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宫支书打电话来说到贾明珠家集中。
贾明珠的家,一到下午,太阳的强烈的光被大山阻挡,屋里很凉快,是开会的最佳地方。
来的人不少,是管委会一班人以及村委会的贾次山和贾新意,另外,乡里的副乡长也来了。
副乡长是乡镇合并之前的小乡的乡长,他很有工作经验,现在基本退居二线,没有什么实权,逢开会的时候,还去一下丘湾乡,平时就在家打打鱼,补补网,做点农活,日子过得挺自在。
因他家住在神农溪边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临近江湖好打渔。他穿布鞋,剃平头,看上去完全是农民装扮,不像是乡长。宫支书请他来开会,代表了乡政府,应当别有用心。
副乡长说:“按道理说,既然和虎坡签了协议,就要严格按照协议来履行,不能把剩余的资金用到别的村。”
尹懋说:“这个问题,我们有自主支配权。我们觉得虎坡村的项目已经做完,没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继续做下去,撤资是我们的自由,我们有权力将剩余资金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贾次山说:“这话我不爱听,虎坡村还有更多的需要。很多地方还没有水,怎么能说没有需要呢?”
德志说:“请说出来,虎坡村哪里还有需要?”
宫支书说:“以前还有一口旧水池,需要维修,那口水池,维修之后,宫家梁子吃水就有保证了。如果不维修,就很难说了。”
德志说:“维修旧水池,没有纳入计划,当初做预算的时候,怎么不提出来?现在有点完了。”
贾次山说:“我们只是说村里还有需要,没有说预算的事,要有剩余资金,就得要把旧水池维修好才行。再说,还有一些散户的水池还没做,还不知道有没有资金剩下来呢。”
德志说:“的确,我们还没有结算,还不知道到底也没有结余资金。如果有,我们有权力处理;至于怎么用,看以后的情况再说。”
宫支书说:“今天开这个会,就是要明确这个事,到底剩余资金拿不拿走,现在就给个准确的答复,不要让我们失望。”
尹懋说:“拿走!”
副乡长说:“看来,今天开会的意义不大。分歧太大了。我建议,以后再组织开会了。”
宫支书说:“要组织你来组织,我是不搞了。没有啥意思,说来说去,就是要把我们的钱拿走。”
副乡长说:“这样吧,我想知道,结算的情况,今天的会,也不可能把结算的情况给弄出来吧,如果有结余,我们再商量,大家看怎么样?”
大家听了副乡长的话,也就没话说了。这个会开得的确没意思,啥都没得到,瞎占用了大家的时间。
贾次山还想说什么,看大家纷纷起身要离开,也就缄口不语了。
德志和尹懋看大家送副乡长离开,然后各自散去。
德志问尹懋:“你看呢?项目款如果真有剩余,我们是拿走还是留下来?”
尹懋说:“到时候再说吧。”
德志心想,如果把资金留下来,大家都没意见,皆大欢喜,要说需要,就是再多的钱,到了虎坡,还是不够用;不是德志卡的紧,早就用完了,别谈什么剩下来的资金。
如果拿走,就需要重新考察新项目村,然后写报告,申请,等待批复,那一套程序下来,起码也得半年时间。人很受罪,考察新项目点,是一个苦差事,很累,身体受不了,还要动脑筋写报告,不是容易的事。
内心有个声音对德志说,如果有钱剩下,一定要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虎坡村不适合再投冤枉钱了。村里的三位,宫和二贾心思很深,在打剩余资金的主意,县民委没有得到的,想在这里截留,不能让他们得逞。
德志说:“我的意见是将剩余资金用到别的村,放在虎坡村,肯定还要麻烦。不能留给他们,一旦给了他们,他们还会要,是无底坑,永远填不满。三个家伙,天天在琢磨着骗基金会的钱呢。”
尹懋说:“你说的是,你把握好就行了。我看他们并非善类。先提出小要求,一旦满足他们,马上就开始提不大也不小的要求,到最后就是狮子大开口了,无法满足他们。”
德志说:“没错,你看得很准。”
德志和尹懋取得一致,决定以后就这么对付,反正已经把话亮出来,就没打算收回去。这钱的支配权在基金会,如果他们还要争,就把协议好好跟他们讲一讲,看清楚了再说。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发放补助

德志和尹懋回到宿舍,弄晚饭吃。正在准备的时候,贾友虎来说:“请二位先生到我家吃饭吧。已经准备好了。”
平时贾友虎一家对德志不错,吃饭也是常事,德志知道他们不要钱,就想办法给他家带点日常用品,他们上街不太容易,像洗衣粉、牙膏和洗洁精什么的,哪一家都需要,德志顺便带给他们,也不要钱,这下心里得了平安,不欠人家的了,所以去吃饭,也就不再假意推三推四的了。
贾友虎家的很热情,又勤快,一个女人,身边有两个男人,两个男人一个是丈夫,一个是叔叔,都是壮劳动力,在她的精心打理下,家里倒也殷实。
贾友虎闲的时候去给人家理发,有一门手艺,不会没有活钱用,他又闲不住,早晚都在忙。加上她的儿子,结了婚后,在沿渡河开了照相馆,小俩口打理着生意,虽说不是日进斗金,日子倒也过得挺甜蜜。
在贾友虎家吃饭的时候,他妻子说:“现在开始安装水管了,我有一个请求,看行不行,我也厚着脸皮跟您们提一提。”
尹懋说:“不要不好意思,有话就请说。”
她说:“我想弄清楚是不是每一户都可以受益。”
德志说:“我们做集中饮水项目,目的就是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让尽量多的人受益。”
她问:“那我想知道的是,我的儿子算不算一户?”
德志说:“你才结婚的儿子?”
贾友虎说:“不是他,还有谁呢?我只有一个儿子。”
德志说:“那应当有,是在预算里的。怎么了?”
她说:“是这样的。我儿子结了婚,但还在跟我们一起住,名义上算是分了家,实际还和我们住一起。我们已经为他申请了宅基地,准备另外盖房子,宅基地就在你们房子的上面,公路边上。不知道这样能不能接个三通,留个闸阀在那里,将来我们盖了房子再接通?”
尹懋说:“当然可以了。你们是一户,你儿子媳妇是一户。先不算你的残疾弟弟了。”
贾友虎说:“那就好,太谢谢您了,那我就可以大胆地找贾明珠在,安装的时候给我的宅基地那里预留一个闸阀和三通了。”
吃完饭,他们很客气地送德志和尹懋回去,天色已晚,贾友虎打着探照灯般的手提电灯,交代他俩从大路走,不从小路走,小路比较陡峭,晚上看不清,可能会跌跤,德志和尹懋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路上,二人商量,老百姓真的很朴实,这点小事,还需要那么谨慎地请示,要是放在贾新意那里,早就先斩后奏了,不用跟你说,做了再说,或者根本不说。
贾次山和贾新意名义上是借水管,实际上从没有还回来过,那不是以权谋私是什么。俩人特别是贾次山,在会上说的可动听,但一临到行动的时候,就完全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了。
在位置上的时候,很在意权力的多少和有无,不在位置上的时候,可能就留恋过去的辉煌,从不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这就是人性。
德志和尹懋觉得村里的问题不是一天就存在的,也不是他们来了之后才出现的,而是存在很多年了,不过,人们都已经麻木,不会太在意,只要不牵扯到自己,死人只要不死自己的人,就当没死人,只当是一场梦吧。
他们回到宿舍,德志特别留意了一下,对面的山坡,果然,那里已经开挖出来一片,还没有正式开始平整场地,要正式开始建房,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行。一宿无话。
次日一早,德志准备好了几户的钱,准备给山上的已经做好水池的农户发放援助资金。德志先准备了三户,跟尹懋说了,他表示:“只要验收没问题,当然可以发了。”
机构有个原则,如果管委会起的作用不大,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话,这些钱就可以不经过村委会,由他俩直接发到村民手里。
他们步行到钱友宇家,他家位于贾次山家后面的山坡上,比较陡峭。地盘不好,不知道原因。
钱友宇姓钱,在贾姓的包围圈里生活,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个贾家坡,大多数人家都姓贾,杂姓很少,但不是没有。这钱家,是从外地搬来的,始于何年何月,无从查考。
钱友宇家被挤在这里居住,比较偏僻,附近的土地都比较贫瘠,无前屋后,长了不少松树,还有一些翠竹,这里的土质长这些植物也算对得起他家了。
在做计划的时候,宫家梁子和贾家坡的名单上都没有他的名字,在偶然的一次走访中,德志发现了他家。原来,他家的地理位置上不上、下不下的,卡在中间,又是真空地带,两边都忽视,两边都不管,谁叫他姓钱呢?
德志发现这一户,孤苦伶仃地,没人管,他就起了心,要把钱友宇列入计划,今天来就是来验收他家的水池的。
钱友宇住的是土墙屋,墙体已经开裂,屋顶是青瓦片,有的也已经破碎,一条黄色的狗,瘦骨嶙峋地卧在墙角,见来了生人,象征性地叫了两声,就住了口。钱友宇出来,看到德志,很高兴,连忙迎他们进屋,然后要沏茶。德志拒绝了,说:“我们去看看水池吧。”
说实话,钱友宇的家里比较黑,可能是长期的烟子熏黑的,看不到里面有什么东西,一张模糊的**像挂在堂屋正中央。但是,很奇怪,在卧室里面,倒是挂着一幅白布,白布很亮,正中央绣着一个红色的十字架。
德志清楚,这个就是信主的,钱友宇信主,宫支书故意不给他报名,等于剥夺了他受益的权利。
德志心想,这宫支书真阴险。
钱友宇说:“宫书记不给我报名,我不在计划里面,我不怪他。我只怪我信心不好,没有求告神,神生气了,就让我多受点苦。让我多背水,挑水来生活。”
尹懋说:“不是,你的信心很好,我看你的《圣经》都翻烂了,看来你每天都翻看这本书吧?”
钱友宇说:“是啊,我被人瞧不起,我的孩子上学也被老师瞧不起,但是,我知道,信主的在今生有苦难,在将来必得平安,必享有永生。”
德志说:“宫支书为什么不给你报名?”
钱友宇说:“宫支书说,‘你去找你的基督要项目吧?’”
德志说:“那好。我们去看看你的水池再说吧。”
钱友宇说:“好的,在房子后面,跟我来吧。”
他在前面走,德志他们在后面跟。
没有多远,就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水池。完全按照设计要求来做的。一半的水池埋在土里,有一半露在外面,水池加了盖,有拦水坝,还有检修孔,在水池上方的不远处,有一口小过滤池,有活水流进过滤池,然后又通过水管流进大水池。解开检修孔的盖子一看,里面已经装了半池子的水,清亮亮的,很是喜人。
钱友宇说:“这里比较偏僻,但是,水质相当好,水量也充足,把水存在大水池里,天干3个月,我家也不愁,感谢主耶稣!”
德志问:“这水池有多大?”
钱友宇说:“可能有十六个立方米,我家四口,完全够吃,另外,还可以多养两头猪。”
德志说:“好的,我们按照原来的预算,给你补偿金,一口水池补500元,无论你建多大的水池,都是这样,你看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