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批先夸,实际上就是一种欲抑先扬的批评方式,即在批评别人时,先找出对方的长处称赞一番,然后提出批评,最后再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词语。这种办法使人认为你的批评是公正客观的,表明被批评者自己既有过失,也有成绩。这样就减少了因批评所带来的抵触情绪,能够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但是,我们常常在使用这一招的时候会错误地加上两个字。有许多人在真诚的赞美之后,喜欢拐弯抹角地加上“但是”两个字,然后开始一连串的批评。举例来说,有人想改变孩子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很可能会这样说:“小虎,你这次成绩进步了,我们很高兴。但是,你如果能够在数学这科多下功夫,那就更好了。”
在这个例子里,原本受到鼓舞的小虎,在听到“但是”两个字后,很可能会怀疑原来的赞美之词。对他来说,赞美通常是引向批评的前奏。如此一来,不但赞美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对小虎的学习态度也不会有什么帮助。
如果换一种说法,情况就会大为改观。你可以这么说:“小虎,你这次成绩进步了,我们很高兴。只要你在数学方面继续努力,下次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样,小虎一定会接受这番赞美了,因为后面没有直接、明显的批评。由于你也间接提醒了应该改进的注意事项,对方便懂得该如何改进以达到我们的期望。
第236天 迂回含蓄胜过当面批评
核心提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所以你对下属不能求全责备。如果确需批评属下,就应该讲究些批评的技巧,而不能对其冷嘲热讽、极尽挖苦之能事。
理论指导
聪明的领导在批评下属时,都会用温和的态度去面对批评对象,用尽量委婉的说法指明对方的错误之处,并将自己的表情、态度、声调融入到批评语中,因为他们相信迂回指责胜过当面批评。
在这方面,周恩来总理可称得上是我们的典范。他总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对同志的缺点错误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令人心悦诚服。
1952年,周总理召集有关人员,逐字逐句讨论、修改一份文件。复印前,他又专门叮嘱一位同志把好最后校对这一关。但当周总理拿到稿子后发现仍然有错别字时,他并没有直接批评校对的同志。第二天,周总理与大家共进午餐时,特地与这位同志碰了杯,笑着对他说:“罚酒一杯吧!”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既亲切又严肃,在点明了这位同志错误的同时,还没有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
下属犯了错,如果当领导的只是一味地横加批评、讲刺话,总是数落下属“你怎么这么马虎?”、“做事为何这么不细心?”、“这样做你对得起我吗?”等,是非常不妥的。
通常而言,如果某人做错了事,其内心深处一般会进行自我反省,觉得抱歉、恐慌、不知所措,这个时候你再批评指责他,他就会因你的谴责而羞愧难当,有的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丧失自信。如果你能使用委婉的语气含蓄地批评对方,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你可以说:“以后做事可要多加小心了啊”、“你通常做事都非常细心,相信那只是一个例外”、“你的能力没问题,如果能再认真些,就更好了”等如果你对犯错者说诸如此类的话,对方不仅会感激你对他的信任,同时还会感受到你的真诚,更重要的是有了改正错误的信心。对方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也必定会小心谨慎,尽量不再犯同类错误,而且时常提醒自己注意以前不曾注意到的一些不良工作习惯,并适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
第237天 不同的人应选择不同的批评方法
核心提示
同样的错误发生在不同人身上,批评时要因人而异,否则便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理论指导
当你发现别人的观点不对时,便要指出他的错误,这样就出现批评了。批评要讲究方法,不同的人应选择不同的方法,要考虑被批评对象的各种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纺织厂的小赵和小吴,在同一车间工作,小赵比小吴早两年进厂。在生产操作中,她们都出现了错误,而且所犯的错误都是相同的。车间张主任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两个当事人采取了不同的批评方式。因为小赵是老员工,所以她狠狠地批评了小赵一顿,但对小吴则只是指出了她操作的不当,还安慰她不要性急。小赵很不服气,找张主任交换意见。张主任对她解释说:“这种错误出现在你身上是不应该的,你对操作不能说不懂,这是一个工作态度的问题。你技术很熟练,所以对你的要求自然要严格一些。”小赵不语了,默默地接受了批评,也觉得主任说得很对。
可见,同样的错误发生在不同人身上,批评时要因人而异,否则便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你在批评别人时,要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大致说来,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批评不同年龄的人。对批评者在开展批评工作之前,要确定其年龄段。对年龄比自己小的人,可以用一些开导性语言使其加深认识。对年龄相近的人,由于共同点多一些就可以自由交谈;对年龄大一些的人,一般应采用商量口气;同时,批评时还要注意称谓,对年长些的人应加上谦语。每一个年龄段的人的特点不尽相同,所以,在选择批评方式的时候,要区别对待。
2.批评不同职业的人。在同一行业中,针对不同的职业,也有相应的批评要求。对那些工作能手和初学者的要求不一样,批评也不能相同,同样,同一种方法也不能用在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和一般的工作人员身上。
3.批评不同知识和阅历的人。不同知识结构、不同阅历的人,他们在接受批评时的心理状况是有很大差别的。如何运用语言艺术,使他们既接受了批评,又有如遇知己之感,是批评的艺术。批评知识、阅历深的人需要讲清道理,有时只需蜻蜓点水,对方便心领神会。相反,对知识、阅历浅的人进行批评时,则必须要讲清利害关系。
第238天 批评他人一定要看场合
核心提示
批评他人一定要注意场合,不能像泼妇骂街。
理论指导
穿衣要看天气,批评要看场合。不注意场合,随意批评人往往收不到批评的效果。领导者尤为如此,不仅起不到效果,还会伤了下属的面子和自尊心,也会坏了自己的形象和威信。
批评下属一定要注意场合,不能像泼妇骂街一样大声张扬,惟恐别人不知道。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看到上司斥责下属,不愿看到自己的同事被责骂。当然,有的人会幸灾乐祸,但大部分的人会站在被责骂者一边。
有的人喜欢在众人面前斥责下属,并不是出于气愤,而是想经由这种方式向上级、客户或其他下属表明这不是他的错,而是由于某个下属办事不力造成的。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幼稚的。一是你既然身为领导,就得对职责内所有事务负起责任。如果你一味强调自己不知情,只会使你在掩饰的同时,暴露出你的另一面缺失,那就是你管理不力,或你所主持制定的管理规则不健全。更重要的是,你的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会让其他下属看了心寒,他们会觉得你是一个自私、狭隘、没有气量的上司。二是如果一旦出了问题,你就把责任往下属身上推,拿下属做挡箭牌,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下属从此就有可能对任何工作都不再热心。而且,他还会在心里想着:“好啊,这次你拿我当替死鬼,那我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更要命的是,如果你的下属是一个脾气暴躁的急性子,他也许当场就和你针锋相对,大吵起来。这时,他也许会把你一些见不得人的黑幕抖出来,然后扬长而去。当着那么多旁观者,谁的处境最尴尬?最终还不是你丢了自己的面子?
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即使你确定是下属犯的错,也应该把他喊到办公室,在没有第三者的情况下进行批评、教育。
第239天 采用暗示的方式去批评
核心提示
批评的话并不是随口说出来的,我们必须思考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把它说出来而不会让对方难堪,对于那些有自知之明的人,最好采用暗示的方式,因为这样做就可以达到劝说的目的了,无须再把话挑明,产生无谓的伤害。
理论指导
大多数人脸皮都很薄,所以批评应该点到为止,不用说得太露骨,只要稍微做一点暗示,旁敲侧击,大家都会明白,下次便不会再犯。而且这种方式也能显示出批评者说话的技巧和魅力。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肥胖的夫人坐在身材瘦小的萧伯纳旁边,带着娇媚的笑容问大作家:“亲爱的大作家,你知道阻止长胖有什么办法吗?”萧伯纳郑重地对她说:“有一个办法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怎么想也无法把这个词翻译给你听,因为‘干活’这个词对你来说是外语呀!”
萧伯纳这种含蓄委婉、柔中带刚的批评,比直接对那位夫人说她太懒惰效果好得多。运用此方法一般采用间接的话语,声东击西,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的余地。
最为高明的批评手段是根本不提“批评”二字,而是逐渐“敲醒”听者,启发他自己做自我批评。
某单位几位老同志反映,晚上住在机关宿舍楼上的年轻人不注意保持安静,老同志在楼下睡不好觉。党委书记和这些年轻人闲谈时,讲了一则笑话进行暗示:有个老头神经衰弱,稍有响动,就很难入睡。恰好楼上住了一个经常上晚班的小伙子。小伙子每天下班回家,双脚一甩,将鞋子“噔噔”踢下,重重地落在地板上,每次都将好不容易才入睡的老头惊醒。老头为此向小伙子提了意见。当晚小伙子下班回来,习惯性地把脚一甩,突然记起老头的话,于是轻轻放下第二只鞋。第二天一早,老头埋怨小伙子说:“你一次将两只鞋甩下,我还可以重新入睡,你留下一只不甩,害得我等你甩第二只鞋等了一夜。”
笑话说完,年轻人哄堂大笑之后,悟出了笑话所指,以后就很注意了,
批评的话并不是随口说出来的,我们必须思考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把它说出来而不会让对方难堪,对于那些有自知之明的人,最好采用暗示的方式,因为这样做就可以达到劝说的目的了,无须再把话挑明,产生无谓的伤害。
第240天 善用对比,委婉启发
核心提示
在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批评他人,但又不能因此而挫伤被批评者的感情。这时,你不妨找出另外一个对象与之比较,找出其与被批评对象相似或共通之处,用对比的方式来委婉地启发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理论指导
胖与瘦,高与低,善与恶,优与劣,大与小,美与丑,先与后,人生中道德、素质、品性、天资等方面的差距在对比中可以立见分晓,十分鲜明。而在对比中,被“比”出差距的一方就会认识到自己的劣势或不足之处,从而鼓足勇气奋起直追,早日赶上先进者,或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众所周知,为了保持队员的战斗力,中国女排一直以来每隔几年就要调换一批队员。而每次队伍调整后,都会遇到怎么处理新老队员的关系问题。
在一次训练过程中,某位老队员与当时的新二传手练战术配合。这时,不是新二传手传高了,就是老队员跑快了,或者,不是新二传手传低了,就是老队员跑慢了,总是协调不起来。原定训练时间眼看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