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灭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工作地点不在那里,你要去另外的国家。会给你二十天时间准备,要求十天内完成任务。估计五天就能完成,但无论几天,你都会得到三十天的报酬。”
    月入四万五千美元,确实是个不错的提议。现在耶格家特别需要钱。
    “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现在还不便说明。只能透露三点。第一,这项工作的发包方,是包括法国在内的北约加盟国中的一个,不是俄国或中国,更不是朝鲜;第二,这项工作并不怎么危险,至少比在巴格达安全;第三,这项工作服务于全人类,与某个特定国家的利益无关。”
    尽管耶格对工作内容完全摸不着头脑,但至少听懂了自己不会遭遇太大危险。
    “既然如此,为什么日薪会这么高?”
    莱文泛着皱纹的眼角流露出一丝厌恶:“话说到这份儿上,我以为你已经听懂了。总之,你要干的活儿见不得人。”
    耶格闻言终于明白过来,他要做的是脏活儿,多半是暗杀任务吧。不过,莱文说同某个特定国家的利益无关。如果不是政治暗杀,那还会有什么暗杀?
    “如果你接受任务,就先在保证书上签字,然后进入准备阶段。到时你就会知道任务的具体内容了。不过,如果你签了保证书,就意味着,你在知道工作内容之后不得中途退出。”
    “你担心我会泄露机密情报?没这个必要。我有接触绝密情报的资格。”
    美国的军事情报根据保密程度分为三等:秘密、机密和绝密。要想获得各级别情报的接触资格,就必须通过严格的身份审查,包括接受测谎仪测试。离开陆军之后,耶格一直在更新自己接触绝密情报的资格,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就无法从事由美国国防部发包给私营军事公司的工作。
    “当然,我知道你是特种部队出身,值得信任。但我们还是希望加强保密措施,以防万一。”
    见莱文如此含糊其辞,耶格又有了新的猜测。或许,这位三角洲特种部队出身的董事交给他的任务的保密级别比“绝密”还高,属于“绝密特别情报”或“绝密注意区分情报”。从对方的语气判断,莫非是白宫主导的暗杀任务,即所谓“特批接触计划”?这种任务对接触情报的条件作出了最严格的限制。但这说不通啊,因为通常这种任务都由三角洲部队或海军的海豹突击六队担当,不会交给私营军事公司。
    莱文催促道:“怎么样?想不想干?”
    耶格心头涌上一种奇妙的感觉。当他只有十二三岁时,离婚的父母曾问他想跟谁,此刻的感觉竟同那时差不多。高中毕业前夕,在决定入伍以获取大学奖学金时,他也体会过这种踌躇不定的焦虑感。他知道,自己此刻正站在命运的岔路口。向左还是向右,选择不同,今后的人生也会大相径庭。
    “有问题尽管提,我尽量告诉你。”
    “真的没危险?”
    “只要不犯错。”
    “就我一个人?”
    “不,包括你在内有四人,将组成一个小组。”
    四人是特殊部队的最小编制。
    “其他雇用条件同以往一样。我们会发给你经过校准的武器,如果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死亡,根据《国防基本法》,我们将支付六万四千美元给你的遗属。”
    “能给我看看保证书吗?”
    莱文满意地笑了,从军用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不用再犹豫了,相信自己的运气吧!你是个吉星高照的人。”
    “我?”耶格的嘴角浮起自嘲的微笑,“我倒觉得自己是个不幸的人。”
    “不,你已经是好运当头的幸存者了。”莱文收起笑容,“其实,这份工作本来有六个候选人,但他们相继遭到武装分子的袭击,都身亡了。听说连私营军事公司的安保人员也成了袭击目标,不是吗?”
    耶格点头。
    “所以,我今天总算能跟候选人面对面说话了。”
    耶格用数字驱散心中弥漫开的不祥感。一个月四万五千美元,有什么理由拒绝呢?就算是脏活又怎样?自己不过是一次性的工具而已,就像手枪一样。无论杀了谁,都不是枪的错。有罪的是开枪的人,是下达杀戮命令的人。
    耶格将保证书通读了一遍,并没有发现比刚才的口头说明更多的东西。接下来只需下决心签字。
    莱文递过一支钢笔。耶格正要取,上衣口袋中的手机振动起来,于是他收回了手。
    “不好意思。”耶格取出手机,看了眼屏幕。是里斯本的妻子莉迪亚打来的。“签字前,我想跟妻子商量。本来说好明天去见她。”
    莱文用猎人打量束手就擒的猎物般的眼神看着耶格:“去吧!”
    耶格按下接听键,将手机贴在耳朵上。他还没出声,就听见莉迪亚细微的声音。这饱含绝望与不安的声音,他已经听过许多次。
    “约翰?是我。出事了。”
    “怎么了?”
    莉迪亚抽泣了片刻,继续道:“贾斯汀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了。”
    又得花钱了,耶格想。看样子只好在承诺书上签字了。
    “镇定点,之前不也挺过来了吗?”
    “这次不一样,痰里有血。”
    听到儿子的病出现晚期症状,耶格不禁后背发凉。莱文打了个告辞的手势,离开了事务室。走廊旁的楼梯上,传来下班的警卫人员嘈杂的脚步声。
    “真的?”
    “我亲眼看到的。一条条的红线,像线头一样。”
    “红线……”耶格喃喃地重复着,想起了那名葡萄牙主治医生的名字,此人是肺泡上皮细胞硬化症的世界权威,“格拉德医生怎么说?”
    莉迪亚哽咽起来,耶格听不清她讲了什么。他仿佛看见妻子正用手拭泪的模样。
    “格拉德先生怎么说?”
    
    第3章 海斯曼报告(2)
    
    “医生说,孩子的心脏和肝脏都出现了问题……恐怕撑不久了。”
    耶格拼命转动近乎停滞的大脑,搜索关于这种绝症的知识。如果肺泡开始出血,那就只剩下一个月的寿命。
    莉迪亚哀求道:“明天你能到吧?”
    我必须立刻飞到儿子身边去,耶格想。可是,治疗费怎么办?耶格凝望着事务室紧闭的大门。自己一直在坚持,现在终于要撑不下去了。他的意识渐渐模糊起来。
    为什么自己此刻站在伊拉克肮脏宿舍的走廊里,紧握着电话?为什么自己此刻会在这里?
    “约翰?”妻子的哭声传进耳朵,“在吗?约翰?”
    2
    不幸这种东西,在旁观者眼中和当事者眼中截然不同。
    载着父亲遗体的灵车,在神奈川县厚木市狭窄的商业街中穿行。古贺研人坐在殡葬公司安排的黑色轿车中,缓缓地跟在灵车之后。
    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正午刚过,冬季温暖的日光下,沿途步行的购物者中,没有人回首这列黑色的车队,也没有人同情车上这个年轻人。
    得知父亲诚治的死讯以来,研人的心中一下子空落落的,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一般惶惶不安。他急匆匆地赶到医院,得知父亲的死因是“胸部大动脉瘤破裂”。此后的五天里,他和母亲都没放声大哭,而是茫然无措地随波逐流。伯父接到讣闻从山梨赶来,主动操办起了葬礼。在他看来,弟媳妇只是家庭主妇,侄儿只是个瘦小的研究生,难以独自应对这种大变故。
    研人从小就不尊敬父亲诚治,因为父亲总是否定他,而且性格乖僻,尽管顶着大学教授的头衔,但在研人眼中,父亲却是一个失败的成年人。所以他非常惊讶,三十分钟前,当自己将花装进父亲长眠的棺材里时,眼泪怎么会止不住地流下来。莫非这是血缘关系所致?研人一边这样想,一边擦拭着镜片后的泪水。
    棺盖随即盖上,包围在各色鲜花中的遗体从视野里消失。这是最后一次见到父亲的模样了。这个面容憔悴的长脸大学教授同自己之间二十四年的父子亲情从此终结。
    车子载着遗属和参加葬礼的人们抵达火葬场,棺材被放进焚化炉,是两种焚化炉中便宜的那种。人都死了,为什么还要用金钱划分等级呢?研人不禁开始厌恶日本人的生死观。
    三十位亲戚与友人进入二楼的等候室。研人独自站在焚化炉前,注视着紧闭的炉门。门背后,父亲的遗体正被烈火焚烧。
    研人的脑海里,浮现出中学时代读到的科学启蒙书中的一段。
    你血液中流动的铁元素,是四十五亿年前超新星爆炸时产生的。它们在太空中飘游,于太阳系形成时汇集到地球这颗行星上,然后以食物的形式进入你的体内。进一步说,你身体中无处不在的氢元素,也是宇宙诞生时产生的。此前的一百三十七亿年中,它们都存在于这个宇宙。而现在,它们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
    构成父亲肉体的各种元素,又回归了原来的世界。
    科学知识让至亲的死亡显得无味。
    研人转身离开,爬上架在宽敞大厅墙壁上的梯子,朝二楼的等候室走去。
    铺满榻榻米的房间中央,参加葬礼的人围坐在一张大矮桌周围。虽然母亲香织难掩憔悴之色,但精神似乎还撑得住,正端坐着与前来吊丧的旧友和亲戚交谈。
    此外,研人还见到了从甲府来的祖父母和伯父一家。古贺家原本在山梨县的甲府经营商店,家境优渥。虽然最近为争夺客源与大型超市陷入苦战,但继承家业的伯父还是设法维持着全家老小的生活。在这个商人家庭中,研人的父亲身为次子,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他从老家的大学考入东京的研究生院,取得博士学位后没找工作,而是留在大学继续从事研究。
    研人感觉自己无法融入父亲那边的亲戚。他四下寻找座位,最后在最靠边的坐垫上坐下。
    “是研人君吗?”桌子对面,一个黑发中夹杂银丝的瘦弱男人开口道。
    那是父亲的朋友,报纸记者菅井。他曾多次造访厚木的老家,所以认识研人。
    “好久不见,你都长这么大了啊。”菅井挪到研人旁,“听说你在读研?”
    “是。”
    “什么专业?”
    “药物化学实验室做有机合成。”研人生硬地答道。
    研人本想就此结束对话,但菅井又刨根究底地问:“具体是什么工作?”
    研人只好继续作答:“现在电脑可以设计药物,我的工作是根据设计图将各种化合物组合起来,制造出药品。”
    “就是在实验室里摇试管吧?”
    “对。”
    “是有益人类的工作啊。”
    “嗯,是。”即使是句表扬,也让研人很不舒服,“因为我只会干这个。”
    菅井惊奇地歪着头。就算他是报纸记者,也打探不出研人内心的想法,因为连研人也说不清自己有何能力,适合做什么工作。现在研人什么都不是,也从未想过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日本的科学基础还很薄弱,你要努力啊!”菅井说。
    明明什么都不懂,别瞎说“基础还很薄弱”,研人心中不悦。他并不喜欢这个大报社的科学记者,不过菅井也没做错。对方热情搭讪,自己却冷言以对,研人觉得有点对不起人家。
    十年前,全国报纸的科学专栏都刊登了父亲的研究成果。作为科学家,诚治达到了事业的顶峰,而写这篇报道的人就是菅井。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环境荷尔蒙”问题,父亲通过在大学实验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