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都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偶尔的外出也是战略出击需要,但外出时使用“1+N”模式基本上无人接招也就谈不上建功立业了。
地方白酒企业为什么喜欢使用“1+N”模式来开拓地方市场呢?除了刚才提到的消费者需要,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它的优劣势如何?
1。消费者满足的需要
这是“1+N”模式在地方白酒企业得到运用的根本性原因,也从战略的高度解决企业持续发展问题。当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固定的印象时,要改变它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改变的。步步高在推“音乐手机”时,基本上与其它电子业务不搭界,在音乐手机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和业绩时,人们才逐渐认知到这是步步高推出的一个新品牌。这个时候消费者已经对其音乐手机形成了一个定位,再知道是步步高出品也没有什么抗拒的了。
湘泉酒厂推出酒鬼酒和全兴推出水井坊,都是与原来的渠道隔离开来运作的。直到酒鬼酒、水井坊的市场运作有了很大的起色,人们才逐渐了解清楚其背后的湘泉酒厂和全兴酒厂,这个时候已经不影响消费者将他们作为高档白酒选用了。
邵阳酒厂的邵阳大曲在湖南市场稳居低档市场头把交椅多年,但其上延产品一直不温不火没有一个样板市场。直至新品牌开口笑取得一定的影响后,酒厂的发展才走上快车道。消费者既然认可邵阳大曲的酒质,为什么不认可它推出中、高档产品的努力呢?这就是品牌认知在作祟,因为一开始消费者就对定位低档的邵阳大曲能否酿出高档好酒持怀疑态度、排斥态度。当开口笑的市场影响逐渐传播开时,对邵阳大曲的影响反而是正面的积极的,因为能够酿出开口笑这种美酒,畅销多年的邵阳大曲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看,消费者的心里就是这么怪!
武陵酒厂被泸州合并后,武陵名酒回归高档阵营。经过近几年的苦心经营,在酒厂所在地,高档酒的印象已经被消费者逐渐接纳,品牌定位被拔得很高。这时如果再用同一个品牌推出几块钱、十几块钱一瓶的中、低档产品,新的消费者不但不会买帐,恐怕现有的高端客户群也会流失。中国的高端客户群就是这么奇怪,越是大家都能够喝到的好酒他就越不去喝,他只认他自己的圈子,或许这就是白酒行业的消费者“潜规则”吧。
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句话很简单,要真正做到却很难,不从战略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地方酒厂运用“1+N”模式就会成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2企业网络下沉的需要
除非是品牌买断,有抱负的企业都不会选择总经销制。市场的精耕细作是企业在地方上能够做大做强的根本,如果一开始就让总经销牵着鼻子走,企业发展的步伐就会慢很多。
“1+N”模式的运用可以让企业将网络下沉,充分调动乡镇级经销商经销的积极性,主动帮助企业做好所在的镇级市场。
企业在地县级市场选择一个经销商,除了许许多多的高空支持外,地面部队一个都不能少,就算这样,总经销对厂家仍然不满足,总挑着这样、那样的刺。你这个厂家这样,别的厂家也是这样对待他,或许外地白酒厂家为了拿下这个市场,提供的待遇比你给的优厚多了。但乡镇经销商就不同了,厂家能够直接跟他打交道、发货、做服务、派遣人员帮助他做市场、做分销(分销到村级)、打广告,他什么时候享受过这样的待遇?目前的绝大多数没有享受到。外地白酒品牌限于资金、人手的投入一开始肯定不能做到这一步。本土企业在自己的根据地市场一开始时就拿出这种魄力和规划,你和竞争对手才能够拉开差距,你的发展步伐才能加快。安徽的宣酒集团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就是得益于网络的快速下沉。
每个乡镇市场都建立起自己的经销体系,每一个乡镇的销售都成为绝对第一,“1+N”模式就显现出了威力。
3经销商逐利的需要
地方酒厂所在的地方,产品稍有起色,出厂价就会满城皆知,因此畅销产品在根据地市场总是低利润产品的代名词。这也是经销商不愿意经销本地白酒企业产品的根本原因,谁愿意拿几十万每年去做搬运工呢?
推行“1+N”模式就可以帮助经销商解决利润上的难题。畅销的产品我也卖,但高利润产品一定成为主推产品,以此弥补自己的经销利润。山西汾酒集团在山西市场的运作就是这一模式的典范,也是经销商愿意经销汾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盘中盘模式
“盘中盘”营销模式主要被中高端的白酒所采用,通过控制核心消费餐饮网点以影响中高端消费人群,以此辐射其它渠道,影响其它消费人群,达到拉动全盘市场销售的目的。
白酒业的竞争在经历“广告为王”、“渠道突破”后迅速出现了新的风向标,那就是“盘中盘”时代的到来。
口子窖宣传自己是“盘中盘”的缔造者和既得利益者。但小糊涂仙的异军突起是依赖酒店终端大规模突破而成功在行业里没有异议,只不过没有特别提出这一营销模式或者称为前沿营销思想而已。实际上,当时的许多白酒企业就已经在朝这条道路上走,企业的感觉总是跟着市场走的,正因为企业的实际运用,才有了理论家的总结和推广,口子窖刚好被理论家发现并被用来作为了案例而成了行业先行者和标杆。
案例: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
笔者在运作某中高端白酒时恰好是“盘中盘”颇为盛行的年代。当时笔者所在的Z市场酒店竞争非常激烈,许多酒店都被当地的几个大型酒水经销商买断,笔者的经销商却是从未做过酒水、完全没有任何酒店网络资源的门外汉。这个时候如果采取当时流行的“盘中盘”模式去运作,该品牌根本连酒店的门缝都挤不进去。于是,结合经销商所具备的社会关系资源,采用了向政府权力人士和企、事业单位公关的方式,把酒水直接卖给单位,再通过单位领导的带动迂回把酒水送进酒店。也就是,市场的启动是先单位后酒店再带动名烟名酒店。三年后,该品牌成为了当地市场中高端白酒第一品牌。
笔者当时虽然没有选择流行的“盘中盘”模式,而选择了“团购模式”启动市场错开了竞争渠道,却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从现有的竞争格局来看,不管是“盘中盘”还是“团购营销”都已经是红海一片,企业指望一种模式打开市场、赢取胜利,已经是非常困难。为什么面对酒店终端的竞争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反而越演越烈?运用“盘中盘”打开市场的必备条件到底有哪些呢?
1。品牌定位决定了企业的选择
能够用得上“盘中盘”的品牌基本上是中、高档白酒品牌。中、高档品牌的消费场所相对比较固定,人群比较集中,尤其是高档白酒品牌,地方上能够消费该价格产品的人群,瓣着手指都能够数出来。要搞定大多数人,企业的精力、财力可能有限,搞定这少数人,还是有把握的。因此,白酒品牌的档次注定了企业的推广模式选择。
2。地县市场更容易检测效果
“盘中盘”模式,简单点说就是以酒店这个小盘带动消费者这个大盘。地、县级市场能够卖得动中、高档白酒的餐饮酒楼就是那么几家、几十家,企业掌控几家、几十家酒店,把他们买下来,做透、做好,它就能够对领袖人群产生影响,通过领袖人群进而影响其它普罗大众,市场的反应就出来了。
大城市因为酒店众多,能够起到带动作用的人群也很多,口碑传播效应严重滞后。如果企业还没到市场启动的那一刻就已经倒下或退出市场,前期的所有市场投入都会打水漂。因此,选择“盘中盘”模式的基本上都是地方酒厂针对地、县级市场来运作。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如果企业的实力不是足够强大最好不要做过多考虑,因为一旦陷入就要打持久战。
3将团购营销纳入“盘中盘”
不管是“盘中盘”还是“团购营销”,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希望借助对核心领袖人群的公关来带动整个市场的启动。“盘中盘”是通过掌控酒店终端来影响核心领袖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而团购公关是直接通过对核心领袖人群的拜访、赠酒来改变或影响他们的消费习惯,选择的方式不一样,希望达成的目的是一样的。
因此,如果把团购营销纳入到“盘中盘”的管理中来,双管齐下形成联动,对核心领袖消费人群的影响速度势必加快。而且自带酒水的越来越盛行,酒店的酒水销售大打折扣,单纯的酒店买断也买断不了选择权利。
(三)系统制胜
近两年“盘中盘”的衰落有以下原因:
1。“团购营销”的崛起;
2。“车尾箱工程”的流行;
3。众多大品牌以及地方著名品牌对核心稀缺酒店终端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酒店的进场、买断门槛越来越高,酒水在酒店的销售日渐滑落。很多时候都出现了所卖酒水还抵不上酒店进场费的“平常事”。企业自我安慰叫品牌影响力推广、形象展示,其实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但没有哪个品牌甘于退出,整个市场陷入了僵局,谁也占不到便宜,谁也得不到好处,只有那些核心酒店在偷偷地笑。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自建终端逐渐流行开来。有以专卖店模式出现的,如茅台、五粮液、国窖等几大高端品牌的专卖店推广模式;有以酒水运营连锁代理模式出现的,如有一定影响力的华致酒行等;还有在酒店、商、超中设立“店中店”模式的,基本是地方上的强势经销商在做尝试,这些经销商代理几款在当地比较畅销的产品来增加自己在酒店和商超的话语权。
“店中店”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为了构建一个可以放心消费的平台。打的仍然是核心消费人群的主意,只不过将“盘中盘”模式中的酒店平台改组为“店中店”这样一个类似于平价超市的酒水平台,体现的是价格合理,购买渠道放心,是一个“真酒”平台。既然是这样,“店中店”模式还是不能改变酒水行业现有的竞争格局,只不过让企业在原有的“盘中盘”、“团购营销”模式上再加上一道针对核心领袖消费人群的保险栓。这个方向没有错,那就是把对核心领袖消费人群的掌控始终放在第一位。
那么,未来的白酒竞争到底该怎么走?
1。单点突破,系统制胜
指望通过一种招数去撬开市场已经变得很不现实。“盘中盘”、“店中店”的运用也要基于企业对整个市场的规划和掌控来实现,它涉及到企业的物流管理、采购成本管理、产品研发、经销商服务、营销策划、广告投放甚至人力资源的整合等。许多行业中人们在学习同行业的优秀品牌经验时,看到的总是被放大了的特色,回来后自己一运用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因为隐藏在企业背后的整体实力和供应链的完美是不具备的,单独学习一两点当然不能完全复制。
俗话说,成功的企业各不相同,失败的企业总是很像。找到企业中那些属于品牌自身的优质资源并加以整合运用,站在系统的高度去审视我们的市场运作,然后突出特点去加以放大,让竞争品牌跟在我们的特点后面跑。运用田忌赛马的理论,把我们的劣马与对手的良马跑,把我们的良马与对手的劣马跑,笑到最后的才会是我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