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类灭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
    “我现在就去那里。”埃尔德里奇挂断电话前,又撂下最后一句话,“这都是些什么破事!”
    行动指挥部立即开始忙碌起来。军事顾问斯托克斯与其他工作人员进入房间,鲁本斯还来不及同他打招呼,霍兰德的保密电话就响了起来。抱着些许期待,鲁本斯接起了中情局局长的电话。
    “鲁本斯,用平辈语气说话。”霍兰德开口道,“别让人听出你在跟高官对话。”
    “嗯,我知道了。”鲁本斯顿时会意。
    “你知道泽塔事件的详情吗?”
    “不知道。”
    “我刚跟一个叫辛格尔顿的人通了电话。据他说,沃伦·盖瑞特死了。”
    “死了?”
    “嗯,似乎是耶格说的。”
    鲁本斯感到自己身上的罪行又多了一条。这个打算控告美国总统的勇敢男人壮志未酬,已经死了。激发盖瑞特的是一种自责,而鲁本斯此时对自己也抱有同样的自责。
    “这下就有可能中止计划了。”中情局局长表现出的却是喜悦。但这不是因为奴斯会因此得救,而是他亲自经手的“特殊移送”的肮脏秘密,将不会被公之于众。
    面对毫无罪恶感的霍兰德,鲁本斯怒不可遏,但现在最好将霍兰德争取到自己这一边。虽然涅墨西斯计划不可示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但要终止计划仍然困难重重,因为比霍兰德更加无耻傲慢,却手握世界最高权力的暴君,仍然想抹杀奴斯。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霍兰德说,“将特工集中到瓜拉拉佩斯机场可行吗?奴斯可以顺利逃脱吗?”
    “让尽量少的特工去。”鲁本斯说。令中情局局长也相信奴斯等人将秘密进入巴西,这才保险。“只要给他们故意留破绽,就没问题。”
    “好的,我明白了。”
    “现在就只有这样的对策吗?”鲁本斯反问。
    “嗯,飞机此刻在大西洋中央飞行,战斗机的续航距离没有那么远。而且,这架波音飞机平常用于毒品走私的监控,机上设有军用雷达。如果我们派出预警机,很快就会被发现。倒不如让他们在累西腓降落。”
    “那架飞机的续航距离是多少?”
    “一万一千公里多一点。最远可以飞抵迈阿密。”
    听到美国的地名,鲁本斯感到一丝隐隐的不安。
    “这架飞机上的防御装置如何?”
    “没有任何防御装置。除了装有雷达,它跟普通商务喷气式飞机没有不同。在战斗机面前,它不堪一击。我想用不着通知巴西政府吧。”
    奴斯要到哪里去?鲁本斯再次盘算起来。如果在累西腓附近再掉转航线,巴西空军就会立刻起飞。波音飞机进入其他任何邻国也都会被当地空军驱逐,只能在公海上空东逃西窜,最后耗尽燃油。可以确定的是,波音飞机不会飞到美国来。只要进入美国领空,它就会立刻被击落。
    “雷达有没有发现什么?”驾驶席上的迈尔斯问。
    “没。”耶格从设在驾驶舱后部的装置上抬起头说,“没有发现可疑飞机。”
    从开普敦出发后,他们已经飞行了六个小时。天还没亮,在一万一千米的高空,群星璀璨,似乎触手可及。皮尔斯坐在副驾驶席上,抱着阿基利。阿基利正用手一个个地指行星,仿佛在进行天文观测。
    “就要忙起来了。”皮尔斯看着手表说,“燃料状况怎样?”
    “节约了不少。”迈尔斯说,“真不可思议。”
    “这是因为我们利用了向西的气流。”
    波音飞机其实已经偏离了预定航线,但程度甚微,没有到会引起怀疑的程度。“日本的援军”随时会通过电子邮件告知自动驾驶系统的输入数值。大家用“艾玛”这一代号称呼“日本的援军”。名字是皮尔斯起的,在姆布提人的语言中,这个词的意思是“母亲”。
    “艾玛是气象预报专家吗?”
    “她什么都清楚。”皮尔斯笑道,转头问耶格,“准备好了吗?”
    “嗯。大家都到这里来。”
    驾驶席上的人都站了起来。飞机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即便没有人操作,照样能顺利飞行。
    进入客舱的四人开始检查降落伞装备。三个成人首先穿上保暖用跳伞服,耶格和迈尔斯相互帮助,背上了跳伞包,然后将供氧设备安装在身上,检查双人跳伞用连接装置。迈尔斯将身体前面的环状铁锁连接在皮尔斯的背带上,两人的身体被紧紧地固定在一块儿。
    阿基利头很大,戴成人头盔正好合适。防风眼镜和氧气面罩与他的脸也相匹配。但因为他个头太小,没有合适的背带,只好将他放进背包中,悬于耶格的两腿之间。
    “看起来没问题了。”皮尔斯满意地说,“该偏离预定航线了,否则巴西空军的战斗机就会来拦截。”
    众人卸下装备,返回驾驶室。
    驾驶席里的迈尔斯将手放在操纵杆上,说:“我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偏离预定航线之后,我们真的要往北飞?那样肯定会进入美国的防空识别圈。战斗机肯定会起飞拦截我们。”
    “现在只有这条飞行路线可行。”
    “但我们会被击落。”
    “艾玛说没问题。”
    “别以为在公海上就能安然无事。美国空军的迎击范围包括‘领空外和防空识别圈内’。也就是说,即使在公海上也仍然会被击落。”
    “对这点我也觉得不可思议。”皮尔斯承认道,“但艾玛的回答是,‘不用担心被击落,专心驾驶飞机。’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正确的时间抵达正确的地点。只要做好这些,就能顺利。”
    迈尔斯转头看着副驾驶席上的耶格。
    “事已至此,我们只能这么做了。”耶格说,“相信艾玛吧。”
    “我觉得我们是赶不走战斗机的。”迈尔斯握着操纵杆说,“那出发吧。”
    皮尔斯带着阿基利坐到后部的座位上。“准备好了!”他大声说。
    迈尔斯前推操纵杆。波音飞机从一万一千米的高空机头朝下,朝海面迅速下降。
    下午一点,被劫持的飞机从管制雷达屏幕上消失了。与此同时,华盛顿特区的保密通信网的通信量陡然大增。
    不到一个小时,国家安全保障有关的所有阁僚都集结到白宫地下的局势研究室。
    5
    在正勋打来电话之前,研人一直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gift1的合成成功了吗?使用小白鼠和cho细胞进行的最终确认是否顺利?警察搜索到哪里了?
    因为担心被警察发现,他不敢出门买东西。整整一天都没吃东西的研人,只好舔白糖应急。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让大脑停工。
    研人忍受着身体上的饥饿和精神上的不安,忍耐到正午,才盼来了正勋的电话。
    “成功啦!”正勋大叫,“gift1在样品里!”
    研人睡意顿消,立即问:“标签编号是多少?”
    “g1—7b。”
    桌上排列着从“7a”到“7c”三个烧瓶。研人拿起居中的“7b”,不胜感慨地看着手中的烧瓶。gift1就在这里面啊。
    “研人,你成功了!”尽管正勋是新药开发的一号功臣,却毫不居功地向研人表示祝贺。
    “不,这都是托了正勋的福。”研人笑道,“对了,拜托土井做的细胞怎么样了?”
    “似乎还要点儿时间。下午四点应该就会送到。”
    “好的。”研人开始调整最后的安排。正勋今晚就要去里斯本。“你什么时候从大学出发?”
    “飞机十点起飞。七点出发的话,八点就能到成田机场。”
    “好,那七点钟在大学医院前碰头。我带‘gift1’过来。”
    “好。”
    挂断电话后,研人再次忙碌起来。将gift1和gift2转换为盐酸盐,使其溶于水,然后调节浓度,给小白鼠口服。
    饲养在四个笼子里的小白鼠中,有二十个是普通个体,其他十九个被人为诱发了肺泡上皮细胞硬化症。研人决定每十个一批给药,药量遵照制药软件“gift”的指示。逐个将小白鼠放在手掌上,用安装于注射器顶端的细长管子直接将药物注入它们的胃中。这种操作他之前练习过很多次,所以很快就做完了。
    接下来进行动脉血氧饱和度测定。只需将测量装置夹在小白鼠的耳朵上,就能获得血液中氧饱和度的数据。如果发病的小白鼠在服用药物后,这个数据开始上升,就表明新药起效了。
    然而,研人至今都拿不准,药理实验如此简陋是否可行。但如今情势紧迫,他没有时间进行代谢和毒性检测,只能相信“gift”的计算结果。
    给药三十分钟后就显现了效果。“gift”预测得十分准确。没有给药的患病小白鼠,动脉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而服用药物的患病小白鼠,在一段时间过后,该数值开始停止下降了。不过,现在得出结论为时尚早。研人告诉自己务必冷静,在实验笔记本上做好记录,将要送到里斯本的药物转移到容器中,然后每隔三十分钟测量一次小白鼠的动脉血氧饱和度。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两组小白鼠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数值的差别越来越明显。三小时后,研人开始期待服用新药的小白鼠的数值会上升。四小时后,他的期待应验了。这组小白鼠的肺部功能开始恢复。肺泡重又可以换气,开始向身体中输送氧气。
    研人惊愕地看到,刚才还奄奄一息的小白鼠,居然摇摇摆摆地活动四肢,到给水装置中喝水。眼前这一幕仿佛不是真实的。对新药的奇迹功效,研人始终都有点难以置信。变构药的威力竟如此之大,令研人不禁怀疑这是不是睡眠不足导致的幻觉。
    研人翻看实验笔记,检查测量是否发生了误差,这时突然传来了猛烈的敲门声。
    研人吓得差点叫出声。
    警察!
    警察已经发现这间公寓了。
    但很快,研人就听到门外有人说:“摩托送货的。”他紧绷的肌肉顿时松弛下来。
    土井制作的基因改造细胞终于送到了。
    到玄关打开门,站在门外的不是穿着伪装的警察,而是货真价实的送货员。研人接过货物,将门关紧,返回实验室。
    送来的是一个小纸板箱,里面有四个塑料烧瓶、少量经过灭菌处理的器具,以及按操作步骤手写的实验指南。土井巨细无遗地说明了受体结合实验的操作方法。
    烧瓶中是导入了病源基因的cho细胞,细胞膜存在着导致肺泡上皮细胞硬化症的受体“变种gpr769”。这种受体被特殊荧光试剂标示了出来,如果被激活,就会发出蓝光。换言之,如果gift1和gift2能令受体发出蓝光,就意味着新药开发成功了。
    阅读实验指南的研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没有“酶标仪”这种装置,不由得心头发慌,但看到“单是发光的话肉眼也能确认”时,他又放下心来。
    进行实验可以说是与时间赛跑。因为不熟悉操作,研人有点手忙脚乱。光是将培养细胞转移到浅底盘就耗费了不少时间。他小心翼翼地操作,花半个多小时完成了准备。
    平底的圆形玻璃盘中,散布着基因改造细胞。研人用移液管吸起“gift”溶液,轻轻洒在细胞之上。
    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变化,因为至少需要十分钟g蛋白耦连受体才会被激活,慢的话可能需要一整天。但如果小白鼠的数据准确,这个实验在三十分钟以内应该就会有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