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这些事情的,像刚才的事,需要大家讨论才能决定。不过,这件事恐怕很难通过,最好还是别抱什么希望,如果你实在要坚持的话,待大家讨论后再说,我个人说了不算数。这就是推托之词,把矛盾引向了另外的地方,意思是我不是不给你办,而是我决定不了。请托者听到这样的话,一般都要打退堂鼓。
大致来说,利用“别人的意思”表示拒绝的好处在于:(1)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2)让对方觉得你诚恳可爱,自然不会再刁难你;(3)表现出一种对决策的无权控制,从而全身而退。
第225天 在拒绝他人之前,先为自己想好借口
核心提示
在社会交往中,谁都避免不了拒绝他人,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做,既可以成功拒绝对方,又可以避免双方的尴尬呢?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很重要。
理论指导
郑建在一家电器商场工作。这天,他的一位朋友过来买洗衣机。可是,朋友看遍了店里陈列的样品,也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类型。最后,朋友要求郑建带他到仓库里去看看。郑建面对朋友,“不”字出不了口。于是,他笑着说:“真是不巧,前几天我们经理刚宣布过,不准任何顾客进仓库。”他朋友一听,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在这个故事里,郑建是以经理的宣布为借口而达到了拒绝的目的,尽管他的朋友心中不高兴,但毕竟比直接听到“不行”的回答要好多了。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拒绝他人。
1.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否定。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否定对方,通常既能达到目的,又不至于让双方都感到尴尬,是一种很好的否定技巧。比如,你若是个女孩子,男朋友邀请你“上门”,你觉得时机尚未成熟,不可盲目造访,这时你不妨问:“到你那儿有什么好吃的吗?”你的男友会列出几样东西来,于是你接着说:“没好吃的,我不去。”这是巧妙的玩笑,不仅拒绝了对方的请求,还可避免回答“为何不去”,真可谓一箭双雕。
2.用制度借口来否定。一位普通职员鼓起勇气走进经理办公室说:“对不起,我想您该给我涨工资了……”经理回答道:“你确实应该涨工资了,可是……”经理指着玻璃板下的一张印刷卡不慌不慌地说,“根据本公司职务工资制度,你的工资已经是你这一档中最高的了。”职员听完就泄气了,说:“哎,我忘记我的工资级别了!”于是就退了出来,几条打印出的制度使他放弃了自己本应得到的东西。他也许在想:“我怎么能够推翻那张压在玻璃板下的印刷表格呢?”这也许正是经理希望他讲的话。
3.寓否定于感叹之中。一个女孩子过生日,男朋友送她一套衣服,但女孩子不喜欢。当男朋友问:“喜欢吗?”女孩子若直截了当地回答:“不喜欢,土里土气的,像什么样!”男朋友此时一定会觉得很伤心。如果女孩子说:“要是素雅些就更好了,我比较喜欢浅色的!”这话的表面意思仿佛是说:你买的也不错,不过如果素雅些就更好了。
4.巧妙地推脱。你若不想参加某个约会,可以礼貌地对对方说:“谢谢,下次我有空一定去。”若有人想找你谈话,你又不想与他谈,你不妨看看表,告诉他:“对不起,我还要参加个会,改天行吗?”表面上,你并没有拒绝别人,只是改个日期,但这个“下次”却是没有具体时间限制的,聪明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在委婉地拒绝,但这比直接说“我没空,不能去”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5.用商量的口气表示否定。也许你的恋人希望你们一同参加某个朋友的聚会,可你觉得目前不便或不妥。这时你不妨用商量的口气说:“我现在没时间,以后行吗?”显然,恋人此时的邀请有着特殊的意义,等到以后还有什么意思呢?可你如果找到这样的借口,对方也就不好再勉强了。
第226天 把话题引导到不着边际的地方
核心提示
当你不愿答应别人向你所求的事情时,可用巧妙变换话题的方法,让对方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改变对方的意图,达到拒绝的目的。
理论指导
转换话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拒绝方法,它能够转移别人的注意力,避免引起正面冲突,很好地维护双方的面子。
日本有个叫井上的青年,有一天 去拜访本田宗一郎,想把一块地卖给他。
本田宗一郎很认真地听着井上的讲话,一直没有说话。
听完井上的陈述后,本田宗一郎并没有做出“买”或者“不买”的直接回答。而是从桌子上拿起一些类似纤维的东西给井上看,并对他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不知道。”井上老实回答。
“这是一种新发明的材料,我想用它做我们汽车的外壳。”本田宗一郎详详细细向井上讲述了一遍。
本田宗一郎这一讲就是半小时,谈论了这种新型汽车制造材料的来历和好处,又讲了他明年拟采取何种新的汽车销售计划。这些内容使得井上摸不着头脑,但感到很愉快。在本田宗一郎送井上走时,才顺便说了一句不想买他的那块地。
本田宗一郎如果刚开始就告诉井上自己不想买那块地,那么势必要引起一场说服与反说服的争论,而本田宗一郎并不想进行这样的一次论辩,于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从而成功地拒绝了对方的销售要求。
很多时候,使用转移话题的方法需要把话题转移到对方身上,有时需要把话题引导到不着边际的地方,关键是看你所应对的事情和人物,以及你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你是想拖延时间,迂回地拒绝,当然最好是把话题引到丝毫不相干的地方;如果你是想让对方知难而退,那就需要将话题巧妙地转移给对方。
第227天 拒绝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
核心提示
向权威人士表示拒绝或反对,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还要注意技巧。
理论指导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考虑,要尽可能把拒绝的理由讲充分,从接受者的心理考虑,要让对方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为此,可以采取这个办法:先不拒绝,充分阐明不利因素,埋下伏笔,再在适当时机用适当方法加以拒绝,这样,即使对方的要求没有达到,但感到至少你已经尽心尽力了,也不会怨恨你。
比如有人托你找一份工作而你又难以办到。他若问:“前些日子拜托你的事,现在怎样了?”你答道:“不好办啊。上次同你讲了,你学历不符合规定,难度比较大。何况名额又那么少,僧多粥少啊。不过,我会尽力争取的。当然你也不要太乐观哦。”“学历不到”、“名额太少”,充分展示了对方的不利条件。“不要太乐观”,则为以后没办成事埋下了伏笔。虽然没有拒绝,实际上已为后来的拒绝做了充分准备,以后再拒绝对方也就会顺理成章了。
但是,不管你怎样“委婉”,对方遭到拒绝总归是不愉快的。怎样才能使对方的这种不愉快减少到最低限度,或者反而使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呢?这就要求你的态度要诚恳,然后在拒绝时间上要早一点。通常而言,拒绝的时间,一般是早拒比晚拒好,因为及早拒绝,可以让对方抓住时机争取别的出路。无目的的拖拉,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向有权威的人士表示拒绝或反对,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还要注意技巧。
第228天 善用缓兵之计
核心提示
在和别人的交往中,有些要求如果不便或无法做到,就要采取缓一缓、拖一拖的方法来处理。
理论指导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缓兵之计的用处有很多,比如说在遇到有人向我们提出一些要求,但是我们没法办到,又因为碍于面子,或对方来头不小,不能过于直接地拒绝,这时就需要使用缓兵之计先答应下来,然后再做打算。
有位经理正和一位新客户谈生意,这时突然一位老客户打来电话说要撤销他们以前答应的购买许诺。
在这种情况下,该经理就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要从老客户那儿挽回败局,另一方面又不能在新客户那里泄露失利的信息。面对这种局面,如果他惊慌失措,拿着电话对老客户大叫大嚷,斥责对方言而无信,结果只会是既留不住老客户,又赶跑了新客户,导致鸡飞蛋打的结局。
这位经理非常聪明,他很客气地对那位老客户说:“没关系,不过,我现在正在和一位朋友谈一件非常要紧的事,我们明天再详细谈一谈,你看如何?”
听经理这样说,老客户就没有在电话中继续纠缠,答应了他的请求。经理获得了一个通过谈判维持原有交易的机会,同时新客户也很高兴,因为他觉得经理很重视他,同时又为经理因他拒绝一次约会而感到歉意,于是当场就与这位经理签了单。
可见,在面临紧急情况时,缓兵之计不失为一种理智而聪明的做法。
第229天 用故意错答拒绝陌生人的无理要求
核心提示
错答是一种机警的口语表达技巧,既可用于严肃的口语交际场合,也可用于风趣的日常口语交际场合。
理论指导
错答的主要特点是不正面回答问话,也不反唇相讥,而是用话岔开对方所问的问题,做出与问话意思错位的回答。
比如,一个美丽的姑娘独自坐在酒吧里,看来她一定出身豪门。一位青年男子走过来殷勤地问道:“这儿还有人坐吗?”
“到哪家旅馆去?”她大声说。
“不,不,你弄错了。我只是问这儿有其他人坐吗?”
“您说今夜就去?”她尖声叫,比刚才更激动。
这位青年男子被她弄得狼狈极了,红着脸到另一张桌子去了。许多顾客愤慨而轻蔑地看着这位青年男子。
这就是很典型的错答,是用来排斥对方和躲闪真实意思的交际手段。
大致说来,运用错答的语言技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对象和场合;第二,使对方明白既是回答又不是回答,潜在语是不欢迎对方的问话;第三,有时要利用问话的含混意思,答话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但对方也无法责怪。
第230天 怎样拒绝领导又不会让其生气
核心提示
当领导提出某种要求而下属又无法满足时,设法造成下属已尽全力的错觉,让领导自动放弃其要求,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理论指导
领导委托你做某事时,你要善加考虑:这件事自己是否能胜任?是否不违背自己的良心?然后再做决定。
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情面,把无法做到的事也接受下来,那就是“心太软”。即使这位领导平时很照顾你,当他托你办事时,若觉得实在是做不到,就应该很明确地表明态度并向他说声对不起。否则,不仅事情没办成,还会因此得罪领导。
当然,拒绝领导是要讲究方法的,因为领导不是一般人,他有可能决定你一生的前程,不可轻易得罪。但如果你能采取一些巧妙而又行之有效的拒绝方法,领导就会谅解你。
当领导提出一件让你难以做到的事时,如果你直言答复做不到,可能会让领导有损颜面,这时,你不妨说出一件与此类似的事情,让领导自觉有难度而主动放弃这个要求。
当领导提出某种要求而你又无法满足时,设法造成你已尽全力的错觉,让领导自动放弃自己的要求,也是一种好方法。
比如,当领导提出无法满足的要求后,你可以先答复:“您的意见我懂了,请放心,我保证全力以赴去做。”过几天,再汇报:“这几天××因有急事出差,等下星期回来我再去找他。”又过几天,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