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上有水源的不多,大多数分布零散,住户居住也分散,如果说大水源,几乎没有,倒是有一些小的水源。如果遇到下雨,水量就多一些,如果久旱,就没有水,需要到远方去挑水才行。
分散农户因为住的分散,想集中做水池存在困难,一是水源没有,即便有,也很小,不能满足人畜饮水需要;二是花费材料较多,特别是水管,需要很多很长。因为居住分散,农户与农户之间相隔甚远。就没有办法节省水管。与其这样浪费,不如就近建一口小水池,投资少,又是自己建自己的水池,有责任心,更容易施工,更有积极性。
虎坡村5组管的范围较大,德志他们跟着宫支书到了5组较集中的地方,这个地方地势平缓,土质肥沃,很适合耕种。其中,有一排房子矗立在半山腰,非常雄伟,德志看着那建筑风格,以及坐北朝南的房屋走向,就知道这几户人家肯定有些来历。在村里这么多时间,还没有哪家的房屋建筑的地方有这样完美。
宫支书接过男主人递过来的白酒之后,坐在椅子上,然后一边饮酒,一边和德志说着话。当然,因着德志和尹懋都不喝酒,男主人就给他们沏茶喝。
宫支书介绍说:“这户人家原先是方圆几十里的地主,非常有钱。日本打中国的时候,他们捐资买武器和药品,支援前线。有的也到前方参战。日本投降以后,又打内战。看看不行,才决定到台湾。走之前,时间紧张,来不及拖家带口的,他们娘儿几个就留在村里。解放后,又有运动,说他们成分不好,就把房子收了,归小生产队所有,他们几个被赶进了牛棚。到后来平了反,抗日有功,才发还这房子。小队收了房子,先是做磨坊,然后是油坊,最后也作为了小队的农机存放处和打米厂,把房子弄得不像样子了。好在这户人家很懂持家,度过三年灾害,以及各样的难关,现在终于走出来,成为村里的带头致富人。”
地主的后裔,就像山上的青松,不轻易夭折。
房子高大,冬暖夏凉,地面干净,没有见到一片垃圾,屋里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看上去,很有秩序,赏心悦目。男主人待人热情好客,但不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的复杂心情。
看上去,男主人有些拘谨,小心翼翼,完全没有种田人的粗犷和豪迈,反而谨小慎微,生怕说错一句话,疏忽一个小小的细节。
他说:“我爷爷没有宫书记说的那么有钱,在附近十里的范围内,还算行;出了十里,啥都不是。还有一些大地主,深藏不露,比我爷爷有钱多了。我爷爷的爷爷是贫农,给人家有钱人打长工,慢慢地攒钱,读书,考学,考中秀才,然后才有了我爷的好日子过。祖训不敢忘,就是勤俭持家,不参与政治,种地读书就行了。”
德志问:“你的孩子们呢?”
他说:“在外地工作。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高考,没想到老大耽误的功课竟没有忘记,捡起来很快就记住了,一考就考上了。老二也争气,也考上了。孩子读书没让我操心。”
德志心想,这是家教有方啊,孩子的遗传基因好,在艰苦的环境下,只要自身素质过硬,就一定能够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他们祖训是不当官、不参政,实际两个孩子都是读的工科和医科,跟政治扯不上关系。
从他家的治家,他的为人,看得出他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如果治家能治好,那么,治村就不在话下了。他有能力治家,既有能力治村。德志是这么想的。
此时,从外面进来一位女人,穿着打扮都挺干净清爽,不像一般的农村妇女。
他介绍说:“这是我女人。”
她说:“欢迎来我家。我在坡上做事,没有迎接贵客,对不起!”
德志心想,这个女人说话不一般。
宫支书说:“弟媳妇,这两位是香港慈善机构的先生,来我村帮助搞自来水的。”
她赶紧说:“每次好事都轮到宫书记,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把好事弄到我们山上来。宫书记啊,谢谢您啊!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呐。”
宫支书说:“弄错了,恩人是他们二位。我们来,想开个座谈会,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看大家对做自来水有什么想法。本来,我想让5组组长通知,可是,我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弟媳妇合适。那就麻烦你去通知了。”
她说:“那怎么行?我一没钱,二没权,要啥没啥,单凭肩膀上扛一张嘴,到处惹人笑,被人骂吗?”
宫支书说:“又不是让你去收提留款,也不叫你去抓大肚子妇女,这是好事,你告诉大家,大家欢喜,感谢您都来不及,还能骂您?!去吧,我们在您家等。不通知他们来,我们就不走了。”
她说:“好吧,好吧。我去试试,不行的话,我就不管了。”
他说:“去吧,保管不会错。宫书记对咱们还不错,选在咱家开会,证明瞧得起咱。”
她听了之后,也挺高兴,穿着洗得发白的解放鞋,一路小跑着去通知5组上半部各农户代表来开会。
过了大概半小时,就有人来,有的在喂猪,有的在割草,有的在坡上做事,大家都穿的不是很干净。弄不清楚,地主的后裔,也是一样干农活儿,但身上头上脚上以及家里都是一尘不染,干干净净的。真是奇怪了!
宫支书选在这家开会,可能也是这样考虑,德志和尹懋第一次到山上来。一般来说,大山之上,交通不便之处的人们,各方面特别是卫生都要略差一些,很多习惯被住在平地的人们所看不起。
尤其是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方面,更是不敢恭维。因为缺水,洗澡成问题,人们洗澡的次数少了,自然就有异味,老远都闻得到,加上,家居环境和道路环境,看起来总是脏兮兮的,无形中就要平地上居住的拉开了距离。
地主的后裔的房子后面,有一处水源,从来没干过。这可能和当初他们的祖先选在这里安家落户有关。有水的地方,才有人;水量充沛的地方,人口才多。
人离不开水,就像离不开空气一样。
地主的后裔,哪怕是冬天,也是勤洗澡、勤换衣,房子内外都清扫得干干净净的。就连水泥地面,也被拖把拖得照得见人影。
宫支书看着来的人差不多了,就说:“安静了啊,人来的差不多了,我们边开会边等。没来的,没听全的,请在场的回去好好传达传达会议精神。”
接着,宫支书就把德志和尹懋的打算告诉了大家,请大家决定,想不想搞这个项目。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愿意!”
尹懋激动地站了起来,他说:“大家都愿意搞,很好!那么,我想问一下,如果做一口水池需要500元钱,我们出一半,你们愿意出另一半吗?”
大家说:“愿意!”
同样,这次又是异口同声。
没想到,山上群众的积极性比低处住的人要强得多,这个分散户水池的项目,在山上启动没有一点问题。
因为是分散户的水池,几乎是每户一口,自己管自己,不存在选举成立管委会。
即便要成立,也绝不能选择像贾明珠那样的两面三刀的人,反复无常不听话,对基金会不够尊重,还是惧怕宫支书,起不到管委会主任的作用。实际还是宫支书在操心,但名分上宫支书只是管委会的副主任。副主任管的事真不少,甚至有些架空管委会主任的嫌疑。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男女之间

宫支书是副主任,还算是进步的,如果他硬要当正的,也成,估计贾明珠就不是傀儡了,而是工具,被他利用的工具;或者走狗,帮忙看家护院,或者乱咬人,都是可以的。
会议开得还比较顺利。基本都愿意投资投工投力做一口新水池,也有部分想维修旧水池的,德志分别做了登记,趁宫支书讲话的时候,德志请尹懋配合他完成登记工作。来的人,也都愿意配合。这事和大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会因为疏漏而让他们失去这次援助机会。
会开完了,德志、尹懋跟着宫支书离开了地主后裔家,然后翻了一座小山,看到半山腰里坐落着几座房子,房子背后是一座大山,悬崖峭壁,巨石中间是一口黑洞。
宫支书介绍说:“那里住过人。”
德志很稀奇,问:“那山洞里住过人?为什么住山洞里?”
宫支书说:“这山洞,是从古时候都有的,过去,村里的穷人家,盖不起房子,只有住山洞了。后来,政府消灭‘茅草屋’,就让他们搬了出来。现在山洞就没人住了。”
尹懋很好奇,他追问:“什么是消灭‘茅草屋’?”
宫支书说:“就是不能住茅草当屋顶的房子,必须是青瓦,干打垒的土墙就行,就是不能用草来盖屋顶。”
尹懋说:“哦,是这样,我明白了。”
崖壁下的房子冒着袅袅的炊烟,还传来几声狗子的狂叫,在寂静的山谷里回响。
他们顺着山坡往回走,走的时候,脚底下踩着松软的草,这些不知名的野草生生不息,在田间地头和路上,疯狂地生长,烧了还有,只要有根,第二年春天又会发芽。
路过宫支书家的时候,宫支书留他们在家吃饭,德志拒绝了,他说:“想早点回去休息一下。”
其实,德志心里已经有打算,如果有剩余资金,也要退回办公室,不会给宫支书他们使用。只要一年的项目到期,就走人。至于宫支书以前威胁他说的:“一分钱都别想拿走,否则后果自负!”的话,德志根本没放在心上,管他呢,到时候还不是由不得他们吗?
宫支书大概明白过来德志有些讨厌他了,一是爱喝酒,二是爱抽烟,三是说话不算话,出尔反尔,四是太霸道,根本不讲民主,而且阳奉阴违的,让人莫不着头脑。
第二天,德志看到有两辆警车上了高山,没有拉警报,贾友牛说:“山上出事了。”
德志很好奇,问:“出什么事了?”
贾友牛说:“山上六组有一农妇,死了老公,儿子在乡里上班,是技术员。”
德志问:“是不是唐睿?”
贾友牛说:“不是。唐睿的老家在沿渡河,没在虎坡村,这技术员跟唐睿是同事。农妇晚上一个睡觉。睡到三更半夜的时候,发觉自己身上趴着东西,她吓得惊叫,还没等喊出来,就被大手捂住了嘴巴,即便喊,离最近的一家还隔着一片树林,喊了也没用。夏天衣服穿的少,很快,就被那黑影男人给弄了。那人发完了兽欲,竟然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可能太累了。农妇也不敢动弹,只是在那墙角哭,直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她才看清楚,原来是邻居老汉,是她的小时候的玩伴,至今没娶妻,单身一个人过。她呢,几年前死了丈夫,现在也是一个人。单身老汉,是五保户,没有配偶,没有儿女,天天喜欢喝点小酒,每天过得滋润自在。饱暖思**,就打了女邻居的主意。昨晚上在别处喝了酒,可能有预谋,就多喝了点,酒色之徒么,酒壮人胆,他就摸进去了。天亮后,他的酒才醒,知道自己闯了祸,就跪在农妇面前求饶恕。农妇不依,就报了警。现在民警已经来了,正在调查。”
德志说:“这是双方情愿的事,不能强迫的。刚好,一个没有结婚,另个是寡妇,两人结婚多好,干嘛偷鸡摸狗,非得要惊动警方才行吗?”
尹懋说:“那农妇干嘛这样做?又不是小姑娘!”
贾友牛说:“他们从小就好,只是没有越过界限。那个年代,人傻,也不敢,虽有好感,但女方家不同意,嫌弃男方家穷,要为自己的女儿择高枝,攀龙附凤,最后还是选择了本村的李木匠,当时李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