流。
元龟三年,四月。
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